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的原理介绍
所谓软件无线电,其关键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并使宽带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说这种平台是可用软件控制和再定义的平台,选用不同软件模块就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且软件知困可以升级更新。其硬件也可以像计算机一样不断地更新模块和升级换搭扰念代。由于软件无线电的各种功能是用软件实现的,如果要实现新的业务或调制方式只要增加一个新的软件模块即可。同时,由于它能形李锋成各种调制波形和通信协议,故还可以与旧体制的各种电台通信,大大延长了电台的使用周期,也节约了成本开支。
⑵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的目录
第一章概 述
第一节软件无线电概念的由来
第二节软件无线电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软件无线电理论基础
第一节信号采样理论
一、引言
二、基本采样理论――Nyquist采样定理
三、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第二节软件无线电中的采样理论
一、引言
二、窄带中频采样数字化
三、宽带中频采样数字化
四、射频直接带通采样原理
第三节软件无线电的理论基础——多速率信号处理
一、引言
二、整数倍抽取
三、整数倍内插
四、取样率的分数倍变换
五、取样率变换性质
六、抽取内插器的实时处理结构——多相滤波结构
七、取样率变换的多级实现
八、带通信号的取样率变换
第四节软件无线电中的高效数字滤波
一、引言
二、数字滤波器设计基础
三、适合于D=2M倍抽取或内插的半带滤波器
四、积分梳状(CIC)滤波器
第五节软件无线电中的信号正交变换理论
一、引言
二、窄带信号的正交分解与模拟域实现
三、数字混频正交变换
四、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正交变换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数学模型
第一节软件无线电的三种结构形式
一、引言
二、射频全宽开低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
三、射频直接带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
四、宽带中频带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
五、三种软件无线电结构的等效数字谱
第二节软件无线电接唯游收机数学模型
一、引言
二、单通道软件无线电接收机数学模型
三、并行多通道软件无线电接收机数学模型
第三节多相滤波器组信道化接收机数学模型
一、引言
二、数字滤波器组与信道化基本概念
三、复信号的多相滤波信道化接收机数学模型
四、实信号的多相滤波信道化接收机数学模型
第四节软件无线电发射机数学模型
一碧局、引言
二、单通道软件无线电发射机数学模型
三、多通道软件无线电发射机数学模型
第五节信道化软件无线电发射机数学模型
一、引言
二、发射机信道化的基本概念
三、信道化发射机复信号数学模型
四、信道化发射机实信号数学模型
第四章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实现指慧销
第一节软件无线电前端电路
一 、软件无线电接收部分前端电路的结构
二 、接收部分性能分析
三 、软件无线电发射部分的硬件电路
第二节 软件无线电中的A/D/A技术
一、 AD转换器原理
二 、AD转换器的性能指标
三 、AD转换器的选择
四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五 、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软件无线电中的数字下/上变频器
一、 软件无线电中的数字下变频器
二 、软件无线电中的数字上变频器
第四节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一、引言
二 、几种典型DSP器件介绍
三、 DSP器件软件编程
四、DSP器件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举例
五、 高速DSP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一个实际的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
一、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接收机方案设计
二、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接收机的具体实现
三、发射部分硬件设计
四. 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性能测试
第五章软件无线电中的信号处理算法
第一节软件无线电中的调制算法
一、信号调制通用模型
二、模拟信号调制算法
三、数字信号调制算法
第二节软件无线电解调算法
一、信号解调通用模型
二、模拟调制信号解调算法
三、数字调制信号的解调算法
第三节 软件无线电中的同步技术
一、 载波同步
二 、位同步(定时提取)
三 、帧同步
四 、载波相位和定时相位联合估计的最大似然算法
第四节信号调制样式自动识别
一、引言
二、模拟调制信号的自动识别
三、数字调制信号的自动识别
四、模拟数字调制信号的联合自动识别
五、信号调制样式自动识别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六、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调制识别
第六章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
第一节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
一、引言
二、智能天线基本原理——线阵波束形成
三、圆形阵的多波束形成
四、多波束形成天线的实现方法
第二节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组成结构
一、引言
二、单信道智能天线结构
三、多信道智能天线的组成
四、多相滤波信道化智能天线
第三节智能天线基本算法
一、引言
二、Capon波束形成算法
三、空间零点预处理波束合成
第七章软件无线电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第一节软件无线电在个人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一、引言
二、软件无线电基站接收分系统
三、软件无线电基站发射分系统
四、软件无线电基站的技术挑战
五、软件无线电手持终端(移动手机)
第二节软件无线电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一、引言
二、软件无线电的先驱——MBMMR电台
三、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
第三节软件无线电在电子战中的应用
一、引言
二、软件化电子战侦察接收机
三、基于多相滤波的软件信道化接收机
四、软件化通信电子战干扰发射机
五、新一代阵列处理软件化电子侦察系统
第四节 软件无线电在雷达和信息家电中的应用
一、引言
二、软件无线电在雷达中的应用——“软件雷达”
三、软件无线电在数字电视系统中的应用——信息化家电
⑶ 无线电原理是什么
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将讯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资讯传递的目的。
无线电波在加速时由带电粒子辐射。无线电波的自然来源包括闪电和地球大气中其他自然过程产生的无线电噪声,以及太阳、星系和星云等太空中的天文无线电源。所有温暖的物体都会辐射高频无线电波(微波),作为其黑体辐射的一部分。
无线电波是由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人工产生的,由电子在称为天线的特殊形状的金属导体中来回流动组成。一种称为无线电发射器的电子设备向天线施加振荡电流,天线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辐射功率。无线电波由连接到无线电接收器的另一根天线接收。
当无线电波撞击接收天线时,它们会来回推动金属中的电子,从而产生微小的振荡电流,接收器可以检测到这些电流。
从量子力学来看,与光等其他电磁辐射一样,无线电波也可烂配以被视为称为光子渣历迅的不带电基本粒子流。
在发如此射无线电波的天线中,天线中的电子以称为无线电光子的离散数据包的形式发射能量,而在接收天线中,电子以无线电光子的形式吸收能量。天线是光子的相干发射器,就像激光一样,所以射电光子都是同相的。
传播特性
无线电波比其他电磁波更广泛地用于通信,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理想的传播特性,这源于它们的大波长。无线电波能够在任何天气、树叶和大多数建筑材料中穿过大气层,并且通过衍射可以绕过障碍物,并且与其他电磁波不同,它们往往会被比其更大的物体散射而不是吸收波长。
无线电传播的研究,即无线电波如何在自由空间和地球表面上移动,对于实际无线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通过不同环境的无线电波经历反射、折射、偏振、衍射和吸收。不同频率在地球大气中经历这些现象的不同组合,使得某些无线电波段比其他波段更适用于特定目的。
⑷ 无线电原理是什么
无线电原理: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
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圆盯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无线电是指在所有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是其中的一个有限频带,上限频率在3THz(太赫兹),下限频率较不统一, 在各种射频规范书, 常见的有3KHz~3THz(ITU-国际电信联盟规定),9KHz~3THz,10KHz~3THz。
(4)软件无线电原理图片扩展阅读:
无线电的主要用途:
1、通信
无线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几乎任何领域都使用无线通信,包括有商业、气象、金融、军事、工业、民用等。我们可从通信系统、调制方式、多址方式等几方面可看到无线通信系统种类的繁多。
2、导航
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都使用装备了精确时钟的卫星。导航卫星播发其位置和定时信息。接收机同时接受多颗导航卫星的信号。接收机通过测量电波的传播时间得出它到各个卫星的距离,槐答然后计算得出其精确位置。
3、雷达
雷达通过测量反射无线电波的延迟来推算目标的距离。并通过反射波的极化和频率感应目标的表面类型。导航雷达使用超短波扫描目标区域。一般扫描频率为每分钟两到四次,通过反射波确定地形。这种技术通常应用在商船和长距离商用飞机上。
4、加热
微波炉利用高功率的微波对食物加热。(注:一种通常的误铅腔慧解认为微波炉使用的频率为水分子的共振频率,而实际上使用的频率大概是水分子共振频率的十分之一。)
5、电力传输
日本科学家提出了在太空中建立大型的太阳能电站,将电能转化为微波送回地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线电
⑸ 现在的无线电通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与有线传输相比,无线传输具有许多优点。或许最重要的是,它更灵活。无线信号可以从一个发射器发出到许多接收器而不需要电缆。所有无线信号都是随电磁波通过空气传输的,电磁波是由电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组成的能量波。
每一种无线服务都需要专门设计的天线。服务的规范决定了天线的功率输出、频率及辐射图。天线的“辐射图”描述了天线发送或接收的所有电磁能的三维区域上的相对长度。“定向天线”沿着一个单独的方向发送无线电信号。这种天线用在来源需要与一个目标位置(如在点对点连接中)通信时。定向天线还可能用在多个接收节点排列在一条线上时。或者,它可能用在维持信号的一定距离上的强度比覆盖一个较广的地理区域更重要时,因为天线可以使用它的能量在更多的方向发送信号,也可以在一个方向上发送更长的距离。
⑹ DSP收音机和二次变频的差别
一、主体不同
1、DSP收音机:采用美国SILICON LABS 的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的收音机。
2、二次变频:把“一次中频大倍率放大”变换成“二次中频适当放大”,行核放大倍数能继续提高。有利于提高灵敏度。
二、原理不同
1、DSP收音机:对模拟广播信号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利用现代软件无线电原理对其进行处理和解调,极大的提高了灵敏度、选择性、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
2、二次变频:使干扰信号与接收信号的差距变大,便于“调谐回路”滤除干扰信号。但提高“中频”后,选择“中频”的“调谐回路”性能会变差。
三、特点不同
1、DSP收音机: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颤带搭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直接用软件编程便可实现茄拿收音机的各种功,包括接收、中频处理等。这种收音机无需调试,一致性很好,可扩展至SSB,同步检波。
2、二次变频:可能在“变频”后出现一种叫做“镜像干扰”的假信号,对一个“中频”的放大倍数过高也有可能会引起自激。
⑺ 无线电的原理是什么
无线电的原理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理论,即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
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7)软件无线电原理图片扩展阅读:
无线电最早的应用就是在通信领域,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电首次远距离传递信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更为发达,空间通信技术日趋成熟。
在日常生活中,移动通信已经必不可少。移动通信经历了1G、2G、3G时代,如今正处于发展4G和5G的时期。从3G时代开始,移动通信真正将人们带人多媒体通信时代,网页、音乐、图片、视频等都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实现很好的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