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搜索 » 有哪些绕口令图片
扩展阅读
宝马标志图片大全 2025-05-07 08:51:58
微信发的图片在哪里来 2025-05-07 08:42:09
张卫健光头图片高清 2025-05-07 08:36:11

有哪些绕口令图片

发布时间: 2025-05-07 05:48:07

❶ 绕口令刘奶奶买牛奶

绕口令刘奶奶买牛奶,具体内容:
刘奶奶找牛奶奶买牛奶,
牛奶奶给刘奶奶拿牛奶,
刘奶奶说牛奶奶的牛奶不如柳奶奶的牛奶,
牛奶奶说柳奶奶的牛奶会流奶,
柳奶奶听见了大骂牛奶奶你的才会流奶,
柳奶奶和牛奶奶泼牛奶吓坏了刘奶奶,
大骂再也不买柳奶奶和牛奶奶的牛奶。

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是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
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练习绕口令的好处:

1、绕口令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对语言及思维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口才,增强记忆力,还能培养反应能力。

2、绕口令一般字音相近,极易混淆,要想念得既快又好,没有快速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伶俐的口齿,是很难做到的。
经常说绕口令,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力,并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敏捷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练习绕口令方法:

1、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是练习绕口令的重要要求。
2、慢,要循序渐进,学的时候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3、勤,就是勤于练习,坚持不懈。

绕口令的特点:
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
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绕口令绕口令是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

锻炼口吃可以使用的绕口令有很多,比如以下几个例子:
1.有个面铺门朝南,门上挂着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面铺门朝南,挂上蓝布棉门帘,面铺还是门朝南。
3.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4.三山屹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时春。

❷ 绕口令手抄报图片大全

绕口令手抄报图片大全

什么是绕口令

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是一种汉族传统的语言游戏。

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词语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句。

或是组成反复、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求快速或一口气急速念出,使人读起来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绕口令的作用


绕口令在锻炼语言基本功方面起着矫正发音部位、促使反应敏捷、用气自如、吐字清晰等重要作用。

结合绕口令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不失为一种有趣、奏效的途径。

独属于我国民间文学中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是一种口头文学形式。

它主要是用声、韵、调极易混淆的字,使之或交叉或重叠或颠倒,组成一些短小、有趣的句子或段子。

值得一提的是,绕口令是语言训练的好教材,认真练习绕口令可以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可以避免口吃,更可作为休闲逗趣的语言游戏。

绕口令的训练


一、练习绕口令的原则:

1、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是练习绕口令的重要要求。

2、循序渐进,也就是指说的时候节奏适度,学的时候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3、坚持不懈,利用碎片化时间,练习、练习、再练习。

二、绕口令训练根据发声的不同可分为声母训练和韵母训练,可结合自身的发音情况进行针对性练习。

经典绕口令

白石塔

白石白又滑,

搬来白石搭白塔。

白石塔,

白石塔,

白石搭石塔,

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

白塔白又滑。

四和十

四和十,十和四,

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

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

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

十四、四十、四十四。

❸ 打醋买布绕口令是什么

打醋买布绕口令如下。

一位爷爷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打翻醋,醋湿布。

《打醋买布》公开课教案

一、教育教学目标

1、能在图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读绕口令。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顾、布、醋。

3、喜欢说绕口令,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图片道具:老爷爷、鹰、兔;实物道具:醋、布。

2、字卡:顾、醋、布、兔。

重点:学习区分并念准顾、醋、布、兔等字音。

难点:能够又快又准的朗读绕口令。

三、学习朗读绕口令

1、(出示绕口令)教师完整地朗读绕口令,幼儿欣赏一遍

2、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逐句将图片放在相应的句子格上。

3、幼儿结合图片朗读绕口令两遍(第一遍幼儿自由朗读,第二遍按老师的节奏朗读)。

4、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录音一遍。

5、老师将部分图片遮住,看幼儿能否读出来,再逐句遮挡更多,幼儿再试着朗读。

6、幼儿集体再朗读一遍,同时教师将遮挡的卡纸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