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泸州一工地挖出1000余枚炸弹,这些炸弹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泸州一工地挖出1000余枚炸弹,这些炸弹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泸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忽然接到市局110指挥中心指令,有群众报警称在市区龙马潭区某工地施工时挖出“疑似炸弹”,整个工地已停止施工,等待排爆民警前去处置。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接到指令后,突击大队12名特警集结!携带专业排爆器材,赶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发现,工地也已停止作业,施工人员正后退观望。经反复观察、仔细辨认,排爆小组、安宁派出所、工地负责人现场紧急沟通,发现炸弹仍然有爆炸的可能,初步勘察炸弹数量至少500枚以上。
写在最后:提醒大家,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不时发现炮弹。一旦发现炮弹,大家切勿随意触碰,特别是在工地的工人,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炸弹、雷管等爆炸物品,要立即撤离并保护好和封锁现场,不要私自进行处理,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到现场进行处置。
Ⅱ 这个谷歌地图“模拟核弹爆炸”的每种炸弹分别是什么
最后一个是“小行星撞击”
前面的都是人类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核武器的槐罩判名称:
2013年二月
小男孩——二战炸了日铅改本的
胖子——同上
---
---这几个不认识
---
---
常春藤麦克——这个是氢弹
东风31——中国闷高的
手写的,希望采纳哦
Ⅲ 我国空军公开国产首款双模制导炸弹
有深意!我国空军公开国产首款双模制导炸弹
近日我国空军首次公开了飞豹战机挂载新型双模精确制导炸弹的照片,标志着该型号导弹在我国军队的批量装备。作为我们近年来最为神密的制导炸弹,它又有着何种突出性能呢?
从此次曝光的图片来看:我军自用的新型制导弹药高度神似外贸型GB100型制导炸弹,因此也被一些专家看作是GB100型制导炸的自用型。
作为一种100千克级的小型航空精确制导弹药,GB100型制导炸弹最为显着的特别就是其采用的国际最新第四代水平的双模制导模式。
长期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精确制导弹药采取的都是激光制导模式,但此种模式极易受到环境影响而降低精导弹药的精确性。为此碰誉近年来各国也是广泛开展了多种制导方式的弹药的研究,此次的GB100型制导炸弹的制导模式就为激光半主动制导+全球卫星定位制导。
和传统激光制导模式相比,该新型弹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作为补充,因此该新型弹药结合了两种指导模式的优势。具备在攻击途中临时更换攻击目标的能力,并能够一次性攻击多个目标。
虽然采取此种模式的弹药性能先进,但当时由于受制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限制和我军现实需求的不足,因此我国此前主要装备的还是采用第一代陀螺式导引头的K/YJG500型和其二代改进型。
随着近年来我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不断完善升级,也具备了全球服务的能力。因此我国在解决掉这一最为关键的问题之后才开始了新型双模式制导炸弹的研发,并成功跨过第三代精确制导弹药而成功研发第四代。
当然此次新型弹药的研发成功一方面标志着我国对地攻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和美国军机的目前一个挂点可以挂载多枚同类型炸弹不同,目前我国飞豹战机的一个挂点依旧只能挂载一枚炸弹。
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各种新型复合挂架的服役,届时我国的飞豹战机也能够搭载更多的数量的导弹,对地攻击能力也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对于此次我国的新型制导升好炸弹,大家又是怎么看待的呢吵吵铅?
Ⅳ 二战最大炸弹拆除时爆炸,为何过去这么久了还会爆炸
二战时期遗留未爆弹的事情太多了,一般来说,弹体爆炸,通常情况下都需要从起爆药-传爆药-主装药的过程,而起保险作用的炸弹引信机构很可能因为生锈而保险失效。比如用于分割起爆药和传爆药的隔板,就是因为生锈自动解除保险。虽然经过几十年的侵蚀,弹体内部的击发结构有可能已经被破坏了,在完全密封的情况下,能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就 不会轻易被触发。以高爆榴弹为例,为了让炸弹能够穿透墙面或者轻型装甲车辆在目标内部爆炸,它的引信会有一定的钝化和延时处理,如果撞击的力度不够也是无法触发的。但是火炸药本身在这种环境下可能还比较稳定,并不会与空气反应,具有潜在爆炸的危险。
德国和日本都曾有过遗留的美国炸弹被误触引爆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情发生,也说明了这种隐患确实存在。随着不断的清理,这种遗留炸弹已经越来越少,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意外发现了未爆的旧炸弹一定不要动,立刻报警就行了。发现未爆弹后第一件事并不是拆弹或者诱发,而是立刻疏散群众,有条件的话转移诱爆,危险过高则就地引爆,总之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