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眼镜蛇的图片
眼镜蛇(学名:Naja)为眼镜蛇属动物的通称,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
眼镜蛇科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 系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
多数眼镜蛇体形很大,可达1.2-2.5米长。眼镜蛇毒液为高危性混合毒液。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皮褶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事实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颈部,而眼镜蛇只是更为典型而已。
‘贰’ 黄颜色的是什么蛇
黄金眼镜蛇(学名:Naja Nivea)又称海角眼镜蛇,体长:全长1.2-1.4米,是造成非洲蛇伤最多的毒蛇之一。黄金眼镜蛇的活跃时间是在每天的日间与傍晚,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亦会捕食青蛙、蜥蜴。
‘叁’ 这是什么蛇啊有毒吗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在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地、空旷坡地及树林里。 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眼镜王蛇毒性极强。
‘肆’ 眼镜蛇长什么样子
眼镜蛇(学名:Naja)为眼镜蛇属动物的通称,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
眼镜蛇科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 系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
多数眼镜蛇体形很大,可达1.2-2.5米长。眼镜蛇毒液为高危性混合毒液。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皮褶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事实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颈部,而眼镜蛇只是更为典型而已。
‘伍’ 这是什么蛇
银环蛇(学名: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银环蛇的LD-50为0.108,为欧亚大陆上最毒的毒蛇。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
银环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两种神经毒素,患者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轻微中毒时身体局部产生麻痹现象,若是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交接位置,则会阻绝神经传导路线,致使横纹肌无法正常收缩,导致呼吸麻痹,作用时间约40分钟至2小时,或长达24小时。在抗蛇毒血清应用以前,银环蛇咬伤死亡率极高,可以用神经性抗毒蛇血清治疗,但仍十分危险。
人被咬伤后,起初感觉不是很明显,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梅毒等症。银环蛇胆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
‘陆’ 眼镜蛇有哪些
眼镜蛇一共有20多个品种,品种名称如下。
眼镜蛇为眼镜蛇属动物的通称,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一称,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并不归为此属。
世界眼镜蛇品种大全:
1、南非眼镜蛇 。
2、喙眼镜蛇。
3、阿氏射毒眼镜蛇。
4、舟山眼镜蛇。
5、埃及眼镜蛇。
6、孟加拉眼镜蛇。
7、马里眼镜蛇。
8、缅甸眼镜蛇。
9、非洲森林眼镜蛇。
10、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
11、津巴布韦印度眼镜蛇。
12、斑马射毒眼镜蛇。
13、黑颈射毒眼镜蛇。
14、黄金眼镜蛇。
15、努比亚射毒眼镜蛇。
16、中亚眼镜蛇。
17、红颈射毒眼镜蛇。
18、菲律宾眼镜蛇。
19、安达曼眼镜蛇。
20、印度安达曼群岛萨马眼镜蛇。
21、中南半岛射毒眼镜蛇。
22、马来射毒眼镜蛇。
23、苏门答腊射毒眼镜蛇。
24、扎伊尔水眼镜蛇。
25、珊瑚眼镜蛇。
26、树眼镜蛇属。
27、异眼镜蛇。
28、眼镜王蛇。
眼镜蛇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东南亚岛屿。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柒’ 世界上眼镜蛇有几种
眼镜蛇只有两种,孟加拉眼镜蛇和舟山眼镜蛇。
其中舟山眼镜蛇较为常见,它也是我国十大伤人毒蛇之一,被人称为中华眼镜蛇、饭铲头、扁头蛇、蝙蝠蛇、星期三等。它体型较大,能长到1.5-2.5米,头部扁平,通体有白色环纹,成年后会逐渐模糊,背后脖颈处有个类似蝙蝠侠的标志很好辨认。
眼镜蛇是所有蛇里最致命的一种,它们有着统一的特点,就是脖颈处又扁又大,看起来和勺子一样,十分好分辨。
‘捌’ 中国有哪几种蛇以及图片
1、银环蛇: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分布于福建(福州周边的几个县都有分布,包括福州市的郊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香港和澳门等地方。
‘玖’ 各种常见的毒蛇图片;要求给出每一条蛇的毒性,生活习性加以解释。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温暖,很适宜各种蛇类生长。其中常见 的陆地毒蛇有9种,海蛇有15种。本书把15种海蛇合为1种介 诏。现将这10种毒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概述如下。
一、眼镜蛇
海蛇科与眼镜蛇科一样,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世界已知心.50多种海蛇,我国15种,广西沿海所产的海蛇有青环海蛇、 卟纹海蛇、淡灰海蛇、平颏海蛇、小头海蛇和海蝰6种。
海蛇由于终年生活于海水中,所以它们的形态有一些共同特征:腹鳞退化,体圆柱形,尾侧扁,鼻孔朝上,有鼻瓣,体1.5~3米。除扁尾海蛇外均为卵胎生。每胎产蛇仔数因蛇种不 同, —般在2~20条。
海蛇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 江苏、山东和辽宁等省区的海洋沿岸近海区。特别是半淡半咸水 的河口带,每逢雨季河水猛涨,夹带大量的有机物的河水冲入海水中,此时鱼群集中于人海河口,以鱼为食的海蛇随之增加。侮 蛇在繁殖时期也常到海河口产仔,进行鱼类捕捞时应提高警惕,小心被海蛇咬伤。海蛇的蛇毒均为神经毒。
‘拾’ 眼镜王蛇和眼镜蛇的区别是什么
眼镜蛇(学名:Naja)为眼镜蛇属动物的通称,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Cobra)一称(如眼镜王蛇、水眼镜蛇、唾蛇),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
二者的不同有以下几方面:
1,所属种类不同:眼镜蛇为蛇亚目、眼镜蛇科、眼镜蛇属剧毒蛇类通称,眼镜王蛇为蛇亚目、眼镜蛇科、眼镜蛇亚科、眼镜王蛇属大型剧毒蛇类。
2, 外形不同:眼镜蛇体长可达1.2- 2.5米,上颌骨较短,前端有沟牙,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只有眼镜王蛇的一半。而眼镜王蛇为大型蛇类,最大全长记录为5.58米,平均体长也在3米左右,下颌土黄色,体腹面灰褐色,具有色线状斑纹。
3, 颈纹不同:眼镜王蛇的颈部和眼镜蛇一样,两侧长有突起的扁平皮褶,但是眼镜王蛇的颈部前面是没有我们熟悉的眼睛状黑斑的,但普通的眼镜蛇都有。
3. 枕鳞不同:枕鳞就是头顶靠后部分的鳞片,一般在头顶最大块鳞片的后方,只有眼镜王蛇才有,两片相对生长,属于头顶第二大的鳞片。
4,背纹不同:眼镜王蛇的颈部背后的纹路和普通的眼镜蛇也大不相同,一般都是开口朝下的大v字形纹路,全部都是黄色,但是普通的眼镜蛇背后的纹路却又很多种,有Ω形的,也有两个圆斑呈U型连接起来的,大多是黄色和黑色相间。
5,生活习性不同:眼镜蛇常喜欢生活在平原、丘陵、岖的灌木丛或竹林里,山坡坟堆、山脚水旁、溪水鱼塘边、田间、住宅附近,食性很广,既吃蛇类、类蛙类,也食鸟类、蛋类、蝴蝎等,属昼行性蛇类,眼镜王蛇喜欢独居,白天出来捕食,夜间隐匿在岩缝或树洞内歇息,食物通常是其他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