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内蒙古23只狍子罕见列队出没,狍子是什么样的动物
内蒙古23只狍子罕见列队出没,狍子本属草食动物,可能是由于粮食紧缺,所以他们才选择出来溜达溜达顺便觅食。狍子成群出没,这是一种怎样的风景线呢?狍子喜食灌木的嫩枝和芽,树叶以及各种青草。内蒙古的一群狍子在省道附近的收费站旁边一片空的草地上去觅食,虽然省道上车来车往,但是狍子们并未惊慌,仍然在那里悠闲的吃着雪地上枯草。直到有一辆清扫车从那里经过,狍子们才惊慌的逃走。
很多人可能还会把这个图片编辑成一个视频,认为这样的事情很有意思,因为这些狍子在东北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憨憨的形象,所以才会有人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非常搞笑的事情。实际上这也是给我们人类的一个提醒。
‘贰’ 狍子的图片
如图所示:
狍子在鹿的家族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鹿科可分为3个亚科,分别为狍亚科、鹿亚科和獐亚科。狍子非常古老,在进化中属于比较早就成形的,在狍亚科家族中还有驼鹿和驯鹿这样的巨无霸级大鹿,它们与狍子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
狍子这种典型的北方生物,居然一直往南进入了热带的地界。可见,狍子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更高一些。我们知道,一种动物要想活得好,多生“娃”是个重要的条件。
大多数鹿科动物每1~2年只生一胎,而这一个幼崽出生后也很危险,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大型猫科动物都喜欢吃各种鹿。但狍子不是,狍子一胎往往生两只幼崽。
另外,狍子在繁殖上还有一招:狍子的交配期多在每年的8~9月,而雌狍子能够使受精卵延迟着床,确保小狍子可以在第二年的6月出生。这个时候山区已经转暖,草长莺飞食物丰沛,而且有充足的时间让小狍子长大以面对寒冷的冬季。
(2)袍子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人们常说狍子很“傻”,其实,狍子的种种表现,并非是因为它不聪明,而是一些自然反应。
它们会在受到威胁后翘起尾巴,看上去像露出了白色的屁股,其实是为了迷惑敌人的视线,并为同伴发出紧急的信号。在面对危险时,成年的狍子会保护自己的孩子,并用自己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可称得上是“舍己为人”。
在一段时间内,狍子的生活区域很固定,它们会挑选适合自己觅食和休息的场所,在这里安营扎寨。当它们受到惊扰时,也不会逃得很远。等到了它认为安全的时候,它就会回到此处。猎人知道了狍子的这种生活习性,便学会了原地不动,等待狍子归来落入自己的罗网。
‘叁’ 狍子长什么样
狍是一种中小型鹿类,体长0.95-1.35米,肩高0.67-0.78米,尾长仅2-3厘米,体重15-30千克;冬毛为均一的灰白色至浅棕色。夏毛红赭色,耳朵黑色,腹毛白色。
腿茶色,喉、腹白色;臀有白斑块;幼狍有3纵行白斑点,当体重达11公斤左右时即消失。吻部棕色,鼻端黑色,两颊黄棕色,耳基黄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内淡黄而近于白色,耳尖黑色。
额、颈和体背为暗棕而稍带棕黄色,下颌淡黄,喉灰棕,腹部淡黄色。夏毛短而薄。从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侧都是纯黄棕色,背中线附近较深,腹面从胸部、鼠蹊部以至四肢内侧均为淡黄色。
(3)袍子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狍子多栖息在疏林带,多在河谷及缓坡上活动(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狍性情胆小,日间多栖于密林中,早晚时分才会在空旷的草场或灌木丛活动。中国东北三省广布它们的踪迹。
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树叶和各种青草,小浆果、蘑菇等,一般由母狍及其后代构成家族群,通常3-5只,晨昏活动,以草、蕈、浆果为食,雄狍仲夏才入群。
狍子其实一点也不“傻”,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悍,狍子尾巴内侧是白色,受惊后会翘起(炸开),看上去成为白屁股。
‘肆’ 狍子是什么
[páo zǐ]
更多图片(19张)
狍子又称矮鹿、野羊,属偶蹄目鹿科,草食动物。狍身草黄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无角。狍是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兽类之一,也是中国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狍子
拉丁学名:Capreolus pygargus(Pallas,1771)
别称:矮鹿,野羊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偶蹄目
亚目:反刍亚目
科:鹿科
亚科:空齿鹿亚科
属:狍属
种:狍子
亚种:西伯利亚狍,欧洲狍
分布区域: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中国东北,新疆,欧洲,高加索,小亚细亚
英文名称:Siberian roe deer
分享
外形特征
肢体特征
狍子
图册 5张
体长100~140厘米,尾长仅2~3厘米,体重50~80千克,雄性略大。鼻吻裸出无毛,眼大,有眶下腺,耳短宽而圆,内外均被毛。颈和四肢都较长,后肢略长于前肢,蹄狭长,有敖腺,尾很短,隐于体毛内。雄性具角,角短,仅有三叉,无眉叉,主干离基部约9厘米分出前后二枝,前枝尖向上,后枝再分歧成二小枝,其中一枝尖向上,一枝向后而偏内,角基部有一圈表面粗糙的节突,主干上同样有许多小节突。冬毛为均一的灰白色至浅棕色。
部位颜色
狍子
图册 5张
吻部棕色,鼻端黑色,两颊黄棕色,耳基黄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内淡黄而近于白色,耳尖黑色。额、颈和体背为暗棕而稍带棕黄色,下颌淡黄,喉灰棕,腹部淡黄色。四肢外侧沙黄色。内侧较淡。尾淡黄色,臀部有明显的白色块斑。夏毛短而薄。从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侧都是纯黄棕色,背中线附近较深,腹面从胸部、鼠蹊部以至四肢内侧均为淡黄色。
栖息环境
狍多栖息在疏林带,多在河谷及缓坡上活动(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狍性情胆小,日间多栖于密林中,早晚时分才会在空旷的草场或灌木丛活动。我国东北各省都有它们的踪迹。
分布范围
图册
图册 5张
西伯利亚狍分布于亚洲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北和新疆等地区。欧洲狍分布于欧洲大部、高加索、小亚细亚等地,据说北非地区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野生狍子
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树叶和各种青草,小浆果、蘑菇等。春天像鹿一样经常到盐碱地面舔食盐碱。一般由母狍及其后代构成家族群,一般3~5只。晨昏活动,以草、蕈、浆果为食。雄狍仲夏才入群。
狍子是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东北人也叫它“傻狍子”。狍子的好奇心很重,看见了什么都想停下看个究竟,甚至追击者突然大喊一声,它也会停下来看。所以有经验的猎人如果一枪没打中狍子,也不会去追逃跑的狍子,因为狍子跑一段时间会颠颠跑回原地,看看刚刚发生了什么事,真的是“好奇害死狍”。
繁殖方式
一雄一雌,7~8月交配。在繁殖期,雄狍追着雌狍转圈跑,地面出现花环状足迹。妊娠期8个月。临产前,母狍驱散去年生的幼狍,进入密林分娩。幼狍3~6月出生,每胎1~2仔。若一胎产2仔,则出生地点相距10~20米,分别哺乳。出生10日后,母狍带领初生幼狍归群,1.5~2年性成熟。狍受惊时吠叫。在野生环境中,寿命10~12年,最长可达17年。每年11~12月角脱落,2~3月生茸,4~5月角长成。
人工饲养
生活环境
1.狍食性广、耐粗饲。家养可喂秸杆、秧蔓、树枝叶、杂草、牧草、粮食等。
狍子
2.生长发育快,饲养成本低。幼狍出生15天就开始采食,60天断乳,3个月体重可达10公斤,6个月可长到20公斤,400多天达40公斤,性成熟即可繁殖。
3.适应性强,适养范围广,易养易管。狍夏能耐38℃高温,冬可抵御-45℃严寒,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可养。家养狍每天夏喂3~4次,冬喂2~3次。只要保持清洁饮水,搞好卫生,保持安静清洁的饲养环境,谁都能饲养成功。
4.狍抗病力强,繁殖成活率高。狍原为野生动物,抗病力很强,人工饲养,只要合理搭配饲料,搞好卫生防疫,常年不生病。狍年产一胎双羔,多者3~4羔,产羔率是其他鹿科动物的2倍以上。只要合理饲养,母狍自产自奶,成活率可达100%。
饲养要点
1.建舍狍圈要选择地势平、高燥、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狍舍坐北朝南,由棚舍和运动场两部分组成。每只占面积2~2.5m²,四周用木杆或砖筑成2米高的围栏或围墙。运动场一角设食槽和饮水槽,在围栏外可植树遮荫。
2.饲料野狍食物来源广泛,各种阔叶树叶、野生杂草、农作物秸秆、蔬菜、水果皮等都是其喜爱的饲料。饲 喂20%的豆科牧草(如苜蓿)更好,但不可喂水草,以防腹泻、肠炎等。饲料比例以粗料占95%、精料占5%为宜。在交配期、妊娠期、哺乳期等,要适当增加一些精饲料及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仔狍出生7天后有吃土情况,要将半阴地的干净土壤堆放于舍内,供其自由采食。
‘伍’ 麂子是什么动物图片
麂子是鹿科动物,分别为黑麂、赤麂、小麂、菲氏麂。具体图片如下:
1、黑麂:又称乌猄,乌金猄。体型与赤麂相近,体重20-30公斤。体毛棕黑色,头顶部棕黄褐色间杂栗色斑点,额顶部有一束鲜棕色长簇毛,与毛冠麂相似,但颜色不同。尾巴背面毛黑色,腹面毛宽银白色,臀缘及鼠蹊部毛为纯白色。黑麂是我国特有种类,未见亚种分化,分布区域狭窄,数量不多。目前已知分布为皖南、浙西和与之接壤的闽、赣部分地区。
狍子和麂子的形态区别
1、狍子:狍子体长100-140厘米,尾长仅2-3厘米,体重50-80千克,雄性略大,身草黄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狍无角,吻部棕色,鼻端黑色,两颊黄棕色,耳基黄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内淡黄而近于白色,耳尖黑色,额、颈和体背为暗棕而稍带棕黄色,下颌淡黄,喉灰棕,腹部淡黄色,四肢外侧沙黄色。
2、麂子:麂子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仅雄麂具短角,角干向后伸展,角尖内弯,不分杈或仅分1小杈,角基部在脸上形成纵棱脊,被毛短而细,四肢细长,蹄狭尖,有大慎带宴的上犬齿弯曲呈獠牙状,但较麝、獐的獠牙小,头骨略呈三角形,泪窝显着。
‘陆’ 东北方言里有哪九大神兽
九大神兽分别是:土豹子、大马猴子、熊瞎子、猫驴子、兔崽子、黄皮子、傻狍子、王八犊子、白眼狼。这就是东北方言里面的九大神兽。当然,肯定还有很多南方人不知道这都是什么动物,其实我们在动物园一般都能见到的,只不过变成方言后可能觉得不认识了。
兔崽子,就是骂人的意思。说那种调皮的孩子的。
黄皮子,就是黄鼠狼,黄鼬,也是一种很邪乎的存在,很多人都见而远之
傻狍子,就是狍子,有着细长颈部及大眼睛,大耳朵。无獠牙,后肢略长于前肢,这个也是形容人比较傻的。
王八犊子,两种动物,但是合起来就是骂人的意思,形容一个人不好。
白眼狼,狼,也是很勇猛的动物,白眼狼就是说那些没有良心的人。
‘柒’ 求一张小傻狍子表情图片
狍子多栖息在疏林带,多在河谷及缓坡上活动(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狍性情胆小,日间多栖于密林中,早晚时分才会在空旷的草场或灌木丛活动。中国东北三省广布它们的踪迹。
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树叶和各种青草,小浆果、蘑菇等,一般由母狍及其后代构成家族群,通常3-5只,晨昏活动,以草、蕈、浆果为食,雄狍仲夏才入群。
狍子在繁殖上会延迟着床4-5个月。等到合适的看气候。狍子发情交配多在8-9月,如果冬季太冷,小狍子出生就得往后拖——母狍能够控制这个时间,确保小狍子在6月出生,这个时候正是山区已经开始暖和起来,草长莺飞食物丰沛,而且有充足的时间让小狍子长大以面对寒冷的冬季。
(7)袍子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冬季大雪后,猎人可以轻易地在林子里“拣”到狍子。这也不是因为狍子太傻,而是恶劣天气导致的灾难:狍子找不到食物,其体型又不能很好地适应深雪,因此很快就会陷于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体型更大的梅花鹿、马鹿过得会比狍子轻松一些。
当它一般受到惊扰时,并不会逃得很远,躲避到它认为安全的时候,它就会再次出来活动——通常都是进食。而人们往往看到它的时候一般都是在这种进食场所,因此它很快还会回来——于是落入猎人的罗网。
‘捌’ 狍子图片
‘玖’ 东北有一种动物叫憨子,谁有它的图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东拍喊北的狍搜贺滑世腊子#pn=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