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软件 » ps图片高级操作
扩展阅读
龙形图片素材 2025-05-12 17:47:52
动漫唯美手机高清图片 2025-05-12 17:26:09
图片有多少种变形 2025-05-12 16:53:28

ps图片高级操作

发布时间: 2023-06-03 10:50:38

1. ps照片特效高级教程之图片转为古典工笔画


工笔画需要较强的美术功底,画面虽然简单,不过这种风格比较难把握。制作之前最好先找相关的资料熟悉一下,然后再跟着作者的思路和过程慢慢细化。
原图
最终效果
过程演示图如下图。
1、启动Photoshop,执行“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对话框,参照下图所示设置对话框,创建一个新文档。
2、打开下图所示人物素材。
3、使用“移动”工具,将该文档中的图像拖动到创建的新文档中,在“图层”调板中生成“图层 1”,然后对图像的大小和位置进行调整,如下图所示。
4、使用工具箱中的“钢笔”工具,沿人物的外轮廓绘制路径,然后按下Ctrl+Enter键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如下图所示。
5、按下Ctrl+Shift+I键将选择反转,然后按下Delete键将选区内的图像删除,按下Ctrl+D键取消选区,如下图所示。
6、在“路径”调板中,单击调板底部的“创建新路径”按钮,新建“路径 1”。使用“钢笔”工具,将人物的皮肤的外轮廓勾勒出来,如下图所示。
7、按下Ctrl+Enter键将路径转换为选区,接着在“图层”调板中,新建“图层 2”。将前景色设置成接近皮肤颜色的黄色(R246、G218、B179),按下Alt+Delete键,使用前景色填充选区,然后取消选区,如下图所示。
8、将“图层 2”暂时隐藏,切换到“路径”调板,新建“路径 2”,然后配合使用“钢笔”工具,沿人物的眼睛处的各部分图像绘制路径,如下图所示。
9、将“图层 2”显示,使用“路径选择”工具,将刚绘制的眼睛的轮廓路径选中,然后在路径上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建立选区”命令,打开“建立选区”对话框,保持对话框的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将选中的路径转换为选区,如下图所示。
10、在“图层”调板中新建“图层 3”,设置前景色为淡黄色(R254、G240、B211),使用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在选区内进行涂抹,然后将选区取消,如下图所示。
11、在“路径”调板中,选择“路径 2”,使用该路径在视图内显示。参照步骤9,步骤10中新建图层,然后将相应的路径转换为选区,并使用“画笔”工具,在选区内进行涂抹的方法,参照下图所示,绘制出眼睛的氏耐其他组成部分。
12、复歼姿春制“图层 1”,创建“图层 1 副本”图层,然后将副本图层拖动到调板的顶端,接着新建一个图层。设置前景色为粉色(R255、G224、B206),使用“画笔”工具,在人物的脸上进行涂抹,如下图所示。
#p#副标题#e#
13、按下Ctrl+E键,将“图层 10”合并到“图层 1 副本”图层中。执行“滤镜”→“素描”→“影印”命令,参照下图所示设置对话框,应用滤镜效果。
14、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添加图层蒙版”按钮,为“图层 1 副本”图层添加图层蒙版,然后设置前景色为黑色,使用“画笔”工具,设置不同大小笔刷,对蒙版进行编辑,将除眼睛处图像外的其他图像遮盖,如下图所示。
15、在“图层”调板中,将“图层 1 副本”图层的“混合模式”选项设置为“线性加深”,效果如下图所示。
16、下面对图层进行管理,在“图层”调板中,确定“图层 1 副本”图层为可编辑状态,按下Shift键单击“图层 3”,将绘制眼睛图像所创建的图层全部选中。执行“图层”→“图层编组”命令,将这些图层放置在一个图层组内,并将图层组的名称更改为“眼睛”,如下图所示。
17、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创建新组”按钮,新建一个图层组,并将其重命名为“眉毛”。然后在“路径”调板中新建“路径 3”,使用“钢笔”工具,在视图中绘制出人物的眉毛图像的轮廓路径,如下图所示。
18、按下Ctrl+Enter键,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分别执行“选择”→“修改”→“收缩”命令和“选择”→“羽化”命令,参照下图设置对话框,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修改选区。
19、在“图层”调板中,单击调板册知底部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色相/饱和度”命令,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参照下图所示设置对话框,调整选区内图像的色调。
20、按下Ctrl键单击“色相/饱和度 1”调整图层的图层蒙版缩览图,将其作为选区载入。设置前景色为黑色,使用“画笔”工具,对蒙版进行编辑,然后设置前景色为白色,在右侧眉毛的尾部进行涂抹,将其拉长,接着将选区取消,调整“色相/饱和度 1”调整图层的图层属性。如下图所示。
21、再次将眉毛图像作为选区载入,然后创建一个新图层,设置前景色为黑色,使用“画笔”工具,在眉毛中心单击,进行绘制,如下图所示。
22、按下Ctrl+D键取消选区。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执行“窗口”→“画笔”命令,打开“画笔”调板,参照下图所示设置“画笔”调板。
23、新建一个图层,设置前景色为深褐色(R97、G59、B0),然后在眉毛图像上通过单击的方式绘制图像,如下图所示。
24、为刚绘制的眉毛图像所在图层添加图层蒙版,然后使用“画笔”工具对蒙版进行编辑,将部分图像遮盖,如下图所示。
25、在“眉毛”图层组的上方新建一个图层组,命名为“鼻子和嘴巴”,接着在该图层组内新建一个图层。新建“路径 4”,使用“钢笔”工具,在视图中绘制人物鼻子和嘴巴处的路径,如下图所示。
26、将鼻子处的路径作为选区载入,然后将选区填充为棕色(R139、G86、B14),并取消选区。如下图所示。
27、在“图层”调板中新建一个图层,将绘制人物嘴巴的路径转换为选区,并将选区羽化5个像素。设置前景色为淡粉色(R244、G179、B137),使用“画笔”工具在选区内进行涂抹,完毕后将选区取消,如下图所示。
#p#副标题#e#
28、使用同样方法,分别创建新的图层,参照下图所示制作出其他图像效果。
29、选择工具箱中的“套索”工具,在人物的嘴唇部分创建选区,然后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色相/饱和度”命令,参照下图所示设置对话框调整选区内图像的色调。
30、设置前景为黑色,使用“画笔”工具,对新创建的调整图层的蒙版进行编辑,将部分图像遮盖,如下图所示。
31、使用同样方法,创建嘴唇图像的选区,然后创建“色相/饱和度 3”调整图层,接着对其蒙版进行编辑,制作出嘴唇的高光图像,如下图所示。
32、在“图层”调板中,新建一个名为“衣服”的图层组,然后在该图层组内新建一个图层。在“路径”调板中新建“路径 5”,使用“钢笔”工具,在视图中绘制出人物衣服图像的轮廓路径,如下图所示。
33、执行“文件”→“打开”命令,打开本书附带光盘Chapter-04“花纹.jpg”文件。执行“编辑”→“定义图案”命令,打开“图案名称”对话框,保持对话框的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将其定义为图案,如下图所示。
34、将“花纹.jpg”文档关闭,激活“工笔仕女画效果”文档。将绘制的衣服轮廓路径转换为选区,新建一个图层,然后使用紫红色(R115、G19、B11)将选区填充并取消选区。接着复制该图层,创建出一个副本图层,暂时将副本图层隐藏,如下图所示。
35、选择“图层 18”,使该图层为当前可编辑状态,执行“图层”→“图层样式”→“混合选项”命令,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参照下图所示设置对话框,为图像添加图层样式效果。
36、将“图层 18 副本”图层显示,然后对该图层的“混合模式”选项和“填充”选项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
37、创建一个新图层,使用“钢笔”工具,在衣服图像上绘制褶皱图像的轮廓路径,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后填充为深紫色(R51、G0、B6),然后将选区取消,如下图所示。
38、在“图层”调板中,将“衣服”图层组折叠,单击调板底部的“添加图层蒙版”按钮,为“衣服”图层组添加图层蒙版,然后使用“画笔”工具,对蒙版进行编辑,如下图所示。
39、在“图层”调板中,选择“图层 2”,使该图层为当前可编辑状态,单击调板底部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色相/饱和度”命令,参照下图所示设置对话框。
40、使用黑色将刚创建的“色相/饱和度 4”调整图层的图层蒙版填充,然后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设置前景色为白色,参照下图所示在人物的脸上单击,制作出腮红效果。
41、将“图层 2”中的图像作为选区载入,然后再创建“色相/饱和度 5”调整图层,使用“画笔”工具,再对其蒙版进行编辑,勾勒出人物的立体感,如下图所示。
#p#副标题#e#
42、再次创建“色相/饱和度 6”调整图层,参照步骤(9)中编辑蒙版的方法,使用“画笔”工具在蒙版中涂抹,绘制面部细节图像,如下图所示。
43、在所有图层的上方新建一个图层,接着新建“路径 7”,使用“钢笔”工具,沿人物的脸部、鼻子、脖子和胳膊的边缘绘制轮廓路径,然后将其转换为选区,并对其进行填充,如下图所示。
44、在“图层”调板中,创建一个新图层组,并将其命名为“头发”,在该图层组中新建一个图层。在“路径”调板中新建“路径 8”,然后“钢笔”工具,沿人物头发图像轮廓绘制路径,如下图所示。
45、将绘制的路径转换为选区,设置前景色为黑色,然后使用“画笔”工具在选区内进行涂抹,完毕后为图像所在图层添加图层蒙版,并对蒙版进行编辑,效果如下图所示。
46、在前面绘制图像所在图层的下方新建一个图层,然后将头发轮廓再次作为选区载入,设置前景色为深棕色(R60、G50、B40),使用“画笔”工具,在选区内再次进行涂抹,参照前面操作方法为其添加图层蒙版,并对蒙版进行编辑,制作出如下图所示的图像效果。
47、确定“图层”调板最顶端的图层处于选择状态,接着按下Ctrl+Shift+Alt键的同时依次单击该图层的图层缩览图和图层蒙版缩览图,得到一个交叉选区,如下图所示。
48、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色相/饱和度”命令,参照下图所示设置对话框,调整图像色调。
49、在调整图层的上方新建一个图层组,命名为“发丝”,在该图层组内新建一个图层,然后创建两个新的路径,使用“钢笔”工具,在视图中参照下图所示绘制两组发丝路径。
50、设置前景色为黑色,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将其笔刷设置为尖角2个像素,然后使用设置好的画笔对前面绘制的路径进行描边。如下图所示。
51、为发丝图像所在图层添加图层蒙版,然后使用“画笔”工具对添加的图层蒙版进行编辑,编辑出头发的受光和背光区域,使其看起来更加自然,如下图所示。
52、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背景色设置为深褐色(R49、G22、B6)。执行“窗口”→“画笔”命令,打开“画笔”调板,参照下图所示对调板进行设置。
53、新建一个图层,使用“路径选择”工具,选择组成发丝的部分路径,并在这些路径上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描边子路径”命令,对路径进行描边。依次新建图层,并对其他路径再进行描边,在此不再一一讲述,效果如下图所示。
54、接下来根据头发的形态绘制出头发上的其他细节图像,然后对部分图像所在图层的“混合模式”选项进行设置,并调整图层顺序,使图像的整体色调保持一致。如下图所示。
55、将“头发”图层组折叠,单击“图层”调板底部的“添加图层蒙版”按钮,为该图层组添加图层蒙版,然后再将“图层 2”中的图像作为选区载入,使用“画笔”工具在选区内对蒙版进行编辑,将多余的图像遮盖。完毕后参照前面绘制图像的方法,再绘制出耳饰和珠链图像,如下图所示。
56、去网上找一幅水墨背景素材添加到该文档中,然后在视图中添加相关的文字信息和印章图像,如下图所示。
#p#副标题#e#
57、在“图层”调板的顶端新建一个图层,然后将该图层填充为淡黄色(R230、G202、B163)。执行“滤镜”→“纹理”→“纹理化”命令,打开“纹理化”对话框,参照下图所示设置对话框,为图像添加纹理效果。
58、在“图层”调板中,将添加纹理后的图像所在图层的“混合模式”选项设置为“颜色加深”,“填充”选项设置为26%,如下图所示。
最终效果:
#p#副标题#e#

2. ps插入图片技巧

ps插入图片技巧方法如下:

电脑:华为笔记本。

系统:win10。

软件:ps6.0。

1、首先在电脑上打开ps软件,在软件顶部工具栏选择“打开”。

Photoshop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自由变换工具(Ctrl+T)时,按住Alt键(Ctrl+Alt+T)即可先复制原图层(在当前的选区)后在复制层上进行变换;Ctrl+Shift+T为再次执行上次的变换,Ctrl+Alt+Shift+T为复制原图后再执行变换。 ­

2、若要直接复制图像而不希望出现命名对话框,可先按住Alt键,再执行“图像”→“副本”命令。 ­

3、 Photoshop的剪贴板很好用,但你更希望直接使用Windows系统剪贴板,直接处理从屏幕上截取的图像。按下Ctrl+K,在弹出的面板上将“输出到剪贴板”点中。

3. 怎样用photoshop处理相片

使用软件版本:PS CS6版

使用Photoshop处理照片使其变得更有质感,步骤如下:

1、打开PS软件,置入要磨皮的人物图像并Ctrl+J复制一层;

4. 如何用ps把照片变清晰

PS把一个模糊的图片处理清晰的具体步骤为:

1、打开“智能锐化”滤镜对话框,先看“基本”设置。数量,设置锐化量,值越大,像素边缘的对比度越强,使其看起来更加锐利。半径,决定边缘像素周围受锐化影响的锐化数量,半径越大,受影响的边缘就越宽,锐化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2、设置角度,为“移去”项的“动感模糊”项设置运动方向。

3、设置对图像进行锐化的锐化算法,“高斯模糊”是“USM锐化”滤镜使用的方法;“镜头模糊”将检测图像中的边缘和细节;“动感模糊”尝试减少由于相机或主体移动而导致的模糊效果。

4、再选择“高级”,“锐化”面板等同“基本”设置,阴影和高光设置面板相同。

5、渐隐量,调整高光或阴影的锐化量。色调宽度,向左移动滑块会减小“色调宽度”值,向右移凯判动滑块会增加该值。半径,控制每个像素周围的区域的大小,该盯蔽改大小用于决定像素是在阴影还是在高光中。向左移动滑块是指定较小的区域,向右移动滑块是指定较大的区域。

6、应用“智能锐化”滤镜,在“基本”面板上设置“数量”值为“200%”,加大锐化量,增强像素边缘的对比度,使图像看起来更加锐利;设置“半径”值为“10像素”,“移去”设置为“镜头模糊”。

7、再选择“高级”,打开“阴影”面板,设置“渐隐量”值为“30%”,调整阴影的锐化量,保护图像暗部,以免锐化过度;设置“色调宽度”值为“80%”,控制阴影中间色调的修改范围,限制阴影光晕带的宽度;设置“半径”值为“20像素”,限定阴影像素数量。

8、打开“高光”面板如法炮制,设置“渐隐量”值为“20%”,调整高光的锐化量,保护图像亮部,以免锐化过度;设置“色调宽度”值为“60%”,控制高光中间色调的修改范围,限制高光光晕带的宽度;设置“半径”值为“10像素”,限定高光像素数量。

9、锐化完毕,截选人像局部进行比较,可以看到锐化前与锐化后的明显差别。

介绍:

“PS”,全称AdobePhotoshop,是由AdobeSystems开发和发行的图像处理软件,主要用于图片的后期处理,例如影楼对图片的后期调整,修人像,调色调等。

通过使用其众多的编修与绘图工具,可以有效地进行图片编辑工作。Ps功能广泛,在图像处理、平面设计、广告摄影、影像创意、网页制作、后期修饰、视觉创意、界面设计等各方面均有所涉及。

PS有以下功能:

1、图像处理:Photoshop的专长在于图像处理,而不是图形创作。图像处理是对已有的位图图像进行编辑加工处理以及运用一些特殊效果,其重点在于对图像的处理加工;图形创作软件是按照自己的构思创意,使用矢量图形并清等来设计图形。

2、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Photoshop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无论是图书封面,还是招帖、海报,这些平面印刷品通常都需要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

3、广告摄影:广告摄影作为一种对视觉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其最终成品往往要经过Photoshop的修改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5. ps技巧 | 五种后期处理方法,让照片更有质感

质感、通透、干净,这是我们在照片后期所追寻的,又是不好处的效果,本篇教程用五种方法讲述如何使照片更有质感,你感觉哪个适合自己的照片,就用哪个,PS技术提升的同时,审美也会提升,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来看看网络对质感的定义:物体通过表面呈现、材料材质和几何尺寸传递给人的视觉和触觉对这个物体的感官判断。

说得通俗点, 让物体有质感,就是让物体的光影、明暗对比强烈,让物体的立体特征在平面的照片中呈现出来。

方法一:提高照片整体对比度

优点:快速简单

缺点:不能大幅度调整

说到明暗对比强烈,很多人会首先想到提高对比度,高级一点的会想到S曲线▼

本质上,S曲线和提高对比度是同一类方法。S曲线对照片的把控更强,可以调整的内容更多。但是这类方法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不能大幅度调整,否则画面会变得很“脏”。

更专业的解释:相机传感器所记录的信息并不是那么的“均匀”,即便是完全一样的内容,在光电转换的时候,每个像素点都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就是所谓的“噪点”。这些噪点可能在低对比度的时候并不明显,但是提高对比度的操作让本来细微的差别变得更大,因此原本纯净的画面,在大幅度提高对比度后,会变得很“脏”。

举个栗子,原来三个像素点的信息分别是100,105,103。在原片中,这种差别不容易觉察。但是在大幅度提高对比度后,这三个像素点的信息变成了90,130,100,这种区别就显而易见了。

更高端一点的方法,必然是结合蒙版,对照片中的区域进行分区调整。

方法二:双曲线

优点:几乎不损画质,调整精确,(对比中性灰)处理皮肤不易掉色

缺点:比较费时,(对比中性灰)来回切换图层比较麻烦

这里不得不提的依然是曲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曲线调整图层+蒙版(选区)。这种方法,在商业摄影中,有一种更高大上的叫法,就是大名鼎鼎秒天秒地万能磨皮的:双曲线▼

数学老师: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

这才是摄影后期中的双曲线▼

新建两个曲线图层,分别将曲线上拉和下拉,两个图层分别命名为“提亮”和“压暗”(人像后期中一般叫做加深减淡)▼

然后点击图层的蒙版部分,快捷键 Ctrl/Command+I对图层进行反向。(Windows和Mac的快捷键操作不同,都分别注明了。由于平时快捷键用的多,不详细解释菜单位置了,感兴趣的自行网络)这一步操作后,可以看到两个曲线图层的蒙版颜色都变成了黑色。

接着,将照片放大,选择画笔工具,对建筑物的立面进行涂抹。涂抹的时候,如果是一些水平或垂直的立面,要先将画笔大小调整至和建筑里面的大小一致。(使用快捷键 [ 和 ] 可以快速设置画笔大小)在涂抹时,同时按住Shift键,即可确保画出来的线条是垂直或水平的。

注意,画笔的不透明度要设置得较低(参考值10%),这样操作起来不显突兀。对于建筑物,要保持光影的持续性,因此流量要保持100%,否则反复涂抹就有可能造成不均匀的情况。不透明度的设置可以根据照片的实际情况设置▼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建筑立面,比如一些特色地标建筑(环球金融中心:怪我弯咯),则需要将立面单独抠出再进行涂抹。抠图手段很多,限于篇幅,以后教程再提▼

除了抠图外,还有通道法,可以单独选出高亮的地方。按住 Ctrl/Command 点击RGB通道(或者直接快捷键 Ctrl+Alt+2/Command+Option+2 选择),即可选择出照片的高光部分。通道法对比抠图法当然是快捷许多,但同时精确性也有所下降▼

对于双曲线这个方法,并不仅限于两根曲线,核心思想是利用若干曲线来分区调整照片的影调。

方法三:中性灰

优点:几乎不损画质,调整精确,(对比双曲线)不需要来回切换图层,适合全屏

缺点:比较费时,(对比双曲线)处理皮肤时容易掉色

既然提到双曲线,不能不提的就是中性灰。中性灰处理手法和双曲线大同小异。但是中性灰的提亮和压暗都是在一个图层中完成的。个人来说,更偏爱中性灰。

首先新建一个图层,混合模式选择柔光,同时勾选“填充50%灰”▼

柔光图层的原理是:50%灰不影响下面的图层,暗于50%灰的地方压暗(加深)下面图层,亮于50%灰的地方提亮(减淡)下面图层▼

分别使用黑色或者白色画笔,在柔光图层上涂抹,得到提亮或压暗的效果▼

具体的涂抹方法和双曲线一致,快捷键D可以将颜色设置成黑白,快捷键X可以来回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结合快捷键,可以大大提高修片的效率。关于双曲线和中性灰,大家可以参考网上的一些中性灰磨皮教程。双曲线和中性灰,统称为D&B(Dodge and Burning,加深减淡),是商业修图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方法四:包围曝光

优点:完全无损画质

缺点:无法调整运动物体,操作也比较费时

包围曝光除了可以用于HDR,还可以用于完全无损提升质感。上述方法双曲线和中性灰虽好,但是也对照片的像素进行了改动的,而包围曝光则完全不会改动画面的像素▼

一般来说,会固定机位拍摄3-5张参数不一样的照片,在Photoshop中以图层形式打开,0EV是正常测光下的照片,+1EV是过曝一档的照片,-1EV是欠曝一档的照片,如图所示建立蒙版▼

在+1EV图层蒙版上涂抹即可提亮,同理,在-1EV图层蒙版上用涂抹即可压暗。具体的涂抹方法与上述双曲线和中性灰方法一致。包围曝光的方法,只能够针对静态物体,而对于运动的物体,显得并不那么好用。

方法五:其他后期修图软件

优点:快捷简单,效果显着;批量处理

缺点:需要授权正版才能使用

不算优点也不算缺点:会让照片有柔光感

除了以上手动方法外,还有自动处理方法。此处推荐一个人像后期软件:开贝修图

【开贝修图】是一款摄影后期快速批量处理专业工具,生产力工具,适用于商业人像摄影,可以通过批量操作来提升效率,简化操作,降低修图时间;

调色模式

修图模式

使用皮肤质感操作,可以明显提升画面的质感,由于是一键傻瓜式,因此可以解释的点并不多,大家直接看下方视频操作演示就是了。

视频效果演示

↓ 

视频内容: 【皮肤修饰思路】人像皮肤修饰系统思路,轻松掌握商业修图中充满质感的皮肤修调秘诀!

视频全长: 06:16

视频链接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541167C3?p=9

涉及到后期修图工具: 【开贝修图】是一款摄影后期快速批量处理专业工具,生产力工具,适用于商业人像摄影,可以通过批量操作来提升效率,简化操作,降低修图时间;

效果对比

效果图

视频效果图截图

视频原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