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助:图片这种爬墙植物叫什么
瓜蒌,别名:栝楼、糖瓜蒌、蒌瓜。栝楼,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其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
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❷ 这是什么植物
瓜篓
瓜篓,又称药瓜、野瓜、吊瓜、野葫芦,学名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块根圆柱状,富含淀粉。
形态特征
茎有直棱及直槽,被柔毛,多分枝。单叶互生。瓠果肉质,椭圆形或球形,成熟时黄褐色。
生长环境
瓜篓适应性很强,耐寒,耐旱,多野生于田间、山坡及林间。瓜篓较为理
瓜篓植株和果实
想的生长环境是气候温暖、光照柔和、土层深厚、土壤湿润、较肥沃的沙质壤土,不宜在低洼地和盐碱地栽培。种植瓜篓的主要问题是一些集中产区病虫害严重,药材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质量下降,药材和中成药的出口受到极大影响。我国是瓜篓传统生产国,有较高的国际信誉度。只要选择无公害、无污染的种植地域,并注意采用生物防治法防病治虫,限制农药的使用种类、使用量以及使用时间,并及时作好商品的检验,人工栽培瓜篓的生产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
❸ 土话挂喽是什么植物
资料:
瓜蒌,别名栝楼、吊瓜、老鸦瓜等,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可达十米。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雌雄异株;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果期七至十一月。
栝楼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 种子含脂花肪油;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根含蛋白质、皂苷、酸类。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分析:
土话挂喽很可能指的就是瓜蒌。瓜蒌的叶和花的形状都很有特色。请看瓜蒌的图片。
❹ 这是野生瓜蒌吗什么类别呢
请给出你空间的地址。
❺ 这是什么植物
图片上为瓜蒌,学名栝楼,栝楼又名瓜蒌。
栝搂可以为分仁栝搂和糖栝搂,仁栝搂的特点一般是果 实圆形,仁栝搂的皮干后有皱纹带弹性,仁多,糖汁较稠。而糖栝搂的特点一般是 果实皮光滑,质脆易破碎,水分比较大,糖汁比较较稀,而且不易干燥。
❻ 这个是什么果啊今天在路边看到,是野生的
应该是栝楼。栝楼(拉丁学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Maxim.)是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可达10米。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雌雄异株;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果期7-11月。
分根繁殖:3月中下旬挖取3-5年生断面白色新鲜的健壮雌株的老根,分成7-10cm的小段,穴栽,浇足水,约10余天出苗,每年结合中耕施追肥2-3次。
种子繁殖:9-10月采收果实,待果皮稍软,取出种子以草木灰拌种擦去果肉,干藏过冬;亦可带果梗悬挂于通风处。冷床育苗在早春进行,将种子尖头插入土中,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待种子萌动时,开始通气,床温控制在22℃左右,约10日后出土,见真叶伸出即可上盆或分栽培育。直播在4月进行,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之地,开穴施足基肥,穴距30x40厘米。覆土后点播种子,再盖厚2厘米泥,约半个月出土,当有真叶2片时每穴留苗1株,待蔓长至50厘米时插引杆。
❼ 栝楼有哪些特征
(程惠珍)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别名瓜蒌、瓜楼、药瓜、大圆瓜。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为常用中药。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山东的栝楼和河南的天花粉都很着名,销售全国并有出口。以果实、种子和块根入药。果实含皂甙、有机酸、脂肪油等;根含淀粉、皂甙、天花粉蛋白、多种氨基酸及糖类等。药理实验表明果实有抗菌及抗癌作用,有润肺祛痰、滑肠散结的作用,近年用全栝楼制剂,治冠心病,心绞痛。根称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凉。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的功能。用于热病口渴、消渴、肺热燥咳、乳痈、疮肿等症。果实(瓜蒌):味甘、微苦、性寒,有润肺祛痰,滑肠散结功能,用于肺热咳嗽、胸闷、心绞痛、便秘、乳腺炎。种子(瓜蒌子):味甘,性寒,有润燥滑肠,清热化痰的功能,用于大便燥结、肺热咳嗽、痰稠难咯。
一、形态特征
藤长5—10m,块根横生肥大,圆柱形,稍扭曲,外皮浅灰黄色,断面白色,肉质。茎多分枝,卷须细长,常2—3歧;单叶互生,具长柄,叶形多变,通常心形,掌状3—5浅至深裂。雌雄异株,雄花3—8朵成总状花序,萼片线形;花冠白色,裂片倒三角形,先端有流苏,雄蕊3枚。雌花单生于叶腋,花柱三裂,子房卵形。瓠果近球形或椭圆形,成熟时橙黄色。种子扁平,卵状椭圆形,浅棕色(图15—45)。
图15—45 栝楼形态图
1.花枝 2.根 3.果实
二、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潮湿的环境,较耐寒,不耐干旱,故宜选择雨量较丰富或灌溉方便的地方栽培。栝楼为深根植物,根可深入土中1—2m,栽培时选择向阳地块、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盐碱地及易积水的洼地不宜栽培。房前屋后,树旁、沟沿等处亦可栽培。
三、栽培技术
(一)种类
栝楼有野生种和栽培种之分。据山东介绍,栽培种分仁栝楼与糖栝楼两种。仁栝楼为圆形,个儿较小,桔黄色或拮红色,皮干后有皱纹,糖汁较稠。糖栝楼为长圆形,个儿较大,皮色较黄,光滑,质脆易碎,糖汁较稀,不易干燥。仁栝楼为优良品种。此外有几种同属植物的果实也作栝楼使用。双边栝楼(T.rosthornii Harms),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川贵栝楼(T.crenulata C.Y.Cheng et Yueh),四川、贵州有栽培。南方栝楼(T.damiaoshanensis C.Y.Cheng et Yueh)、长尊栝楼(T.sinopunctata C.Y.Cheng et Yueh)等的果实,也作药用。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分拫及压条繁殖。种子繁殖容易混杂退化,开花结果晚,且难于控制雌雄株,故适宜采收天花粉用。为了收获栝楼,适宜用后两种方法,生产上以分根繁殖为主。
1.种子繁殖
9—10月果熟期,选橙黄色、壮实而柄短的果实的种子。4月上中旬,将选择好的饱满成熟无病虫害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一昼夜,取出稍晾,用湿砂混匀,放在20—30℃温度下催芽(也可不催芽直接播种),当大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按1.5—2.0m的穴距,挖约5—6cm深的穴,每穴播种子5—6粒,覆土3—4cm,保持土壤湿润,15—20天即可出苗。在河南也有在秋季采栝楼时随即进行播种,第二年出苗。
2.分根繁殖
北方在3—4月份,南方在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将块根和芦头全部挖出,选择无病虫害、直径3—6cm、断面白色新鲜者作种用,断面有黄筋的不易成活。分成7—10cm的小段。注意多选用雌株的拫,适当搭配部分雄株的根,以利授粉。按行距160—200cm开沟,沟宽30cm,深100cm,沟内施圈肥或土杂肥每亩2500kg左右,与土混匀,填平沟,随即浇水,等土落实后,按株距30cm挖穴,将种根小段平放在穴内,覆土4—5cm,用手压实,再培土10—15cm,使成小土堆,以利保墒。栽后约20天左右,待萌芽时,除去上面的保墒土,1月左右幼苗即可长出。每亩须种根30—50kg。
3.压条繁殖
根据栝楼易生不定根的特性,在夏秋季雨水充足,气温高的时候,将栝楼生长比较健壮的茎蔓拉于地下,在叶的基部压土,待根长出后,即可剪断茎部,使其生长新茎,成为新株。加强管理,翌年即可移栽。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施肥
栽种后,每年春、冬季各中耕除草一次。在生长期中视杂草滋生情况,及时除草。每次中耕除草后,均追施人畜粪水,冬季应增施过磷酸钙与土杂肥,促使翌年生长健壮。旱时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2.搭架
当茎蔓长至30cm以上时,可用竹竿等作支柱搭架,棚架高150cm左右。也可引向附近的树木、沟坡或间作高秆作物,使其攀缘。这样,植株通风透光好,促使植株生长健旺。
3.修枝打杈
在搭架引蔓的同时,去掉多余的茎蔓,每棵只留壮蔓2—3个。第二年修枝和打杈,以免茎蔓徒长。上架的茎蔓,应及时整理,使分布均匀,不挤压,不重叠,以利通风透光,若腋芽分枝过多,也应剪掉,促使养分集中,以利结果。
4.越冬保护
栝楼在南方可以安全越冬,在华北、东北一带必须在地冻前,剪去上面过长茎蔓,只留下离地约100cm长的茎蔓盘绕在地面上,每墩覆一土堆,高约30cm,保护越冬,翌春3月下旬,扒开土堆,以利出苗。
栝楼丰产的关键在于多种雌株,适当搭配雄株,重施基肥,进行人工授粉,在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修枝打杈,使茎蔓不挤压,通风透光好。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黄守瓜
(Aulacophora femoralis chinensis Weise)
是栝楼的主要害虫,成虫5月出现,咬食叶片,严重时仅剩叶脉,幼虫咬食叶部,成长幼虫蛀入主根,使植株黄萎,乃至死亡。防治方法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幼虫期可用鱼藤精1000倍液或30倍的烟碱水灌根。
2.瓜萎透翅蛾
(Melittia bombyliformis Gamer)
近年来在北京地区为害严重,6月份出现成虫,7月上旬幼虫孵化,开始在茎蔓的表皮蛀食,随着虫龄增大,蛀入茎内,并分泌粘液,刺激茎蔓后膨大成虫瘿,茎蔓被害后,整株枯死,8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做土茧越冬。防治要及时一旦蛀入茎蔓,防治效果就不佳,在北京7月上旬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喷茎蔓,尤其喷离地40cm高的茎蔓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
又名棉蚜。为害幼嫩心叶,使叶片卷曲。防治方法:用40%乐果1000—1500倍喷雾。
4.黑足黑守瓜
(Aulacophora nigripennis Motsch.)
近年在山东产区为害严重防治方法同黄守瓜。
四、采收与加工
栝楼栽后2—3年开始结果,因开花期较长,果实成熟也有先后,故需分批及时采摘,如采摘过嫩、肉皮不厚,种子也不成熟;采摘过老,果肉变薄,产量减少。9—10月果实先后成熟,当果实表皮有白粉,并变成浅黄色时,就可分批采摘。将采摘下的栝楼悬挂通风处晾干,即成全栝楼;取成熟的栝楼果实,用刀切成2—4刀至瓜蒂处,将种子和瓤一起取出,用绳子吊晒或平放晒干,在晒时必须使瓤向外。若遇阴雨天气,也可用火烘干,以防发霉变质,即加工成栝楼皮。瓜瓤和种子放入盆内,加草木灰,用手反复搓揉,在水里淘净瓜瓤,将种子冲洗干净,晒干就是栝楼仁。天花粉(栝楼根):如果肥力充足,于栽后2年即可刨挖,但以生长4—5年者为好,如果年限较长不收,粉质减少,质量差。采挖雄株天花粉,以霜降前后为适宜,雌株因当时栝楼还不成熟,所以多在栝楼采收后刨挖。将刨出的块根去净泥土及芦头,刮去粗皮,细的切成10—15cm长的短节,粗的可再对半纵剖,切成2—4瓣,晒干即成。贮藏保管中要注意,本品粉质多,糖分大,夏秋季要经常晾晒,以防虫蛀食及防发霉变质。
❽ 瓜蒌长什么样
攀援藤本,长达10米;块根圆柱状,粗大肥厚,富含淀粉,淡黄褐色。茎较粗,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
叶片纸质,轮廓近圆形,长宽均约5-20厘米,常3-5 (-7) 浅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仅有不等大的粗齿,裂片菱状倒卵形、长圆形,先端钝,急尖,边缘常再浅裂,叶基心形,弯缺深2-4厘米,上表面深绿色,粗糙,背面淡绿色。
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基出掌状脉5条,细脉网状;叶柄长3-10厘米,具纵条纹,被长柔毛。卷须3-7歧,被柔毛。
(8)野生瓜蒌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生境分布
产辽宁、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华东、中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村旁田边。
因本种为传统中药天花粉和栝楼,故在其自然分布区内、外,广为栽培。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和老挝。
❾ 这是一种藤上长的果实,里面果实呈黑色,它叫什么东西
有果实的图片吗?可能是瓜蒌,又叫栝蒌,果皮成熟后变成橙色,果肉黑灰色,有药用价值。
❿ 表皮长的像西瓜,但不是西瓜的瓜叫什么!
是栝楼;是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可达10米。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黄色。茎多分枝,无毛;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雌雄异株;雄花数朵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花果期7-11月。
分布于中国辽宁、华北、华东、中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村旁田边。因本种为传统中药天花粉和栝楼,故在其自然分布区内、外,广为栽培。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和老挝。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栽种后,每年春、冬季各中耕除草1次。每次中耕除草后,均结合施肥。当茎蔓生长至30cm以上时,需搭棚架引蔓上架。茎蔓上架后,注意修枝打杈,去掉弱蔓、徒长茎蔓,过多腋芽分枝,促使养分集中,以利结果。开花结果期应进行人工授粉,重施基肥。
栝楼栽后2年~3年开始结果,因开花期较长,果实成熟不一致,需分批及时采摘。然后将果实悬于通风处晾干,即为全栝楼。将鲜栝楼果实用刀切开,将种子取出晾干,即为栝楼种子,皮为栝楼皮,将根挖出晒干即为天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