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羊腔骨是哪个部位
羊腔骨是羊的脊骨。
腔骨指胸腔的骨头,指的是排骨的下半部分包含脊椎骨,肉比较多,骨头比较软。形状不规则,一般用来做汤。如东北的大骨头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吃到腔骨,因为没有留心,可能也不甚了解。
腔骨是指猪羊的背脊骨,肉层和骨头各占一半,肉质嫩而不油腻,但是由于形状不整齐,即使剁小块也不适合做菜,所以多用于做汤。
炖腔骨讲究火候和调味,以肉松汤弄、色泽红亮为特点。在炖腔骨时要用到的香料品种也较多,而且比较讲究配比,对于家庭制作要求比较高。
汉语文字
羊(拼音:yáng)是汉语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 ,古字形大多是像有突出双角的羊头形状。本义即牛科家畜羊。羊性情温顺,古人的祭祀与日常生活都跟羊有密切关系,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羊”在古文字中又通“祥”。
羊是汉字部首之一。用“羊”作意符的字有的是羊的名称,如羚、羔、羝有的是与羊性格有关的事物、性状等,如:羹、羞、善、群。
“羊”的造字方法与“牛”字相同,都是以局部替代整体。商代甲骨文的“羊”所描绘的是一只羊头的正视图,上端是两只弯曲的羊角,中间一竖是羊脸的线条化,下部向上斜的两短画像羊的胡须。商代甲骨文或重叠羊角。
Ⅱ 嘎拉哈是哪块骨头
是羊的膝盖骨。
羊拐(新疆叫做阿斯克。东北地区叫做“嘎拉哈”,源自满语:gachuha。)是旧时代北方(尤其东北)小女孩的玩具,是羊的膝盖骨,只是后腿有,共有四个面,以四个为一副,能提高人们的敏捷力。
以小羊拐为上品。此外,人们还常常将羊拐涂成红色。由于当时北京并没有过多的牛羊肉,羊拐在女孩子们的心中便成为一笔珍贵的财富。 这种骨头不仅在羊身上有,猪牛身上及野狍子身上也有。
(2)羊的骨头有多少块图片扩展阅读:
游戏介绍
羊嘎拉哈四个为一副。手巧的一次能同时玩三四副。玩嘎拉哈,都是要一副嘎拉哈配一个口袋的。嘎拉哈是六面体(所有动物的都一样),因两个尖角重心不稳,弃之不用。正面像人的肚脐眼儿叫“坑儿”,背面像胖人的肚皮叫“背儿”(肚儿),侧面像人的耳朵叫“轮儿”,还有一侧什么都不像就叫“真儿”。
歘嘎拉哈计数是以阿拉伯数字为单位的:一对“坑”是十、三个“坑”是十五、四个“坑”是二十、四样是五,以此类推。抓满一百,分别翻真、轮、坑、肚;抓起四样、空中抛接在手背上,翻转过来,一个不掉就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