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课件
《比比谁高》使幼体验高快乐幼测量定兴趣认识基础理解操作首尾相接测量尝试运用种测量技能探索测量新解决遇难题
目标:
1.自由探索进步理解首尾相接测量培养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2.体验种测量工具测量同结能认真作记录并能用确语言表述测量结
3.喜欢参与测量乐意运用所知识解决所碰问题
2. 比较大小幼儿园数学题有哪些
幼儿园比大小的数学题有无数个。如果附上自然数的条件的话,如下:
0<1,1<2,2<3,3<4,4<5,5<6,6<7,7<8,8<9
9>8,8>7,7>6,6>5,5>4,4>3,3>2,2>1,1>0
可分为质数、合数、1和0。
1、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也称作素数。
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
3、1:只有1个因数。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当然0不能计算因数,和1一样,也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数数,比较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的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用所看到的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2、谈话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处,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故事都讲了什么? 小组交流:有4个萝卜、3个苹果、4只小兔、3只小猪、4根木头、4只小凳……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⑴、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 ⑵、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⑶、问: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⑷、学生动脑筋:看看,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⑸、动手操作:学生用学具袋中的物品摆“同样多”的物品 比如说:圆片和三角形
4. 幼儿园大班比较多少 大于号 小于号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设计思路 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我在幼儿已经认识“+”、“一”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和“”和“”、“”、“”、“”。 (1)出示两幅图片(图一、图二),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8和6),并引导幼儿对这两个数字进行比较,说出8大6小。 (2)教师:我们可以在8和6之间放一个符号,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能放“=”吗?引导幼儿认识“>”。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表示前边的数字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的含义,说出“8大于6”。 (3)出示两盘水果,让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7和5),启发、引导幼儿说出“7大于5”。 3.认识“
5. 大班幼儿数学比较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2、活动难点: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幼儿发现了一种方法后,老师进行及时鼓励与总结,并强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若幼儿没有发现,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学具袋中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哪种多一些?哪些种少一些?一样多?
第二组:玩雪花片。比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种颜色多一些?哪种颜色少一些?一样多?
4、集体游戏:猫捉老鼠。
教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放音乐《一只小小老鼠》。)
每组8-10人,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每种头饰不超过五个。)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音乐停止时,要请幼儿说出自己组中猫和老鼠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都学会了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重叠和对应。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小学具袋的门打开,把手中的学具宝宝一个一个装进去,不要忘记把学具袋的门关上!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男孩和女孩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2、请幼儿回家后比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谁的多一些?谁的少一些?
6.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比多少》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幼儿教学不同于正常学龄儿童教学,他们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兴趣持续时间都不如正常学龄儿童,因此幼儿教学的设计应更具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幼儿感觉自己不是在课堂上学习,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玩游戏。让幼儿不玩中不知不觉的学习,即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会有效的吸引幼儿注意力。 活动目标: 1. 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2. 在游戏中探索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技能。 活动重点、难点: 1. 比较多、少、一样多 2. 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活动准备: 演示用教具: 1. 标有数字的小房子若干。 2. 毛绒玩具 4 个,蓝球 4 个;帽子 4 顶。 3. 幼儿操作材料。印有 4 娃娃卡片纸(数量同幼儿一样多)、枣每人 4 个,山楂每人 4 个。 4. 孩子坐成大半圆,桌子分成四组摆在后面。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两组实物教幼儿学习用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一样多。 二、游戏 1. 送篮球: 演示提问:首先请出个娃娃客人(带头包饰的幼儿)站成一横排。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客人,请客人按照从左到右摆成一横排,再出示四个篮球,一一对应的摆在娃娃的前面,让幼儿判断两组物体的多少。 2. 送毛绒玩具 演示提问:将 3 只玩具一一对应分给 4 个娃娃客人 师:娃娃和玩具一样多吗?让幼儿说说两组物体的数量关系,启发幼儿说出娃娃多 1 个,玩具少了一份 3. 给娃娃客人戴帽子。 请一名幼儿为娃娃客人戴 1 顶帽子,一个对一个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样多? 4. 为娃娃客人送食物 请小朋友把盆子中画有 4 个娃娃客人的卡片拿出来,进行操作活动。 ( 1 )给娃娃客人分红枣,把枣一个对一个地摆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枣是不是一样多? ( 2 )为幼儿为娃娃客人分山楂,一个对一个地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山楂是不是一样多? ( 3 )启发幼儿说出娃娃多 1 个,山楂少 1 个。用什么办法使娃娃和山楂一样多呢? 三、活动总结 我们今天 学会 了比较两组物体一样多的方法,我这里有许多小脚丫,我们班有许多小朋友,我们怎么知道我班的小朋友和小脚丫是不是一样多呢?孩子自由发表意见,进行操作。
7. 两道数学题
1、设大班分到x个苹果
1/3x=1/2(150-x)
所以x=90
所以大班分到90个苹果
2、设甲堆煤x吨,则乙堆煤(140-x)吨
(140-x)-10=5/6(x-1/4x)
所以x=80
所以甲堆煤有80吨,乙堆煤有60吨
8. 幼儿园大班数学《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及作用 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是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的新知识,是在比较大小的基础上加深对数的大小的认识,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奠定基础,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比较20以内两位数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培养抽象概括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养成用数学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清楚地表述比较的方法 三、教法与学法 1、情境创设法,以情境激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看猜一猜的学习方式去引入。 2、合作探究法,以合作促深化。 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小组中交流想法,互相启发,使认识得到深化,知识得到巩固,也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游戏练习法,以练习促发展。 游戏活动是有目的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感知、理解、掌握、运用。 四、说教学过程: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1、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对20以内数的顺序的复习,通过谈话引入对两个数的大小的比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2、新课教学。 第一阶段:通过生活实物苹果和饼干的比较,让学生加深对数的认识,再通过一对一的比较,让学生明白谁多,谁少,引申出4比6小,6比4大。再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比较出4和6的大小。 第二阶段:通过出示小明和小梅的对话课件,说出自己的年龄,让学生们比较谁的年龄大,谁的年龄小,同样通过一对一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多和少的比较。再请出任意两位同学,说出自己的年龄,拿出相对应的数字卡片,两位同学比较一下手中的数字大小,在实践中理解数字的大小,逐渐训练学生认识到按数的顺序数,排在后面的数要大,排在前面的数要小的规律。 第三阶段:通过出示小汽车的图片,让学生知道小汽车有4个座位,而现在有7个人想坐车,能坐下嘛?让学生在比较4和7的大小的过程中明白,人多了,座位少了,坐不下这么多人,因此,7比4大,再普及乘座车辆不要超载的知识。 3、课堂练习。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大和小,并能快速的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4、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课后练习。
9. 幼儿园比较大小的各种题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学卡比较 教师:森林中大象和蚂蚁是好朋友,大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帮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蚂蚁坐在大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蚂蚁的身体和大象的身体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的身体小,大象的身体大)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苹果,草莓) 哪一个水果大呢?我们用圆圈把它画出来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来玩了,小蜜蜂和小猫的身体谁更小呢? 我们用小圆点把他画出来吧。 2、出示数学卡比较 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个更大一些呢?
10. 幼儿园大班数学比较多少,认识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
活动目标: 1.通过课件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