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吴茱萸籽图片与多少钱
扩展阅读
ps模糊图片变清晰度 2025-08-29 04:04:51
图片视频哪个软件可以弄 2025-08-29 03:45:06

吴茱萸籽图片与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3-01-26 16:05:26

⑴ 吴茱萸小花指的是什么

一般是指小籽吴萸(未成熟青果)。

吴茱萸
Tetradium ruticarpum (A. Juss.) Hartley
芸香科Rutaceae吴茱萸属

别名:密果吴萸吴茱萸茶辣常茱萸豉油仔臭辣蒲臭辣树臭辣子臭辣子柯臭辣子树臭泡子臭吴萸除油子储油树子储油子楮柚子纯柚子地吴萸伏辣子苦辣辣子辣子树米辣子泡椿气辣子曲药子如意子山花椒山辣子熟芋蜀萸子树辣子树萸子刷子土吴萸土吴萸子吴椒吴萸吴萸臭辣树吴萸子吴芋吴芋子野储油子野椒子野树柚子野顺纽子野吴萸野吴芋左力艾油子茶腊大籽吴萸椒油子毛臭辣树米腊子密果吴萸漆辣子少果吴茱萸石虎食茱萸搜筵乌椒子屋油子吴蓃小籽吴萸野储海子野木腊子野茱萸皱果吴萸

⑵ 有一种植物结的果子和花椒一样,但它没刺,而且很臭,我们这边叫它“臭纳子”,可以知道它的学名吗

【别名】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芸香科 Rutaceae 吴茱萸属
别名:吴茱萸 茶辣 常茱萸 豉油仔 臭辣蒲 臭辣树 臭辣子 臭辣子柯 臭辣子树 臭泡子 臭吴萸 除油子 储油树子 储油子 楮柚子 纯柚子 地吴萸 伏辣子 苦辣 辣子 辣子树 米辣子 泡椿 气辣子 曲药子 如意子 山花椒 山辣子 山茱萸 熟芋 蜀萸子 树辣子 树萸子 刷子 土吴萸 土吴萸子 吴椒 吴萸 吴萸臭辣树 吴萸子 吴芋 吴芋子 野储油子 野椒子 野树柚子 野顺纽子 野吴萸 野吴芋 左力 艾油子 茶腊 大籽吴萸 椒油子 毛臭辣树 米腊子 密果吴萸 漆辣子 少果吴茱萸 石虎 食茱萸 搜筵 乌椒子 屋油子 吴蓃 小籽吴萸 野储海子 野木腊子 野茱萸 皱果吴萸

⑶ 吴茱萸扦插技术

吴茱萸繁殖扦插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整理苗床

选取向阳避风、地势高、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作苗床,在土壤封冻前深翻苗床,经过冬季熟冻后,在苗床上每亩施入采法特大量元素复合肥。

春季整平耙细,耙两次后,用旋耕机对苗圃深耕30~45cm,将土翻松耕细,每亩播撒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用锄头作成长为400~700cm、宽为90~100cm、高为35~40cm的畦,在畦上开浅沟,沟宽10~12cm、沟深3~5cm,在床面上喷0.1%~ 0.2%多菌灵溶液。

2、种子处理

采集成熟的果实,选取果实大、果肉肥厚、无病虫害的果实,剥去果肉,取出种子,在清水中浸泡5~6h,用冷水、热水交替冲洗种子1~ 2h,待皮柔软后,剥去皮留作种用,自然风干后,将杀菌剂与种子拌匀,杀菌剂与种子的重量比为0.1:100~0.3:100,静置3~5h后备用。

3、催芽

选择地势高的向阳处,挖长、宽各1米,深30cm的坑,坑内铺设厚度为1~3cm的细沙,将步骤(2)处理的吴茱萸种子顺着坑底均匀撒入,种子上边再铺设细沙,如果铺设5~7层,再铺设厚度为6~8cm的沙壤土,覆盖厚度为3~5cm的杂草,浇透水,待种子有50%~65%裂口时取出备用。

4、播种

沿着步骤(1)的浅沟,将步骤(3)处理的种子每亩12~16kg 撒入浅沟,覆盖厚度为1~2cm的草木灰,再覆盖细土1~2cm,再压盖一层厚度为2~4cm的杂草,浇透水,等幼苗出芽。

5、剪扦插苗

幼苗出芽后,剪下两个芽头,一个埋入土里作为根部生长,一个芽头露在外边,作为苗木生长。

6、移栽定植

当苗高至0.8~1.4m时,将苗定制移栽到大田。浇透水后,土壤水分含量为50%~65%。

⑷ 茱萸要怎样种好活

一、选地整地 选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除尽灌丛、杂草,全垦25~30cm深或不垦。按行株距3m×3m,每亩60~90株开穴,穴大小据植株大小而定,一般穴径50cm,深40cm,每穴施腐熟厩肥或堆肥5~lOkg,与穴土混匀作基肥。苗圃地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深耕,耙细整平,作宽1.3m的高畦。 二、繁殖方法 (一)栽培品种按果实形态和植株外形可分为三个品种。米辣子:植株节间短,叶片的芥子油气味浓;果实较小,结果多,单株产量高,品质优良。大辣子:节间长,叶片的芥子油气味较米辣子略淡;果实较大,产量与品质略低于米辣子。花花辣(蛇皮辣子):节问长,叶片的芥子油气味较淡;果实较大,开花多,结果少,产量低,品质差。 (二)繁殖技术 吴茱萸种子发芽率低,生产上一般不用种子繁殖,多采用无性繁殖。 1、分球繁殖 吴茱萸分蘖能力很强,在母株周围常抽生出许多幼苗,待苗高60cm左右时,挖起移栽。为了获得更多的根蘖苗,可选3~5年生、健壮无病、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母株,于冬季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创开离母树40~100cm处泥土,露出侧根,选粗3cm左右的侧根,每隔10~15cm砍一伤口,砍至皮层为度,然后施人畜粪水,覆土。1~2个月后,伤根处便会萌生许多幼苗,去掉过密、弱苗,施一次清淡人畜粪水,翌春苗高50cm左右时,便可断根移栽。通常一株母树可获得30~50株根蘖苗,且移栽成活率高。 2、扦插繁殖可枝插、根插及嫩枝带踵扦插。 枝插在冬末春初休眠期进行。选择健壮母株,采集1~2年生枝条,剪成20~25cm长的插条,每插条须具2~3个芽眼,上端截平,下端剪成斜面。选阴天,在插床上按行距30cm开横沟,将插条按株距lOcm斜放于沟内,覆土压实,浇水。扦插时以插条先端出土lOcm左右为宜。用稻草节或枯枝、松叶散放于畦面,以保持土壤温度,也可搭拱形塑料膜,保温保湿。生根后培育1年,便可出圃定植。 根插 选择树龄4年生以上的健壮植株,于早春2月,挖开树根,取出lcm左右的侧根,剪成20cm左右的插条,插于苗床上,搭棚遮荫保湿即可。 嫩枝带踵扦插 根插或伤根分株造成的伤口处,常成丛萌生幼苗,如任其生长,则苗弱纤细,故当苗高lOcm左右时,选阴天,除每丛留苗2~3株外,其余多余的苗用小刀轻轻连根皮剥下,分成单株,剪去基部叶片,按行株距20cm打孔扦插于苗床上,浇水,搭拱形塑料薄膜遮荫保湿即可。 3、压条繁殖 早春2月,选取母株四周根茎基部发出的2~3年生小苗,在其节问用小刀剥去一指宽的表皮,压埋在土中5~l0cm深,使枝梢尖端露出土面,每一日叶芽可萌生一幼苗,次年即可切断移栽。 三、定植 以上繁殖材料可于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定植,以早春为好。成片移栽定植,按行株距3m×3m开穴定植;若利用房前屋后等空隙地种植,可按2m株距定植。移栽覆土一半时,将苗子轻轻上拔,以利根系舒展,再覆土压实。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 吴茱萸不耐荒芜,故应适时中耕除草,以使田间无杂草。中耕时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使表土疏松不板结为宜。 (二)追肥早春萌芽前,追施一道人畜粪水,以促进春梢生长。一般3年生幼树每株施20kg,在离根际40cm处开沟环施。6~7月开花结果前,施一道磷钾肥,以利座果。冬季落叶后,施农家肥或草木灰,施后培土防冻。 (三)修剪整形 吴茱萸的定型修剪应视植株生长的自然状况而定。一般中心主干明显而生长健壮的采用疏散分层形;无中心主干的则采用自然开心形。修剪一般于冬季进行。通过修剪定型,可保持一定的树形,有利开花结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可获得一部分枝条,增加繁殖材料。修剪时应同时剪去病枝、弱枝、下垂枝、并生枝,留枝梢肥大、芽胞椭圆形枝条。 (四)间套作 成片种植的,可行株间间作其他药用植物或农作物。如除虫菊、菊花、益母草、党参、桔梗、鱼腥草、蔬菜、豆类作物等。 四、病虫害防治 (一)锈病Coleosporium evodiae Diet. 5~7月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近圆形边缘不明显的小点,后期叶背出现橙黄色突起的疮斑(夏孢子堆),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7%敌锈钠300倍液(加洗衣粉150g)、喷雾防治。 (二)烟煤病Fllmago vagans Pers. 为叶片、枝条上覆盖的一层黑褐色的煤状物。当蚜虫、介壳虫危害吴茱萸时,蚜虫分泌的甜味分泌物常会诱发该病的发生,该煤状物易剥落,剥落后,叶片仍为绿色。该病发生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防治方法:治蚜防病,5月上旬至6月中旬,蚜虫、介壳虫发生时,可喷40%乐果乳油1000~1 500倍液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1:0.5:150~200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1次,连续2~3次。 (三)褐天牛Nadediella cantori H()pe. 幼虫蛀入树干,咬食木质部,形成不规则的弯曲孔道。7~10月常在主干上发现胶质分泌物、木屑和虫便。防治方法:5~7月,成虫盛发期人工捕杀成虫;幼虫蛀人树干后,用钢丝从虫孔处捅杀;或用40%乐果乳油蘸浸棉球塞入虫孔,并用黄泥封口毒杀。 (四)蚜虫 危害新梢和嫩叶,吸食汁液,影响生长。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喷杀。 (五)红蜡介壳虫Ceroplastas rabens Mesk. 四季发生,多聚集于枝、叶、花、果,使受害叶变黄,落叶,落花,落果。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喷杀;或春季叶萌发前用石硫合剂涂刷树干;或用人工刮除。 (六)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 L 5~6月或8~9月发生。幼虫咬食幼芽、嫩叶造成缺刻。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于幼虫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 一、采收一般定植后2~3年始果。8~10月,当果实由绿色变为黄绿色或稍带紫色时,择晴天上午采摘。采摘时将果实成串摘(剪)下,注意不要损伤果枝,以免影响翌年结果。每株能产鲜果5~20kg。 二、产地加工 果实采回后及时摊晒,切勿堆放发酵,约连续晒7~8天便可全干。雨天可用微火(温度不超过60℃)烘干。干后搓揉,使果实与果柄分离,筛除果柄即可。折干率30%左右。 三、贮藏 干品吴茱萸用木箱或竹筐内套塑料袋包装,置通风干燥处,并注意防潮、霉变、虫蛀,防挥发油散失。 【质量要求】 吴茱萸以身干,籽粒饱满,坚实有香气,无枝梗、杂质、霉变为合格;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现代研究开发】 吴茱萸为传统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表明,吴茱萸含吴茱萸碱、吴茱萸素、挥发油及脂肪酸等成分,具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血压,收缩子宫,驱除肠内胀气,健胃镇痛,抑菌杀虫,抗病毒作用。能治疗高血压、痢疾、消化不良、口腔溃疡、鹅口疮、腮腺炎、痛经及各种湿症、神经性皮炎等疾病

⑸ 种一亩茶辣,能赚多少

一般三年进入稳产期,亩产可达2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行情,每公斤300元左右,亩产值可约达6万元。

一、 种植技术

1、繁殖方法:

(1)分根繁殖:选择生长旺盛的老树作繁殖母株,于立春前后把老树旁边的根挖出几根来(挖时要离主根较远,侧根不可挖得过多),用刀切成数段,每段13~17cm长进行育苗。苗床100~120cm宽,每隔17~20cm见方,插植一段切好的根,约插入土中3/4或4/5只露1.5cm左右在外面,然后施上少量的稀薄人粪,盖上泥土或厩肥,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30~40天即能抽芽。到第2年春季即可移栽。

(2)分蘖繁殖:吴茱萸分蘖力强,可于10~11月间在离开母株约70cm的地方挖开表土,用刀在侧根每隔7~10cm处切一两刀,切上皮层后仍盖上浅土3~6cm,并于树干四周的根部浇点稀薄的人粪尿,再盖上垃圾或稻草保持土壤湿润。到第2年春季在切过伤部的地方就能抽出幼芽;这时要把覆盖物撤去,在清明前后就可切断和母株相连的根部移栽。另一种办法是在2月间于老树四周挖取分生之萌蘖(幼苗)移植。

(3)插枝繁殖:于春初新梢生长前自母株剪取上年生长健壮向阳的春梢,须留数芽剪34cm左右长。用35~50cm见方的距离以213枝条插入土中。插苗时须选择晴天,并须选择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上插植。插植后注意遮阴、浇水、防旱。到谷雨后,地上部分的芽即能抽出新枝,插后约3个月即能抽出大量新根,到第2年春季就可定植。

2、移栽:选择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和排水良好的地上栽植。栽种以春秋两季为适宜。移栽时先挖好窝,窝宽50~70cm深34~50cm,行株距330~400cm,以三角形或正方形等法定植。挖窝时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再施放腐熟的厩肥或塘泥作基肥;先放表土以防基肥发热影响植株生长;然后将苗种放到细土上面,先复表土再复心土,后再轻轻把苗向上提一下并加镇压使根部紧结土壤。种后2~3年就会开花结果。

三、收获与加工

吴茱萸一般是生长3年即开花结果,于农历7~8月采收。每株树可产鲜吴茱萸5~15kg,高产的可达40kg(约5kg鲜货折干货1kg)。果实摘下后放于太阳下晒干,然后将果柄搓脱簸去梗蒂即成。

四、药材形状

本品呈五棱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或暗黄绿色,粗糙,有许多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有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l~2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微苦。

目前吴茱萸市场库存薄弱,大货不易组织导致行情上涨,批量货源交易尚可,现市场江西中花吴茱萸价格在380元之间,小花货价格在300元左右。吴茱萸种植效益尚可,农民可考虑发展吴茱萸种植增加收入。

⑹ 种植吴茱萸种苗培育技术

用根插、枝插和分蘖繁殖。

1、根插繁殖

母株切成15厘米长的小段,行距15厘米开沟,株距10厘米,将根斜插入土中。

2、枝插繁殖

进1-2年生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取20厘米长的中段,保留3个芽眼,下端切成斜面。插入吲哚丁酸溶液中,浸半个小时,按株距10厘米行距20厘米斜插入土中。第二年就可移栽。

3、分蘖繁殖

距母株50厘米处,刨出侧根,每隔10厘米割伤皮层,盖土施肥覆草。翌年春季待苗高30厘米左右时分离移栽。

(6)吴茱萸籽图片与多少钱扩展阅读

功用主治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临床治疗

治疗高血压病;

治疗消化不良;

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

治疗黄水疮。

⑺ 吴茱萸什么时候采收

(一)商品规格 吴茱萸以身干,籽粒饱满,坚实有香气,无枝梗、杂质、霉变为合格;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二)采收 吴茱萸定植后2~3年就可开花结果。于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果实由绿色变为黄绿色或稍带紫色时,就可采收,择晴天早上有露水时采摘,以减少果实脱落。采摘时将果实成串摘(剪)下,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每株能产鲜果7~15千克。

(三)产地加工 果实采回后及时摊晒,切勿堆放发酵,约连续晒7~8天便可全干。雨天可用微火(温度不超过60℃)烘干。干后搓揉,使果实与果柄分离,筛除果柄即可。折干率30%左右。

(四)贮藏 干品吴茱萸用木箱或竹筐内套塑料袋包装,置通风干燥处,并注意防潮、霉变、虫蛀,防挥发油散失。

⑻ 茶辣籽是什么

茶辣籽是指吴茱萸,“籽”吴茱萸的果实或种子,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

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生于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各地有小或大量栽种。

嫩果经泡制晾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

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8)吴茱萸籽图片与多少钱扩展阅读

茶辣的野生品种叫野茶辣又名:野桐椒,臭子。灌木或小乔木,通常高1-4米,很少达8-10米;树皮粗糙;嫩枝灰褐色,有棱,被黄色柔毛,并散生有灰白色皮孔。叶连柄长20-30厘米,叶轴和叶柄圆柱形,被黄色柔毛。

小叶通常4-6对,对生,纸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下部的远较顶端的为小,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偏斜,两面均被紧贴的灰黄色柔毛,背面尤密,侧脉每边8-10条,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