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普贤菩萨的图片帮找一下
❷ 八大菩萨详细的介绍(有图片更好)
1、观世音菩萨,玄藏三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唐宁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观音。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罗索观音、千手千眼面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淮提观音。另外加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观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体变化的观音中,特别受欢迎喜爱的是白衣观音。
2、弥勒菩萨,又称为慈氏、无能胜等。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后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记为菩萨。他是一生补处的菩萨。所谓补处,是此菩萨可弥补佛陀位置的意思。弥勒菩萨在民间的形像是坦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3、虚空藏菩萨,为藏福德于虚无限境界之意,表示气福可以无限生产和分配的可能性。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东密虚空藏菩萨求闻持聪明法观想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妙而怡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垂下,将手掌向外。
4、金刚手,即金刚萨多,又称秘密主,上面已作介绍,略。
5、普贤菩萨,是骑白象行愿的菩萨。印度古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还视为金刚萨同体。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6、文殊师利菩萨。他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化号。“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
7、除盖障菩萨。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烦恼之障碍,为胎藏界曼荼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8、地藏菩萨。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众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的雕像大多数是僧侣袈裟打扮,左手拿着宝珠,右手拿锡杖。
❸ 图片是什么菩萨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世称为十大愿王,《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一起出现守护此人,使他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普贤延命经记》指出:普贤菩萨具有延命益寿之不可思议的力量。普贤菩萨是礼德和大行愿的象征,象征真理。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❹ 本命佛菩萨12生肖图片大全是怎样的
佛和菩萨是佛教中的一种德高望重的存在,他们都是有着大成就以及大功德的神灵,我们经常在一些电视剧中看到他们的身影,比如说我国经典的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当中孙悟空在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就经常回去求助一些佛和菩萨,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佛教中的专门守护我们的八尊佛和菩萨,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本命佛菩萨12生肖图片大全。
本命佛菩萨也叫八大守护神,是佛教中专门根据佛教密宗等选择出来的守护十二生肖的八位佛和菩萨,因为相对应的佛菩萨以及各个生肖的人之间的感应力是最强大的,也因此我们就称之为本命佛,而八位本命佛分别为分别是属鼠的千手观音菩萨;属牛和属虎的虚空藏菩萨;属兔的文殊菩萨;属龙和的普贤菩萨;属马的大势至菩萨;属羊和属猴的大日如来;属鸡的不动尊菩萨;属狗和属猪的阿弥陀佛。吉照堂开光本命佛因为采用的是最正规的佛教开光,因此受到了所有缘主的喜爱,说道开光吗,小编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在奉请本命佛的时候,本命佛的开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有的人在不了解的奉请本命佛的时候也没有确认自己的本命佛是否经过开光,因此之后就觉得自己的本命佛好像是并没有什么作用的,然而我们要知道,本命佛和我们平常佩戴的一些吊坠和挂件死不一样的,那些物件是死的,我们在佩戴的时候自然是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喜好去佩戴的,然而本命佛不一样,我们是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守护神的,他们也具有着非常强大的灵性,因此自然是像对待那些物件一样去对待本命佛的,我们首先要给本命佛做的就是给他们进行开光。
其实本命佛在没有开光的时候和一般的装饰品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本命佛需要开光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以吉照堂开光本命佛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那些没有确认本命佛开光的缘主自然也就觉得自己的本命佛没有发挥出作用,开光是一种可以激发出本命佛本身的灵性的仪式,开光时候的法师们会使用自己的修为用愿力以及咒力激发出他们的灵性,因此他们才能正的发挥出自己的灵性,而在佩戴本命佛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佩戴和我们属相想对应的本名陈才好。
❺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是谁怎样区分有什么明显特征
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明显的特征和区分方法,主要看坐骑和手中法器:
1、观世音菩萨:站在莲台上(也有站或坐在龙上的),一手持净瓶,一手拿杨枝。
2、地藏菩萨:坐骑是“地听”(也有站莲华台),一手中持锡杖,一手托明珠。
3、普贤菩萨:骑白象,手持如意。
4、文殊菩萨:骑狮子,手持宝剑 或佛经。
5、以下图片从左到右依次是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
四大菩萨介绍:
1、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
2、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 《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 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 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3、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 (梵文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4、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
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位出身新罗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5)普贤菩萨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四大菩萨本愿:
1、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2、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3、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4、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
❻ 求一张普贤菩萨的原图大图,谢谢!!!
这个应该可以
❼ 大势至菩萨和普贤菩萨怎么从图片区分
大势至菩萨一般被塑画为手持如意的菩萨像,而普贤菩萨大都是以白象为坐骑。这一点是区分大势至菩萨和普贤菩萨形象的主要特征。
大势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无上尊佛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又尊称大精进菩萨,与无上尊佛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大势至菩萨能够使信徒智慧之光,使信徒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凶,吉祥如意,使信徒能够随佛光道路前进,发挥自我的一切智慧,达到理想的境界。因此,马年生人,若能虔诚供奉大势至菩萨之本命佛法像,将使一生聚财守财,顺利平安。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量,威势自在。大势至菩萨被认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处天地震动,保护众生,免受邪魔所害。
普贤菩萨世称为十大愿王。《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一起出现守护此人,使他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普贤延命经记》指出:普贤菩萨具有延命益寿之不可思议的力量。普贤菩萨是理德和大行愿的象征,象征真理,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7)普贤菩萨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普贤菩萨法相:
1.普贤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罗菩萨经,后广见诸经而成普遍之信仰,据《法华经 普贤劝发品》载,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守护法华之行者。
2.台宗二百题卷十立有相,普贤论题,依礼忏诵经之有相行,达成感见普贤之旨。
大势至菩萨法相:
大势至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
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❽ 谁有这张普贤菩萨图的高清无水印大图
去水印了
1920 × 1200
请采纳O(∩_∩)O~
❾ 普贤菩萨图片
转发:
满意请采纳
❿ 佛教的菩萨有哪些 具体名字是什么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
1.地藏王菩萨——象征愿力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
地藏王菩萨道场在九华山,坐骑是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谛听。
2.普贤菩萨——象征实践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普贤菩萨道场在峨嵋山,坐骑是六牙白象——灵牙仙。
3.文殊菩萨——象征智慧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文殊菩萨道场在五台山,坐骑是是青狮——虬首仙。
4.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观世音菩萨道场在普陀山,坐骑的是金毛犼——金光仙,又名“朝天吼”。
(10)普贤菩萨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
菩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普渡众生。而菩萨最终修行成佛的。菩萨都是立下宏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住人间,并且以种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植于民心,使人倍感亲切可敬。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故称为 “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