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青海省有多少种鸟类图片
扩展阅读
白领男人背影伤感图片 2025-08-24 14:54:37
卡通老虎图案大全图片 2025-08-24 14:38:42

青海省有多少种鸟类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2-11 13:11:46

Ⅰ 青海湖有什么

一,斑头雁

中型雁类,体长62-85厘米,体重2-3千克。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

二,渔鸥

是形体较大的背灰色鸥。头黑而嘴近黄,上下眼睑白色,看似巨型的红嘴鸥,但嘴厚重且色彩有异。飞行时翼下全白,仅翼尖有小块黑色并具翼镜。第一冬的鸟头白,头及上背具灰色杂斑,嘴黄而端黑,尾端黑色。

三,鸬鹚

大型水鸟。体长72-87厘米,体重大于2千克。通体黑色,头颈具紫绿色光泽,两肩和翅具青铜色光彩,嘴角和喉囊黄绿色,眼后下方白色,繁殖期间脸部有红色斑,头颈有白色丝状羽,下胁具白斑。

四,棕头鸥

中型水鸟,体长41-46厘米。嘴、脚深红色。夏羽头淡褐色,在靠颈部具黑色羽缘,形成黑色领圈。肩、背淡灰色,腰、尾和下体白色。外侧两枚初级飞羽黑色,末端具显着的白色翼镜斑。

五,小滨鹬

体长约14厘米,嘴短而粗,腿深灰,下体白色,上胸侧沾灰,暗色过眼纹模糊,眉纹白。甚似斑胸滨鹬,但腿和嘴略长且嘴端较钝。

Ⅱ 青海省的青海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海鸟

青海湖中有这么多海鸟,是因为青海湖刚好位于亚洲和欧洲候鸟迁徙的主要路线上,有大量的鸟类经过这里,加上青海湖水域广阔食物丰富,所以很多鸟类会停下来在这里觅食和休息,也有的海鸟留下来在这里繁育。特别是青海湖中的鸟岛上聚集了几十万海鸟,它们之所以愿意在鸟岛上安家落户营巢繁殖,是因为鸟岛周围有广阔的海域作为天然屏障,阻断了人类和其它动物对鸟类的威胁,使它们能在鸟岛上安心生活不被打扰。

海鸟的种类

青海湖每年还有1500多只大天鹅在这里过冬,喜欢看天鹅的不妨来这里玩一下。湖中栖息停留的野生鸟类共有221种,其中猛禽类的鸟有22种,而且这些猛禽全部都是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鸟类,比如金雕、玉带海雕等;喜欢唱歌鸣叫的鸟类有96种,比如凤头百灵鸟、白腰雪雀等;水鸟则有92种,其中有两种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9种是国家二级的保护鸟类。

Ⅲ 青海湖鸟岛被誉为“鸟的王国",这里有哪些名贵的鸟类

青海湖鸟岛有黑颈鹤、斑头雁、棕头鸥、红嘴鸥、鸬鹚、鱼鸥、天鹅等名贵鸟类。据统计,青海湖有一百八十多种鸟类,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气温回升,大量的鸟类从四面八方迁徙到青海湖,最高峰时岛上鸟类数量达到十多万只,因此青海湖鸟岛也被称为”鸟的王国“。

值得庆幸的是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没有达到不可恢复的境地,当地的人们仍然在努力的保护着青海湖,保护着那些重新回到湖区的鸟类,我们终究不能失去它们。

Ⅳ 青海湖鸟岛上的鸟是什么鸟啊

青海湖鸟岛上的鸟有斑头雁、鱼鸥、棕颈鸥。鸟岛,因岛上栖息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而得名。它们真实的名字,西边小岛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海西山地形似驼峰,这里是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的世袭领地。

每年春天,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等一起来到这里,在岛上各占一方,筑巢垒窝,全岛布满鸟巢。到了产卵季节,岛上的鸟蛋一窝连一窝,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所以,人们又把这里也称为蛋岛,平时所说的鸟岛也主要是指这里。



(4)青海省有多少种鸟类图片扩展阅读

斑头雁栖息环境: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

高原鸟类,生活在高原湿地湖泊亦见于耕地,迁徙和繁殖时结成小群,可见与棕头鸥混群繁殖,亦见与黑颈鹤、赤麻鸭等鸟类混群,常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拉萨市郊,该物种常结群活动于当地居民的房前屋后,甚至与人们饲养的家禽混群活动。

斑头雁是非常适应高原生活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会飞越珠峰,为此它可以承受仅有海平面上30%的氧气浓度,这主要是因为与其他鸟类相比,他们体内的红血球与氧结合的速度要快。

据研究,它们的血红蛋白的α亚基发生变异,导致他们的血红蛋白可以迅速地与氧结合,这是对高原生活地一种适应。

Ⅳ 高原上都有哪些动物和鸟类

1.藏羚羊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

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印度拉达克地区。

2.雪豹

雪豹(Panthera uncia 或 Uncia uncia,英语:Snow leopard),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

对氧化变化很敏感。红血球直径很小——5.5μm(4.73~6.15μm),红血蛋白高度集中(16.4g%)。血球比容计指标(即红血球的出较量为47%)跟血液中的大量红血球(14.1~16.8百万/平方毫米)相符。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称。

2016年9月,新龙县环林局与猫盟CFCA共同启动了新阶段野外猫科动物调查工作。至2017年11月,调查并确认甘孜州新龙县分布有雪豹。

3.黑颈鹤

黑颈鹤(学名:Grus nigricollis)是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体羽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尾羽褐黑色。头顶前方裸区呈暗红色,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飞过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可达10000米。

4.赤麻鸭

赤麻鸭(学名:Tadorna ferruginea)体型较大,体长51-68厘米,体重约1.5kg,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嘴、脚、尾黑色;雄鸟有一黑色颈环。飞翔时黑色的飞羽、尾、嘴和脚、黄褐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鲜明的对照。栖息于开阔草原、湖泊、农田等环境中,以各种谷物、昆虫、甲壳动物、蛙、虾、水生植物为食。

繁殖期4~5月,在草原和荒漠水域附近洞穴中营巢,每窝产卵6~15枚,卵椭圆形,淡黄色,雌鸟负责孵卵。主要繁殖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沿岸、非洲西北部、亚洲中部和东部,越冬在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缅甸、泰国和非洲尼罗河流域等地。

(5)青海省有多少种鸟类图片扩展阅读:

低等动物方面,仅西藏有水生原生动物458种,轮虫208种,甲壳动物的鳃足类59种;昆虫20目、173科、1160属、2340种。脊椎动物方面,在整个青藏高原有鱼类3目、5科、45属、152种;陆栖脊椎动物共有3生3属、1047种,占中国该类动物总数的43.7%。在己列出的中国濒危及受威胁的1009种高等植物中,青藏高原有170种以上,高原上濒危及受威胁的陆栖脊椎动物已知有95种(中国现列出301种)。

青藏高原有维管束植物1500属、12000种以上,约占中国维管束植物总属数的50%以上、总种数的34.3%。

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区,全区天然草地类型归结为高山草甸草地类、高山灌丛草甸草地类、亚高山疏林灌木草甸草地类、高山草原草地类、高山山地荒漠草地类、高寒沼泽草地类、山地灌丛草地类和高山稀疏及垫状草地类八类。高山高寒草地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草地类型。

参考资料网络-青藏高原

Ⅵ 每年五月青海湖都会来一大批鸟是什么鸟

鸬鹚


Ⅶ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哪些鸟类及其生存环境建立的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及其生存环境而建立的。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青海东部的湿地,青海湖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封闭特大微咸水湖,保护区是湖中几个岛屿(海心山、三块石、海西皮岛、沙岛和蛋岛)组成,环湖分布着沼泽地和大片湿地草甸。

主要保护对象为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等10余种鸟,其中繁殖鸟类最大的种群有:棕头鸥、鱼鸥、斑头雁和鸬鹚。



(7)青海省有多少种鸟类图片扩展阅读

保护措施

为保护鸟类生息繁衍的乐土,中国于1997年底成立了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且确定了鸟岛、泉湾等几个核心保护区。

鸟岛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青藏高原第一个以水禽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加入《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管理人员常年环湖巡查巡护,向环湖地区群众宣传保护法规和动物保护方面的知识。他们还在鸟岛周围架设专门的围栏、修筑水泥槽,阻止狼、狐狸、獾等野兽侵害鸟类的营巢、产卵和繁殖,以使鸟岛真正成为鸟儿的乐园。

Ⅷ 我国在青海省建立的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动物是

我国在青海省建立的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动物是斑头雁、鸬鹚、棕头鸥、鱼欧、普通秋沙鸭、凤头潜鸭、赤麻鸭、燕鸥、黑颈鹤、玉带海雕、大天鹅等。

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海拔3200米,面积53600公顷。青海湖及环湖地区的鸟类有162种,其中以水禽为主,主要的4种大型水鸟鱼鸥约9000多只,鸬鹚近5000只,斑头雁12100余只、棕头鸥21300多只。此外,迁徙途径此区停歇的水禽有近20种,数量达7万多只。

该区是黑颈鹤的栖息、繁殖区,春季约有20多只在此栖居,少数参加繁殖。冬季有大天鹅在此越冬,数量最多时达1540多只。此外,该区还有大量鹬类和一些猛禽的繁殖种群。国际重要湿地编号552。

鸟岛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

1975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包括鸟岛周围地区面积共5.36万公顷。每年春夏约有10万只鸟飞来度夏,主要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等10余种鸟,其中前4种最常见,约占岛鸟群数的70%。

除斑头雁主要以植物为食外,其他3种均以鱼类为食。湖滨水草丰美,湖中盛产湟鱼,鸟岛附近的布哈河口是湟鱼产卵的场所,为鸟类提供食物。每年5、6月间,成群的鸟来此繁殖、育雏,鸟岛上布满鸟巢、鸟蛋。深秋时节,各种鸟的家族离岛飞往南方越冬。

中国鸟类专家和科学工作者已对斑头雁、鱼鸥等的迁徙规律、鸟的数量变动及主要鸟类的生态生物习性进行综合研究,为中国鸟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Ⅸ 青海湖有什么鸟

青海湖的鸟类有: 一、斑头雁,二、渔鸥,三、棕头鸥,四、鸬鹚 。其中鸬鹚的脚有四个脚趾,之间有蹼。这种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

一、斑头雁

斑头雁是青海湖回归最早斑头雁每年迁徙走的是堪称世界上最艰难的一条路线。为了回到青海湖,它从每年冬季的觅食之地印度、尼泊尔的低地出发,飞越喜马拉雅山山脉,到达夏天的生育繁殖之地,秋季再返回。

二、渔鸥

鱼鸥,鸥形目,鸥科,海鸥的一种;桔红色嘴巴,嘴尖端稍弯,上下点缀黑斑。成鸟头戴“黑帽”,背呈灰白色,腹及翼下白色;白眼圈,黑尾黑翅。

三、棕头鸥

棕头鸥夏羽头淡褐色,在与白色颈的接合处颜色较深,具黑色羽尖;形成一黑色领圈,尤以后颈和喉部明显;眼后缘具窄的白边。背、肩、内侧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珠灰色,外侧翅上覆羽白色。

Ⅹ 青海湖在什么位置,五月份大批的鸟飞来是什么鸟类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它长105公里,宽63公里,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9.76平方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西北有布哈河注入。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鸟岛 又名小西山或蛋岛(因鸟蛋遍地故名)。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全长1500米,1978年以后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鸟岛坡度平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镰形棘豆、西伯利亚蓼、嵩草、早熟禾等。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地点。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游弋湖面;9月底开始南迁。为保护鸟类供人观赏,1975年8月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省政府拨款60万元,兴建了暗道、地堡、了望台等设施,供游人观赏等,南北均有公路到达鸟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