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双排猪舍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唯美日出清晨图片 2025-07-28 16:51:10
抖音图片搜索人 2025-07-28 16:30:03

双排猪舍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4-22 01:46:51

⑴ 怎样用发酵床养猪猪舍应该怎样建造

猪舍是发酵床养猪技术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可以在原来猪舍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用。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北侧建自动给食糟,南侧建自动饮水器,猪舍墙高3米,舍脊高4.5米。猪舍无臭。每间猪圈净面积约25米2,可饲养肥育猪15~20头。

发酵床分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地下式发酵床要先挖坑,深90厘米,坑挖好后将有机垫料放入;地上式要铺成高100厘米左右。铺垫发酵床的顺序是:先将锯末、土、微生物原种一层层铺好,喷上盐水和营养液,当填料至50%时,开始调节水分,使之达到60%~65%。猪圈垫料填满后,放猪饲养。2~3个月后,发酵床底层成为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体,其温度达到40~50℃,猪粪发酵后成为猪的饲料。

构建微生物发酵床猪舍时,需要考虑六个因素:

(1)饲养密度要恰当,一般以每头猪占地1.2~1.5米2为宜,小猪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2)发酵床床面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使之经常保持在60%左右,如水分过多应打开通风门排湿;如过于干燥,可通过定期喷洒活性剂进行调节。

(3)生猪入圈前要先驱虫,防止将寄生虫带入发酵床,使猪重复感染发病。

(4)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及时补充微生物原种和营养液;每批猪出栏时,菌床一般要降低10厘米左右,应及时补充填料。

(5)饲料投喂,不可过量,每次投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以利于猪拱翻地面。粪尿成堆时,可挖坑掩埋。

(6)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防止伤害土壤微生物,影响微生物活性。

优良的发酵菌床可以连续使用5年左右,不用清理,猪粪只需每天翻埋一次。

⑵ 怎样建造生长育肥猪舍

生长育肥舍的建造要本着节省投资、适用的原则,尽量利用廉价材料,能做到避风遮雨、防寒保温即可。可以充分利用蔬菜大棚淘汰的塑料薄膜和稻草帘子和农村废弃的玉米秸秆。屋瓦也可选用残次瓦,就是砖厂挑选的稍有裂纹的瓦,由于炉温不平衡,每个砖厂都有许多废品瓦。这种废品瓦买回来后用稀水泥浆弥缝,能够用在猪舍上,其效果和正品瓦一样。

在南方地区,重点是高温季节的防暑降温。生长育肥野猪虽然对外界温度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育肥后期对高温的耐受力差。育肥猪舍要建成开放式双排猪舍,高度要求在4米以上,尽量增加高度,这样才能有利于通风降温。

图5-7 生长育肥野猪舍这样猪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小圈里饮水、撒尿、排粪,在大圈里休息、活动。保证了大圈的卫生。

如果不隔开猪的尿液、粪便和饮水器的滴水混在一起,冬季寒冷季节猪舍无法铺草。隔开后,寒冷季节可以在大圈里放上碎草供猪取暖,起初饲养人员要往一起堆积一下,时间长了猪就会自觉地用蹄子把垫草往一个角归拢。

这种结构非常适合高寒地区育肥舍的建造。它的优点是能隔离开猪粪尿对猪舍的污染,保证猪舍卫生,利于冬季铺草取暖,提高猪舍温度,增快育肥猪的生长速度。

特种野猪的育肥后期需要适当增加运动,如果像家猪那样饲养,肉质就会变差,也会增加脂肪的沉积。针对特种野猪这一特点,育肥野猪猪舍旁要设立一个运动场,供育肥野猪运动。

运动场一般设在育肥猪舍的一侧,便于猪从猪舍直接进入运动场,面积要求在300米2左右。

运动场围墙要求有1.5米高的实体墙,墙上部架设50厘米的铁丝网,四周种上速生杨树。运动场外墙种上爬蔓植物,夏季可以给运动场遮荫。运动场地要铺设20厘米厚的细沙土,以保护猪的肢蹄。不宜铺设水泥地面,由于水泥地面夏季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太高,下雨后又太滑,容易对猪的肢、蹄造成伤害。

运动时,要有次序,进入运动场前要对猪进行训练。起初一圈一圈单独放,让猪熟悉进出场地和猪舍的通道,并熟悉圈舍。等到自己能够回到圈舍时,再同时多放几圈,这样不会乱圈,有利于管理。

⑶ 盖双排养猪舍南北方向好还是东西走向好

南北方向好,因为猪舍一般要求通风采光良好。



场地的选择

(1) 通风与光照:生态猪舍一般要求通风采光良好,呈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南北可以敞开,采光充分、通风良好,周边有净化林。结合区域规划,着重考虑猪场整体防疫问题。

(2) 地势与地形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开阔、向阳。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下,以避免垫料潮湿,影响发酵。

(3) 水电由于不用冲洗圈舍,用水主要满足猪的饮水、垫料湿度控制、用具洗刷、员工和绿化用水等,水质要达到人饮用水标准。猪场用电主要保证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和夜晚的照明。

(4)猪舍布局:主要采用单排式、双排式及多排式布局形式。多排式猪场可以采用三列式、四列式等多排式布局。一般猪舍间距为10~14米。


猪舍的基本构造

(1)在猪舍内设置1m左右的水泥走道、一定宽度的水泥饲喂台,与饲喂台相连的是发酵床;墙体南北均设较大的通风窗,房顶和东西墙设通风口,推荐使用自动喂料槽和自动饮水器;

(2)设水泥饲喂台的目的,一是夏天高温季节猪只可以在上面趴窝休息,以减少发酵床过热对生猪的影响;二是有利于生猪肢体发育,对种猪饲养更为重要。


猪场基本建设投资概算

(1)猪舍建筑投资因建筑材料不同,猪舍建设成本也不尽相同,猪舍建设单价一般为每平方米200~300元左右。

(2) 垫料投资垫料成本因原料种类不同、产地不同而不同。如某养猪场,圈舍垫料终厚度约80厘米,垫料由稻壳、锯末、米糠混合组成。每立方米垫料中稻壳60千克、锯末70千克左右(湿的100千克)、米糠4千克、发酵素0.2千克,按稻壳400元/吨、锯末200元/吨、米糠2000元/吨计算,每立方米垫料造价在68.4元(含发酵菌20元),每平方米约合55元。

(3) 设备购置与改造费用生态环保养猪法目前尚无系统的成品设备,许多设备需要自己改造。如改造分娩床、保育床等,其成本可降到原有成本的60~75%。自动食槽每套700元左右,饲料运输车、仔猪转运车每台400元,人工授精设备一套2~4万元,旺焰消毒枪每支1000元,妊娠测定仪约2600元。

(4) 还有土地使用、办公、饲料加工与存放、宿舍、用水、用电、道路等设施设备建设,因情况不同费用不同,在此不作详细计算。


猪舍设计的基本原则

(1) 零混群原则。设置专门的隔离观察舍(栏、圈),猪只先在隔离舍隔离、驱虫、防疫,观察稳定后进入垫料床饲养,以保证垫料床上始终饲养健康良好的猪只。

(2) 存栏原则:保证圈舍充分合理利用

(3) 按同龄(同体重)猪分群原则:不同阶段的猪不能在一起

⑷ 怎样建造仔猪保育舍

仔猪保育舍在北方要建成封闭式猪舍,在南方可建成半敞开式猪舍。饲养规模小可建成单排猪舍,饲养规模大可建成双排猪舍。

单排猪舍走向要坐北朝南,这样才能冬季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圈舍温度。双排猪舍应建成南北走向,这样能保证两排猪舍都能充分照射到阳光。如果建成东西走向,北面的猪舍常年见不到阳光,这不利于野猪的健康。

图5-5 双排仔猪保育舍寒冷地区保育舍北面最好窗户要少,一般60厘米×80厘米即可,冬季应用塑料布封盖,增加保温能力。南面窗户可大一些,一般1.2米×1.4米即可,冬季仍然要用塑料覆盖。设置专用通风管道,以免冬季透风而降低猪舍内的温度。舍内还要安装取暖设施,温度过低时进行人工供暖。

⑸ 建猪舍双排的好还是单排的好

你是南方还是北方 南方双排比较好 充分利用建筑面积;北方,单排更容易接受阳光比较好

⑹ 怎样建造塑料大棚式育肥野猪舍

塑料大棚式育肥猪舍分单排和双排两种。小规模饲养单排即可,建造方式为东西走向坐北朝南起脊式。目前钢材价格高,一般选用屋架檩椽结构,使用水泥椽造价低、坚固、抗压性能好。屋脊的后坡及前坡的1/3处,采用瓦式建筑;前坡2/3处用竹竿和木棍扎架,覆上塑料薄膜采光取暖,夜间薄膜上再覆上草帘保温。高寒地区可采用单层塑料,双层草帘或双层塑料、双层草帘的形式保暖。

双排猪舍建造方式为南北走向,圆顶和屋脊式都可。以目前的钢材价格来计算,圆顶式大棚猪舍造价高于屋脊式,且使用寿命也不及屋脊式,眼下生产中以建造屋脊式大棚为多。建造方式是隔间承重墙采用12公分单砖砌成,为了舍内通风,至地面1米以上砌成花墙。屋脊为檩椽屋架结构,加大屋耙的草泥厚度,要求在4~5厘米,已增加夏季降温,冬季保暖的效果。屋坡两侧至圈墙处留有1.2米的空间覆盖塑料采光取暖。一般单层塑料,单层草帘即可。但高寒地区可采用单层塑料,双层草帘或双层塑料、双层草帘的形式保暖。

⑺ 农村小型养猪舍图片

图片如下


(7)双排猪舍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猪户在设计猪舍时,虽然本着以简单最省钱的理念设计小型猪舍建造图片,但在设计猪舍的选址是要充分考虑猪舍的排污与环保,猪舍朝向以坐北朝南偏东15-30度角最理想。

一定要预先设计好肉肥猪的各种特发处理空间,做好消毒的隔离带。如果是南方猪舍,还必须考虑南方在夏天太阳光的紫外线直照下,猪舍内的温度与春季多雨的闷热闹气温。如果是北方猪舍,就必须北方极冷气温,设计好猪舍防冻系统,以保证猪舍生长环境!


⑻ 怎样修建生长育肥猪舍

生长育肥舍的建造要本着节省投资、适用的原则,尽量利用廉价材料,能做到避风遮雨、防寒保温即可。可以充分利用蔬菜大棚淘汰的塑料薄膜和稻草帘子和农村废弃的玉米秸秆。屋瓦也可选用残次瓦,就是砖厂挑选的稍有裂纹的瓦,由于炉温不平衡,每个砖厂都有许多废品瓦。这种废品瓦买回来后用稀水泥浆弥缝,能够用在猪舍上,其效果和正品瓦一样。

在南方地区,重点是高温季节的防暑降温。生长育肥野猪虽然对外界温度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育肥后期对高温的耐受力差。育肥猪舍要建成开放式双排猪舍,高度要求在4米以上,尽量增加高度,这样才能有利于通风降温。

图5-6自动喂料育肥野猪舍南方猪舍要求应坐北朝南,建成东西走向的猪舍。夏季猪舍南墙前要多栽树,利用树冠来遮蔽阳光的照射,还可以架设遮阳网来遮挡阳光的辐射,降低猪舍的温度。

要合理利用南排猪舍和北面猪舍的温差,把育肥猪早期安排在南排猪舍。育肥猪后期安排在相对凉快的北面猪舍。猪舍内还要安装喷雾降温设施,以备高温季节对猪舍进行人工降温。

在北方,重点是寒冷季节的防寒保温。北方猪舍和南方猪舍相反,要建成南北走向的半敞开式双排猪舍,适当加大一些敞开面积。猪圈墙到棚顶的敞开长度加长到1.2米,增加冬季阳光对猪舍的光照面积。在冬季,敞开部分按扣双层塑料薄膜,夜间要用稻草薕子覆盖到薄膜上面,以增加猪舍的保温能力。

北方育肥舍要适当降低猪舍的高度,一般3~3.2米。降低高度是为了减少猪的空间,有利于冬季保温。在北方育肥猪舍要建成南北走向的双排猪舍,冬季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增加猪舍温度,猪舍的东面圈上午可以照射到阳光,猪舍的西面圈下午可以得到阳光。不会像东西走向的双排猪舍,北面的猪舍常年见不到阳光而阴暗潮湿。这种走向的猪舍在冬季可以充分利用阳光,使整个猪舍都能保证得到充足的阳光。夏季又非常凉爽,有利于育肥野猪的生长。

北方育肥猪舍可采用无梁式建筑,利用每个圈舍的隔墙加高来做承重梁。选用12厘米的实心砖,为了夏季通风,地面之上1米为实体墙,1米以上砌体成花墙,这样就解决了南北走向,夏季的通风问题。上架采用价格低廉的水泥棒,这样不仅造价低,经久耐用还增加了屋架的承重能力,提高了对大风雪的抗击能力。猪舍东西两侧敞开部分中间要放一颗水泥棒,以便冬季铺设塑料薄膜和稻草帘子,增加塑料的承重能力,防止冬季大雪压碎薄膜。

特种野猪的跳跃能力比家猪强,育肥舍要求比家猪大。每头野猪需要1.4~1.5米2的面积,由于采用无梁结构,猪舍的跨度可以扩大一些。一般宽度为11.5米,长89米。设52个圈舍,可以养500头育肥野猪。

猪舍的外墙一面用红砖砌(宽12厘米的单体墙)一个80厘米宽的小圈,在安装饮水器的一侧留一个出口,供猪在此排粪、撒尿。这种方法有利于训练猪的“三点定位”。

墙体不要砌得太高,为方便饲养人员清粪,墙体以50厘米高为宜。小墙内地面,要有倾斜坡度,以利于饮水器的漏水流向出粪口。饮水器和出粪口的坡度以6%为好。

图5-7生长育肥野猪舍这样猪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小圈里饮水、撒尿、排粪,在大圈里休息、活动。保证了大圈的卫生。

如果不隔开猪的尿液、粪便和饮水器的滴水混在一起,冬季寒冷季节猪舍无法铺草。隔开后,寒冷季节可以在大圈里放上碎草供猪取暖,起初饲养人员要往一起堆积一下,时间长了猪就会自觉地用蹄子把垫草往一个角归拢。

这种结构非常适合高寒地区育肥舍的建造。它的优点是能隔离开猪粪尿对猪舍的污染,保证猪舍卫生,利于冬季铺草取暖,提高猪舍温度,增快育肥猪的生长速度。

特种野猪的育肥后期需要适当增加运动,如果像家猪那样饲养,肉质就会变差,也会增加脂肪的沉积。针对特种野猪这一特点,育肥野猪猪舍旁要设立一个运动场,供育肥野猪运动。

运动场一般设在育肥猪舍的一侧,便于猪从猪舍直接进入运动场,面积要求在300米2左右。

运动场围墙要求有1.5米高的实体墙,墙上部架设50厘米的铁丝网,四周种上速生杨树。运动场外墙种上爬蔓植物,夏季可以给运动场遮荫。运动场地要铺设20厘米厚的细沙土,以保护猪的肢蹄。不宜铺设水泥地面,由于水泥地面夏季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太高,下雨后又太滑,容易对猪的肢、蹄造成伤害。

运动时,要有次序,进入运动场前要对猪进行训练。起初一圈一圈单独放,让猪熟悉进出场地和猪舍的通道,并熟悉圈舍。等到自己能够回到圈舍时,再同时多放几圈,这样不会乱圈,有利于管理。

⑼ 猪育肥圈舍单排好还是双排好

如果场地允许,当然是双排好,因为双排一个过道就可以管理两排猪舍,节省了时间,同时还节约了过道面积,增加猪舍的使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