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云南野生三七有多少种图片介绍
扩展阅读
美篇图片保存在哪里找 2025-08-04 23:54:28
名族团结图片素材 2025-08-04 23:54:13

云南野生三七有多少种图片介绍

发布时间: 2023-05-23 21:55:17

1. 三七分哪几种

三七有田七、金不换、藤三七、兰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状三七共七个品种。
1、姜状三七。
姜状敬型三七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也是中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肉质,姜块状,5月展叶,6月开花,10月果熟。
2、羽叶三七。
羽叶三七别称纽子三七、复羽裂参、羽叶竹节参、黄连三七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70厘米。
根茎细长横卧,茎圆柱状,表面有较深的纵条纹,疏生刺毛,下部近于光滑。
掌状复叶3~5枚。
轮生茎端,叶柄扁压状,长5~13厘米,上面呈纵浅槽,两侧及背面疏生刺毛。
3、人参三七。
人参三七别称大金不换、紫背金牛、金牛远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牛草、开化三七等,为远志科植物金不换的带根全草或根,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厘米,花期秋季。
生于山野灌丛中,分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4、野三七。
野三七别称香刺、土三七、竹节七、白三七等,多年生草本,高45~55厘米,根茎匍匐,有结节,带稿瞎并具凹陷的茎痕,根块状纺锤形,叶互生,掌状复叶,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核果状浆果,种子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海拔1100~1700米的山谷潮湿林内,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5、藏三七。
藏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40厘米,茎有纵纹,根茎横生,有几条肉质根,叶为掌状复叶蠢空,数枚轮生于茎顶,伞形花序单生基顶,核果状浆果,生于海拔2300~3300米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主要分布于西藏。

2. 三七有几种

正宗的三七只有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主产云南。三七、田七、参三七、汉三七、旱三七、田三七、田漆、滇七、山漆、金不换、文山七等。
称高森三七的贺败另有竹节三七:为五加科大叶三七的根茎。竹三七、竹节三七 竹节参。
再有土三七:菊三七: 为菊科植物菊叶三七的块根。菊三七、土三七戚拍亩、水三七。
藤三七,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的块茎。土三七 藤三七
血三七,为薯蓣科薯莨的块根。血三七 朱砂七 红孩儿
景天三七,为景天科多种景天的根。景天三七
你的图片就是菊三七。

3. 三七有几个品种图片

大叶三七

4. 野生三七有多少种,长什么样,最好有图片

野生三七和大面积种植的三七在外形上基本相同。野生的我这还有,极少!

5. 野生三七是什么样子

野生的三七外观特征应该和现在种植的三七区别不大,野生三七是属于多年生草本,高达30-80cm。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

茎直立,近于圆柱形;光滑无毛,绿色或带多数紫色细纵条纹。掌伏复叶,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长,表面无毛;小叶3-7枚,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

总花梗从茎端叶柄中央抽出,直立,伞形花序单独顶生,花多数,两性,有时单性花和两性花共存;小花梗细短,基部具有鳞片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通常5齿裂,花期6-8月。果期8-10月。

(5)云南野生三七有多少种图片介绍扩展阅读:

野生三七最早未被移栽时,是生长在广西(一带),广西田州是因集散地而得名。历史上广西田州府曾经是三七的集散地,所以又叫“田(tián)七(qī)”;

现今三七的主要量产地和主产地是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

云南文山州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田七”,为着名的道地药材。

6. 正宗云南文山三七12头18头20头30头40头60头田七图片讲解

   很多想知道正宗云南文山三七图片是什么样的,想看看三七的品种及图片,看看三七有几个品种,野生三七图片等;这里就为大家展示及分享下要不文山本地三七图片,三七图片大全

三七的品种比较多,大看着外观都是差不多的,这里为大家展示的是三七产地文山满泽三七图片,这云南满泽三七,是文山比较好的三七,三七都是挑选文山比较好的山地,播种在大山上,自碧举然生长出来的三七头,三七在山坡上沙土中,生长阶段,无大量雨水淹泡,种植时间长,虽然生长缓慢,但吸收自然营养成分,含量更多些。在云南满泽三七产地,大家根据三七的大小把三七分为三七12头、三七15头、三七18头、20头三七、30头三七、40头三七、60头三七…还有打磨的三七粉等,下发就为大家分享:

云南满泽三七,文山本地三七,水洗干货,切开后,里面是绿色、淡绿色、黄绿色、墨绿色、灰绿色。

   云南满泽三七12头,文山本地三七,水洗干货,是文山产地比较大个的三七,这种三七,全干后,是没有多少的,一年全产地也找不到几千克!

云南满泽三七18头,文山本地三七,水洗干货,营养价值与20头三七差不多,虽然差不多,但价格是不一样的哈;

云南满泽三七20头,文山本地三七,水洗干货,在老干三七中,20头三七在产地已经是三七中比较大个的三七了,尤其像云南满泽三七这种播种在山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三七头,所含营养价值高裤灶。

云南满泽三七30头,文山本地三七,老干三七头,这种三七是比较常用,比较合适的一直,用的人也比较多,在云南满泽三七产地文山,很多本地人,没有种三七的,用的都是这三七,三七干,打粉细,疏松。

   云南满泽三七40头,原产地文山春三七,水洗晒干三七头,老三七头,这种三七自己食用还是可以的,圆个饱满,坚实,打粉吃还是可以的,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就行了。

云南满泽三七60头,文山本地三七,这种三七虽然没有20头30头种植时间长,但像云南满泽三七这种,种于文山,大山坡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三七头,还是可以的。

100头上的三七呢,只能说用,比不用好,自己食用,还是30头左右的好些,这100多头的三七,种植时间段,要嫩些。

小个三七,这种三七还没有三七粗根好的,一般都是这种一年左右的三七。

   云南满泽三七粉又名为文山满泽三七粉,是挑选文山比较好的三七头,水洗晒干,比较干后,选用通风虽然好的机器,粗打后细磨出来的三七粉,这种三七粉营养价值高,食用效果好。

   自己食用三七,建议用像云南满泽三七这好三七中的20头三七、30头三七,是文山,山坡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三七头,种植时间长,吸收自然营养成分含量高些,打粉服用,效果好,还可以压三七片等。

   以上为云南满泽三七产地文山本地三七图片,这些图片只能大概知道三七的大小,越大个的三七,好坏野生要看产地,看三七的干湿度,胡慧扮三七是怎么种植的,三七是否加工什么的。

7. 野生三七是什么样子

如图:

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7)云南野生三七有多少种图片介绍扩展阅读:

生理特性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

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

筋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参考资料:三七-网络

8. 野生三七形状如何,与养殖有何区别。

1、野生的三七形状更类似人参。

2、野生的三七皂苷含量比养殖的多。

3、野生者极少,养殖的三七数量多。

4、养殖的是无数头的小三七,野生的三七形缓态状更类似人参。

扰指源田七:

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田七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9. 三七有多少种,有图片看吗

三七按产地有云南·文山三七、广西·梧州三七、江西三七、四川三七。

以云南文山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优为地道名贵中药材。

三七按采收时间分为春三七、冬三七;

按其大小分20头(500g20个以内)、30头、40头、60头、80头、120头等规格;很小的称为无数头;

另有筋条(从主根上剪下的侧根或细直根);

剪口(主要是三七的芦头,又称羊肠头)。

三七根,春三七,头,剪口,冬三七。

头是三七大小专用规格单位,指质量为500g的干燥三七主根个数。比如说20头三七表示500克重量有20个左右三七,30头就是500克有30个左右三七,头数越少表示三七越大,质量越好,等级越高。

三七根是指三七的支根。根据粗细分为筋条和毛根,中部直径大于0.4cm支根的叫筋条,须根及中部直径小于0.4cm支根的叫毛根,他们都有药用价值,只是相对三七便宜一些,但也有部分地方把三七理解成三七根,实际三七和三七根是三七全株的不同部位。

春三七:饱满,质量高。

冬三七:是留种后采挖的三七,
三七茎叶:三七植株茎和叶的干燥品,都有药用价值。

三七切片:鲜三七主根经切片干燥后的初加工制品。

三七粉:三七主根部经粉碎后的初加工制品。

10. 三七有几种图片

三七有藤三七、兰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状三七。

1、藤三七

藤三七是落葵薯(学名:Anredera cordifolia)别称,落葵薯是落葵科落葵薯属多年生缠绕藤本,又名洋落葵、藤七等。落葵科在我国仅有两个属三个种,落葵薯是一个归化植物,20 世纪70 年代被引入我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