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少林寺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灰色裤子是哪个好看图片 2025-05-25 13:52:45
帅气男人的卡通图片 2025-05-25 13:47:08
冰冷男人动漫图片 2025-05-25 13:39:17

少林寺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2-13 20:06:13

❶ 少林寺 示意图

网络地图 > 少林寺

❷ 嵩山少林寺有3棵将军柏,他们的图片给我们发过来好吗

三将军已经被气死了,现在只剩下大将军和二将军了,进嵩阳书院第一课弯着头的是大将军,二将军的肚子立刻坐下好几人打牌、、、很传奇的一个故事

❸ 少林寺山门的照片 急!!!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9%D9%C1%D6%CB%C2%C9%BD%C3%C5&in=18060&cl=2&cm=1&sc=0&lm=-1&pn=30&rn=1&di=957379040&ln=239&fr=

❹ 少林寺图片

http://www.9tour.cn/UploadFile/05102610350058601.jpg

❺ 少林寺马步 马步的图片越清晰越好!

这个很详细!!对你学习有帮助还有图
http://ke..com/view/183173.htm

❻ 少林寺女演员图片

《少林寺》演员表 :

李连杰
饰 觉远

丁岚
饰 白无瑕

于承惠
饰 王仁则

于海
饰 师父

计春华
饰 秃鹰

胡坚强
饰 悟空

孙建魁
饰 色空

❼ 嵩山少林寺图片简介

游嵩山,找天蚨。

天蚨园是嵩山原生态农家乐一站式旅游服务第一品牌庄园!

客房住宿:

嵩山南麓,少室山下,天蚨园里,黛瓦白墙,绿树环绕,是您游玩之余最好的休憩场所。一杯清茶,一份清幽,一份宁静!凉风习习,清风自窗外吹入房间,清爽无比,不是空调胜似空调。倚窗眺望,春天山花烂漫,夏天青山滴翠,秋季满山红叶,冬季白雪皑皑,有着连绵起伏的自然景观。天蚨传说更让您领阅故事的传奇。本园设有田园型大床间、双人间、三人间: (带有太阳能淋浴、独卫、空调、有线电视、网线等), “游住青山碧水旁,紫藤半掩小轩窗。”宁静的天蚨园,整洁干净的房间非常适合您和家人在游玩之后好好休息一下!

交通导航:

1. 自驾车:永登高速→郑少洛高速→登封西(汝州方向)出口→(下高速后向前直行约2分钟)→三皇寨景区旅游公路入口→三王庄村口大界碑处(三岔口)→左拐10米→右拐向西200米→天蚨农庄。(至登封的高速公路只有三条:郑少,洛少,永登)

2. 公共交通:新郑机场→郑州民航酒店(坐机场大巴15元)→郑州火车总站→郑州客运中心站(火车站广场正对面)→坐“郑州﹣登封”的高速大巴(注意:买票时千万不要买到少林寺的票,而是要买去登封的票,不能坐“郑州﹣少林”的中巴,8:30的车中午你也到不了少林寺)→登封客运总站→天蚨农庄专车接送→天蚨农庄。

餐饮美食:

天蚨农庄遵循“饮和食德”之理念,提倡绿色饮食,坚持粗粮细做,膳食结构上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原则,保证选用的所有食品原料均经过科学的精挑细选,95%以上采自自家庄园,畜禽都为农家自养、传统加工,不加任何添加剂。味美价廉,应有尽有,丰俭由人,热情的服务一定会让您非常的满意,马上和我们联系吧!
天蚨名菜:“蚨从天降,古法烧鸡,嵩山乳鸽,一鸡两吃,酱香狗肉,牛气冲天,三汁焖锅,滋补炖三宝,仔姜炆鸭”,其中三皇烧鸡是采用鲜嫩活鸡,配用多种名贵中药材,在瓦缸中用木材碳火烧烤而成,其色金黄,皮脆有炭火香,肉汁丰富且嫩滑,形美观而不散。天蚨农庄的美食让您观于色,嗅于香,尝五味,真食者也!
农家特色:农家主食有粗粮包,卷烙馍,菜团子,摊煎饼,玉米粥等;野菜有野菊苗、白蒿、马齿菜、蒲公英、灰灰菜、荠菜、杨槐花、榆钱儿、云钱菜、枸杞芽、山韭菜、木兰头等等20多种,宋之问《嵩山夜还》诗云:“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
自制米酒:天蚨农庄选用上等五谷杂食,加上精湛的工艺,酿好的米酒汤白汁清,甜浓鲜香。古人云:“欲酿好酒,必须心善厚实。酒者,久也,久酿则香浓,久贮则味长,此主家已备之。”
土特产:天蚨农庄秘制芥丝、韭花、红薯、柴鸡、柴鸡蛋更是别有风味,其中“天蚨园”牌芥丝采用嵩山山脉西麓的少室山特种土地种植出的圆叶芥菜,经过秘制的手工腌制工艺,灌装而成美味佳肴,味道鲜美、氽鼻浓香,沁人心脾,清爽可口。

❽ 少林寺历代高僧简介 (图文)

跋陀,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北魏孝文帝时来中国传播佛教,深得敬重。北魏迁都洛阳,孝文帝在洛阳为他建造寺院。跋陀性喜幽静,孝文帝又在嵩岳少室山下为他建造寺院。这座寺院即现在的少林寺,跋陀是为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位住持。他在寺内翻经台翻译了《华严》、《涅盘》、《维摩》、《十地》等经,并度化了慧光、僧稠等人。年老后跋陀迁居少林寺外,直到圆寂。

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圆寂,葬于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
僧稠,昌黎人,俗姓孙。先在巨鹿景明寺出家,拜治实为师,后到少林寺拜跋陀为师。僧稠少时体质较弱,后发愤习武,练得拳捷骁勇,体轻身灵。他理解极快,学佛成绩卓着,被跋陀赞为“葱岭以东,禅学之最!”他后来在嵩岳寺讲经说法,影响很大。
慧可,洛阳虎牢人,俗姓颐。他幼年出家,通晓佛典。四十岁时拜菩提达摩为师。为表求道决心,慧可竟用刀自断左臂,奉献达摩座前。感其赤诚,达摩授法器、赐法名,收他为传法弟子。慧可是为禅宗二祖。他在少林寺西南山上养伤时的住所和石台,后成为二祖庵和养臂台,遗迹尚存。
法如,上party人,俗姓王。幼年随舅父到丰阳,先事青布明为师,十九岁时出家。经青布明指点,他又投禅宗五祖弘忍为师,侍奉前后共十六年,直至弘忍灭度。之后他北游嵩岳,在少林寺住下,唐永昌元年(681年)圆寂。他被认为是传自弘忍的又一位禅宗六祖,塔在少林寺东侧许塔沟村口。
福裕,号雪庭,山西文水人,俗姓张。九岁入学,理解力极强,乡里人称他为“圣小儿”。出家后拜休林为师。元世祖慕其名德,命他住持少林寺。元宪宗时授他都僧省之符,命他总领天下僧众。他率众修复了嵩山一带因战乱毁坏的寺院,常被后人尊为少林寺中兴之祖。他于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圆寂。元皇庆元年(1312年)被追封为大司空、是府仪同三司并晋国公。
紧那罗,不知其来历。据《嵩书》记载:“至正初(1341年)忽有一僧至少林,蓬头裸背跣足,止着单裩,在厨中作务。……至十一年辛卯(1351年)三月二十六日,颍州红巾贼率众突至少林,欲行劫掠,此僧乃持一火棍而出,变形数十丈,独立高峰,贼众望见,惊怖而遁。僧大叫曰:‘吾紧那罗王也!’言讫遂没。人始知为菩萨化身也。”紧那罗在少林寺地位极重,寺中有紧那罗殿和其塑像,被尊为少林护伽蓝神。

慧光(487~536)

^慧光,长卢人,俗姓杨。十三岁时随父入洛阳,后被跋陀收为弟子,不久在少林寺出家。他为跋陀所译佛经注疏,刻版印刷,又因他学佛心领神会,向人传授讲解透彻,被称为圣沙弥。他圆寂于河北邺郡。

洪遵(530~608)

洪遵,相州人,俗姓时。他八岁到少林寺出家,跟从师父资云。后被北齐朝庭封为断事沙门,负责处理僧人违反佛教戒律之事。隋时,文帝也封洪遵为官,但他仍住在少林寺内。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洪遵被举召赴京,与印度僧人一起译经。

慧安,荆州支江人,俗姓李(一说姓卫)。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搜勘天下私度僧尼,慧安遁往山中。为挖大运河,隋大业年间追集丁夫,饿殍相枕,慧安乞食救济饥民。隋炀帝听说后诏见慧安,他又潜藏起来,到衡岳寺去做头陀。唐贞观年间,他往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之后遍历名山,并在少林寺住下。唐神龙二年(706年),他被招入宫庭,三年后辞归,不久圆寂。

报恩(1058~1111)

报恩,黎阳人,俗姓刘。他生于硕儒世家,从小就通治国方略,考试登第。他厌倦尘境,向朝庭辞官,出家为僧,朝庭准从了他的请求。于是他倾心于禅宗祖道,谒访诸多高僧。后来当朝丞相请他到少林寺讲经开示,不久他又应诏在少林寺住下,参禅说法。

教亨(1150~1219)

教亨,号虚明,济州任城人,俗姓王。七岁在崇觉寺出家,十三岁受大戒,十五岁外出游方。他先后出入过五座道场:嵩山戒坛寺,韶山云门寺,郑州普照寺,林溪大觉寺和嵩山法王寺。后应请住持少林寺。但不久他又引去,徜徉于嵩少间数年。金兴定三年(1219年)圆寂。

同光(700~770)

1 C' F! P0 r! E. z Q3 G同光,山西人。弱冠出家,二十六岁受其足戒。他投会善寺普寂为师,后入少林寺,宣法开示二十余年,震动遐迩。安史之乱时,他似避祸于荆州。唐大历五年(770年)圆寂。

法玩(715~790)

法玩,山西人,俗姓张。十八岁时学道于普寂禅师,二十岁时受具足戒。普寂谢世后,法玩有时住在嵩山,有时去洛阳。唐贞观六年(790年)八月十三日,法玩于洛阳大敬爱寺圆寂。塔在少林寺西侧。

文才(1273~1352)

文才,号淳拙,临汾人,俗姓姚。其父为居士。文才年岁稍长,即请学佛,父母从其志,送他出家剃度。他谒访少林寺的还源福遇,执侍多时,后又到龙门山读经三年。接着他隐居于终南山中。元泰定元年(1324年),被请出住持少林寺,但他于元天历二年(1329年)辞退。到了元至正五年(1345年),他又被请出再任少林寺住持,七年后圆寂。

邵元

0 M2 i* C; _7 k4 J邵元,号古源,俗姓源。他原是日本国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住持,元泰定四年(日本嘉历二年,1327年)来中国。先在福州,后到天台山、天目山、五台山遍访名僧,元天历二年(1329年)到嵩山少林,长住二祖庵达二十一年。他在少林寺任书记之职,曾为息庵义让行实碑撰文,并为菊庵法照塔撰文作书;他还曾作为全国百名高僧之一到京师宫里参予大藏经的翻译。邵元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返回日本。

了改(1335~1421)

了改,号凝然,嵩阳金店人,俗姓任。十四岁时拜少林寺提点训公为师,二十一岁时受戒。他曾在香山参访月印长老,后到天庆寺跟从松庭禅师。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了改任少林寺住持,三年后辞退,但仍驻少林寺,直到圆寂。

文载(1454~1523)

文载,号月舟,北畿通州人,俗姓王。九岁入乡校,十三岁出家,拜白庵为师。二十岁时出游参学,三年后回还,闭门不出,读经习静。他又到少林寺参叩无方可从,三年后更遍参京城诸多禅师。明弘治年间,文载住白塔精舍内阅大藏经。明正德三年(1508年),祠部任命文载住持少林寺,前后十六年,直到圆寂。

悟须(?~1563)

悟须,号匾囤,一号无空,禹州人,俗姓陈。年过二十后辞父母出家,入少林寺,以梵僧喇嘛为师。十数年后辞别师父,到中条山中修行三个月,接着在峨嵋山巅住下。后来他又遍游全国,到京城,居吉禅庵中,印造了大弥陀经若干藏。不久他重回少林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他再次离开少林寺去峨嵋山,行至州江中时坐地圆寂。悟须是明代着名的十八武僧之一,他的骨灰归回了少林寺,建塔埋葬。

正道(1547~1609)

正道,字无言,洪都新建人,俗姓胡。他开始在上蓝寺出家,拜和尚为师。二十岁后跟从知休禅师,住在南岳净瓶崖。知休指点他参谒逊庵,后又指点他到少林寺参谒幻休常润。正道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被祠部任命为少林寺住持,前后十七年,直到圆寂。

恒林(1865~1923)

恒林,号云松,伊川宋寨人,俗姓宋。光绪初年入少林寺为僧,民国元年被任命为登封县僧会司僧会,后又被推选为少林保卫团团总。任职后数年间购置枪枝,训练武装,打击土匪,备尝辛苦。民国十二年(1923年)秋,积劳致疾,卒于职。

行正(1914~1987)

行正,字愿安,登封城关刘庄人,俗姓李。1920年在少林寺出家,1932年在九华山东崖寺受戒。后任河南省佛教协会理事,少林寺住持。文革期间,行正采取转移地点、埋藏地下等方法,保存了一批少林寺文物。1986年,他被正式任命为少林寺方丈,结束了自清康熙以来少林寺无方丈的历史。他于1987年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