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臭虫长得是什么样子
1.臭虫,半翅目(Hemiptera)臭虫科(Cimicidae)昆虫,在我国古时又称床虱、壁虱,
它长这样:
2.臭虫形态特征:
臭虫体扁宽,长4到5mm(少于0.2吋),雌虫体积要比雄虫大,红褐色,翅退化呈鳞状,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气味。
臭虫在臭虫属中,只有2种吸食人血,它们是热带臭虫(Cimexhemipterus)和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其主要区别点是:
(1)温带臭虫
前胸背板的中间显着隆起,两侧扁平,且向前伸展至眼的附近,
温带臭虫
腹部第3节最宽。
在国内普遍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及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一
般来说南至北纬23°23′、凡夏季平均气温在30℃的地区,都以温带臭
虫分布为主。
温带臭虫(Cimexlectularius)臭虫是以吸人血为生的寄生虫。若虫的腹部背面或成虫的胸部腹面有一对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使它臭名远扬。
(2)热带臭虫
体比温带臭虫略长,前胸的侧缘向前伸展部分离眼较远,整个前胸背板隆起,腹部第2节较宽。
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两省(区),流行地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四川省雅安、贵州省丹享等个别地区也有热带臭虫。
3.臭虫的生活史与习性:
臭虫生活在人居室及床榻的各种缝隙中,白天藏匿,夜晚活动吸血,行动敏捷,不易捕捉。发育为渐变态,生活史有卵、若虫和成虫3期。若虫和成虫都嗜吸人血。
正在吸血的臭虫
雌虫饱血后产卵,每次产卵数个,一生可产卵75~200个,最多达540个。卵白色,长圆形,大小为0.8~1.3×0.4~0.6mm,一端有略偏的小盖,卵壳上有网状纹,常粘附在成虫活动和稳匿处,如床板、蚊帐、家具、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的缝隙里,在18~25℃条件下经1周即可孵出若虫。
若虫与成虫外形相似,只是体小而色白,体内生殖器官尚未成熟,缺翅基。若虫分5 龄,在末次蜕皮后翅基出现,变为成虫。整个生活史约需6~8周时间。如环境不适,亦可延至330天。在温暖地区适宜条件下臭虫每年可繁殖六、七代,成虫寿命可达9~18个月。
臭虫吸血前后对比(2张)
臭虫有群居习性,在隐匿处常可见许多臭虫聚集。吸血时通常停留在紧靠人体皮肤的衣被或家具上,成虫每次饱血需10~15分钟;若虫需6~9分钟。
成虫耐饥饿力很强,一般可耐饥6、7个月,甚至可长达1年,若虫耐饥力不如成虫。在饥饿时臭虫白天亦可吸血,或者吸鼠类、蝙蝠或家畜的血。因此在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里仍可有臭虫生存。
臭虫活动规律:臭虫怕光,多在夜间活动。臭虫活动很敏捷而机警,可以在宿主不留意下吸取宿主的血液,在吸血时,如人体稍有移动,即停止吸血,爬走而隐藏,臭虫每分钟能爬行1-1.25m。臭虫喜群居,并可随衣物、行李、和指晓前一段时间。主要栖息在住室的床架、帐顶四角、墙壁、天花板、桌、椅、书架、被子褥、草垫、床席等的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栖息处所带有许多褐色的粪迹。
两种臭虫对温度的适应性有差异,其分布地区有所不同。
温带臭虫的最适温度是28~29℃,至36℃时即不能繁殖;但对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蛰伏度过严冬。故其分布在我国从东北、西北往南直至福建厦门、广西桂林和云南蒙自一线的广大温带地区。
热带臭虫的最适温度为32~33℃,到36℃时亦能产卵和孵化,但抗寒性差,只分布在南方诸省往北至湖南衡阳、贵州遵义、四川成都一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4.危害:
臭虫夜晚吸血骚扰,使人不能安眠,长期叮咬、吸血,可引起人的贫血、失眠、神经衰弱,而且由于臭虫叮刺时将唾液注入人体,放出一种扩张血管的刺激性物质,引起瘀点或瘙痒性风团,常排列成行,可使皮肤敏感性较高人的局部出现红肿,痛痒难忍。
在非洲,有因臭虫大量吸血引起贫血,或诱发心脏病及感冒的报道。臭虫长期被疑为有传播疾病的可能。
虽然用实验方法可使臭虫感染多种病原,但至今尚未能证实在自然条件下臭虫能够传播疾病。
㈡ 这是什么虫附图片
椿象,俗称放屁虫。
椿象有三万多种,身体扁平,体形由小到大不等。它的口器很长,刺吸式,大多数是农业的害虫。别称:臭腥龟仔也叫“椿”,因体后有一个臭腺开口,遇到敌人时就放出臭气,俗称“放屁虫”,“臭大姐”等。椿象是一类翅膀变化异常的昆虫的通称,约有3万多种,其中多数种类是害虫,小部分种类是益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扁平,体形有大型的也有微小的,口器长成喙状,适合刺吸。前翅的基部是革质,端部是膜质,后翅全部是膜质或退化消失。常见的椿象有捕食小虫、有益于农业的食虫椿象,供中药用的九香虫,供食用的桂花蝉,还有危害农业的军配虫,咐掘专门捕食幼鱼为害养殖业的田鳖和松藻虫等。
半翅目(Hemiptera)昆虫纲的一目。分同翅亚目和异翅亚目,但有多数学者主张将两亚目提升为衡枯核目,半翅目一名则作异翅亚目的目名。
异翅亚目(Heteroptera)此亚目昆虫通称“蝽”或“椿象”。体扁平,微小到大型。口器长喙状,适于刺吸。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后翅全部膜质或退化。后足基节旁有挥发性臭腺的开口,遇敌时即放出臭气,故有“放屁虫”之名。败纤不完全变态。种类极多,约有三万余种,如各种椿象和军配虫是农业害虫;臭虫是医、牧害虫;食虫椿象捕食小虫,是益虫;水栖常见的有田鳖、红娘华和松藻虫等,捕食幼鱼,是淡水养殖的敌害;供中药用的九香虫和供食用的桂花蝉(Lethocerusindicus),是资,爬到植物上吸取植物的液汁,给农业带来危害.遇到敌害时能放出臭气而逃之夭夭,故称放屁虫。
㈢ 谁知道这种特别臭的虫子叫什么(下面给出图片链接)
蝽象属昆虫纲半翅目科(Pentatomidae ; stinkbug) 昆虫的总称。
此类昆虫有臭腺孔,能分泌臭液,在空气中挥发成臭气,所以又有放屁虫、臭板虫、臭大姐等俗名。中国已知约 500 种。多数种类植食性。成虫、若虫将针状口器插入嫩枝、幼茎、花果和叶片组织内,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长缓滞,枝叶萎缩,甚至花果脱落;小部分种类是肉食性,以鳞翅目、鞘翅目的幼虫和同翅目的成虫与若虫为猎捕对象。
中国常见的种类如稻黑蝽、稻褐蝽、稻绿蝽、稻小赤曼蝽,主要为害水稻;荔蝽、硕蝽、麻皮蝽、茶翅蝽,主要为害果树;菜蝽、短角瓜蝽、细角瓜蝽,主要为害瓜、菜;另外,如蠋蝽、疣蝽、厉蝽等,则以猎捕其他软体昆虫为食。
另给你一个网址,请参考一下: http://book.foodmate.net/index.php?title=%E9%99%86%E7%94%9F%E8%9D%BD%E7%B1%BB
㈣ 这是什么虫子啊
从图片上看这种虫子应该是床虱。
床虱,昆虫纲,半目翅,臭虫属,全世界大约共有75种,在大自然中,通常会寄生于蝙蝠或鸟类中,床虱其实是众多臭虫种类当中的一员,它同样拥有臭腺,能分泌带有刺激性的臭气。床液让虱也被称为壁虱、臭虫,是一种渐变态的昆虫,它的发育过程主要包含3个时期,分别是卵、若虫以及成虫。
床虱的卵壳网状纹,前端有盖,通常呈黄白色、长圆形,若虫呈白色,跟成虫一样能吸血,若虫的臭腺长在腹部背面,而成虫的臭腺则长在胸部腹面,成虫一般呈红棕色或黑色,床虱生有臭腺,一般遇到两种情况会分泌臭液:
1、遇到天敌时分泌臭液起到防御的作用
2、吸引异性、起到促进交配的作用
其实床虱对颜色的偏好跟它们为了将自己掩藏起来有很大的关系,床虱本身是红色或黑色的,而且喜欢躲在黑暗的地方,所以红色和黑色能更好地将它们隐藏起来,而绿色和黄色看上去更加明亮,这两种颜色不适合藏身,所以床单、枕头更换成黄色或绿色不仅能更容易发现床虱,而且还能对其起到抑制的作用,当然大家最好还是经常把被子拿出来晒,时常对床进行清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床虱。大家对床虱怎么看,也可以在下方进行留言或评论,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一下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