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问一下关于脊椎骨的问题,是不是脊椎骨越坚硬,就越不容易瘫痪
椎体的硬度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骨质里面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是按比例形成的,婴幼儿有机质较多,所以柔韧度较好,老年人无机质较多,骨质较脆。一味的追求硬度(比如:石骨症,硬度增加了,脆性也增加了,更简顷昌容易骨折)。
图片里凸出来的骨头是骨头,他是椎体后面的棘突,是椎体的附件,乎物前面圆柱状的骨质是椎体,椎体与棘突间所围成的腔就是保护脊髓的椎管,伸出来的褐色东西是神拦扒经根(真正的神经根不是这个颜色,这个只是模型为了区分采用这个颜色)。
❷ 人体有多少个脊椎
人类脊柱由24块椎骨(颈椎7块,数橘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韧粗毕拿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脊柱分颈、岩搭胸、腰、骶及尾五段:
❸ 第二节脊椎骨在什么位置
第二节脊椎叫“枢椎”(英文标记为C2),即第二颈椎,它与第一颈椎“寰椎”(C1)共同构成“寰枢关节”,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构成联合关节,使头能作多轴运动,即能使头作俯仰、侧屈和旋转运动。
如下图:
❹ 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体脊椎骨骼高清图:
人类的脊柱由23-24块脊椎骨和中间起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组成;这个结构通过韧带和小的脊柱关节固定;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为划分为7颈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类的5块骶骨和4块尾骨相互融合,它们被称之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动物有数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状面成双s形弯曲,脊柱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它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提供了强大支持,而且具有弹性。颈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弯曲被称之为脊柱前凸,相对的胸部和尾部向后突出则被称之为脊柱后凸。
(4)脊椎有多少个图片扩展阅读:
人体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
❺ 脊柱排序编号图
(1)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梭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所以鲫鱼的身体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2)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多万种,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故答案为:
(1)背鳍;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
(2)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❻ 腰椎结构图片 4—5在人体什么部位
双侧髂前上棘(即身体两侧皮带下方的2个突出骨头)连线与脊柱的交界处就是腰5骶1,往上2个椎间盘就是腰4-5。
腰椎一共有5个,每一个椎体基本上都由椎体、椎弓及从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包括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等)组成。
第1~第3腰椎的横突逐渐增长,以第3腰椎最长,第4、5腰椎的则逐渐变短。第5腰椎椎体特别大,椎体前面特别高,当第5腰椎与骶骨相接时,构成向前凸的岬。
(6)脊椎有多少个图片扩展阅读
腰椎骨、骶骨和两侧的髂骨共同构成了人体腰部的骨骼,这之中最重要的是腰椎,它上接胸椎,下连骶椎,共同构成人体躯干的中轴线,成为人体的支柱。同时,腰椎还肩负着支持_部和下肢的重任,对身体有缓震、运动、平衡的作用。
椎间盘和后关节是人体脊柱运动的基础,之中的任何部分受损,都可以导致疼痛症状的出现。所谓椎间盘,就是腰椎每两个椎体之间夹有的那层与椎体紧密结合的纤维软骨垫,它连接着椎体和前、后纵韧带,在脊柱中起着缓冲垫的作用。
除了椎间盘之外,还有两个后关节突关节联系着相邻的两个腰椎。此外,脊柱的每个椎骨之间都有很多韧带相联系。
腰可以说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枢纽,但它周围没有其他骨骼的保护,只有腰椎本身及其周围附属的软组织,所以这个部位的关节比全身任何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和负荷都要大,同时关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肌肉的参与,因此,稳定、保护腰椎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归于腰部的软组织。
❼ 有人体脊柱解剖图吗
人体脊柱图激逗:
明贺卖拍改
❽ 脊椎的L3.L4在那个位置
L3,L4就是第三、第四腰椎的意思。如图: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8)脊椎有多少个图片扩展阅读:
腰椎腰1、腰2、腰3的位置在人体的后腰部正中线上,通常位置确定需要根据胸12的具体位置,找胸12之前需要先找到第12肋骨的肋骨头。
肋骨头位置大约在腰部与背部结合处,正中线旁开5-6公分左右的位置,能够摸到肋软骨头,肋骨头确定之后顺着肋骨就可以找到第12胸椎,触摸到胸椎棘突之后往下一个就是腰1椎体的棘突,再往下一个是腰2椎体棘突,再往下是腰3椎体棘突,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一些的。
❾ 有关人体的四个生理弯曲
人体四个生理弯曲:向前凸的颈曲与腰曲,向后凸的胸曲与骶曲。
人体的脊柱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和一块骶骨及尾骨组成,每节椎体之间通过软骨和椎间盘连接。在人体结构中,脊柱就像一个大型的弹簧,具有缓冲压力、减弱震荡的作用,还能保护大脑和内脏,脊柱存在四个生理弯曲,这些生理曲度扩大了躯干重心在基底的面积,从而加强了直立姿势的稳定性,对人体有巨大的保护作用。
正常的脊柱在矢状面上有四个弯曲,颈段呈前凸状态,胸段是后凸,弯曲段在T2~T12,T7是弯曲的顶点,腰椎是前凸,L3的弯曲顶点,骶椎呈后凸。这四个弯曲是人类特有,从直立行走开始进化而来,使我们的脊柱成为一个柔韧而有力的结构,既是头、内脏的等器官的哗罩滚支柱,又可以缓冲外力对脊髓、大脑的震动。
颈椎的生理曲度形成于出生后的6个月内,与重力、和姿势有关,宝宝做抬头的动作,经常爬行,有助于生理曲度的形成。正常的生理曲度是以17cm为半径的圆弧曲度,当曲度增加,柔韧度也增加,承重力减弱;当曲度减少,柔韧性也减弱,承重力增加;当发张时,柔韧性减弱,承重力也减弱。不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椎体边缘容易长骨刺,椎间盘受力不均易发生膨出、突出,甚至椎管狭窄。
扩展材料:
脊柱异常生理弯曲的危害:
胸椎生理曲度形成于胎儿时期,但很容易受后天影响,如日常坐姿不正、站姿不正,胸椎后凸的增大会使腰曲增大,颈曲减小,我们知道人体的内脏大部分在胸椎这段位置,所以胸椎变形会压迫胸腔脏器,产生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胸闷气短、易受风寒、疲倦乏力、消化不良、气管炎、支气管炎、胰脏功能失调等,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腰椎曲度在6~8岁间完全成熟,宝宝的爬行有助于腰椎曲度的形成,脊椎曲度即有柔韧性又有弹性,承重能力也很好,但是因为一些不良习惯、慢性劳损等使腰椎曲度发生变化,他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就会减弱,因力学代偿的作用,人体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引起腰椎间盘变得受力不均,溜出纤维环就造成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甚至滑脱等症。
骶骨的生理曲度是向后凸的,几乎是不动的闷慎,但是当不良习惯或者外力的乱余作用,使骶骨左右倾斜、旋转,与它相连的腰椎就会出现侧弯或者扭曲,从而引起很多疼痛问题。
❿ 三个关键发育期,家长不能忽视,孩子脊柱和成人脊柱有何不同
脊柱是由多块脊椎构成,宝宝刚出生时的脊椎数量为32~33,而成人脊柱则是由26块椎骨、借韧带、关节以及椎间盘连接而成。也就是说如前亮,孩子的脊柱可不是一生下来就定型的,而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育过程才能接近于成人脊柱形态。
宝宝脊椎发育的3个关键时期
不要让宝宝过早的走路。每一个孩子的体质都不一样,家长不要刻意的要求自己的宝宝在多大必须学会走路。在孩子的脊椎,骨骼不够有力之前,过早的让宝宝走路会危害宝宝的健康,影响宝宝的腿型,身形,身高等。
宝宝的脊椎发育在宝宝1岁左右就已经完成了,但是此时孩子的脊椎还没有完全定型。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要时刻监督宝宝的走路姿势,坐立姿势,站立姿势,培养孩子好的习惯,为未来的身高和气质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