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西汾酒,竹叶青酒在哈尔滨哪有卖的急
回答:hx0319
大师
12月16日 15:21 太原特曲
太原特曲是太原市传统地方名酒,产于太原酒厂。该酒于1980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1984年、1988年又连续两届蝉联山西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华北、东北及南方部分省市。
太原位于晋中平原北端,濒临汾河,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产酒地区。《酒名记》一书中载有。“河东太原府玉液又静制堂”。元《酒小史》中在百余个酒名里,就有山西太原酒。清代张煦所辑的《山西通志》中载有:“太原酒颇清醇,而甚酽,难醉易醒。”可见太原所产名酒,历代驰名于世。
太原酒厂继承传统酿造方法,结合现代科学酿酒工艺,所酿制的酒取名为“太原特曲”。该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多菌种麸曲为糖化发酵剂。在工艺上采用清蒸馏酒、闷渣配醅、适当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此酒无色透明、清香纯正、醇和绵甜、回味爽净,具有清香型白酒的特点。酒度分为38度、51度、54度、60度。注册商标“晋泉”牌。瓶形有500毫升、250毫升无色玻璃瓶及1500毫升、500毫升多种彩釉陶瓷瓶,并配有礼品盒组装酒。
甘泉酒
甘泉酒是山西省的地方历史名酒,产于平顺县酒厂,因该厂位于平顺县境内的甘泉村,故名为甘泉酒。
在清代干隆三年(公元1741年),甘泉村就有用本村甘泉井水酿酒的记载。传说在很久以前,甘泉村住着一位姓王的老人。有一天,天欲晓时,老人起床准备下地劳动。忽见一位芳龄少妇跨进自家院门,老人正欲询问,谁知少妇却直奔他家西院。老人紧跟进西院,那少妇却已无影无踪,只见一只大母鸡正在一块直径1米的湿地上创啄,老人疑惑不解。正待唤老伴来说个究竟时,那只大母鸡却腾空而去,从此这一怪事一直压在老人心头,终日惶惑不安。一日,一位打着“未卜先知”招牌的道人路过他家,王姓老人便请道长卜个吉凶。道长问了前因后果,又在西院环视一周,然后屈指一算,缓缓说道:“该是东家发洪福,湿处是水,鸡属酉,水并酉,不是个‘酒’字吗?”言罢飘然而去,踪迹不见。老人转忧为喜。于是便找来工匠在清水湿过的地方深挖,果然挖出一股清泉,泉水非常甘甜。此后,王姓一家人便开始用清泉水酿酒,其酒晶莹清亮,醇香扑鼻,绵软甘甜,沁人心脾,每回顾客络绎不绝;此酒还远销三府,王姓一家也从此人财两旺。久而久之,甘泉村闻名远近,甘泉酒也从此而得名。为纪念此事,王姓老人在清泉旁修缮了一座娘娘庙,将昔日所见的少妇形象重塑金身、终日供奉。并在庙院内植有松树一株,至今枝叶茂盛,盘踞奇特,形如龙状,故称“龙松。”据历史记载,此树已有380余年的历史。
1981年平顺县在传说王姓老人酿过酒的地方建起了酒厂,酿制甘泉酒,并以“龙松”商标注册。该酒酒质无色,透明清亮,味道清香纯正,甘甜爽口,余净味长,于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同年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年产甘泉酒300余吨,畅销国内19个省市。
木瓜黄酒
木瓜黄酒是山西省传统地方名酒,为介休市义安经济开发公司的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在介休酿酒史上,久负盛名的是义安镇的“咸享涌”黄酒。“咸享涌”酒坊开办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主要生产木瓜黄酒、佛手黄酒、玫瑰黄酒。在当地传有“若想活到九十九,天天得饮咸享酒”之说。1943年“成享涌”酒坊在抗日战争中被迫停产。1978年在广交会上,一位曾经销过义安镇黄酒的外商,向中方提出要订购“泄�灏怖暇啤保��鹆擞泄胤矫娴闹厥印<妇�橹ず耸担�胖�灏怖匣凭剖且灏舱虻拇�忱�访��?br /> 1980年介休县义安经济开发公司在广泛收集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首先恢复了传统木瓜黄酒的生产。
干榨黄酒
干榨黄酒是大同市酒厂的产品,为山西省的优质产品,在1981年山西省名优酒质量品评会议上,荣获同类产品第一名。
该酒选用优质黄米为原料,附加一定量的炒黄米和红枣、竹叶,以大曲和新曲为糖化发酵剂(称为双套糖化)。工艺特点是:蒸米时,锅底水加入花椒以串味,将饭捣烂冷却,加大曲进行糖化,在糖化中加入一定比例的65度白酒,浸泡数十天。压榨取得第一次酒液后,再加入黄米,蒸制、冷却、加曲、进行第二次糖化。然后将第一次酒液加入第二次糖化醅中,入缸密封,经陈酿、压榨、过滤、杀菌、装瓶等工序而成。
干榨黄酒色泽棕黄、清亮透明、香气醇正、有焦糖味、酸甜协调、爽口舒适、风味十分独特,是山西黄酒类中的特殊品种。酒度为17度,糖分19%~20%,总酸0.2%~0.3%。
潞酒
潞酒是山西省的传统名酒,为长治市潞酒厂产品。1974年被评为山西省“信得过产品”,1979年、1983年、1987年蝉联三届山西省的优质产品。
潞州是历史上着名的酿酒之地。元代宋伯仁《酒小史》里有“潞州有珍珠红酒”的记载。清代的《清两般秋雨庵》说:“……此外不得不推山西之汾酒、潞酒,然禀性刚烈,弱者恿焉,故南人勿尚也”。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里有:“山西潞安酒”的记载。《山西通志》有“酒之美者”“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的记载。由此可见潞酒是历史上着名的白酒,最少也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很长的历史时期,该酒已销往晋、冀、鲁、豫等北方各省份,并享有很高的声誉。
1958年长治市潞酒厂为继承祖国遗产,通过调查,整理传统酿制方法,获得成功。
该酒以当地优质高粱为原料,用优质大麦、小红豆制成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其工艺为地缸分离,适温发酵,清蒸续渣,经分段接酒,贮存老熟,勾兑出厂等精酿而成。在操作上掌握“稳、准、细、净、冷、热、潮、燥”等要诀,经过26年的实践和不断改进,该酒质量和产量都达到历史上最好水平。
潞酒无色透明、清香醇正、绵软醇厚、余香较长。行家对它的评价是:柔绵纯正、清香醇厚、味厚回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有浓厚的梨花香气。此酒系清香型大曲酒,酒度为60度、57度、53度、sl度几种规格。注册商标为“上党门”“潞”牌。瓶型有圆柱形无色玻璃瓶,以及四种不同造型陶瓷瓶和塑料礼品盒酒。容量分500毫升、250毫升、125毫升等规格。
山西白葡萄酒
“锦林牌”山西白葡萄酒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厂的产品。山西白葡萄酒于1974年被评为山西省地方名酒。1980年、1984年、1988年获三届山西省优质产品奖,1984年获轻工业都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目前,年产量100余吨,产品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远销英、美等国家。
清徐县位于太原市南郊,是我国北方古代着名的盛产葡萄和葡萄酒的地方。在唐代《地理志》中有太原郡贡葡萄酒的记载:魏文帝召群臣说,“葡萄云醉,酒宿淹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醉,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他方之果,宁有匹其者?今太原尚作此酒,或寄之都下。”魏文帝时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唐代王翰(晋阳人)在《凉州曲》中写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中国游记》(1298年《东方见闻录》载:“太原府有许多好葡萄园,制造很多的酒。”
1921年清源县(今清徐县)成立益华酿酒公司,酿制各种葡萄酒。解放后更名为清徐露酒厂。此酒以当地特产的龙眼、白羽和秋白葡萄等优良品种为原料。这些葡萄的果实饱满,糖分高,出汁多,并有适量的酸和单宁,是酿造优质白葡萄酒的好原料。由于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发酵、贮存、勾兑和采取冷冻过滤、添加稳定剂等措施,使品质日益提高。特别是全部采用自流质不用压榨汁,推迟第一次换桶时间,进行一段时间的“带酵母贮存”,从而增加了酒的清爽感、细微的香气和酒体的完整性,品质更臻完美。
山西白葡萄酒为淡黄色,清亮透明,有葡萄果的自然芳香,陈酒有芳香浓郁、味甜微酸、协调柔和、爽净利口、回味悠长等特点。酒度为13度,糖分11%,总酸0.6%,是甜型白葡萄酒。
汾雁香酒
汾雁香酒为新绛县酒厂的产品,是山西省着名的优质清香型麸曲酒。于1979年、1983年、1987年蝉联三届山西省优质产品奖。产品畅销北哀。天津、上海、河南,东北各省及内蒙古自治区。
新绛县古称“绛州”,位于山西南部、吕梁山麓和份水之畔,这里汾水滩头是每年秋季大雁飞往南方必经的栖息之地,古诗有“不见汾水上,年年秋雁飞”的诗句,秋雁飞来之际,正是饮酒佳日,故酒名为“汾雁香”。
该酒选用本地优质高粱为原料,以河内白曲菌、德国12号酵母菌及多种糖化菌等多微菌种制成的麸曲和酒母为糖化发酵剂,混和使用,在工艺上采用“一清到底操作法”,即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清蒸混渣、清蒸馏酒等工序制成。
汾雁香酒无色、清亮透明、清香纯正、香醇柔和、入口醇和绵顺、味净爽口、饮后余香,虽大口饮用也觉顺口,无暴烈刺喉之感。此酒属清香型麸曲酒,酒度有38度、50度、54度,注册商标“汾雁”,容量为500毫升,无色玻璃瓶装。
堡子酒
堡子酒是榆次市的传统地方名酒,产于榆次市堡子酒厂。
榆次市古代时属“太原府”管辖,明代就已有酿酒业。据《榆次县志》记载:“烧酒性香烈,行销远近,以产于高家堡、乔家堡者为最,所以人称堡子酒。”明代高家堡、乔家堡有酿酒作坊8家,常年生产堡子酒。清代庚子事变(1900年),慈禧太后一行逃往西安,途经榆次时,曾饮堡子酒,赞不绝口,“堡子酒”被列入御酒之列。传说慈禧回京后,念念不忘堡子酒,曾为设在前门大街的“堡子酒馆”亲书匾额。
1915年高家堡、乔家堡生产的堡子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从此名震海内外。由于历史原因,堡子酒曾一度停产。直到中日复交后不久,日本一访华团来山西访问,专程到榆次寻访堡子酒,才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1977年榆次县政府在安宁村重建榆次堡子酒厂,决定恢复堡子酒生产。该厂以传统酿制秘方为基础,采用现代酿酒技术,使失传多年的堡子酒不仅恢复了传统特色,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其酒质无色、透明、清亮,味道清香纯正,醇厚爽口,尾净味长,在1985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目前年产量达70余吨,产品畅销华北、东北各省及北京市,还远销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
菖蒲酒
菖蒲酒是山西省的历史名酒,产于垣曲县酒厂,是一种滋补饮料酒。在1981年广州秋季商品交易会上,博得外商的好评,出口量逐年上升,于1980年、1884年、1988年分别获山西省优质产品奖。1983年,溥杰先生为此酒题《菖蒲酒颂》诗一首:“名酿溯源肇炎汉,历代曾闻列御膳;琼浆玉液庆延龄,盈轶连牍见经传。”廖承志同志品尝后挥书“菖蒲酒山西名酒。”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裴丽生题《赞甚蒲酒》诗:“根源二千年,英名自古传;今朝更争艳,跻足‘四化’间”。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广东等省、市及港澳地区,远销东南亚各国。
菖蒲酒是我国历史传统名酒,在汉朝就声名远扬,尤为历代帝王、官宦所喜用。在《后汉书》里有“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的典故。菖蒲酒早已被列为皇家宫廷时令御酒,明代刘若愚《明宫史》中说:“五月初一日起,至十三日止,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衣,门两旁安菖蒲、盆盒。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棕子。”中医将菖蒲酒列为治病药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瘘,久服耳目聪明。”
1958年垣曲县酒厂成立,该厂广泛收集民间菖蒲酒秘方,终以唐代《外台秘要》的配方为基础,采用现代配制酒生产技术,经数年研制成功。
垣曲县酒厂地处黄河中游的历山脚下,它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生产菖蒲酒的天然条件。一是在历山之颠的舜王坪产有我国名贵安神中药“九节菖蒲”,为酿酒主料;二是在历山脚下,有清澈甘美的泉水“舜王泉水”,为酿酒用水,加之该厂的精湛酿造技艺,成为菖蒲酒着名产地。
本酒选用当地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大麦及豌豆制成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传统地缸为酵酿造工艺而成的70度优质大曲酒为基酒,加入九节菖蒲,辅以党参、当归、沉香、砂仁、天麻、阿胶、黄芪等十余味名贵中草药,经过浸泡、密封贮陈、过滤检验等精酿而成。
菖蒲酒微黄翠绿,清亮晶明,气味芳香,清香恰远,酒香醇厚,药香和酒香协调,入口香甜,略带药味,醇和爽口,甜而不腻,辣不呛喉,饮后有清爽感。酒度为45度、37度。此酒不仅是醇和可口的饮用酒,又是有疗效作用的滋补酒。据名医临床验证,有补脑益肾、除痹通脉、柔身扶老、清爽神气、益寿延龄之功效。
北芪黄酒
北芪黄酒产于代县酒厂,为山西省地方名酒。1984年、1988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产品销往山西、内蒙等地。
代县古称代州,战略地位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威镇之关”巨匾,至今仍高悬宋代建的城中鼓楼之上。代县酿酒历史悠久,金代名士礼部尚书赵秉文《代州书事》中载有:“金波沉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的诗句。清代代州城镇的“六成行”设有“缸房”。民间家制黄酒的风俗也很盛行,一直延续到民国。《山西轻工业志》中载有:“至1930年全省有100个县生产酒,各县产品不一,黄酒以阳曲、平遥、介休、代县、繁峙、崞县(现原平市崞阳镇)、怀仁等7县最多。”
1981年成立代县酒厂。1983年代县酒厂广泛搜集民间家制黄酒工艺,取其精华,利用现代工业化生产设备,试制成功具有北方特色的典型性软黄米黄酒,以黄酒为基酒,又佐以北菌药材,生产出北芪黄酒。
该酒以优质软黄米为原料,以优良菌种制成麸曲为糖化剂,采用黄米浸泡、蒸煮、凉散,加曲入缸糖化,佐以北芪、白酒、发酵陈酿30天,经压榨、加色、澄清、煎酒等工艺而酿成。该酒质呈金黄色、清亮透明,黄酒香气浓郁、酸甜酸和、鲜美协调。中医认为此酒有补中益气、健力活血、提神御寒之功效,是中医药引及佐餐之佳品。
晋阳酒
晋阳酒是山西的传统名酒,产于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酒厂。
清徐县地处晋中平原,有汾河。乌马河、象峪河、金水河和萧河等五条河环绕徐沟流经而过,河水水质优良。清徐县又盛产高粱,素有“曲乡”“酒乡”之称。
据《徐沟县志》中记载:“物产有酒”。并有文人诗句。“壶怀粟里”“愁用酒杯宽”“平生不解饮,今日已配额。”当地传有民谣:
“昔株丰满尤为贵,
徐水酿酒引人醉,
别乡饮得三两杯,
无饥喜怀梦思泪。”
徐沟镇在宋代就有“聚庆泉”,清代又有了“天聚恒”“晋恒达”“福源涌”“天源盛”等烧锅作坊,所产大曲酒为世人称颂:“饮得徐水液,乐闻醉清香”。相传“聚庆泉”酒坊常年开烧大曲酒,镇中“城隍庙”里有一口4999.5公斤重的古钟(现存放在晋饲公园内)。传闻每当大曲酒烧时,古钟便嗡、嗡、嗡、连响三声,以示祝贺,传告民众,因而流传“历有名佳大曲酒,古钟幽响驰晋阳”之说。
1976年在“聚庆泉”烧锅的旧址上,建成清徐县徐沟酒厂,恢复了传统大曲酒的生产,因太原古称“晋阳”,故取名为“晋阳酒”。
该产品清亮透明,清香纯正,入口绵软,喉舌舒畅,甘洌爽口,饭后余香。1984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1986年被评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和中国优质保健产品金奖,同年在日本酒展中获金奖,1989年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银奖。
1988年李德生同志为该厂题写了厂名。同年日本访华团和加拿大友人叶祥馨夫妇参观了该厂,当品尝晋阳酒后,给予高度赞扬;并题写了“晋阳春蕾酒长寿,徐酒芬芳扬中外”。晋阳酒现已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省市及台湾、港澳地区,还远销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白玉汾酒
白玉汾酒又称白玉酒,系用汾酒配制的系列产品,产于杏花村汾酒厂。
白玉酒在1984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铜杯奖。郭沫若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这样题道:“白玉含香甜蜜蜜,红霞成阵软绵绵”。用这样的诗句赞美白玉酒,是名副其实的。
白玉酒系莲花白配制酒。酒度分40度、35度2种。瓶装有100毫升、250毫升、500毫升无色圆柱形玻璃瓶,配有汾酒厂系列产品礼品金组装。
白玉酒已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河南、河北等省、市及港澳地区,还远销东南亚,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恒山老白干
恒山老白干产于浑源县酒厂,为山西省传统名酒,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于1984年、1988年获两届山西省优质产品奖,畅销内蒙、河北、陕西等省、自治区。
浑源县古称“浑源州”,位于我国五岳之一的恒山脚下。1923年在李峪村曾发掘出春秋时代的“铜牺尊”“铜钫”,1973年在毕村西汉墓又出土“铜温酒”“四神铜炉”等酒器,可知浑源县确有古老的酿酒历史。
恒山老白干始产于明代,盛产于清代。道光年间(公元1821一1850年)全县有酒坊40余家,到了光绪年间发展到103家。当时民间传有“吸水烟到兰州,喝烧酒浑源州”的民谚。
“佳酒必有佳泉”,北岳恒山的北麓泉水甚多,有一泉为“甘泉”,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绵甜爽口,含钙盐甚少。明朝有诗赞此泉:“若教酿酒堪称圣,纵使簟瓢亦自贤”。此酒就是引用恒山甘泉之水酿造,故曰“恒山老白干。”
该酒遵守自己独特的生产工艺,以高粱为原料,低温青曲为糖化发酵剂,清蒸原副料,低温发酵,定温蒸馏,量质摘酒,陈贮老熟,精心勾兑,装瓶典雅。
恒山老白干系清香型新曲酒,晶莹透明、清香味正、醇和绵软、回甜爽口,色、香、味俱佳。酒度分60度、40度2种规格。注册商标为“恒山”牌。酒瓶形状为无色四棱玻璃瓶装。
“汾雁香”酒
山西省新绛县产“汾雁香”酒,是1979年山西省命名的优质白酒,在清香型地方名酒中,仅次于祁县的“六曲香”。
据古籍记载:新绛濒临汾水,隋置绛郡,唐为绛州。县北九原山,为晋大夫赵盾葬地;县西大黄村,亦称仁贵村,为唐平阳郡公薛仁贵故里。从管涔山南下的千里汾河,至新绛倏然西折,形成一道大河湾,为大雁栖息之所,古诗有“不见汾水上,年年秋雁飞”的佳句。相传,当年薛仁贵及其子薛丁山打雁为生就在这个地方。至今传统戏曲还有“汾河湾”的剧目,说的就是这个故事。“汾雁香”酒,即由此得名,酒瓶的商标上,还有展翅的大雁。
产品特点:新绛酒厂生产的“汾雁香”酒,系采用特种工艺酿制的优质清香型白酒,该酒酒质无色透明,清香纯正,入口绵顺,落口有余香。
原料配方:“汾雁香”酒以优质高粱为主料,以玉米芯为辅料,采用多种微生物共同发酵。其主要菌种有河内白曲,白曲925,生香酵母酒精酵母,拟内孢霉,白地霉等18种,各种微生物单独培养,混合使用。
制作方法:采用清蒸混入老五瓶的传统操作,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清蒸流酒,回醅发酵,发酵期长达10天,然后经缓火蒸馏,掐头去尾,因而,酒质纯净。再加以精心勾兑,贮存半年以上方装瓶出售,所以酒味更加清香绵顺。
❷ 一瓶堡子酒的量是多少
一瓶堡子酒的量是450毫升。
堡子酒酿造以晋中地区优质高粱为主原料,以大麦豌豆以及谷糠为辅料,精滤西窑天然矿泉之水,采用清蒸清渣、地缸发酵、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的酿造技艺,经破碎、润糁、蒸料、晾渣、加曲、发酵、蒸馏等流程精心酿制而成。酿出的酒清香醇厚,能让人饮而不忘,经年而回味。
民国四年,堡子酒在巴拿马国际赛酒会上获得一等奖。解放前,堡子酒远销东北、河北、内蒙等地,北京前门大街曾设有“堡子酒馆”,传说还是当年慈禧太后亲笔题的牌匾。“七七”事变后,乔家堡、高家堡的四家缸房倒闭,仅剩一家勉强维持生产。日本投降后,资本家寇瑞曾购置设备试图恢复生产,未能实现。1977年榆次在安宁村筹资建堡子酒厂,1979年正式投产,2007年堡子酒厂从城内迁往酿酒的水源地东赵乡,与后沟古村旅游景区整合为山西后沟古村酒业有限公司。
❸ 山西特产
山西名产中,以汾酒、竹叶青最为有名。清除老陈醋也并不逊色,知名度颇高,而且独树一帜,盛名中外。此外,五台山“台蘑”、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稷山板枣、平陆百合、蒲州青柿、垣曲猕猴桃、清除葡萄、上当“党参”、晋城红果、代县辣椒、晋祠大米、“沁州黄”小米、太谷中药“龟灵集”、定坤丹、长治大风丸、候马男宝、洪洞甲鱼、运城黄河鲤鱼、高平丝绸、平阳木板年画、大同艺术瓷、铜器、平遥推光漆具均属名产之列。
山西老陈醋是山西的名特产。老陈醋酸醇、味烈、味长,酸得发甜、可口。虽然酸度为5度,但不觉得尖酸、难耐。这种醋存放时间长了,不仅不发霉变质,反而是越久越香。老陈醋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破血瘀、除坚积、消食、杀恶毒等功用。
❹ 堡子酒里最好的那个酒
最好的是清香型堡子酒
榆次堡子酒系历史名酒,1900年慈禧太后曾饮此酒,故称为御酒。
中文名 榆次堡子酒
口味 性香烈
据《榆次县志》记:“烧酒性香烈,行销远近,以产高家堡、乔家堡者为最,人称堡子酒。”民国四年(1915年),堡子酒在巴拿马国际赛酒会上获得一等奖。榆次古称魏榆,城郊北部是高家堡、乔家堡一带。这里自明代出现酿造业,代代相传。解放前,堡子酒远销东北、河北、内蒙等地。在北京前门大街曾设有“堡子酒馆”,传说还是当年慈禧太后亲笔题的牌匾
❺ 山西省地方名、优酒大全
记忆中你喝过的山西美酒,现在还有吗?哪款山西酒让你回味至今?下面一起来寻找曾经留在记忆中的那些山西美酒吧。
01
汾酒
历 史: 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汾酒厂,汾阳古称汾州,南北朝时产有“汾清”酒。清代以汾酒闻名于世,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列举五十余种国内名酒,将“山西汾酒”排在首位。《汾阳县志》载:“汾酿以出自尽善杏花村者最佳。”故后人借唐代杜牧《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作为赞颂汾酒,以杏花村着称于世。该村用于酿酒的古井至今犹存,井旁墙壁上刻有明末清初着名学者傅山题写的字匾“得造花香”,并有“申明亭酒泉记”石碑一座,刻有赞美井水“其味如醴,河东桑落不足比其甘馨,禄俗梨春不足方其清冽。”
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开设宝泉益酒坊。1912年后又设崇盛永和德厚成酒坊,三家常年生产汾酒。1915年宝泉益易名为义泉涌,将崇盛永和德厚成相继并入。1919年太原成立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1932年将义泉涌并入。其产品于1915年国货展览会上获二等奖,同年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甲等大奖章,1928年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获一等、二等奖。自此扬名国外,成为国际上着名酒品之一。1947年晋裕公司破产。翌年又投入小型生产。1951年在原杏花村酒坊基础上建成“杏花村酒厂”,以后逐年扩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白酒厂之一。
特 点: 汾酒为我国清香型白酒之典型代表,故人们又将这一香型俗称“汾香型”。酒液无色透明,清香雅郁,入口醇厚绵柔而甘洌,余味清爽,回味悠长,酒度高(65°、53°)而无强烈刺激之感。专家称誉“其色、香、味”被实为酒中“三绝”,历来为消费者所称道。
荣 誉: 古井亭牌、长城牌、汾牌、老白汾牌汾酒于1952年中国第一届评酒大会上,荣膺八大名酒之一,蝉联以后的1963年、1979年、1983.年及1989年所举办的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的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章。1992年荣获法国巴黎国际名优酒展评会特别金奖。今已远销至五大洲40余国。
02
关羽酒历 史:
产于山西省运城市关公酒厂,运城市古称“解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为全省产粮基地之一,水利资源丰富,宜于酿酒。清代干隆年间,文人墨客题有:“分取金波下酒瓯”、“寄语诸君须尽醉”等,可见酒品倍受人们喜爱情景。尤以“杜村酒”称着晋南。1949年在小烧锅基础上建成运城市关于酒厂,1984年发掘传统杜村酒生产工艺,恢复杜村酒生产,命为汾南大曲酒。翌年因解州是汉末名将关羽故乡,当地又有“关帝庙”故更改现名,酒厂也随即更为现厂名。行销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辽宁、等地及香港、台湾地区,外销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特 点: 关羽酒属清香型大曲酒。酒液无色透明,清香纯正、清雅、谐调、入口绵软,甘甜爽净,回味悠长。酒度为54°。
荣 誉:
关羽牌关羽酒于1985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又于1988年再度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
03
忻州特曲酒
历 史:
产于山西省忻州地区酒厂,忻州酿酒 历史 悠久,宋代酿酒业较兴盛,据《熙宁酒课》载:当时忻州酒课达“五万贯以上”。清代酿有“烧酒、黄酒”。1949年在酒坊旧址上建成地区酒厂。1980年投产此酒。销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内蒙古等地。
特 点:
忻州特曲酒属清香型麸曲白酒。酒液无色透明,清香纯正,酒体醇厚,入口绵软,微甜爽怡,饮后余香,回味悠长。酒度为54°。
荣 誉:
万水泉牌忻州特曲酒于1984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同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
04
忻州特曲酒
历 史:
山西省浑源县酒厂。浑源县酿酒 历史 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酿酒业,1923年在李峪村出土春秋时代的铜牺尊、铜钫等酒器,1973年又在毕村出土西汉时代铜耳杯、铜尊、四神铜炉等酒器。明代始产“白干”。清代酿酒业兴盛,道光年间酿酒缸坊有40余家,到光绪年间发展为103家,尤以“楼子缸坊”较为驰名。当时民间传有“吸水烟到兰州,喝烧酒浑源州”的民谚。“佳酒必有佳泉”,北岳恒山北麓泉水甚多,独有一泉为“甘泉”,清澈透明,绵甜爽口,含钙盐甚少。明朝有诗赞此泉:“若教酿酒堪称圣,纵使箪瓢亦自贤。”其“楼子缸坊”所酿烧酒就是沿用恒山甘泉之水酿成,故曰“恒山老白干”。1948年在“楼子缸坊”的旧址上建成浑源县酒厂,继续生产老白干酒基础上投产麸曲老白干,命名为特制恒山老白干。
特 点:
特制恒山老白干属清香型麸曲酒。此酒,酒液无色透明,清香纯正、味长,入口醇和、绵甜,甘洌、爽净,饮后有余香,色、香、味具佳。酒度为54°。
荣 誉:
恒山牌特制恒山老白干于1984年、1988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
05
洞宾大曲
历 史:
产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酒厂,永乐酒厂位于着名道教庙宇永乐宫(纯阳宫)南二公里处。相传永乐宫原为道教祖师之一吕洞宾的故居,以珍贵壁画闻名中外,绘有《纯阳帝君仙游显化之图》,以连环画形式描绘了吕洞宾从出生到成仙显化的全部经历,极富 社会 生活气息。吕洞宾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名嵒(一作岩),号纯阳子,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被道教全真派尊为北五祖之一。
据史料考证,芮城曾产一种名酿,清澈浓醇,斟入杯中,酒花经久不息,号称“堆花酒”,传说唐代时,吕洞宾喜欢此酒。1980年永乐酒厂发掘其秘方,经改革酿制此酒,取名为洞宾大曲。
特 点:
洞宾大曲浓香型风格较突出,是着名的浓香型大曲酒。此酒,无色、透明、清亮,浓香馥郁,放香持久,醇和甘爽,尾子干净,酒花经久不散。酒度为55°。
荣 誉:
洞宾牌洞宾大曲于1981年、1988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
06
堡子酒
历 史:
山西省榆次市堡子酒厂,榆次酿酒 历史 悠久,明代酿酒业兴盛。据《榆次县志》载:“烧酒,性香烈,行销远近,以产高家堡、乔家堡者为最,人称堡子酒”。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途中,在榆次县喝过“堡子酒”,又称御酒。1914年以德顺泉酒店酿制的“白烧酒”最为着名,曾于“国货展览会”上获得二等奖。1915年获美国巴拿马赛会一等奖状。1940年有烧锅8家。1977年在堡子老烧锅旧址上建成堡子酒厂,翌年挖掘传统工艺,恢复投产此酒。
特 点:
堡子酒属清香型大曲酒。酒液无色、晶莹剔透,清香纯正,酒体醇厚,香味协调,绵甜柔和,爽口舒适,无暴辣感,饮后余香。酒度为65°。
荣 誉:
堡子牌堡子酒于1986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于1988年又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销往国内各地及香港地区,远销马来西亚、日本等国。
07
玉堂春酒
历 史:
产于山西省洪洞县酒厂,洪洞县位于晋中南部,汾河由北向南贯通,土壤肥沃,盛产小麦、谷子等农作物,历代人们有“春分造春酒”、“六月六日踏曲”风俗。清代酿有“黄酒、烧酒”。1949年在旧烧锅基础上建成洪洞县酒厂,1980年投产此酒,以发生在这里的传统戏曲《苏三起解》故事主人公命名。
特 点:
玉堂春酒属清香型白酒。此酒,无色、清澈透明,清香纯正,自然协调,醇厚微甜,酒性柔绵爽口,饮后有余香。酒度为50°。内包装设计古色典雅,六角柱形白瓷瓶,瓶上绘有亭亭玉立的苏三画像,上题诗曰:“当年歌酒留深情,洪崖古洞寻知音。”
荣 誉:
玉堂春牌玉堂春酒于1980年、1984年和1988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
08
羊羔美酒
历 史:
山西省孝义市酒厂和汾阳县杏花村汾酒厂,羊羔美酒系我国传统名酒,始于宋代。孝义市酿制的羊羔酒着称于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载:“羊羔酒,孝义县。”又王世贞《酒品》曰:“羊羔酒出汾州孝义等县,白色莹澈如水清,美饶风味。”成为明代名酒。到清代末期酒失传了。1970年建成孝义县酒厂,1986年与杏花村汾酒厂共同挖掘 历史 传统名酒,恢复了生产,使千年的古酒重放光彩。
特 点:
羊羔美酒具有清香型大曲酒典型特点。此酒,无色透明,晶莹如玉,清香纯正,馨香似兰,醇厚爽口,绵软爽净,余香悠长。酒度为57°。
荣 誉:
羊羔牌羊羔美酒于1986年、1988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
09
徐沟酒
历 史:
山西省太原市晋阳春酒厂,清徐县系由清源、徐沟两县合并而成。原徐沟县酿酒 历史 悠久,宋代已有酿酒业。清代酿有“烧酒”着称,据《徐沟县志》载:光绪七年(1881)“酒”为主要“物产”,众多的烧锅酒店林立镇内,如“聚庆泉”、“晋恒达”、“天源盛”、“福源涌”等诸家较为有名。1976年在“聚庆泉”旧址基础上建成徐沟酒厂,挖掘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投产此酒,以产地命名。1993年更为现厂名。
特 点:
徐沟酒属清香型酒。此酒,无色,清亮透明,清香纯正、清雅,口感柔和,绵甜爽净,落喉舒适,饮后余香。酒度分为55°,60°两种。
荣 誉:
徐沟牌徐沟酒于1985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
10
昔阳大曲
历 史:
山西省昔阳县酒厂,昔阳县位于晋东,农产有玉米、谷子、高粱。清代酿有佳酒,为文人名士所赞,前人诗曰:“酿来新酒为君倾”。据1914年《昔阳县志》载:本县“物产”以“酒”为主要货品。1972年在赵年川下游和黄岩河畔建成昔阳县酒厂,1975年投产此酒,为山西省第一个酿制浓香型白酒的厂家。
特 点:
昔阳大曲具有浓香型大曲酒典型风格。酒液无色,晶莹清澈,芳香浓郁,香味协调,酒体醇和,入口绵甜,落口爽净,回味悠长。酒度为38°、60°两种。
荣 誉:
跃进牌昔阳大曲于197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酒,1984年和1988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
11
太原特曲
历 史:
山西省太原酒厂,太原位于晋中,濒临汾河,是我国 历史 上着名产酒地区,唐、宋、元、明、清文献均有酿酒业和酒品的记载。唐《地理志》:“太原郡贡葡萄酒。”宋《酒名记》一书载有:“河东太原府玉液又静制堂。”元代《酒小史》在百余个酒名中,就有“山西太原酒”。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张煦修《山西通志》载:“太原酒颇清醇,而不甚酽,难醉易醒。”可见太原所产名酒,历代驰名于世。1950年建太原酒厂,1979年酒厂在继承传统酿酒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酿酒工艺,投产此酒,所酿制的酒取名为“太原特曲”。
特 点:
太原特曲属清香型白酒。酒液无色,清亮透明,清香纯正,醇厚爽口,回甜味长,余香持久。酒度为45°、50°两种。
荣 誉:
晋泉牌太原特曲于1980年、1984年、1987年、1988年均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称号。
12
塔儿山牌特酿香
历 史:
山西省襄汾县酒厂,襄汾县古称襄陵,属平阳府辖,酿酒 历史 悠久,始于晋代。据《襄陵县志》载:“襄陵酒始于古之刘白堕(晋代人),白堕襄陵人。”元、明、清各代文献均有“襄陵酒”记载,成为历代名酒,《山西通志》载:“襄陵亦称佳酿”。文人名士留有众多赞襄陵酒的诗文。李腾鹏的“闻道襄陵好,今来胜所传。中山千日酒,华岳一池莲。”韩帮奇的“一醉襄陵倾百盏,不知风景是平阳。”本地盛传民谚云:“襄陵佳酿甲天下,水清玉洁赛汾州”。1937年前成为晋南地区主要的烧酒产地。1954年建成襄汾县酒厂。1976年继承传统工艺,结合现代酿造科学技术,投产此酒。
特 点:
特酿香具有“清香和浓香”兼有的独特酒品,属兼香型白酒。此酒,无色透明,香气舒适独特,芳香雅郁,醇和香浓,香味协调,入口绵甜,净爽适口,回味悠长。酒度为61°。
荣 誉:
塔儿山牌特酿香于1977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酒,1980年和1986年、1988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
13
和川大曲
历 史:
山西省安泽县和川酒厂,安泽县位于晋南,盛产高粱、小麦、玉米等谷物,和川镇有甘洁的蔺泉水,宜于酿酒。清代酿酒业兴盛,光绪八年(1882年)建有“增盛亭酒坊”、“田和永酒坊”酿制烧酒。1946年将两个酒坊合并,改为国营和川酒厂。1976年投产此酒。
特 点:
和川大曲属清香型大曲酒。酒液无色、清澈透明,清香纯正,醇甜柔和,余味爽净。酒度为55°。
荣 誉:
蔺泉牌和川大曲曾于1987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
14
晋酒
历 史:
山西省安泽县府城酒厂,安泽县位于晋南,盛产玉米、谷子、高粱、小麦等谷物,有甘洁的地下泉水,适于酿酒业发展。清代酿有烧酒、黄酒。1975年建成城府酒厂,1985年投产此酒,以山西简称晋命名。
特 点:
晋酒属清香型麸曲白酒。此酒无色,晶莹透明,清香纯正,口味醇厚,落口净爽,余香悠长,色、香、味俱佳,酒度为50°。
荣 誉:
长丰牌晋酒于1988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为山西酒后起之秀,受到专家们的赞赏。
15
汾州二锅头
历 史:
山西省汾阳县汾阳县酒厂,汾阳古称汾州,位于晋中、太原盆地西南,文峪河流贯境内。盛产高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是我国着名产酒地区,酿酒 历史 悠久。南北朝酿有“汾清”酒,唐朝酿有“干和”酒,宋代张能臣《酒名记》载:“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元代酿有干和酒,明代酿有河东酒,清代以汾酒最佳。1950年建立汾阳县酒厂,继承传统酿造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1979年投产此酒,以产地古称命名。
特 点:
汾州二锅头属清香型麸曲酒。酒液无色透明,清香纯正,醇和爽口,绵软柔润,味正回甜。酒度为54°。
荣 誉:
汾州牌汾州二锅头曾于1979年被评为山西省名酒。又于1981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再于1984年获得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铜杯奖。
16
桑落酒
历 史:
山西省永济县桑落酒厂,永济古称河东、河中、蒲州。南北朝时即产桑落酒。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桑落酒法”。清代郎廷极《胜饮篇》:“河东桑河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水酿酒甚美,故名桑落酒。”1980年建永济县桑落酒厂,沿用传统工艺酿造此酒。深受世人喜爱。
特 点:
桑落酒属清香型大曲白酒。酒液无色透明,清香纯正,入口绵甜,醇和协调,余味爽净,回味悠长,深受各界好评。酒度分为39°、55°及58°三种。
荣 誉:
洛桑牌桑落酒于1981、1985、1987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1984年则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上获银杯奖,目前行销于北方各省、市、自治区。
17
六曲香酒
历 史:
山西省祁县六曲香酒厂,祁县位于晋中,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盛产小麦、高粱等谷物,宜于酿酒,据《祁县志》载:人们有“春分日酿酒”和“六月六日造曲”的风俗。清代酿有“烧酒”、“黄酒”,成为主要产物之一。1950年在烧锅旧址上建成祁县酒厂,于1973年投产,取名为六曲香。1986年更为现厂名。
特 点:
六曲香酒属清香型麸曲酒。酒液无色透明,香气清厚纯正,入口醇和爽洌,味道绵软回甜,饮后余香不尽。酒度分成65°、62°、53°及38°四种。
荣 誉:
麓台牌六曲香一经上市,即受高度推崇,引发评审注意,随即于次年首获山西省地方名酒称号。1979年再度获选优质产品奖。1984年先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上赢得金杯奖。并于1979、1983及1989年的中国第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连续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及银质奖章,成为中国知名的白酒。
18
汾雁香酒
历 史:
山西省新绛县酿酒厂,新绛县古称绛州,清代以酿制“烧酒”为多。1929年以酿制“柿子烧酒”为多,《新绛县志》载:“柿子酒,乡间多自制之,几与烧酒无异,酒味烈极以烧酒而价特廉,土人嗜之者颇多。”1949年在小烧锅作坊旧址建成新绛县酿酒厂,1978年投产此酒。该县位于晋西南部,吕梁山麓和汾水之畔。县北九原山,为晋大夫赵盾葬地;县西大黄村,亦称仁贵村,为唐平阳郡公薛仁贵故里。这里汾水滩头是每年秋季大雁飞往南方必经的栖息之地,古诗有“不见汾水上,年年秋雁飞”的诗句。相传,当年薛仁贵及其子薛丁山打雁为生就在这个地方。至今传统戏曲还有“汾河湾”的剧目,说的就是这个故事。秋雁飞来之际,正是酿酒饮酒佳日,故酒名汾雁香。
特 点:
汾雁香属清香型麸曲白酒。酒液无色,清亮透明,清香纯正,香醇柔和,入口醇和绵顺,味净爽口,饮后余香,虽大口饮用也觉顺口,无暴烈刺喉之感。酒度为54°。
荣 誉:
汾雁牌汾雁香酒曾于197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酒。1981年参加山西省名优酒质量品酒会,被评为全省白酒第3名。1983年、1988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
19
晋阳春酒
历 史:
山西省太原市晋阳春酒厂,清徐县系由徐沟、清源两县合并而成。原徐沟县酿酒 历史 较悠久,宋代已有酿酒业。清代以酿“烧酒”着称。清代末期,徐沟着名的酒坊有聚庆泉、天聚恒、晋恒达、天源盛、和福源永等数家,他们精湛的酿造技艺和色、香、味独特的曲酒为世人所称颂。1976年建成的徐沟酒厂继承传统酿造工艺,恢复了大曲酒的生产。1982年在太原大曲酒基础上投产此酒,因太原古称“晋阳”,即以此为酒名。1993年更为现厂名。
特 点:
晋阳春酒属清香型大曲酒。酒液无色透明,清香突出,酒体醇和,绵柔舒畅,后味悠长。酒度为53°。
荣 誉:
晋阳牌晋阳春酒于1984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1989年荣获全国第五届评酒会国家优质酒银质奖。销往北方各省、市、自治区及香港地区,远销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20
潞酒
历 史:
山西省长治市潞酒厂,长治市在山西省东南部的浊漳河上游。古称潞州、潞安府,是 历史 上着名酿酒之地。1945年,集长治市、长治县、陵川县、平顺县、壶关县、潞城县、屯留县和长子县等八市县20多个小酒坊的制曲、酿造等人员和技术,成立长治市潞酒厂酿制烧酒。1958年酒厂为继承祖国遗产,通过调查整理传统酿造方法,终于试制成功。
特 点:
潞酒属清香型大曲白酒。 酒液无色透明,清香醇正,绵软醇厚,余香较长。人们对它的评语是:“柔绵纯正,清香醇厚,味厚回甜。”它的独特之点在于有浓厚的梨花香气。酒度分别为53°、60°、65°。
荣 誉:
潞牌潞酒于1974年被命名为山西省地方名酒,1981年、1988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目前畅销华北地区,尚未投放海外市场。
21
三春液
历 史:
山西省隰县午城酒厂,隰县古称隰州,酿酒 历史 悠久。宋代酿有“隰州琼浆”酒闻名于世。明代正德年间,在县城南午城镇酿有“午城白酒”。1940年前后,阎锡山在午城成立山西省第一酒厂,作为军饷的来源之一。1946年改建为国营午城酒厂。1980年投产此酒,因经过三个春秋试制成功,故名三春液。销往北京、河北、山西等地。
特 点:
三春液属清香型白酒。酒液无色透明,清香纯正,入口香绵,落口爽洌,回味悠长。酒度为61°。
❻ 山西什么牌子的白酒好喝
汾酒制作工艺独特,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 历史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汾酒的 历史 要比贵州茅台还要悠久,两种酒之间还存在车一定的关联。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山西商客去贵州做生意,由于山高路远携带汾酒不便,但是又喝不惯而喝惯当时贵州本地的土酒,于是采用了汾酒的酿造技艺与贵州当的水、粮相结合,最终才成就了酱香经典的茅台老酒。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山西汾酒对贵州茅台酒来说也有的起源作用。当然,每款白酒都有它独特的味道,贵酒也不一定就好喝,对自己口味的就是好酒。
要说山西最出名的,当然是汾酒了。汾酒也分众多流派。但是山西懂酒的喝汾酒,都只选汾酒股份的酒。因为还有的汾酒是汾酒集团,我们是不喝的。喝酒,本人一斤的状态就是渐入佳境,量比较大。但是有些个别酒,喝一点就各种不适。
曾经我比较爱喝竹叶青,到后期却喝不得,喝一口还行,再喝就各种翻江倒海和不适。某次与某领导吃饭,席间论酒,说到竹叶青,某领导说竹叶青转包给南方商人了。这是很多年了,不知道现在如何。
山西各个地方的酒,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当地人。老百姓喝酒,就是口味和价钱,地方酒都能满足这些要求,而且还有一个时效传播。以太原为例,曾经最火的酒无过于太原高粱白。中午下午你看吧,很多人拿着一瓶高粱白,拿袋花生米的。高粱白没落,单纯的说就两点,跟不上潮流,还有人们有钱了。广告里有孔府家酒,商店里卖小糊涂仙(这酒我身边很多人爱喝),还有硬盒包装的汾酒。买上去别人家送礼,对人们来说拿的出手。拎一玻璃瓶去,也不好看。一喝味道不错,价钱二三十也不贵能喝的起,所以人们就转变了。而太原高粱白在我们印象里,那会始终是玻璃瓶。人们喝开汾酒和其他酒,口袋里钱多,高粱白就不行了。送礼不买,平时也被替代。时效传播是指酒友们的事,三五好友下馆子,喝什么?一人说前几天喝杏花春好喝,于是大家买几瓶,味可以,这个圈子就扩大了。但是过段时间,又有人说某某酒也不错,大家一喝可以,于是又都喝这个。当然这个跟酒厂的推广有关系。像很多小店还有饭店,门头都是酒厂赞助的,这些饭店的名字,还写着酒的名字。就这样,一段时间大家都喝杏花春,一段时间都喝北加伦,一段水晶汾等等,就不一一说了。
说到山西的酒,还有不得不提当年文水假酒案。我们都知道老胡硬气,实干家,为了发展山西,和上面顶了无数次,这些也都是那个时期的特殊性。如果不顶,山西现在的经济还不如现在。去某地途中,就是这个案子被曝光的时候。于是也成了老胡的污点,喜欢扶贫,那去扶贫办吧。但是假酒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案子最大的意义就是,让老百姓知道了假酒的危害。老百姓都知道了喝酒要喝好的,又所谓便宜没好货。那个时期,汾酒这种高大上的就彻底占据了低中端市场。又不得不提太原高粱白,在这个背景下,还只卖玻璃瓶……
勾兑酒,纯勾兑,最近几年网络才流行起来。我知道很多地方酒厂的酒卖不动,是因为原本好喝,为了钱,各种勾兑,钱用来研发怎么更快的勾兑酒卖更多的钱。对于酒友的困扰就是去哪喝纯粮食酒。
再提下太原高粱白,酒厂还在,我那天专门去买了一瓶,没有不良反应。市面还是太少,说句不好听的,25岁以上的人,对于太原高粱白,那是有特殊情怀的。年轻的是他们小时候都被大人用筷子蘸过高粱白,天天看着大人喝高粱白,有岁数的是这酒陪伴他们过了多少青春岁月?你提个包装,价钱别太高,主打良心酒,再加上情怀,慢卖呢?为啥千年不变的玻璃瓶?当然,最重点的是,必须良心,不能为了销量去各种勾兑卖给老百姓,那样还不如就这玻璃瓶。
我觉得酒厂啊,应该真正为老百姓想一想,不要每天各种勾兑。今天你赚了老百姓的钱,明天他喝坏喝倒了,后天你不也倒了?那些想着能赚一天是一天的人,真的丧良心。
就这么多吧,没有主说酒的品牌,更多的是说一下见闻
浑源“恒山老白干”。这是咱老百姓们喝的酒,有道仙之味。
山西的好酒不少,最出名的当然是杏花村汾酒啦,六千年的 历史 ,精湛的工艺,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清香汾酒,入口绵,落口甜,回味悠长,但是喝汾酒只卖汾酒股份公司出品的,汾酒集团的相对良莠不齐,黄盖玻汾,红盖玻汾,老白汾,黑坛20年,青花汾酒,都是核心品牌,一定要正规渠道购买!其实山西以前还有两支独秀名酒,一个是祁县六曲香,另一个是清徐晋阳春,汾酒是中国名酒,六曲香,晋阳春是中国优质酒,53优之二!可惜一个被红星兼并了,另一个确彻底破产了!还有朔州梨花春,汾阳的汾阳王,晋泉高粱白,榆次堡子酒,长治潞酒,等等都是省内比较有名的白酒
祁县的六曲香也不错,比不了汾酒,但是各有千秋,在周边很受欢迎的
山西本土品牌白酒,哪个好喝?
众口难调,同一个品牌白酒,不同人喝过之后有不同的认知,转换一下,在山西卖的比较好的山西品牌,销售额不低于一个亿。
在市场上卖的比较好的白酒,不一定是最好喝的,但一定是比较好喝的。
汾酒,山西白酒的一面旗帜,多少年来稳居市场第一,口碑很好,全渠道、低中高通吃,在山西市场的统治地位,放眼全国也是罕见的。
汾阳王,山西白酒市场,老二是谁?近些年来就是汾阳王酒,主打中低端市场。
晋泉,太原市唯一一家国企酒厂,低端市场表现很好。
潞酒,上党潞酒,天下少有,在长治市场很受欢迎。
黎候宴,长治地产酒双雄之一,产品少而精,已经开始走出长治,省内四处出击。
堡子酒,晋中地产酒,在当地比较受欢迎。
除上述品牌之外,还有一些年销千万级的品牌,不在一一列举。
当然是 汾酒 啦!
当然陈酿的汾酒最好喝,然而现在的汾酒越来越不纯正了,就我本人感觉还是太原大东关酒厂生产的纯良高粱白酒好喝!可惜好像以前的那款酒不生产了!现在想喝只能是买别人先前保存下来的!此外山西孝义生产的羊羔酒也不错!
晋泉高梁白酒!好喝!
除了汾酒~极力推荐太原晋泉高粱白酒!好喝不上头,晋泉高粱白~喝出男人味儿!
❼ 山西省产哪些白酒
1,杏花村汾酒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名杏花村汾酒,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着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杏花村汾酒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劲而无刺激性,使人心悦神怡,汾酒享誉千载而盛名不衰。
11,汾雁香酒
12,甘泉酒
13,老传统酒
14,堡子酒
15,木瓜黄酒
16,晋阳酒
17,太原特曲
18,五爷贡
19,梨花春
20,上皇御酒
21,苦荞酒
22,”边城第一泉“系列白酒
23,大同高粱白酒
24,恒山老白干
25,“恒芪康”系列白酒
❽ 请问山西特产是什么
山西陈醋,全国闻名,追溯历史,酿醋至迟在春秋时已开始,经历代的改进发展,到了清代,酿醋工艺精益求精,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山西陈醋和太原特醋。它以高粱为原料,特曲发酵,经夏晒东冰,一年时间,醋的浓度、香度提高,才成为陈醋。山西陈醋以清徐产品最有名。太原特醋以溢源庆醋坊最为有名。开始只是一个磨面坊的副业,到1921年才以酿醋为主,所生产的醋,甜、棉、酸、香、浓。太原生产的醋不仅本省人民喜爱,而且行销全国。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清徐葡萄 产于太原清徐县境内,这里是国内着名的葡萄产区之一,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清徐葡萄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一带的山区。这里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味美香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唐朝诗人刘禹锡来并州曾写有葡萄歌,赞美清徐葡萄。葡萄产地的土质、阳光、气候、水源都适宜葡萄的生长。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养植经验。清徐葡萄现有五十多个品种,最着名的优质品种为白瓶儿、黑鸡心、紫龙眼三种,其中白瓶儿葡萄为最好,每粒约七、八分,直径达三、四分。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葡萄酒: 太原葡萄酒在唐朝时已经很有名气,是给皇帝的贡品。宋朝大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光,在他的诗句中就有“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频。”盛赞太原葡萄酒的醇香。太原葡萄酒来自清徐,这里历史上就以盛产葡萄酒闻名,主要产地在西山边山、马峪、高白、城关等乡。长期以来,太原葡萄酒以古传统独特方法酿制,质量上乘,长胜不衰。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汾酒: 汾酒是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厂生产的白酒。始酿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以色、味、香三绝着称,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优胜金质奖。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已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竹叶青酒: 杏花村汾酒厂产,是汾酒的再制品,酿造历史悠久。竹叶青以汾酒做原料,配以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公丁香、广木香、紫檀香等十余种中药材和经蛋青、竹叶、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为45度。酒色青绿,晶莹透明。经科学鉴定,具有和胃、消食、除烦的功效,对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都有一定的疗效。纯正香美的汾酒、竹叶青酒,都要经过5道关口、27条防线和120道工序反复检验合格才能包装上市。因此,也可见酒之品质。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五台山砚 简称“台砚”。因取石料于文山,亦名文山石砚。五台山砚石料分黑、绿、红、紫四种。黑如漆、绿如叶、红如丹、紫如肝、颜色纯净美观。石砚生产始于明代,有段砚、凤砚、崞砚之别。台砚石纹犹如五台山的松枝柏叶,遒劲疏朗,刚中有柔;质地细腻不滑,叩之无声,性凉如冰;用之发黑快,水墨交融,浓淡相宜,汗不易干,挥毫益黑,得心应手,向为文人学士书家所倾爱。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龟龄集 开始叫“老君益寿散”,到了明代中叶,方土及一些着名医学家,将此处方加以增删,改名为“龟龄集”,献给正在普天下广集长生不老药的嘉靖皇帝。嘉靖服用后,果然身轻体健,并在50岁后又连生三子,从此,龟龄集被列为“御用圣药”。当年监制“龟龄集”的医药总管是山西太谷人。他偷偷将处方带回家,自家开炼服用,并作为珍贵的礼品馈赠亲友。后来,此药方辗转传入山西中药厂的前身“广盛药店”,于是,便成了太谷县的独特方剂。“龟龄集”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血液循环,增进肌体免疫和心肌收缩力的功能。主要用于强身,健脑、益髓、行阳、滋肾、补气、增进食欲,调整神经,调节内分泌,消除心肌疲劳等。 大同篇——涮羊肉吃凉粉 带阳高杏脯 五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古城大同张灯结彩、盛装迎宾。在你游览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名胜古迹的同时,千万要品尝一下这座历史名城的美食佳肴。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涮羊肉: 大同涮羊肉因其味香、肉嫩、质鲜而闻名全国。食用时,用筷子将切好的羊肉卷往烧开的火锅里一涮,捞出后再蘸芝麻酱、辣椒油、香油、味精、香菜海米、韭菜花等作料,香嫩可口。吃涮羊肉,秋、冬季最佳。如你能用大同铜火锅涮新荣的羊肉,那你就吃到最地道的大同涮羊肉了。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浑源凉粉: 浑源凉粉以山美水美人美闻名于天下,而很多人了解浑源却是从一碗普通的凉粉开始的。吃过浑源凉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独特的味道。浑源凉粉用薯仔淀粉加工制作,这是其筋道的根源。浑源凉粉的香更香在它的配料上,在浑源的每一个凉粉摊,你都会看到那里除了碗坨状的凉粉外,还有十几个小盆,那里放着各种各样的调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葱花、黄瓜、香菜,而使浑源凉粉之所以称为浑源凉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则口感香辣,不同于其他辣椒的干辣。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油炸糕: 大同炸糕个小,皮薄,花样多,里香外脆,脍炙人口。是大同逢年过节、婚嫁喜庆、乔迁新居时的必备食品。 玩好吃好了,走的时候,不要忘了带上阳高的京杏脯。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忻州篇——吃定襄蒸肉 带五台台蘑 来到忻州,可以到风景秀丽的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体会一下骑马放牧的草原风情,可以到奇村温泉洗一个温泉澡全身放松一下,然后到佛教胜地五台山求签保佑全家平安。 到了忻州一定要品尝的是定襄蒸肉。定襄蒸肉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精制淀粉、精炼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采取特殊方法精制而成的定襄蒸肉具有肉香扑鼻,口感绵润、回味无穷、多食不腻等特点。经常食用,既可补充体内必要之多种营养成分,又可克服肉类食品高脂肪、高胆固醇等不足,是家用、宴席、旅餐之理想菜肴,同时也可做访亲探友之馈赠礼品。到了五台山,别忘了买点当地的台蘑,台蘑炖小鸡,那是满室飘香。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吕梁篇——吃三交火烧 带汾阳核桃 吕梁好玩的地方有北武当山、玄中寺、卦山、庞泉沟。吕梁好吃好喝的有汾酒,汾阳的核桃、石楼熏枣以及柳林的木枣。 汾阳的核桃:个大、皮薄、仁饱满。手抓两个,一捏就破。长期食用,具有补气益血、润燥化痰、温肠润肺、治虚寒、气喘、咳嗽等功效。 石楼熏枣:干燥,果皮紫黑有光泽,皱纹细而均匀,果肉精有弹性,捏之不变形,不脱皮,味甘甜,有韧性,枣香味浓,无焦糊和酒酸异味。 柳林木枣:柳林木枣核小、肉厚、糖分大、耐储藏、适运输。新鲜时甜中含酸,脆而可口,晒干后润如油,糖丝长亮,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健脾、安神、补气、补肾等药性作用。 而柳林的碗秃、临县的锄饼、三交的火烧是你一定要品尝的当地特色小吃。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晋中篇——吃盘牛肉 带箱红枣 近年来,晋商大院可谓声名远播,从太原一路下去,榆次常家庄园、太谷三多堂、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灵石王家大院、平遥都以丰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八方来客。其实晋中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闪耀着魅力的不仅仅是这些宏伟的大院,还有民间的众多风味美食。 到了各地,当地的面是一定要吃一碗的,面食虽然不稀罕,但味道却略有差异,主要是浇头的做法各有浓淡。到了榆次,如果有时间不妨去去后沟,那是中国古村落典范,村子的自然地貌非常古朴,农民家里自做的粗茶淡饭也非常可口。 到榆次、太谷,凉拦灌肠可得尝尝,比起太原灌肠的粘牙,那里的灌肠更显爽利,简单的蒜醋恰到好处地衬托着荞麦面的清香,如果站在街头小摊前拿根小棍扎着吃,那风味更是独到。这种享受到了平遥就该换一碗“碗秃子”了,搭一辆人力三轮车到明清一条街,寻一家干净的小吃店,切一盘正宗的平遥牛肉,再让老板娘拦一盘碗秃子,那种慢悠悠的韵昧会很舒服地减轻你旅途的劳累。 肉不单平遥的好,在太谷要一盘“小常驴肉”,到祁县要一盘“贾令熏肉”,其味道也是非常不一般。另外,如果想带点土特产,在平遥别忘了当地的长山药所做成的系列产品,也是营养丰富的好东西;在祁县,别忘下带几瓶小磨香油;在太谷,这季节不妨带点小白乡、范村镇一带的壶瓶枣,又脆又甜,今年秋季雨水少,枣的收成不错,带回家吃不了还可以自制酒枣。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临汾篇——吃曲沃羊汤 带连村粉条 临汾地方由于自古崇文尚武,所以处处皆古。大的有尧庙、大槐树、丁村民居博物馆、广胜寺、壶口等,小的诸如霍州衙、新田遗址、重耳藏身处等。并且临汾的地理特征是有大片的平原,适宜农作物生长,小吃也是种类繁多,所以在临汾地区游览的时候,不用着急,最好的方式是边走边吃边看。 在大槐树祭祖罢了,应该在大门口招呼上一碗凉粉,当地谓之“粉鱼”,状若蝌蚪,浇上各种作料,既可以充饥又能解渴,价格一元左右。看完广胜寺,就可以在附近找一家面馆吃当地正宗的“河捞”面,碗大实惠,价格两三元就好。继续往南走,尧都寻访尧之遗风,追溯尧天舜日,并且有两元左右的尧王卷饼可吃,不亦乐乎。或是新田遗址,或是重耳藏身之处,随地可见曲沃羊汤的招牌,烧完羊头,剔肉,加上骨架,加上绵羊尾巴,熬出浓浓一锅,奶白色的,水和油早已经掺杂一体,撒上青翠的葱花,泼入红澄澄的辣椒,入口厚重稳妥,味道隽永难忘,不来一碗吗?价格大约是三元一碗,但一定要就麻花、饼子吃。 可以带回来馈赠亲友的,首先不要错过永和的红枣,中秋新枣刚落,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甜丝丝的荡漾一嘴,怎不是一份大礼。再者就是吉县的核桃,如果家中喜欢开炉灶,一定不要忘记去襄汾捎上几箱连村的火锅粉,细、滑,有韧劲。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晋城篇——吃“十大碗” 带“沁州黄” 来晋城旅游过的游客都有这样的感觉,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古老、时尚之城,有历山风景区、蟒河风景区,而且还是一个能够让游客满足品尝独特风味小吃的地方。 木耳圪贝:木耳圪贝是晋城有上百年历史的地方名吃,是“十大碗”宴席中的头道菜,因制法特殊在当地广为流传。其色泽洁白清亮,柔软利口,汤味清香。 烧猪肝:烧猪肝是阳城的地方名吃。以鲜猪肝加作料,用花油包卷,经煎、蒸、炸等工序达焦黄酥软即成。其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 烧三鲜:沁水县名菜。三鲜为猴头、木耳、黄花菜,皆是沁水境内特产。经名厨精细加工,配以作料,勾兑成汤,即保留了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又使味道更加鲜美。 绿豆丸子 主料绿豆面,配料花生、豆芽、调料,上油锅炸成丸子,放入调好味的热汤里泡开。特点是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有清热降暑功能。走的时候可以给家里带上些当地特有的农特产“沁州黄”小米,平顺花椒。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运城篇——吃牛肉饺子 带芦笋煮饼 游客来到运城后,除了欣赏千年古刹普救寺、被誉为中国四大历史名楼之一的鹳鹊楼、风景宜人的五老峰、黄河大铁牛、关帝庙、永乐宫等风景之外,还可品尝到驰名天下的永济名吃——牛肉水饺,轻轻咬开薄薄的饺子皮,鲜嫩的牛肉娇艳欲滴,扑鼻而来的葱花香味,吃一口还可喝一口清淡的饺子汤,香而不腻、回味无穷。并且价格也不贵,每公斤水饺还只有12元钱。 除了饺子之外,来运城还要品尝当地的葱花饼、羊肉泡馍、豆腐脑等美味小吃。在五老峰风景区游玩时,还要记着去虞乡购买当地的特产——芦笋,那可是远销荷兰等国家的。另外,闻喜的煮饼、万荣的桔蜜柿饼、稷山的板枣都是可以带回去馈赠亲友的特色礼品。 太原风味小吃 孟封饼:孟封饼是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以香、酥、软、甜、凉的特点久负盛名。凡品尝过它的人,无不称其为饼中佳品。孟封饼创制于清光绪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六味斋酱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而着称省内外。1982年,六味斋的酱肘花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羊(牛)肉蒸饺:是太原的着名风味小吃。认一力饺子店的蒸饺皮薄、味香,佐以老陈醋,味道绝佳。可谓“肥而不腻馅成丸,一家蒸饺万家赞”。 羊杂割:是山西着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这种小吃物美价廉、营养丰富,颇受欢迎,尤为冬令美食。位于柳北的“郝刚刚羊杂割”较为知名。 清真什锦细点:始于清光绪二十年,选料精细,配料严格,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全套点心由夹糖糕、桃酥、烫面包馅、起皮包馅四大类组成。规格整齐,甜而不腻,新颖美观。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忻州风味小吃 定襄蒸肉:猪肉、薯仔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调味佐料搅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香迷仙。 原平锅魁:原平锅魁因在历史上“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呈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原平锅魁供不应求,除畅销本省外,还直达京、津,北上内蒙,南下四川等地。 五寨猪黑肉炖粉:取熟猪肉,加薯仔、粉条、豆腐和调味佐料,在高压锅里炖足够长时间,直到肉和薯仔炖烂为止,老幼皆宜食用。 保德碗托: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 砍三刀: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制的食品。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临汾风味小吃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干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干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干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太后御膳泡泡糕:山西省侯马市古称新田,是春秋晚期晋国的都城。这里的新田饭店有位屈志明师傅,他制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因慈禧太后喜欢享用,这种糕又恰似盛开的泡泡花,故此得名。“太后御膳泡泡糕”远看呈蘑菇状,如晚霞放彩;近看似绽丝吐絮,如金菊斗妍。其遍体金黄,酥脆香甜,可滋补强身。 油炸馓子:馓子,是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据《洪洞县志》载:每年农历二月二,洪洞、赵城两县要在广胜寺进行祭水庙会。逢此日,广胜寺人山人海,两县县令及地方绅士都来参加。但见庙会中有敲锣打鼓的,有放“三眼冲”的,还有卖油糕、豆腐菜、羊杂烩等各种风味小吃的。在这众多的摊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县来的烹饪高手,在此架起油锅炸馓子。这既是一场技术表演比赛,又是祭水前的必要准备。待炸出的馓子在大方桌上堆成了“山”,人们便开始祭水。祭水由“水神庙”的高僧主持,主要内容是向莲花池投馓子。洪洞县参加祭水炸馓子的最后一位师傅为梁二爷(已去世),现在炸馓子的传人为杨永祥。 羊杂烩:洪洞的羊杂烩创制于元代,到了清朝,因其灶具、烹制独特,已与平遥牛肉、闻喜煮饼齐名。其特点是原汁原汤,必须用沙锅烩制。调味品只加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调味品一概不用。据传是保留了蒙古人民吃羊肉的习俗。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运城风味小吃 豆沙糕:豆沙糕创制于清末,由豌豆、栀子、柿饼制成。相传当年太平天国义军攻克河南济源后,招募当地青壮年入伍,率兵北上攻占了晋城、长治等地,继续向晋南挺进。部队驻扎曲沃时,一些济源籍伤残士兵看到曲沃地肥景美,市井繁荣,便不思故乡,留居曲沃,为谋生而经营起豆沙糕生意。到了民国年间,豆沙糕摊比比皆是,成为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他们还编了口头禅:“来到曲沃县,住在大东关,抄弄一副担,赚点豆沙钱。”经营豆沙糕既不占地盘,又不需开门铺,原料易取,薄利多销。 稷山麻花: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干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 解州羊肉泡馍:解州关帝庙闻名全国,解州的四大名吃——羊肉泡馍、黍面油糕、炒面油茶、猪油葱花扯面也名扬四方。而这四大名吃中,又以羊肉泡馍最为着名。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佐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有诗云:“原汤优汁味鲜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据说,当年慈禧太后西去长安,听说解州羊肉泡馍很有名气,就派专使到解州为其取之。 晋南醪糟:晋南醪糟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有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烹制醪糟,需先制作一个特别的风匣炉,状如打铁炉,炉口直径26厘米左右。通炉膛前方,焊接一节长约33厘米、前细后粗直径3.3厘米的铁皮烟管,另外还需一个大的黄铜瓢。用独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纯味正,清香悠长。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汤醪糟、蛋花醪糟、桂圆醪糟、三仙醪糟等十余个品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大众化羹汤。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大同风味小吃 莜面栲栳栳:用莜麦面蒸制而成,配之羊肉臊子,加上各种佐料,在西街和九龙街上的九龙饭店、云中饭店、水饺锅贴馆等都会使您一饱口福。 应州牛腰:雁门关外的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而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应县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军事重镇,辽金时期属西京道,经济十分繁荣。后几经战乱,逐年荒凉凋敝。但到清代中期,这里经济又有了起色,当时应县是北方省区佛教徒到佛教圣地五台山朝圣的必经之地,且过往游客、商人甚多。起初当地有麻花、黄糕、面饼几样食品,饭馆生意十分清淡。当时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因生意不景气,非常着急。一天他做面饼时,由于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做成面团,但和起来无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试着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像煮熟的牛腰。于是他试着又做成牛腰形状,端给客人们品尝,立刻受到人们的好评。从此于义就专门做起了这种食品,他的饭铺也就因此兴旺起来,其技艺也代代相传至今。 代州面麻片:历史悠久,以片薄、质脆、香甜可口着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代州城有名的商号“聚星瑞”、“兴盛斋”、“富成斋”、“天兴昌”、“巨盛斋”、“福盛魁”等主营面麻片,享誉山西。
❾ 榆次堡子酒图片及价格
15,和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