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子点病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东的标志有哪些图片 2025-08-29 10:26:49
女人口叼玫瑰花图片 2025-08-29 10:22:26
喝酒的伤感图片素材 2025-08-29 10:07:15

子点病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1-25 15:23:19

❶ 李树红点病的症状有哪些

李树红点病是李树重要病害之一,在东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及贵州等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分布最广。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常引起李树早期落叶,对产量影响较大。

【症状】

李红点病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橙黄色、稍隆起近圆形的病斑,发病与未发病部位界限明显。病斑扩大后,颜色逐渐加深,发病部位叶肉变厚,隆起,其上产生许多深红色小粒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至秋末,病叶变为红黑色,正面凹陷,背面凸起,使叶片卷曲,并生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座。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密布病斑,微隆起,边缘不明显,后期变为黑红色,其上散生很多深红色小粒点。病果多畸形,易脱落。

【病原】

病原有性阶段为李疔菌[Polystigmarubrum(Pers.)DC.],属子囊菌门真菌;无性阶段为红疔座霉[Polystigminarubra(Desm.)Sacc.]。

【发病规律】

子囊壳在叶片枯死后才完全成熟,病菌以子囊壳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李子开花末期,子囊破裂,散发出大量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

【发病因素】

春季低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高湿,植株枝叶过度茂密,通风透光差,果园管理粗放,树势较弱发病严重。

❷ 李红点病是什么

Polystigma rubrum(Pers,)DC.

症状

李红点病为害叶和果实。叶子染病,叶面发生赤黄色近圆形病斑,边缘清晰,稍微隆起,以后随着病斑组织中病菌子座的发育,病斑颜色逐渐加深,病部渐趋肥厚。病斑上密布深红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在发病初期,叶形无明显变化,到秋末,病叶稍弯曲。染病严重时,病斑密布,病叶变黄,早期脱落。

果实染病,果面发生赤黄色稍隆起的病斑,上面产生深红色小点粒。病果生长不良,常畸形,并常早期脱落。

病原菌(图1-47)

图1-47 李红点病病菌

1.分生孢子器 2.分生孢子 3.子囊 4.子囊孢子

无性阶段为Polystigmina ubra(Desm.)Sacc.。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子座中,球形,具孔口,器壁红色,横径106—418μm。分生孢子线状,弯曲,无色,单胞,长35.2—59.2μm。子囊壳埋生,孔口外露,球形,壁薄,186—240×120—150μm。子囊棍棒状,43.1—61.7×5.4—8.1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5.4×10.8μm。

发生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在病叶上越冬,至翌春开花末期,子囊孢子飞散,在展叶盛期至9月间陆续侵染为害。雨季发病最盛。

防治方法

1.消灭侵染源

清除园中病叶病果,这是一项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2.喷药保护

在开花末期及叶芽抽发期,喷洒1∶2∶200式波尔多液。

3.排涝

排水不良的果园,应注意排水。

❸ 苹果树常见的病虫害图片大全

平果树常见的病虫害图片有腐烂病,干枝病,根留病,炭疸病,白粉病,轮纹病,早期还有落叶病,锈果病等十多种病虫害,它也跟人类一样,随着树龄的增长,一些病虫、害逐步出现了,要早发现,早防治,延长平果树的寿命。

❹ 养金鱼疑似白点病,求鉴定以及解决方法,附图,目前鱼这种状况该怎么办,下面有具体说明!

打粉病(俗称白衣病)
[发病原因] 这是由于嗜酸卵甲藻侵入鱼体而引起的—种疾病。

[症状] 病鱼早期出现不像以往抢食,食欲减退,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似乎伯冷,常集聚在池(缸)角落里,体表黏液增加,背鳍、尾鳍和腹鳍先后现白色小点,粗看与白点病类似。继之,白点逐步延长到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内等处,最后白点相接堆叠,周身好似穿了一层白衣的样子,故得名。最后,鱼体逐步消瘦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发病季节] 一般在早春和秋、冬季节好发生。

[防治方法]
(1)提高池水的酸碱度其方法是取0.5一l克生石灰,溶于50千克水中充分搅拌,待充分溶解沉淀后将溶液倾泻全池(缸),使池(缸)中的酸碱度调理到pH为8右右。
(2)成鱼可用2%一3%的食盐水涂洗全身,清水过洗后入干净嫩绿水静养,隔天1次,数次即可见效。
(3)早期处理在发觉鱼病早期,可把金鱼养在嫩绿水中按每12.5千克水中投放青霉素40万一80万或庆大霉素8万一16万等抗菌素药物,停食或少食,多晒太阳杀菌也有一定疗效。

❺ 请问这个是甲鱼的白点病还是白斑病附图片

那是甲鱼苗最常见的也是最致命的----白点病。现在冬眠了治疗也没用。来年开春天气回暖时再治。先放干水,用5克/立方水高锰酸钾泼,5分钟后再蓄回原来水位,第二天再用1/2000食盐加1/2000小苏打泼。连泼5天。
要多晒晒太阳.别老在水里呆着,这样也利于补钙,能长的快点.多洗龟缸用些盐水,这病不是一下能好了的.可以用点土霉素等,但不建议.

❻ 桔子皮上面有黑斑黑点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可能是得了柑橘黑点病。
柑橘黑点病,又称沙皮病,褐色蒂腐病,属有性世代子囊菌纲。 性状:染病果实及枝叶出现沙粒小黑点,非常粗糙。幼果得病后,出现小黑点,其周围组织隆起呈灰褐色,单个病果上的病斑极多,密度低时,会形成上千个点分布在果皮表面,严重时,病斑聚集成泥块状,随之果实生长发育病斑上会有裂痕。果实在后期感染时,仍然出现小黑点或泥块状,但黑点下及周围不凸起,且黑点较小。叶片的上下两面均会被感染,病状为密集或分散的小黑点,黑点密集处的叶片组织易黄化,并提早落叶。侵染幼嫩的枝条时,也会出现黑点,虽然不能侵染成熟和健康的枝条,但能侵入枯枝,尤其是新枯枝条被侵入蔓延后,会形成大量的小黑点,此为黑点病再度侵染繁殖源。

❼ 被蜱虫咬后是什么样子有图最好

黑痣样:被叮咬处就像突然长了一个黑痣,蜱虫的前肢和口器咬住病人皮肤,叮在皮肤上不松口,甚至叮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去,只露一个黑色的尾部在皮肤外边,看上去就像长了一颗黑痣,而被蚊虫叮咬后是没有的。

明显的红肿:蜱虫会咬噬皮肤和吞噬血液,皮表细胞和皮屑,所以蜱虫叮咬的周围会出现红肿,也就是说病人叮咬处炎症会比较重,同时病人会伴随有痛感、痒感或者没有感觉。

(7)子点病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防止被蜱虫叮咬的方法

1、每年的6月至11月为蜱虫最活跃的时期,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穿着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可防止蜱的附着或叮咬。

2、近些年来,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些动物的身上,特别是耳朵里、脚趾间和耳朵外沿,时常也能看到蜱虫的身影。因此,要避免受到蜱虫的叮咬,要注意对宠物进行及时清洁,或者尽量与宠物保持距离。

3、当从可能有蜱出没的地方回家后,换掉所有的衣服,立即洗澡,并在洗澡的时候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这些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虫。



❽ 柑橘脂点黄斑病的病原形态特征有哪些

柑橘脂点黄斑病属子囊菌亚门球腔菌属真菌。子囊壳产于腐烂病叶的两面,丛生,近球形,黑褐色,有孔口。子囊倒棍棒形或长卵形,成束着生于子囊壳基部,大小31.2~33.8μm×4.7~6μm。子囊孢子8个,双列,无色,长卵形,双胞,一端钝,一端略尖,大小10.4~15.6μm×2.6~3.4μm。无性阶段:①分生孢子梗直立,近圆柱形,0~4隔,初无色,后为黄褐色,顶端无色或浅色,顶端或亚顶端有孢子着生疤痕2~6个,梗长13~20.8μm×2.6~3.9μm。分生孢子圆柱形,少数倒棍棒形,直或弯曲,无色至淡黄褐色,有瘤状突起,0~9分隔,单生,偶2~3个链生,孢子基部具明显脐,大小17~52μm×2.3~2.9μm。

②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径21~96μm。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μm×1.5~2μm。在分生孢子器孔口周围,丛生分生孢子梗,其上生鞭状或倒棍棒状的分生孢子,淡黄色,具1~7分隔,大小为20~45μm×2.5~3.5μm。病菌生长温度为10~35℃,适宜温度为25~30℃。

1.分生孢子器2.着生于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3.着生于分生孢子器孔口周围的分生孢子4.子囊果、子囊及子囊孢子5.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