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止咳草药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宫口开是什么感觉图片 2025-08-05 02:01:11

止咳草药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5-23 13:14:10

⑴ 具有止咳作用的中草药有哪些

(1)杏仁

成分:种子含脂肪油约5%,苦杏仁苷2%,后者水解后可生成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等。此外,尚含有苦杏仁酶、苦杏仁苷酶及樱苷酶。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作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疗剂量的本品经口服后,其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在体内缓慢水解,逐渐生成微量氢氰酸,后者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呈现镇咳和平喘的作用。

为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药。

不良反应:多服易中毒,轻则头晕、呕吐,重则昏迷、惊厥、呼吸障碍、瞳孔散大。

(2)枇杷叶

成分:含皂甙、苦杏仁甙、齐墩果酸等。

性味归经:苦,平。归肺、胃经。

作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因含苦杏仁甙,故作用与苦杏仁相似,口服后分解出微量氢氰酸,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所含油质有轻度的祛痰作用,本品的水煎剂,经动物实验有抑菌、平喘和祛痰作用。

(3)百部

成分:含有百部碱、原百部碱等多种生物碱。

性味归经:甘、苦,平。归肺经。

作用:润肺止咳,灭虱杀虫。药理实验证明,百部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从而产生镇咳作用,为中枢性镇咳药。抑菌试验表明,对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动物试验尚表明,本品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防治作用。

(4)半夏

成分:含有β- 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3,4- 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甙和其甙元,2,5- 二羟基苯乙酸,后二者是半夏的刺激性物质,此外还含有辛辣醇、三萜烯醇等。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作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药理实验有镇咳、止吐和催吐(生半夏)作用。镇咳作用略次于磷酸可待因。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止吐作用则可能是由于抑制呕吐中枢所致。

(5)胆汁

成分:主要为胆酸盐。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肝、胆经。

作用:清肺化痰,清热解毒。实验表明,胆酸钠有中枢镇咳作用,且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胆汁对呼吸道常见的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临床用于百日咳、慢性气管炎等症,疗效确实,且不良反应少见。

不良反应:口服胆荚片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胃部不适、恶心、大便转溏。

(6)浙贝母

成分:主要含有浙贝碱、浙贝次碱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作用:止咳化痰,清热散结。药理实验证明,浙贝碱有较明显的镇咳作用及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其镇咳作用机制可能与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有关。浙贝母临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性上呼吸道炎、气管炎、肺炎之咳嗽,与川贝母比较,浙贝母适用于急性风热咳嗽,川贝母适用于慢性虚劳咳嗽。

(7)川贝母

成分:主要有川贝碱、炉贝碱、白炉贝母碱等生物碱。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作用: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作为镇咳祛痰的药物,主要用于无痰或少痰的咳嗽,但川贝母既能祛痰,又有抑制痰涎分泌之效,故痰多者也适用。临床多用来治疗肺结核、慢性气管炎等咳嗽症状。

对寒湿而致的痰饮咳嗽,川贝母效果不佳。

⑵ 那些草药对咳嗽有用(图片)

1,川贝炖冰糖,具有止咳、润肺、消痰功效。民间常用来治疗肺燥久咳、干咳痰少等症。用贝母配糖治咳,《本草纲目》也有记载。
川贝,性味甘苦微寒,色白而润,专入心、肺二经,为镇咳祛痰常用要药。功能润心肺,化燥痰,散结除热。《本草纲目》说:川贝“甘寒润肺可消痰”。据药理研究,本品“含有川贝母硷等多种生物碱,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故有良好的镇咳祛痰作用”。
冰糖润肺止咳。川贝炖冰糖,是治疗肺燥及阴虚咳嗽的有效食疗方,《本草纲目》谓:“贝母清肺消痰止咳、沙糖丸食。”但属寒痰、湿痰所致咳嗽不宜。 2, 罗汉果陈皮瘦肉汤,有祛痰火、健脾胃、理气消痰止咳功效。适用于肺燥咳嗽痰多、咽干口燥等症。《岭南草药录》曾有理痰火咳嗽,取罗汉果和精猪肉煎汤服之的记载。
罗汉果,味甘性凉无毒,入肺、脾二经,有清肺化痰、润喉止咳、生津止渴等作用,其果肉味极清甜,这可能与罗汉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或果糖有关。《广西中药志》说:它能止咳清热、凉血润肠,治咳嗽,疗胃热便秘。陈皮味辛苦性温,《雷公药性赋》说它“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二:留白补胃和中,去白消痰泄气”。瘦猪肉滋养脏腑、扶正祛病。民间用罗汉果治疗肺燥咳嗽,方法很多,有用罗汉果泡茶渴,或罗汉果与猪肺煮汤食。市售的罗汉果止咳露亦适用。本方配以陈皮少许,可增强其理气化痰作用。 3, 姜汁冲蜜糖,具有和胃润肺、消痰止咳、祛寒功效。民间常用来治疗老人慢性咳嗽,或燥咳寒咳等。关于姜与蜜糖配伍治疗咳嗽,《本草纲目》有“久咳,可用生姜与蜜煮食”的记载。
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脾、胃三经,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消痰行水及解毒等作用。《本草便读》说:生姜“蜜炙则润以兼疏,散肺部风痰之咳嗽,姜汁豁痰通络”。蜜糖性味甘平,为蜜蜂采百花之精英酿成,是补虚润肺、滋养强身之医食兼优佳品。《本草纲目》说:它“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姜汁得蜜糖之滋润,不虑其辛温伤肺,蜜糖得姜汁以调中畅胃、消痰下食,不虑其气壅腻滞,相得益彰。但咳嗽而兼泄泻者不宜。

⑶ 锅盖草的图片及功效是什么

锅盖草又称作“虾壳钱”健脾开胃,祛风止咳,活血通经。

虾壳钱,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台湾堇菜的全草。分布于台湾等地。具有健脾开胃,祛风止咳,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于小儿食饮不振,感冒,咳嗽,痛经,红崩白带,腹痛下痢,风湿病。

生于海拔1400-2500m的山地林区。分布于台湾等地。

形态特性:

台湾堇菜又名:台湾紫堇。草本,无地上茎,具垂直或斜升的根状茎。匍匐枝伸长,末端具莲座状叶,有时具花。叶基生;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长1-3厘米,宽1-3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深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无毛或疏生短毛。

有时沿叶缘圆齿上有柔毛,下面通常带淡紫色;叶柄细,长1-10厘米,无毛或略被短毛;托叶仅基部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边缘具流苏或撕裂。花冠直径1.5-2厘米;花梗较长,有时长可达15厘米,无毛或有短毛,中部以上有2枚钻状小苞片。

萼片狭披针形,长4-6毫米,宽1-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附属物较短,长0.5-1毫米,无毛;上方花瓣与侧方花瓣近等大,卵形,长约12毫米,先端微缺,基部楔形,里面无须毛,下方花瓣较大,长约15毫米,先端具较深微缺或浅2裂;距长5-7毫米,稍弯曲;花柱近直立,柱头两侧及后方具狭缘边,前方具短喙。蒴果球形或椭圆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虾壳钱



⑷ 哪些食物是天然止咳草,名字形状不咋地,但好处多呢

蛤蟆草是比较常见的了,听见名称可能不少人都是有点愣住,但若是看到它长的模样,估计得有不少人就知道了。这类草长得尽管不好看,名称也不是很好听,可是它的功效却特别的好,而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说说这蛤蟆草。

提升人体免疫力

蛤蟆草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由于蛤蟆草里面含有一些比较特殊化学物质,那便是原儿茶酸、拷边前苷,这几种化学物质会对我们的人体免疫系统进行一定的刺激,进而对免疫力细胞的生长造成推动作用,所以是可以让我们的免疫能力逐步提高,对很多疾病都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实际效果。它是天然止咳草,名字形状不咋地,但好处多。

⑸ 止咳化痰清肺的野生草药有哪些

您好!

1、麦冬

麦冬性甘寒质润,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常用量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传统认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麦冬,清心除烦多用连心麦冬。

临床上常用麦冬配伍人参、五味子,以增强滋阴润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肺阴不足引起的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以及肠燥便秘等症。

2、川贝

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论述认为:“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于缓解燥咳。川贝味甘、苦、性微寒,治疗阴虚燥咳效果较好。

若肺燥阴虚咳嗽,痰中带血,可用川贝3克加适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炖1小时服用。很多人为了缓解苦味,常将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饭时取米汤200毫升,放入川贝、冰糖隔水炖服。川贝还可和瘦肉煲汤,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内。

3、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因此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为适用。

款冬花常经蜜炙之后使用,称为炙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临床上冬花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与麻黄、杏仁、苏子为伍,称款冬定喘汤,治痰嗽哮喘遇冷即发之症,疗效颇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望采纳,谢谢

⑹ 治疗咳嗽的中草药

咳嗽同时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那治咳嗽的中草药有哪些?下面我马上就告诉大家吧。

治疗咳嗽的中药

1、梧桐叶

中医有说“梧桐先知秋气”之说,《贵州民间方药集》亦言:“镇咳祛痰,除风湿,治麻木。外用止刀伤出血”,因此,此药放在开篇,是旨在告诉大家此药在组方中主要作为药引之用,一般加入药用治疗方中,用量3克,先煎或是同煎即可。

2、木蝴蝶

又名千张纸、兜铃、三百两银药(《滇南本草》),玉蝴蝶(《张聿青医案》),云故纸(《兽医常用中药》),是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云南、广西、贵州。此外,福建,广东、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亦产少量。性味苦、寒,入肺、肝经,功用主治润肺,舒肝,和胃,生肌。治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疮口不敛。治干咳不止常配夏枯草。

3、百部

又名嗽药(陶弘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杨氏经验方》),九丛根(《草木便方》),九虫根(《分类草药性》),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直立百部或对叶百部等的块根。性味甘苦,微温,入肺经。功用主治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引起咳嗽的原因

1、吸入物

吸入物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职业性咳嗽的特异性吸入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异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2、感染

咳嗽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在咳嗽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则可激发咳嗽。在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在乳儿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表现咳嗽症状者也甚多。由于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引起的咳嗽,在农村仍可见到。

3、食物

由于饮食关系而引起咳嗽发作的现象在咳嗽病人中常可见到,尤其是婴幼儿容易对食物过敏,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引起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

预防咳嗽的方法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家人有感冒时,室内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6.感冒流行期间可服中药预防。配方是:贯众12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每日一帖,连服2—3天。

对经常易感冒的小儿,可每天以黄芪15克,红枣7只,煎汁代茶,长期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7.防咳先防感。防止咳嗽预防感冒非常关键,所以孩子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御“邪”能力,避免外感,以防加重病情。

8.生活要调理。对孩子要加强生活调理,饮食适宜,保证睡眠,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

9.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少与咳嗽患者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