A. 勤洗手宣传图片
勤洗手宣传图片
勤洗手宣传图片,在我们的生活中,勤洗手对人们是有好多的好处的,孩子从小就要教育讲卫生勤洗手,关于勤洗手的知识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勤洗手宣传图片吧。
勤洗手宣传图片1
1、勤洗手,病菌走。
2、用双手托起健康。
3、洗手促健康,依从你我他。
4、清洁双手,呵护健康。
5、洗净一双手,健康跟我走。
6、病从口入,手是帮凶!
7、正确洗手,呵护健康。
8、预防院感,从手做起。
9、健康所系,洗手相依。
10、感染控制,掌握在手。
11、关爱你我他,洗手一步不能差。
12、时常保持手卫生,生命就像长明灯。
13、微笑在口,卫生在手。
14、预防院感,手当其冲。
15、关爱生命,健康在手。
16、洗手多一些,健康多一些。
17、天天洗手,健康永久!
18、双手卫生,百病不生。
19、不要让您的手成为病菌传播的载体。
20、关爱生命安全在手。
21、关注手卫生,健康你我他。
22、守护健康从清洁双手做起。
23、双手干净,远离疾病。
24、关爱健康,安全在手。
25、洗洗手、擦干手、消毒之后举举手。
26、洁净您的手,病菌全溜走。
27、医者常洗手,救人是圣手。
28、清净您的手,病菌全溜走。
29、消毒双手,切断病源。
30、为了保障您的健康,请消毒您的双手吧!
31、为了您与他人的健康,请使用手消毒剂。
32、今天操作前后你洗手了吗?
33、用肥皂洗手,做受欢迎的人!
34、医院感染控制,从手卫生开始。
35、感染控制,净在手中。
36、远离疾病,关键在手。
37、健康在你手中,健康由你控制。
38、用肥皂洗手,尊敬他人,尊敬自己!
39、主动清洁手,健康跟我走。
40、控制感染传播,手卫生是关键。
勤洗手宣传图片2
勤洗手的8个好处是预防流感、保持乐观、提高信心、血管保健、预防胃病、预防红眼病、预防手足口、预防交叉感染等,所以为了人体的健康洗手是必要的,勤洗手能够让人更加的健康,可以有效的清洁手上的细菌,从而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
洗手是每天都进行的清洁行为,手是人们与外界接触的主要部位,所以手上面的细菌也是非常的多的,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让这些细菌进入到人体中,这些细菌会引发人体的一系列疾病,腹泻、感冒等都是由于外界细菌的影响而造成的,所以人们更加的需要经常的洗手,一般洗手的时候最好搭配洗手液或者香皂等,这样更加好的对手上进行清洁。
有研究表明,用流动的清水洗手的除菌效果比用快干消毒液要好,尽管消毒湿巾也可以去除部分手部细菌,但是由于人们习惯擦完手继续擦脸或者身体其他部位,反而更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吃东西前、上厕所后、下班关电脑后、接触钱币后、去医院后这5种情况需要我们每次都洗手,可以有效预防疾病。
生活中对洗手的误区:
1、没有洗手。有些人觉得自己身体好、抵抗力强,满足于“眼不见为净”,孙数养成了不愿洗手的不良习惯。
2、以擦代洗。由于特殊情况,对不具备洗手条件,或因没有水等原因,只好以擦代洗。吃东西前,或用手绢、手纸,或用衣襟、袖口,随便擦拭一下就吃。
3、洗手盆水洗手。使用洗手盆,皮凯档确实是在用水洗手,但洗手时盆里的水已弄脏了。用脏水洗手,手仍燃乱然是脏的,同样达不到洗手的目的。甚至还有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手被污染的程度就更为严重。
4、洗手时间过短。有的用流动水洗手时,虽然也用了洗手液,但是刚刚搓洗出泡沫,就马上用水冲掉了。由于泡搓时间短、冲洗遍数少,实际上仍不符合科学洗手的基本要求。
5、洗手过勤。虽然提倡人们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但洗手也是要有节制的.,有些人“勤洗”过头也不好,甚至是洁癖症的表现。洗手次数过多,也会对手部皮肤造成伤害。所以洗手也是要适量。
6、不用洗手液洗手。有的虽然是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水洗手,但不用洗手液,手依然洗不干净。充其量也只能是象征性地“意思”了一下,使嫌脏的心理稍微缓和了一点,但远没有解决实质问题。
勤洗手宣传图片3
1、每天洗手10次有助于预防流感。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周刊网站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每天洗手10次以上、戴口罩和手套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流感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传播。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芳介绍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双手与各种物品接触的机会最多,被视为病原微生物最直接的传播媒介,人的一只手上大约沾附有40多万个细菌。
2、洗手的行为能够催生乐观情绪。由德国科隆大学的凯·卡帕斯博士指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做事遭遇挫折之后洗手能够表现出更加乐观的态度。洗手的行为降低了人们在新的测试情境下付出努力证明自己能力的积极性,不过洗手看起来也能够让人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失败。
3、做完决定洗手使人更自信。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做出某些艰难的抉择后,心头仍有疑虑,不停地找理由说服自己抉择无误,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不协调”。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者斯派克和诺伯特的洗手实验发现,洗手有助消除迟疑,洗手后,人们不再觉得需要证明自己的决定正确,让人对决定变得自信。
4、勤洗手可大幅降低员工病假率。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只要工作人员勤洗手就能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降低员工病假率。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健康调查。实验者被分成两组,一组被要求在饭前、便后等情况下每天至少5次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另外一组则遵循自己日常的卫生习惯。结果发现,勤洗手的一组因腹泻请病假的情况锐减90%;带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工作的情况也至少减少了50%。
5、洗手有助测血糖更准确。美国糖尿病协会等组织表示,指尖采血之前,应该彻底清洗并擦干双手,然后扎指尖取第一滴血测血糖。美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清洁双手测血糖相比,在不洗手的情况下测血糖的患者中,有11%的人血糖测量结果误差至少达到10%,而取第二滴血测量血糖的误差仅为4%。
6、冷热水交替洗手有助血管保健。冷热水交替洗手能够起到调理、改善神经兴奋性,推进新陈代谢,促进代谢物排出的作用。似乎是“血管也在做健身操”一样,冷热水交替洗手,水温要适合:可依据习气和身体状况而定,温度最好坚持在40摄氏度左右。
7、宝宝勤洗手远离手足口。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边逊提醒,让宝宝爱上洗手,妈妈多提醒、多监督。告诉宝宝,洗完手之后,就会干干净净的,不会生病了。洗手时与孩子一起哼唱一遍简短的儿歌,约10-15秒钟,边唱歌边洗手,一举两得。
B. 手足口病刚开始的图片及症状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有:手足口病的具体表现、宝宝得了手足口病该怎么办、如何正确预防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手足口病的具体表现
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它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病,不要谈病色变!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在全部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从刚出生的婴儿到老年人都可能是发病人群。最常见的年龄段是6个月以上的婴儿至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常见于学校及托幼机构中的儿童。
病毒传播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先决条件是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
手足口病患者肯定是传染源之一,而且有一部分人得了手足口病,但并没有表现出来,成为隐形感染者,同样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喷嚏、咳嗽、谈话…)接触:手、身体胃肠道: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水、餐具、玩具、日常用品…
易感人群
5岁以下儿童常见、特别是2岁以下婴幼儿。家长要特别注意,手足口病并不是终身免疫,会反复发病。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最开始的表现多数为发热、口痛、厌食、流口水等。家长可以看到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
形态表现:
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
口内以口腔溃疡为主;
手、足部表现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
手足口病皮疹特点: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心、足底、口腔、臀部四个部位 。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发病部位:
如下图
典型的手足口病比较容易识别,难的是一些不典型、散发型病例的诊断。比如出疹只表现在患者身体某一个部位上,斑丘疹或疱疹稀疏且不典型,往往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检查。只要检查结果呈阳性,就可以诊断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严重吗?
真面目:肠道病毒家族的新成员是元兇!
肠道病毒家族成员众多,非常庞大,依次排序编号到71型结束。能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这两个病毒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兇,特别是肠道病毒71型(EV 71)。
如果去医院检查,医生会检查这两个病毒来判断此次感染的轻重,如果是这两种病毒引起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密切观察。
手足口病只是一种轻度的传染病,通常7-10天内痊愈。只有少数病人会有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等并发症。
如何判断宝宝是轻症还是重症?
病程在4天以内,年龄<3岁,特别是2岁以下,出现下列情况时:?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嗜睡?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肢体无力?呼吸、心率加快?四肢循环不好?血常规中白细胞明显增高或血糖增高
出现上述症状,家长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去医院干预治疗,以免病情加重,造成生命危险。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家长注意
不要惊慌,先到附近正规医院确诊;
及时通知学校或幼儿园,避免进一步扩散;
避免和其他小朋友接触,防治交叉感染;
注意观察宝宝病情变化,是否有重症表现;
学校停课期间,不再上学。
药物选择
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奥司他韦对手足口并无明显的作用);
清热解毒药物:清开灵、板蓝根、蒲地蓝;
对症支持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果糖;
抗生素:有明显指征时需要应用。
如何正确预防手足口病?
讲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暴晒或消毒;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家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应充分清洗、消毒;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少接触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对于疫苗来说,目前很多地区均发现该病,由于迄今对手足口病疫苗并未普及,所以日常的预防工作特别重要。
家长不要成为传染源
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千万不要忽视切断成人的感染源。建议家长回到家里后能换上干净的家居服,并用消毒液清洗双手,然后再和幼儿接触。
切记,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抵抗力比较强,或因曾经感染过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但在接触孩子的过程中,却能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在给孩子喂食的过程中,更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口腔疱疹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口腔疱疹单纯表现于口内,有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咽峡炎、溃疡性口腔炎。
如果只是单纯口腔内疱疹和炎症,在其他部位没有皮疹,一般不考虑是手足口病。
如果发现孩子口腔内有疱疹,要随时关注孩子手心、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现在夏季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每年的5-10月都要特别注意孩子这方面的疾病。如果发现孩子吃饭不好或者流口水,一定要看看孩子口腔是否有疱疹,并及时查看手足等其他部位是否有,如果有,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确诊,根据轻重及时治疗。
近年来,随着抢救水平的提高,手足口病的死亡病例几率明显减少。但因为这种肠道病毒病情进展迅速,所以家长要特别关注患儿的身体变化。
如果出现发烧、高热不退、抽搐等典型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抢救,切勿延误时机。
死亡儿童多是在高烧2至4天后才被送入医院,一般入院不足24小时就会死去。解剖尸体发现,EV71病毒已经侵入患儿的大脑,这时候,再高明的医生也已无回天之力。
造成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这种疾病不了解,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C. 有谁能帮我找一下用"手势模仿动物影子的图片"谢谢了!!!
图片如下:
作为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手影历史悠久,且十分简便。它不需要复杂设备,只要一盏灯,甚至一轮明月,就可以展开巧思,通过手势的变化,创造出种种物的形象。
而且,手影主要表现的是孩子喜爱的动物,比如兔子、狗、猫等等,非常能激发孩子的兴趣,通过这种形似游戏,可以启发孩子的联想思维。
手影戏形成的原理就是光的直线传播,是光遇到手发生漫反射,没遇到手的到墙上发生漫反射,被手反射的一部分是墙上的阴影。
(3)通过手传播的有哪些图片扩展阅读:
手影游戏的作用:
1、手影游戏不仅能调动孩子的听、说、想等各种感官,手部肌肉群得到发展,而且手指活动能开发孩子的右脑,促进左右脑和谐发展;经常活动手指,孩子更加手巧心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力。
2、对于1岁半前的孩子,手影的变化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形状和大小。
3、孩子3岁左右开始,就可以循序渐进地玩手指游戏,来锻炼手指的小肌肉群,提高其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及控制能力。
4、手影不仅可以增加亲子互动,还可以协助宝宝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而且手影游戏也很适合作为睡觉之前的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