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谁买过肾阳草
15-20元一克。
双肾草,中药名。为兰科植物长距玉凤花,别称肾阳草、鸡肾参、对对参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具有补肾,止带,活血之功效。用于肾虚腰痛
形态特征
长距玉凤花又名:长距鸭头兰。植株高65-75厘米,干后变成黑色。块茎肉质,长圆形,长2-5厘米,直径0.8-1.5厘米。茎粗壮,直立,圆柱形,直径4-6毫米,具5-7枚叶。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向上逐渐变小。总状花序具4-15朵花,长4-21厘米;花苞片披针形,长达4.5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渐尖,下部的长于子房;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2.5-3.5厘米;花大,绿白色或白色;萼片淡绿色或白色,边缘具缘毛,中萼片长圆形,直立,凹陷呈舟状,长1.5-1.8毫米,宽6-7毫米,先端钝,具5脉;侧萼片反折,斜卵状披针形,长1.7-2厘米,宽6-8毫米,先端渐尖,具5-7脉;花瓣白色,直立,斜披针形,近镰状,不裂,外侧边缘不臌出,长1.4-1.7厘米,宽3-4毫米,先端近急尖,具3-5脉,边缘具缘毛,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白色或淡黄色,长2.5-3厘米,基部不裂,在基部以上3深裂,裂片具缘毛;中裂片线形,长20-25毫米,先端急尖,与侧裂片近等长;侧裂片线形,外侧边缘为蓖齿状深裂,细裂片7-10条,丝状;距细圆筒状,下垂,长4.5-6.5厘米,稍弯曲,末端稍膨大而钝,较子房长,甚至超出近1倍;花药直立;药隔顶部截平,宽4毫米,药室叉开,伸长;花粉团狭椭圆形,长4毫米,具线形、长5毫米且向上弯的柄和粘盘,粘盘小,近圆形;柱头的突起物细长,棒状,长5毫米,约与药室等长,前部镰状膨大,且向上弯曲;退化雄蕊小,长椭圆形。花期6-8月。
❷ 双肾草是什么
功效与作用
补肾、止带、活血
双肾草具有补肾的功效,可用于阳痿、肾虚腰痛、慢性肾炎的治疗;双肾草具有止带的作用,可用于带下过多;双肾草具有活血的功效,可用于日常跌打损伤的治疗。
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人群
食用方法
煎服
双肾草可单独煎水服用,也可以取适量的双肾草与车前子、淮牛膝等中药配伍,对心脏疾病及女性白带异常的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需要在医嘱的指导下或者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相应的服用次数及服用剂量。
食疗
双肾草具有很好的补肾效果,因此也应用于日常的使用。取适量的双肾草与猪腰、土鸡等食材共煮,食肉喝汤即可。这道药膳可以对肾虚引起的腰痛症状,有比较好的效果。双肾草,中药名。为兰科植物长距玉凤花HabenariadavidiiFranch.的块茎。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具有补肾,止带,活血之功效。用于肾虚腰痛,白带过多,跌打损伤。
❸ 月经期间能吃双肾草吗
经期最好是少吃药,如果非要用药,最好找好大夫给摸脉后用药比较保险。
❹ 中药白芨可以经常吃吗会有什么危害吗
白芨是一种中药材,经常吃白芨当然有害,是药三分毒,吃多了会引起胃部不适,它在方剂中的主要用途是收敛止血和生肌消肿。白芨是中医治疗内脏出血的良药,尤适用于肺、胃病变损伤造成的咯血、吐血。用白芨5~10克研末,以糯米汤调服能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呕血、便血等并发症,白芨与三七按2:1的比例为散剂冲服,则止血的效果更好。
❺ 一种中草药名称叫双肾草
双肾草是兰科植物葱叶兰的全草
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南部(江北)。生于海拔100-750米的草坡上或阳光充足的草地上。但据台湾文献记载,可分布到2000米以上。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也有分布
❻ 肾草的图片
图片很多,不好识别,这个简单些
是一种药材,对肾炎有功效,但要与其它药材配伍才更有效。
希望能帮助到您。
❼ 双肾草的主要价值
滋阴益肾。治膀胱疝气,白带。
补肾;止带;活血。主肾虚腰痛;折带过多;跌打损伤。
❽ 双肾草种植前景
双肾草补肾壮阳,理气止带,用于阳痿遗精,睾丸肿痛,小腹痛,白浊,白带,小儿遗尿。
可见双肾草的药用价值高,所以很有种植前景
❾ 双肾草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拼音名】Shuānɡ Shen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Taiwan Microtis
【别名】 肾阳草、鸡肾参、对对参
【来源】
药材基源: 为兰科植物长距玉凤花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enaria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除去茎叶,洗净,鲜用。
【原形态】长距玉凤花,多年生草本。块茎长圆形,肉质。茎直立,高达70cm,干后呈黑色。叶5-7枚,直立伸展,披针形或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抱茎。总状花序具4-12朵花,长8-20cm;苞片披针形,下部的长于子房;花大;萼片绿色,长约15mm,中萼片长圆形,先端钝,和花瓣靠合呈广椭圆形兜,侧萼片反折,卵形,近偏斜;花瓣白色,近舌状,边缘具细短缘毛,唇瓣淡黄色,具爪,3深裂,侧裂片外侧成条裂状深裂,条裂刚毛状,中裂片不裂,条形;距悬垂,比子房长,甚至超过1倍;柱头2裂,突出物长,先端多疣,子房无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200m的山坡草地或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味】甘;淡;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 补肾;止带;活血。主治肾虚腰痛;折带过多;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9-15g。
【摘录】《中华本草》
❿ 中草药:双肾草的功效与作用
双肾草
(《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一根葱、秤砣草、坠桃草。
【来源】为兰科植物葱叶兰的全草。
【植物形态】慧叶兰
多年生草本。块根球形、卵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常2~3枚簇生。茎直立,高10~80厘米。单叶基生;叶片线形或狭线形,通常较茎长,可长达40厘米,先端细而稍钝,两面均绿色,中脉较明显;基部有筒状叶鞘,膜质。穗状花序顶生,狭长,花多敷,基部具苞片;花被6片,两轮排列,中央外被片卵形,较大,先端短尖,两侧外被片狭长椭圆形,较短,内被片狭长椭圆形,钝头;唇瓣阔矩形,先端平截,无距。花期4~5月。
生于低山丘陵区的阴湿处。
【采集】4~5月采全草,晒干备用。
【性味】淡,温。
【功用主治】滋阴益肾。治膀胱疝气,白带。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