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刘”的田字格怎么写
“刘”的田字格写法如下图所示:
刘
1、(形声。从金,从刀,丣( yǒu)声。本义:杀,戮)
2、同本义(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
胜殷遏刘,耆代尔功。——《诗·周颂·武》
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孔传:“刘,杀也。”
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 晋之北鄙亦曰刘。——《方言》卷一
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虔:杀戮)。——《左传·成公十三年》
3、克,战胜
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逸周书·世俘》
4、兵器名。斧钺 [weapon’s name]
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书·顾命》。孔传:“刘,钺属。” 孔颖达疏引 郑玄曰:“刘,盖今镵斧。”
5、姓
6、剥落,凋残
靡草不凋,无木不刘。——明· 刘基《擢彼乔松》
(1)刘的写法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相关词汇
1、刘公嘉话 [ liú gōng jiā huà ]
即《刘公嘉话录》,唐朝韦绚所撰。因为所记之事都是听刘禹锡讲的,故名。现在传本名《刘宾客嘉话录》(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没有这一条。
2、从善如刘 [ cóng shàn rú liú ]
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
3、刘伶妇 [ liú líng fù ]
喻劝戒酒之人。
4、王粲依刘 [ wáng càn yī liú ]
王粲投靠刘表希图施展才能,刘表因他相貌丑陋,又不拘小节,不予使用。
5、西刘 [ xī liú ]
指 汉高祖 刘邦。
6、谢刘 [ xiè liú ]
南朝 宋 谢灵运 和 汉 刘桢 的并称。
B. 刘的草书怎么写
【写法】
拓展资料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它出现较早,从汉代初期,书写隶书时有时才“草率”地书写而形成的,由于汉章帝喜好草书,因此被称为“章草”,是一种隶书草书。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C. 刘字的草书行书写法
刘字的草书和行书写法见图片。
刘字的草书写法:
刘字简体行书
D. “刘”在篆刻中的写法、
“刘”在篆刻中的写法如下图:
相关组词:
1、干刘[gān liú]
虔刘。劫掠;杀戮。
2、刘杜[liú dù]
明末刘綎、杜松的并称。
3、刘陆[liú lù]
宋代刘克庄、陆游的并称。
4、遏刘[è liú]
制止杀戮。
5、刘项[liú xiàng]
刘邦、项羽的并称。
E. 刘的行书字怎么写
刘的行书写法,如下图:
刘
拼音:liú
注音:ㄌ一ㄡˊ
部首:刂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6画
基本字义:
姓。
刘,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杀,后延伸至表示斧钺类武器等。《说文解字》大概是因避汉皇帝刘姓之讳而失收,但有以“刘”作偏旁的字且“鐂”字不见于史传,徐锴据此推断繁体“刘”因屈曲的“刀”(刂)被误作“田”而讹误为“鐂”,汉字工具书一般采用徐锴的说法(如《康熙字典》等)。
相关组词:
三刘[sān liú]
指宋代刘敞(原甫)﹑刘攽(贡甫)﹑刘奉世(仲冯)三人。
公刘[gōng liú]
人名。后稷的曾孙。
刘寄奴[liú jì nú]
多指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
刘琨舞[liú kūn wǔ]
指喻志士奋发之情。
刘白[liú bái]
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
火刘[huǒ liú]
指汉王室刘氏。
F. 刘字草书怎么写好看
“刘”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词语解释:
1、炎刘 [ yán liú ]
释义:旧指以火德王的 刘氏 汉 朝。
2、遏刘 [ è liú ]
释义:制止杀戮。
3、嬴刘 [ yíng liú ]
释义:秦 为 嬴 姓,汉 为 刘 姓,故以 嬴 刘 为 秦 汉 的并称。
4、虔刘 [ qián liú ]
释义:劫掠;杀戮。
5、孙刘 [ sūn liú ]
释义:三国 吴 主 孙权 和 蜀 主 刘备 的并称;亦指三国 魏 孙资 和 刘放 的并称。
G. 宋体刘字怎么写
1)【刘】字宋体写法
2)宋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衬线字体(sans serif),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宋体是生而具来的印刷体,产生于雕版,成型于明朝。
H. 刘字怎么写好看
刘字的写法如下图所示:
一、刘的释义
本义是杀,后延伸至表示斧钺类武器等。
二、组词
曹刘、屠刘、遏刘、乾刘、公刘等。
(8)刘的写法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一、曹刘 [ cáo liú ]
1、曹操、刘备的并称。
2、曹植、刘桢的并称。
二、屠刘 [ tú liú ]
犹屠杀。
三、遏刘 [ è liú ]
制止杀戮。
四、乾刘 [ qián liú ]
虔刘。劫掠;杀戮。
五、公刘 [ gōng liú ]
古代周族的领袖。传为后稷的曾孙。他迁徙豳地(今陕西旬邑)定居,不贪享受,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后用为仁君的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