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造币狂人”王莽,一生4次强推币制改革,最多一次发行28种货币,这是为何
王莽在位期间推行了4次币制改革,他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从而来缓慧裤解当时社会关于钱币方面的矛盾。
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结果,甚至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以及负担。
王莽改革的时候,强行发行了新的货币,强行使用推举这种货币政策,并且建立了新的换算方式。
所以这就导致他好心办坏事,明明是想要把社会治理的更好,但是却被大家所反对。而且在遭到反对之后,不思进取,甚至想继续把这个政策给推行下去。
所以在他这种看起来明智,其实昏庸的统治下,开始各地不停的发生灾难,民众不停的发起暴动,最后走向灭亡
B. 大家麻烦看看这枚王莽货布值多钱
王莽岩中腔号称钱圣,是铸币史上币制改革第一人,发行过六权十布,此货布是粗衫其中之一。王莽钱币以铸造精美着称,即便是现代仿铸也很难达到其水平和精度。此币真培正品无疑。目前这种品相的价格在一千二百块钱左右。
C. 王莽当上皇帝后,做了哪些超越时代的改革
西汉末年,各个阶级充斥着各种矛盾,追根溯源,都可以归到汉武帝身上。当年他为了战争的需要,破坏了汉初建立的健康的财政体系,政府开始大规模地干预经济,将财政体系给破坏了。接下来的皇帝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虽然出现了昭宣之治的小修小补,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情况持续地恶化,西汉末年,直到王莽的出现,试图通过遵循儒家的社会理想来完成新的制度设计,从而达到大同,但是他的一系列激进改革也导致了他的垮台。
第一部分:王莽篡汉——风平浪静的改朝换代
王莽发家于外戚集团,西汉的王太后是王莽的姑姑。公元前33年,汉元帝死后,汉成帝继位,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成为了帝旅喊咐国的主宰。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势必要重用自己的亲人,而王莽就是在她的提拔下成长起来的。然而王莽经过一系列的运作,竟然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
总结
王莽取代汉朝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多少的抵制,反而群臣和民众不仅不反对王莽当皇帝,而且是簇拥和恭维地完成了改朝换代。他随后的一系列改革最终导致了他的垮台,主要是两方面,土地和财政。王莽的改革带着很强烈的个人主义幻想色彩,他遵循儒家经典,试图完成新的制度设立,从而达到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现在有很多人都认为王莽是未来穿越过去的社会主义者,他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多么像共产主义啊。但是按照王莽所处的时代,面对社会矛盾,人们将这种不满寄托于儒家所描述的大同社会。这是一次充满理想但面对现实的改革。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D. 王莽时期的钱币有几种
王莽时期钱币特点是:工艺精湛,选料优良,存世稀少,历史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高。
王莽当政后,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以及对百姓的财富掠夺,他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刀币和布币都在改革中恢复,但从形态上与春秋战国时的并不相同。由于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币制改革的失败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尽管王莽的改革是失败的,但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却是古钱史上的精品。货币多采用悬针篆的字体,制作十分精美。国宝金匮直万是价值最高的古钱之一,存世仅两枚。
王莽先后推出的铜铸币有:1、一刀平五千,铸行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一刀二字采用错金技法,故称之为金错刀,以一刀等同于五铢钱五千文行使,长约7.3厘米,重20—40克;同年还铸行契刀五百,以一刀等同五百文行使。2、六泉:分别是,小泉直一,么泉坦派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六泉之中相邻的泉差别较小,不易区分。3、十布:分别是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从小布到大布各长一分,相重一株,其值各加一百,同样因差别小,很难区分。4、货布,天凤元年(公元10年)铸,与货泉并行,一货布当货泉二十五枚,长约506厘米,重约16.5克。饥信盯5、货泉,天凤元年铸,直径约2.2—2.4厘米,重约2.8-3.6克。另有货泉饼钱。6、布泉,王莽后期铸,直径2.6厘米左右,重3.5克上下。
王莽之币制改革,均属违反经济规律,不合时宜的滑稽之举,有些则近乎儿戏。王莽违反了货币由复杂而趋于简单,由繁多而归于统一,由实物而金属,由低级金属而高级金属的发展规律,因而注定是要失败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王莽时期的钱币,在工艺和形制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后来历朝历代的铸币,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王莽币刀币图示:
E. 谁知道这个“大泉五十”值多少钱
新莽的“大泉五十”价格根据品相价格差异较大,普通品相的几十元一枚,美品价格在200元左右。
这是大泉五十.时代西汉.新莽(王莽)古代货币。"大泉五十"铸行时间虽然仅并樱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多,内涵丰富,近年不断有新品种面世,尤其是背有纹饰、吉语及动物图案的版别发现极多。"大泉五十"品种从币判虚值绝冲丛形态分有二大类四种。详细情况1.官铸的"大泉五十"钱径约28毫米,质重十二铢,出土实物合今制8克;2.厚重型多系早期铸造,重量10克左右,实物中有重达15克者。3.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废止宝货制允许"大泉五十"贬值、"枚俱值一,与新币并行流通"期间,民间熔毁厚重"大泉五十"盗铸的薄小"大泉五十",实物径在26毫米,重在3克左右。4.王莽新朝末年动乱时期私盗铸的"大泉五十"幺荷钱,实物质重在0.5克左右。上述四种,厚重型及幺荷钱比较少,其他两种出土量较大,为常见普通品种。王莽铸币中出现多种厌胜纹饰的"大泉五十",其中有人物、鸟兽、吉语、吉祥图案等。上世纪末发现不少新品种,但数量极少,市场价格都在千元以上,
G. 六泉的六种钱币
是王莽第三次改制时的产物。与十布并行。共有六种: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其中小泉直一和大泉五十在此次改制前就发行过。
词语名称:六泉
词语解释:
--------------------------------------------------------------------------------
1.亦称六钱。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所铸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大泉﹐合称泉货六品。除小泉﹑大泉外﹐其他流通不广。参阅《伍姿汉书·食货志下腔核绝》。 2.泉名。一在安徽省青阳县五溪山之南﹐俗称六泉口。一在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其泉有六氏档源﹐故名。
H. 汉朝的货币
西汉时期的货币
三铢钱: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货币。铸于汉武帝建元元年上有“三铢”二字故名。三铢钱重8铢,铢字金旁从王,背无轮廓。三铢钱刚铸一年,武帝又令停铸三铢,改铸五铢,钱背增加了轮廓,重5铢。
四铢钱:又称汉半两。其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钱穿孔比较小,无内外廓,钱文制作比较规范。四铢半两因顺应了当时的国势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
五铢钱: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皮币: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皮币,用宫苑中的白鹿皮制成。
白金币 :亦称白金三品”。西汉的银锡合金币。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铸造。当时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獒如龟,故用为白金币花纹。
东汉时期的货币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8)王莽都发行了多少种钱币图片扩展阅读:
汉初铸造的铜币比较轻,重三株,后来越来越轻。文帝时期,三铢钱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是文帝下令使用四株钱,重四分之一两,可是币值标的却是半两。汉朝的货币危机其实源自于朝廷放任民间私自铸钱的政策,原本意欲加速货币流通,好改善财政收入。
可是这项政策的弊端远远超过利处,钱本来用铜铸造,但铸币者掺杂了价值低的铅和铁之类的金属,货币渐渐的贬值,民间的经济逐渐紊乱。许多人趁此机会铸造货币发财,如文帝的宠臣邓通依靠铸铜币家产超过王侯。
另外诸侯们都开挖矿山铸造铜币,吴王刘濞凭借铜矿铸币富比天子,他也因此有发动“七王之乱”的底气。汉武帝由于对匈奴的连年征战耗资巨大,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也逐渐用完,财政危机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建元年间开始,武帝开始对货币动手,期间把四株钱改成三铢钱,后来又改回来。来回一改相当于没变,问题自然没解决。元狩四年,一次规模较大的货币改革出现。汉朝发行了白鹿币和白金货币。下令严令禁止民间私自铸造钱币,违者死罪。
元狩五年,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铸币技术上也有了改进,有效防止私铸造货币的发生。此后经历一些探索之后武帝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下令严禁各个诸侯国私自铸造货币,把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政府所有,此项政策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