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福建土楼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笑脸背后的男人图片 2025-07-18 23:02:44

福建土楼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7-20 11:33:56

1. 福建旅游必玩的十大5A景点,山俊水美,气候佳,休闲养生好去处

1、厦门鼓浪屿风景名胜区

鼓浪屿风景区是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 旅游 区。鼓浪屿中西式建筑繁多,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之誉,岛上气候宜人,无车马喧,处处鸟语花香,历来有着“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的说法。

2、福建土楼(南靖、永定) 旅游 景区

福建土楼主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岩市、泉州市境内,包括南靖土楼、永定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泉州土楼等土楼群。现存的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吊脚楼等各式土楼有30多种23000多座。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我国圆式土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它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北部,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风景区地质为红色沙砾岩构成的低山丘陵,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三山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与"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绝妙结合,异于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为特征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园林。

4、白水洋·鸳鸯溪 旅游 区

白水洋景区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浅水广场”, 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一石而就,被称为“天然冲浪游泳池”。鸳鸯溪总面积78.8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鸳鸯溪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是鸳鸯栖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有数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来越冬,使这一带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鸳鸯,故屏南有“鸳鸯之乡”之美誉。鸳鸯溪共分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 考溪、鸳鸯湖5个游览区。

5、太姥山风景名胜区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县境内,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素有“山海大观”、“海上仙都”之称,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 旅游 胜地。拥有太姥山岳、九鲤溪瀑、福瑶列岛、晴川海滨四大景区和瑞云古刹、翠郊古民居两处独立景点。

6、福州三坊七巷景区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位于福州中心城区(老城区)。三坊七巷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 历史 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 历史 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 历史 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7、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山路,是泉州的母亲山、城市名片,承载着闽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文化 情感 。景区总面积为62平方公里,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室以及雕刻、石构、石刻等文物的人文景观遍布景区每个角落。

8、 泰宁风景 旅游 区

泰宁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位于福建西北部三明市泰宁县,以水为主体,以丹霞地貌为特征,是以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的景区,以典型青年期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火山岩、花岗岩、构造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是一个综合性地质公园。景区总面积492.5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面积252.7平方公里,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四个园区和泰宁古城游览区组成,以水上丹霞、峡谷群落、洞穴奇观、原始生态为主要景观特点,集奇异性、多样性、休闲性、文化性为一身。

9、龙岩古田 旅游 区

福建省龙岩市古田 旅游 区景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是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景区包括古田会议会址、古田会议纪念馆、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松荫堂、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中兴堂等一大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田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客家 美食 街、红军哨所、五龙民俗广场、黄酒博览园、红军戏台、星火燎原蜡像馆、客家乡村 旅游 吸引着大量游客。

10、莆田湄洲岛妈祖文化 旅游 区

湄洲岛妈祖文化 旅游 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大道,距大陆仅1.82海里,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海内外妈祖信众朝拜的向往胜地,被誉为“东方麦加”。 旅游 区内有3亿妈祖信众信仰的妈祖祖庙和妈祖金身,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朝圣者来到这里,朝圣 旅游 盛况空前。

十大景区各具特色,可登山望水,可清新浪漫,还可追寻 历史 文化遗迹……每一处都值得一游,不得不说福建这十大5A景区实至名归。你都去过哪几处呢?


(资料图片参考: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Maigoo)

2. 福建土楼有哪些

客家土楼,又称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部的永定、南靖、华安等地,是客家人世代攻坚繁衍的居住地。 土楼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建筑精巧,规模宏伟,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 有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吊脚楼等30多种土楼23000多座,形成了永定楚溪土楼群、南京沭阳乡田螺坑土楼群等一批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土楼群。
楼不行漏仅引起了建筑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历史、地理、人类学、民俗学等中外学者专家的浓厚兴趣。 2001年,由福建永定、南京、华安的土楼组成的“福建土楼”正式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并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考察、评估和验收。
最大的圆形建筑是永定县大竹乡高头村的“承启楼”。
整栋楼直径73米,三圈四层,400间,60户。 最小的圆楼是永定县的乳生楼,12层12间,6户人家。 最古老的圆形建筑是华安县沙建乡的齐天楼,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云霄县神土乡东平村有一座“八码带纤卦堡”。整个村落由五个圆环组成,中心是一个完迟仿整的圆形建筑,四个外圈按八卦阵间歇排列,环绕四周。 裕昌楼,位于南靖县沭阳县板村,有“错开楼”之称,建于成化R年(1487年)。几乎所有看得见的梁、柱、梓都是歪的,据说最大倾角15度!
1900多年前,中原之乱后举家南迁的客家人,几经周折来到闽西南山区。为了避免外界的冲击,他们不得不靠山来经营,群居。 用当地的生土、碎石、木屑建造单体房屋,然后连成大房子,再建造厚实封闭的土楼。 楼里有水井和粮仓。遇有战事和土匪,一旦关了城门,就自生自灭了。如果被围困,食物和水将持续几个月。 加上冬暖夏凉、抗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为客家人世代攻坚、繁衍生息的居所。

3. 走进永定土楼,邂逅一座东方古城堡

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有客家人引为自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山区民居建筑——永定土楼,共有23000余座,被誉为“东方古城堡”。永定土楼建筑闪耀着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防御多种功能,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在冬日的周末,笔者邀三五好友与永定土楼这座“东方古城堡”进行了一次邂逅。
延伸阅读: 福建永定壮美土楼群 曾入选吉尼斯最大土楼 探访福建土楼博物馆:展现客家精神 诉说侨台渊源 永定土楼:商业走出去 文化驻进来
观赏土楼建筑奇观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它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地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土楼群气势磅礴、壮丽非凡。2008年7月,永定土楼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永定土楼核心景区洪坑土楼游客服务中心,客家文化展示厅里一座高大的雕塑格外醒目。它是用客家人千百年来使用的照明工具油灯形状来设计,并命名为客家之光,象征着客家人谦逊内敛、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的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客家人走出中原、走向世界!景区内的“客家名人星光大道”,展示介绍了50多位政界、学界、商界的客家名人,向世人展示客家人曾经的光荣和辉煌!

土楼客家人崇尚圆,把圆当作是天体之神来崇拜,建造土楼也不例外。有土楼王子之称的振成楼,外观主体是圆楼,坐北朝南,左右两边建有对称的半月形厢房,整体外观就像一顶古代官员的乌纱帽;楼的左右两边是逶迤曲折的大山,楼的右边有条小溪流,楼前地势开阔平坦,远望山峰错落有致,连绵起伏。

振成楼为内外两环,是一座楼中楼,外环是土木结构,楼内以青砖防火干墙分隔,关起门户自成院落,打开门户,全楼贯通,具有很强的防火功能;土楼的建筑材料是沙质黏土、杉木、石料,就地取材,如果土楼拆除以后,这些原材料又回归到了大自然,特别环保;在夯筑土墙的时候,每一版墙都埋了长条竹片、杉木条,从而增加了墙体的拉力,加上全楼的木结构紧密连接,并且跟土墙连在一起,使全楼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土楼具有很强的抗震功能。

在高头乡高北土楼群,其“圆楼之王”——承启楼是最着名的土楼,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建于明代的无石基的五云楼诉说着土楼悠久的历史,雅致的侨福楼展示了旅宴枝居海外拳拳赤子爱国爱乡的诚挚情怀。

在下洋镇初溪土楼群,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其中集庆楼建于明朝永乐17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历悔,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称奇。

据介绍,永定现存土楼数量有23000多晌烂敏座,有方形、圆形和五凤楼等种类30多种。尤其是圆型土楼,成了众多土楼当中最能吸引人类眼球的建筑。永定土楼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誉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模式”。

在永定,除了可以逛土楼外,还可以到天子温泉度假区享受温泉。精心设计的山景、园景智能客房、各类豪华套房,将客家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完美结合……130多个风格各异的温泉泡池与连绵浅山完美融合,宁静、唯美、精致之感油然而生,将为您的旅程平添诸多舒适享受。

品鉴客家土楼文化

在永定土楼,除了可以欣赏到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功能奇特的土楼建筑,还可以感受到客家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思想内涵。进入振成楼大门,“振纲立纪,成德达材”对联就映入眼帘。听当地导游介绍,这幅对联的意思是只有纲纪健全,并在纲纪约束之下加强品德修养,才能成为明达事理、品德高尚、富有能力的人才。

“振纲立纪,成德达材”不仅表达了振成楼楼主对子孙后代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是楼主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修身养性的写照。据介绍,在百年间,振成楼涌现了品德高尚、明达事理、富有能力的大学本科生以上的人才42位,其中大部分是专家教授。

厚重的福建土楼,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客家先民多次迁徙,跨黄河,渡长江,历尽艰辛,砥砺出坚忍不拔、团结进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客家精神。土楼里的楹联匾额、格言、警句随处可见,与楼共存的私塾学堂,教化育人的壁画彩绘……以小见大地展现出历朝历代客家人尊祖敬宗、耕读传家、开拓进取、兴家报国的远大理想和“止于至善”的美好追求,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成为教育后人的祖训家规。

在客家家训馆,只有面积300平方米的展馆里,以“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为主线,通过族谱、图片、文字、书法等4种形式展陈,展出族谱家训、对联家训、家训书法等,内容涵盖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方面的内容,突出展示客家土楼文化精华。

在“族谱家训”这部分,选百家姓前20个姓氏和永定客家族谱中记载的家训,家训主要包含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内容,如“王氏家训”里的第一句就是“先国家,敦孝友,重丧祭,肃闺门,守耕读,务勤俭,戒斗讼。”王氏祖先要求后人要把“忠敬”置于首位,忠于国家,遵规守法,注重孝悌友爱。

此外,在洪坑民俗文化村庆成楼2楼西侧的家庭美德馆,用文字、图片及部分实物等形式分类展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五大中华传统家庭美德,馆内所用来展陈的对联、楹联、建筑特色、族谱、民谣、故事、传说及人物皆取材于当地,向参观者集中展示客家土楼人家“大家庭、小社会”文明和睦的家风。

搭建客家交流纽带

龙岩市永定区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达50余万。

福建土楼作为客家文化的典型符号,为了搭建连接海峡两岸客家人、海内外客家人以及世界华侨华人交流的平台,2015年,全国首个土楼博物馆——福建土楼博物馆在永定落成。

该馆为世界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整体建筑以客家土楼五凤楼为蓝本。客家风格的歇山屋顶、屋檐、梁头构件、夯土实墙、碎石墙裙等,都是福建土楼的典型符号。

走进福建土楼博物馆,就会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吸引。该博物馆占地面积4288平方米, 高4层,展厅总面积4320平方米。基本陈列名称为“客家梦·土楼情”,由序厅和“文化瑰宝”“源远流长”“薪火相传”“梦中故土”和“守望家园”六个部分组成。

展览充分运用展墙、展台、通柜、景观、模型、投影、电动图、触摸屏、艺术造型等语言,赋予形式设计以精神内涵,生动展现了土楼风情和客家文化,承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2015年8月,经中国侨联批准,福建土楼博物馆被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弘扬客家文化精神

2016年12月6日晚,大型交响音乐会《土楼回响》在“土楼南行”首演站墨尔本市政厅剧场激情上演。《土楼回响》以其浓郁的客家风韵与文化气质、深邃的情感内涵与磅礴的气势打动着来自各界的观众。每曲终了,观众皆报以热烈的掌声。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用音乐语言生动地展现从中原迁徙到闽西的客家人团结互助、顽强拼搏、求生存图发展的艰辛历程。作品将西方交响乐与客家原生态山歌、民间艺术树叶吹奏等结合在一起,表现形式新颖、多样,旋律朗朗上口,获得了首届中国音乐奖金钟奖,被业界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专门为客家人创作的交响乐”。

近年来,永定区积极实施“文化舞动土楼”战略,着力打造文化精品,以艺术展示提高土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开全国县级文艺团体赴国家最高艺术殿堂演出先河;与省文化厅共同合作出品的大型原创歌剧《土楼》,在中国首届歌剧节襄括所有奖项,在中国第十届艺术节上荣获国家艺术最高奖—文华优秀剧目奖;土楼戏喜剧小品《两头牛六条腿》,在第十一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中荣获金奖,在第五届福建省艺术节中荣获曲艺一等奖。

永定还把音乐歌曲、摄影、美术等作为宣传土楼、传承客家精神、弘扬客家文化的重要形式,先后原创了18首以客家和土楼为主题的歌曲;参与合作《红色摇篮》《远山的土楼》《客家妈妈》《唐山到南洋》《衍香》《一步之遥》《大鱼海棠》《绝命后卫师》等一批展示客家土楼、客家文化的影视作品,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永定正着力打造以客家文化为特色的“福建土楼永定客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 目前,总投资4亿元的客家博览园已初具雏型,总投资32亿元的客家古镇项目已开工,总投资额55亿元福建土楼(永定)国际影视城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梦幻土楼》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这些项目为永定方兴未艾的文化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延伸阅读: 大型交响音乐会《土楼回响》在南半球奏响 “客家音乐文化史诗”《土楼回响》“南行”开演

4. 福建土楼的建筑特色

福建土楼的建筑特色:属于集体性建筑,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闽南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建筑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红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以建造外墻厚达一米至二米的土楼,坚固得可以抵御野兽或盗贼攻击,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凉等功用。福建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最厚处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4)福建土楼图片大全扩展阅读福建土楼现存圆楼、八角楼、纱帽楼等三十多种各式土楼,与北京四合院、陕 西窑洞、广西“栏杆式”、云南“一颗印”,并称汉族五大传统样式住宅。福建土楼的结构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内有环,通风、采光、抗震、隔音、保温、防卫等功能。 闽南山区由于土匪经常出没,为了抵御外敌,建造了适合固守的以土、木、石、竹 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土楼,牢固耐用的土楼外墙,神奇的洞口防卫,神秘的传声筒与地方通道,以及牢固严密的防卫体系。土楼的结构能够均匀的承受各种负荷,其外墙厚一至二米,而且底部最厚,越往上越薄越往内倾斜,形成像心状。在地震而有裂缝后,它会自动愈合。除此之外,一二层没有设有窗户,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而上面的窗户因为外墙较厚,有些仅仅是开凿了一个洞,而这些洞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作为射击孔来防御敌人。当大门闭合时,土楼将自动生成牢不可破的堡垒。那些防御设施依然有科研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建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