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团扇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咽喉炎在哪些部位图片 2025-08-30 09:23:55
社会男女情侣图片大全 2025-08-30 09:22:02

团扇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1-19 10:38:28

‘壹’ 真丝团扇——荷花(附步骤图)

1、先在扇面上画出轮廓;

2、用赭石+花青+少许墨给莲蓬和叶茎染色;

3、花蕊用赭石和钛白涂色;

4、在花瓣边缘部分染色(胭脂或曙红),再用一支干净的毛笔蘸水,吸去多余水分后,从边缘处向中间染一遍;

4、用花青+藤黄+少许墨,涂主叶,嫩叶和反叶不用加墨;

【荷花和主叶须染两遍或以上(视情况)】

5、最后用钩茎笔蘸曙红,钩出花上的纹路。

6、主叶上用花青蘸墨画出纹路。

国画:恽寿平【牡丹图】

国画:恽寿平【出水芙蓉】

‘贰’ 引风纳凉【宫扇技艺的巅峰】

扇子为引风纳凉、遮日蔽尘之物,汉代曾名之为“障翳”。其历史悠久,根源可上溯至三皇五帝时期;文化底蕴丰富,古往今来以扇为题、传情达意的诗词书画作品举不胜举;分支品种繁多,光越扇就分纸折扇、草编团扇、绢扇、挂扇四大类;制作工艺复杂,集造型、雕刻、镶嵌、装裱、上漆、铲贴、手绘、刺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

扇子作为中华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添了绚烂多姿的一页,也在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

黄帝时代已有“五明扇”,如考古确凿,扇之历史约有5000年以上了。在公元300年前后,中国就有关于扇子的记载。目前所见最早实物扇为春秋战国的扇子,系1982年3月出土于湖北沙洋县十里铺镇马山砖厂一号战国墓之竹扇。其扇形如古代之单边门扇,有如今之菜刀形。该扇距今已逾2000年以上,制作之精良,工艺之完美,已令人叹服,可见所传黄帝时代既有扇制。

团扇

团扇亦称“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称宫扇。团扇边框及柄以竹制,扇面用洁白的丝绢,上画山水楼台、花鸟虫草等。早期多为圆形,后乃有长圆、扁圆、梅花、葵花、海棠等样式。团扇精巧雅致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自汉代至北宋是团扇的盛行时期。四川及苏、杭的宫扇,制作最精、历史也最悠久。宫扇又叫纨扇、团扇、罗扇,它出现于羽扇之后、折扇以前。西汉成帝的妃嫔班婕妤写过一首有名的《团扇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借咏团扇表露受赵飞燕嫉妒排挤恐受君王冷落的复杂心理。此纨扇之始。古纱、绫、罗、绢皆可为团扇面料,今惟以罗以绢,近则罗亦废,而多用绢制。从历代散见的泳扇的诗赋散文来看,团扇盛行于西汉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间,宋代以后又与折扇并驾齐驱,深受妃嫔仕女、文人雅士的喜爱。团扇在现代民间通用,扇面以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或瓷青湖色,亦有月圆、腰圆、六角之形,名人书画其上,名曰‘团扇’。柄用梅烙、湘妃、棕竹居多,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就绢宫扇的造型而言,以圆似明月的居多,但 其它 形状的也不少,如六角形、 八角 形、瓜楞形、蕉叶形、梧桐叶形等等,其中海棠形、马蹄形、梅花形,是除圆形之外较常见的.

南宋 剔犀漆柄团扇

浙江省 博物馆 【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展览的一把南宋团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g0OTY0NQ==&mid=425879340&idx=1&sn=&scene=2&srcid=0322vFGFHlK4OpSXCMFxDjc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大约在南宋时,出现了以竹子为材料的团扇。一九七五年,江苏金坛茅麓出土一把竹子团扇。木柄杆,竹丝骨,扇面裱纸施柿汁,黑漆边。竹丝骨子细如鬃毛,规整而紧密地穿插在扇杆上。扇杆黑漆。扇柄棕黄色漆地上呈棕红色云纹。柄上装有一月牙形扇托以护扇面。扇面长26厘米,宽20厘米,扇柄长16厘米、最粗径1.6厘米。制作精致,造型优美。这种团扇已经和现代市场上流行的竹骨团扇比较接近。现代竹骨团扇以竹丝为骨架,两面粘贴皮纸(一种类似高丽纸的以纯桑树皮为原料的手工纸),同时在扇面上绘画或书法或印刷图案,再通过沿边、压平,装上木质手柄,一柄团扇就大功告成了。此外,现代团扇还有以一支或园或扁的竹子经过劈开、编制、成型等工艺制作的团扇,也有以塑料为扇骨的团扇,还有的是以比较厚的白板纸或塑料硬片直接作为扇面,然后装上塑料手柄的广告团扇。

【名称】:雕漆柄君玉团扇

【材质】:漆木

【年代】:南宋时期

【尺寸】:扇面长26厘米,最大径宽20厘米,柄部长12.5厘米,最大径2.4厘米。

【文物出土】:1975年7月江苏金坛茅麓乡南宋周瑀墓出土。

【文物现状】:镇江博物馆藏

【文物级别】:一级文物

南宋雕漆柄君玉团扇,此扇扇面椭圆形,经细木杆为轴,经竹篾丝为骨, 左右 两侧各以一月牙形扇托托护扇面,扇面裱纸施杮汁,素面无纹。扇柄采用脱胎和剔犀两种髹饰工艺制成,形似橄榄,中间略粗两端稍细,柄把镂空,透雕对称的三组云头如意纹饰;镂空花纹,围绕中间杆轴,可以自由转动;扇柄表层漆以黑漆,镂空刀口处漆色为赭色,在约5毫米宽的刀口上可看到十多道红漆,每道间以黑漆,其细若发丝。另外,在扇柄头部还刻有“君玉”二字,按:瑀,石之似玉者也。则“君玉”可能为周瑀之号,此二字应为扇归周瑀后所刻。

雕漆柄“君玉”团扇保存完好,制做精美,是我国古代雕漆器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更多团扇美图

折扇

折扇大约在北宋( 960-1127)时期有了折扇,但并不流行。到了明代(1368-1644 )才开始大量使用。而今世多见之折扇,则系从宋初由日本和朝鲜(高丽)传入,而盛行于明代。于是,元、明、清折扇扇艺蔚成风气,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或书或画,集欣赏与实用于一体,渐成传统文化之奇珍异宝,为世人所重。扇画之盛,首推两宋。宋代尚文息武,故画学灿烂。今日可见之宋代扇画多为团扇,水墨丹青,雅韵欲流,山水、人物、花鸟俱臻佳境。至明清,扇画几至泛滥,名流庸手争相为之,目不暇接矣。逮至民国,以迄今日,人们于扇上书画仍热爱不减,或缘于其形制之玲珑而易收藏,或因乎其工艺精美而可把玩,至若名家书画之扇,则尤受宝爱珍藏。言之有趣,后世为文人雅士所喜爱之折扇,原称为撒扇,其流入之初,曾被认为是下贱之物。甚至在明代永乐年前,“惟妓女用撒扇”。是永乐皇帝朱棣垂青于折扇,赏赐众臣,始获推广的。看来,雅俗嬗变,个中有许多消息让人寒碜。自明代中晚期后,折叠扇已风靡一时,大有取代团扇之势矣。折扇的扇骨多为竹制,也有用红木、檀香木或象牙等珍贵材料制作的。折扇不仅实用而且是一种艺术品。扇骨上可以刻书画,供人欣赏。.若为名家制作,更为珍贵。 扇面上往往有画,我国的古代图画中,扇面画占有一定的地位。名扇面也常有书法家的笔墨,常常是一个画家作画,一个诗人作诗,书画并重。

五明扇

五明扇古代皇帝用长柄大扇显示他们尊贵的地位。纨(wán)扇的扇面是用丝绸做的,它的出现晚于羽毛扇,流行于汉唐。在唐代流传下来的图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手拿纨扇的古代美女。羽扇和纨扇都不能折合,使用并不方便,故汉代名之为“障翳”。汉代之扇形多为门扇形,但亦有纸扇出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为位于绍兴城东北的蕺山脚下的老媪书六角扇。王羲之为我国古代书圣,他的字在当时就为人所重,字值千金,许多人以能得到王字为莫大荣耀,所以传出了很多翰墨如宝的趣闻韵事,其中一则即为“题扇赠老姥”。《晋书.王羲之传》本传载:“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竟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将笔抛进笔飞弄,人躲进躲婆弄。扇子有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题词,不一会便销售一空。以后就把这座桥名之为“题扇桥”。这便是绍兴“题扇桥”与“躲婆弄”两处名胜之来历。可见,其时扇形已多。从汉代《怨歌行》中“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诗句来看,其时不仅有门扇形扇,且已出现团扇(纸扇)。团扇之兴,或在南北朝之际,而盛于隋唐时代。此可从大量古代壁画、绢画、出土文物及诗文记载上证之。

备注:

部分图片来源微博号 :石为云根

文字 部分图片来源新浪博客号:乔纳森的博客

微信号 madeinbamboo

Q Q 22933 63088 网 站 www.madebamboo.com

什么是竹!

【顺其自然---我们和竹的故事】

http://www.douban.com/note/219997642/

【我们的梦想---为什么用竹】

http://www.douban.com/note/226842796/

【发展历程------回望印记】

http://www.douban.com/note/273837727/竹工艺四篇:

【天然地特性---竹丝工艺介绍】

http://www.douban.com/note/214034790/

【自然地恩物---竹编工艺介绍】

http://www.douban.com/note/227353243/

【人类的智慧---全竹材料介绍】

http://www.douban.com/note/227830755/

【神奇地竹皮---竹皮材料介绍】

http://www.douban.com/note/227977943/

【来的面目---圆竹材料介绍】

http://www.douban.com/note/296090478/

‘叁’ 比较受欢迎的刺绣团扇图案有哪些

手工刺绣的团扇最近一段时间特别受欢迎,特别是手工刺绣的孔雀图案的团扇

‘肆’ 中国有哪些有名的扇子

1、折扇

折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折扇早已脱离其扇风的本意,而变成某种完全情绪化或文化的东西。21世纪折扇已成为中国的折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销往许多国家,十分受欢迎。

2、团扇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中国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团扇起源于中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

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中国团扇一般在扇面画上仕女图。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又名纨扇,而后传入日本。团扇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团扇的是宫廷贵族。到平安时代末期,才允许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3、羽毛扇

羽毛扇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中华传统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湖州羽毛扇是中国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民族传统产品之一。

古代皇帝用雉羽制作长柄羽扇作为出行仪仗,以显示王者的高贵权威,后历朝沿袭不衰,及至清代。在三国,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则被后人誉为智慧和才干的象征。羽毛扇乃是轻、巧之物,所扇出的徐徐微风,就连年老体弱者、孕妇、产后母子都很适宜使用羽毛扇。

4、绫绢扇

绫绢扇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属于宫扇的一种,产于浙江省。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用细洁的纱、罗、绫等制成的一种扇子。一般多圆形,故又名“团扇”。亦有腰圆、椭圆和“钟离式”等。以苏州生产的最精良。造型美,画面精。


5、象牙扇

象牙扇是一种特色传统艺术品,属于贡品,是中国扇子中的精品。象牙质地细密坚韧,便于雕刻,并可染色,是名贵的制扇用料。全扇突出了象牙丝细腻泽润的质感,庄重典雅,古色古香。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把以象牙篾丝编缀的雕花团扇,是清代干隆年间广东官员进献宫廷的礼品。此扇呈蕉叶形,纵57.3cm,横34.1cm。扇面用洁白细润、宽不足1mm的极薄的象牙丝编成,均匀细密。

‘伍’ 团扇画什么图案简单好看

团扇画什么图案简单好看:桃花,莲花


1、画的时候扇底垫些东西,用毛毡或毛巾;准备好笔墨。


首先是团扇的选择,真丝扇面为佳,双面真丝的更好;扇形如海棠型,多边形是更为别致的款式,无论是竹子包边还是木质包边的团扇都最大程度地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团扇的精美一面。

‘陆’ 折扇和团扇的区别

折扇是可以折叠的,而团扇不可以折叠
人们一般在折扇上作画而不在团扇上作画
这个应该是最通俗的说法

‘柒’ 日本将军手里指挥的扇子叫什么,图片里的扇子叫什么呢

军配团扇,最早是由中国唐朝的团扇改进而来,目的是提高逼格。😂

‘捌’ 西安78岁奶奶街头给游客画扇面,你对这项艺术了解多少

扇面是中国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艺术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78岁老奶奶街头画扇面,关键还是挣个小钱,图个乐子。

‘玖’ 怎样制做团扇

准备好如下工具:老竹条、电钻笔、直尺、美工刀、剪刀、高密纱、1mm粗铁丝、穿线器、细缝纫针、水溶笔、砂纸、剪刀钳、冰丝流苏线、鱼线。

‘拾’ 那叫什么扇,就是纱质的一般上面是仕女图或花鸟的

根据资料看来应该是'团扇'

西汉时期,对称"合欢扇"(又称宫扇、纨扇、团扇),其形尚圆,合欢扇特点是面素白色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纨扇以竹木为架,面成圆形或椭圆形,用薄丝绢糊成。当时以中原一带所制纨扇最为考究,有"齐纨楚竹"之说,即指用山东绢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纨扇。汉时十分流行这种纨扇,并赋诗颂之,如班婕的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此种对称式团扇出现后,历代沿用而不衰,并成为我国传统风格的扇型。

团扇的出现大约早于折扇一千余年。《班婕妤歌》云:“新制齐纨扇,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王昌龄《长信愁》诗有:“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都是对团扇的吟咏。换言之,宋代以前的扇子,大都是指团扇而言。团扇的材质大多以罗、纱、绫、绢为之,很少有纸做的团扇,但近代日本、韩国的团扇却有很多是纸扇。前几年我在威海的市场中就曾买到过韩国纸制的团扇,两面作画,也很别致。罗、纱、绫、绢等丝织品编制成的团扇总称之为纨扇,因此江淹有“纨扇入团月,出自机中素”。

团扇的形状不一定都如圆月,也有腰圆、椭圆、六角形等,一般也统称为团扇。说到团扇,许多人会认为是古代妇女的专用品,实际上在折扇出现以前,男人也是使用团扇的。唐代以前团扇的实物已经很难见到,我们在一些绘画和墓室壁画中仅能看到团扇的大体形式。新疆吐鲁番曾出土过唐代绢扇,其扇柄很长,由此可以推断这种长柄团扇有可能是侍者执来替主人扌扇拂的,因此团扇也称为宫扇。这种长柄宫扇在唐代周日方的《簪花仕女图》中表现得最为清晰,扇面还绘有牡丹花。宋代的团扇实物今天尚能见到,尤其是宋代的绘画作品,保存至今有相当一部分是画在团扇上的,且不乏出自名家之手。由于年代久远,这种团扇画多为绢本扇页的形式出现。直至明代以后,男人所用的扇子渐渐地被折扇取代,而团扇才在更大程度上为女性专用,装饰也就更为繁复,如用彩带沿边,饰以扇坠,纨素的扇面上不仅可以绘画,还能刺绣、缂丝、抽纱,而扇柄的材质除了竹、木之外,还有牙角之类,从整体来看,明代以后的团扇更趋向女性化了。

楼主若有兴趣可以亲自去看看资料:(地址同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