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如何健康饮水
一、不要晨起不喝水
真正重要的水是早上起来的第一杯水,这个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经过一个晚上的新陈代谢,体内的垃圾都重新冲洗了一遍,喝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的循环。早上,这杯水是最重要的——它可以称为救命水,温白开水就可以。
二、不要喝冰水
喜欢早上起来就喝一杯冰水的人,事实上,它是非常不科学的。饮用冰水会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加速胃肠蠕动,甚至会引起肠痉挛,导致腹痛和腹泻。
三、不要常喝饮水机的水
饮水机出现水质良好,实际上有很严重的“二次污染”。当把饮水机的开关打开时,会听到“咕噜”这样的声音,桶里就会冒出一串气泡,这表示空气已经进入了水桶内,灰尘和微生物也会被带入。
桶装饮水机内的冷热水胆3个月不洗就会大量繁殖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所以最好一月清洗一次,夏天两周就要清洗一次,由于办公室饮水机的频繁使用,它们必须更频繁地清洗。
文丨图图爸爸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想要孩子的身体保持健康,那么水分肯定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很多家长都十分注重让孩子补水,无论是去学校,还是去参加活动等,都会让孩子抱上一个水杯。
本来,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很好的,能够让孩子随时补充水分,但是,如果孩子在不恰当的时间点喝水,那么就可能会引起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
孩子喝水知多少
喝水虽然好,但是总不能让孩子一直喝水,无休止的喝水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所以,作为家长,就需要知道孩子每天到底需要多少水分。
通常来说,婴儿前期(6个月内)是不宜饮水的,这段时间饮水,可能会导致婴儿水中毒。
婴儿后期(6个月~1岁),就可以开始喝水了,日总摄入水量为900毫升,要注意,这是包含食物中水分的,并不是单纯补水的量。
幼儿前期(1岁~2岁)的日总摄入水量为1.3升,同样包含食物中的水分。幼儿后期(2岁~3岁)日饮水量在650毫升左右,学龄前阶段日饮水量在750毫升左右,学龄期的孩子,饮水量需在800毫升以上。
根据自身年龄的增长,和自身身体的实际发育状态,适量地调整饮水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 科学科普探究:人为什么要喝水图片
人为什么要喝水
水对于人体非常重要,它可以参与生命运动、排除有害毒素、帮助新陈代谢、维持有氧呼吸等等。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宝塔里明确规定人每天需要喝1500-1700毫升的水当然不是一下子就得喝这么多而是这一天之内喝完
D. 究竟一天喝多少水合适
其实人体一天需要喝多少水是并不固定的,主要是人体一天到底缺乏多少水,这样来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进行相备态凯应地补充,才会比较合适一点。因为人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运作,需要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而给予适当地调节补充,这样人体的水分才会保持得比较平衡仿唤一点。
所以人体是不固定需要补充多少水分的,各人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闭卜,适当地进行调节改变。随着身体的喜好进行适当地补充就可以。这样身体才能如鱼得水,保持水分平衡。
E. 100ml的水大概有多少需要有对比图片。
一般售价2元的矿泉水容量是555ml,100ml就是一瓶矿泉水的1/5不到。大概就是下图这么点:
中瓶矿泉水图片参考:
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
常用换算:
1L=1000mL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000毫升=1立方分米。
F. 女子喝4升“水中毒”,“八杯水”的说法正确吗
【何谓水中毒】
水中毒是一种因为人体摄取了过量水分而产生脱水低钠症的中毒征状。虽然水中毒致死的机会非常低,但仍然是有可能发生的。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但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涨,从而引起脱水低钠症。当饮用过量水分时,血液内的电解质因为被水分排出体外而降至低于安全水分的浓度,影响到脑部的运作,可能会致命。
【水中毒的具体原因 如下】:
饮水过多或静脉输入葡萄糖过多(如低渗性脱水时滥用不含钠的液体),尤其在心、肾功能较差的病人及肾稀释尿液功能较差的小婴儿。此外,在大手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本来过多,尿量减少,此时若大量输液,亦可致水中毒。又如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用大量清水洗肠后,大量水分由肠壁吸收入血循环而导致水中毒。
营养不良,由于血浆蛋白过低,血钠过低,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液,造成有效循环量减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尿量减少,造成水潴留。
肺炎、严重感染、休克及脑部疾患,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造成水潴水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即便正常入量也能造成水中毒。
在淡水中溺水。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剧痛和各种急性应激状态(如大手术、外伤等)。
肿瘤。
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受到某种不明的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影响而饮用过量的水分。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会影响到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病人觉得口渴而不断饮水。
体内水分过多,首先是细胞外液容量过多,呈低渗状态,水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故水中毒为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大,但体液分布的比例仍正常(即细胞内液占2/3,细胞外液占1/3)。在轻、中度水中毒,组织间液中贮存的水分尚不足以引起可凹性水肿或肺水肿,临床表现不明显,可被忽视,但仍可发展为颅压增高等。
【我们给予建议】
看尿液颜色判断何时补水
任主任提醒,喝水也要因人而喝。正常人可通过尿液颜色来判断何时补水:正常的尿液呈淡黄色,颜色太深就应该补水。
此外,喝水还应该因人而异。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过多喝水,感冒发烧时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水。
【这样喝水更健康】
喝温不喝凉 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而过烫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因此,喝水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
喝淡不喝甜 天热时应喝些淡盐水补充钠,自制绿豆汤、柠檬水等不仅消暑降温,还能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各种甜饮料高糖、高能量,营养素也比较单调,并不推荐大量饮用,更不能用来代替白开水。
慢喝不快喝 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也容易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
早喝不晚喝 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此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喝水。
喝水也“吃”水 黄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的水分比起普通的水,更容易进入细胞。因此在喝水的同时,也要“吃”水。水果蔬菜还富含各种抗氧化剂、多种矿物质及重要的B族维生素等,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衰老、抵御疾病都大有好处。
G. 人的一天中喝多少水是对身体有益处的
您好
比较正确的喝水方式是每天白天的时候要喝大概1500到2000毫升的水,然后早起和睡前两个时候都可以适当喝一杯水。这样可以很大程度远离便秘,还有一定的几率防止癌症。
不过,喝水量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改变,不一定是“8杯水”,例如在环境方面,如果在空调房间内,人体丢失水分会比较多,这时应该适当地多喝水。如果是在正常室温,大概在20-25摄氏度的环境下,没有进行大量的运动,没有排汗,并且没有感觉到口渴则不需要多喝水。
2
因为这种情况之下,大量地喝水反而造成肾脏、心血管等负担。然后喝水看个体化,以及代谢指数等,例如本身个子比较庞大的人,即使每天坐在办公室,也需要多喝水,这主要是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因此,每个人具体的喝水量是有差别的,尽量维持在1500到2000毫升范围左右即可。
如果想要更好的排毒效果,也可以在白开水里面加点料,例如菊花泡水,菊花可以清热解毒、能够缓解咽喉肿痛,还有防治风热感冒的作用,经常喝可降火,缓解眼睛疲劳,还有宁神静思的效用,适合经常对着电脑的上班。
3
还有玫瑰花泡水,玫瑰花不仅有排毒作用,还有美肤功能,调节内分泌,长期喝对皮肤好,可以减少黑头,还可以调理女性月经不调。
以及薄荷泡水,薄荷可以健胃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经常喝可以改善面部痘痘,以及帮助排除体内的废物毒素。最后直接把新鲜的蔬菜或水果。例如苦瓜、胡萝卜、芹菜、橙子、苹果等等榨成蔬果汁喝,也有一定的补水排毒效果。
H. 我们平时喝一口水大概是多少毫升
水有很多好处,可以促进代谢,最明显的排除毒素,防止血栓、便秘、痛风,但是喝水也要科学的喝,一天不要喝得太多,如果偏多会给心功能和肾功能增加负担,一般提倡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单独喝水应该是1.5升到2升。喝水还分主动喝水和被动喝水,很多人喝水是被动喝水,感觉口渴了再喝水,最好是时不时喝两口水(在15毫升左右一小口)。但是有些人要注意不要喝太多水,第一是肾功能不好的人,因为肾功能不好排尿作用差,不能及时排尿,在体内潴留会出现问题。再有是心功能不好的人,运送水的能力降低,喝太多增加心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