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清真寺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搜索图片大全带字的 2025-09-11 07:07:26
透明鱼缸图片素材 2025-09-11 07:05:17
搜索晚清图片 2025-09-11 06:55:54

清真寺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1-02 16:22:18

❶ 中国与欧洲清真寺建筑风格有何异同

你上网络图片搜索 杭州凤凰寺 这个是个经典中国古典清真寺,欧洲的清真寺我觉得受阿拉伯风格影响,都是那种洋葱头顶子,我们在呼市做了很多清真寺穹顶,蒙元穹顶 欧式穹顶,感兴趣看我的网络空间,多多交流。

❷ 蓝色清真寺内部描写

这个没有见过实物不好写

找到几张图片

还有几张也很漂亮

是其他清真寺的

根据需要去组织一下文字吧


蓝色清真寺~~~

❸ 清真寺在大马的形态和在中东有何不同

马来西亚是一个世俗化程度很高的伊斯兰国家,有着明显的现代化特征。 但作为一个60%以上国民都是穆斯林的国家,这里的清真寺也是少不了的。今天的图片科就带你看看大马的清真寺建筑。

伊斯兰法庭的司法管辖权只限于穆斯林事务,如婚姻、继承、离婚、叛教,改宗和监护权等


伊斯兰法庭具有类似于马来西亚法院的层次结构,但它并不管辖其他刑事或民事罪行

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地方,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拜倒叩拜。

❹ 中国清真寺建筑的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清真寺

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清真寺,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艾提卡尔清真寺、加曼清真寺、小巷清真寺、麻扎清真寺、耶提木寺。 意译为“孤寺”或“孤儿寺”。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漠漠黄沙之中,往往会有一座低矮建筑物孤零零地立在路边,这就是为了便于旅客礼五番拜而设的耶提木寺。这种寺建筑极其简陋,或为一土屋,或仅有土墙而无屋顶,既无一般寺中那些设施,也无任何教职人员。这种寺以“孤儿”名之,的确是名副其实的。
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清真寺,与中国内地清真寺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无论是寺门、邦克楼,还是礼拜大殿,新疆维吾尔等民族清真寺与内地都有很大的不同。那里的清真寺,无论其大小,都非常注意门楼的装饰,大门周围或用油彩写满阿拉伯经文,或用砖砌成尖拱壁龛状图案,极为华丽。门楼高大,两侧各建一座圆形尖塔,它们与大门相连,显得雄伟壮观。这两座尖塔,不仅是大门的陪衬,而且作为邦克楼,是召唤教民来寺礼拜的理想建筑。内地清真寺的邦克楼,多建在二门或庭院正中处,高度多为2至3层,至多4层。而新疆寺的尖塔往往5、6层高,与大门连建,使清真寺的标志明显,而且还可以节省许多建筑材料和人工。内地寺邦克楼多为木制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下部砖砌、上部木建);新疆寺尖塔一般平面为圆形,塔身下部大,逐层缩小,顶建一砖砌圆亭,亭顶作穹窿式,顶尖为一弯新月,阿拉伯风味极浓。
新疆维吾尔地区的清真寺,大殿多为平顶结构,一般分内外两殿,外殿前有棚檐。殿内木柱林立,用以支撑硕大的平顶。喀什阿帕克和加麻扎的礼拜大殿,平顶2600平方米,殿内有158根木柱。内殿、外殿的进深都小于面阔。这种平顶结构比较简单,有排椽式和板式两种:在柱头与柱头之间使用横梁,再在横梁上安枋,枋上或铺一排半圆形木椽,或铺一层望板,椽板上铺席,席上覆草泥土或灰土即成。此外还有一种圆拱顶式结构:在平顶大殿的内墙上,砌筑半圆拱顶或桶状券顶,一排有几十个房间即有几十个圆拱顶。有人称这种不用木料的圆拱顶建筑为“拱北廊房”,维吾尔语称作“Bax tarka”。这种平顶结构的优点在于,适应新疆地区雨量少、风沙大的气候条件,建筑结构简单、省工省料,比起脊式屋顶灵活,不必受屋顶的束缚和制约,平面布置富有随意性。外殿成敞廊式,天热时可在此礼拜;内殿较严紧,利于冬冷时礼拜。但殿内木柱过多,占去不少空间。一般来看,内殿采光亦较差。 新疆维吾尔地区清真寺的装饰艺术风格独具。这种艺术,表现在寺内一切建筑物上。其表现手法主要有木雕、砖花、石膏浮雕、彩画。装饰纹样主要有:谢德纹、伊斯力玛纹、巴旦木纹、石榴纹、花蕾纹、花朵纹、小花纹、叶纹等。
木雕。维吾尔地区清真寺的木雕非常精细,栅栏门、院落门上面都有各色各样的木制雕花或凸刻贴花。木制格窗做得极精巧,有的以阿拉伯文组成,有的以几何图形组成。窗或圆形,或菱形,或方形,或六角、八角形,富于变化。梁枋檐柱的木雕也极丰富,在那些较大的礼拜殿,凡梁枋檐柱及雀替的木画上均布满雕花并施以重彩,使全殿显得富丽多姿。特别是那些木柱雕花,粗看大体相仿,细看会发现每根木柱柱头柱脚的雕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不雷同。这种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统一的木雕艺术,实在令人叫绝。
砖花。新疆寺多用黄褐色砖作建筑材料,在砖的使用上颇为讲究。一般来讲,有三种装饰法:一种是拼砖花装饰,即用砖直接拼成三角花格、六边连环双关格、六边连环交叉格、菱形斜格等造型优美的图案,赋予建筑宏伟壮观的情调,多用于房檐、台阶等处。第二种是将砖预先制成各种形式,再砌成不同的几何图形。多用于大门边框、尖塔、拱北、墙垣、土台的某些部位。这是维吾尔建筑艺术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造型手段。第三种是将砖面上铸成图案纹样,然后再按图案拼砌。这种饰法可以构成石膏花效果,但比石膏化坚固耐久。
新疆最大的伊斯兰教建筑砖作,当推吐鲁番的苏公塔。该塔又称伊明王纪念塔或额敏塔,建于清干隆四十二年(1777)。塔形浑圆,全部砖砌,通高44米,圆顶直径2·8米,塔基圆径11米。塔下为高台,高台旁临公路,公路低于高台10余米,故从公路仰视,大有高塔凌云之感,蔚为壮观。塔身满布缨络、锦绣花纹,全为砖砌而成,花团锦簇,赏心悦目,诚为建筑艺术之精品。因塔的收分很大,砖砌花纹愈往上愈紧缩,需预先将砖雕成符合各层规格的花纹图案,这是很花心血的,如非技艺高超的匠师绝难办到。
石膏浮雕。用石膏花装饰图案施于城市建筑,在新疆由来以久。北宋王延德(989-1006)在其《西州程记》一书中写到:“都城火州,地无雨雪而极热……居室覆以白垩”。可知以石膏为饰,是适应新疆天热少雨这一自然环境的。石膏花雕形式多样,有以一点为中心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有的则为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独立纹样。种种图案,相互配合协调,造型整齐有序,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喀什卡赞奇牙尔别希街清真寺壁龛及其四周,皆为石膏雕花,在白色花纹之中,分别饰以蓝、红底色,令人感到一种朴素而又严谨的作风。
彩画艺术。新疆维吾尔地区清真寺一般都广饰彩画。举凡门扉、壁龛、前廊、藻井、梁枋、木柱,均用浓彩绘制具有独特形式和风格的花卉、水果、花瓶、风景及几何图案。这些彩画技巧高超,多用对比鲜明强烈而又相互协调的色彩绘成,体现了维吾尔民族强烈的色彩观念。如有的大殿,木柱油饰为褐色、蓝色或绿色,而顶上梁枋却用白色,显得朴素淡雅。有的将枋心分成数段,分段绘制各式花纹,在枋的空白处则露出本色木面,略加雕刻,显现出金黄色调,不仅美丽大方,也解决了枋木过长过细难以彩画处理的矛盾,可谓匠心独具。还有的在枋下施以连续花纹,在转角处加红褐色线条,变化多端,灵活随意。近代建筑彩画尤为艳丽,墙肩处加施红、白、蓝、绿等各色连续花纹,花样翻新,生动非常;天花上常绘花卉、水果、风景、卍字,图案各不相同,又都具有一致的作风,是内地清真寺中所少见的。
新疆维吾尔地区清真寺装饰艺术,源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实践。维吾尔人历来有在庭院种植果木、栽培花卉的习惯,这种生活习惯反映到清真寺装饰图案中是很自然的。另外,在历史上维吾尔人曾受佛教、景教、萨满教、摩尼教的很大影响,这些宗教的建筑装饰手段,也会被已经皈依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工匠所借鉴和吸收。他们运用各种艳丽色彩,将各种植物及生活用品等,经过巧妙的艺术造型处理,统统彩绘入画。所以新疆维吾尔地区清真寺的装饰艺术生活气息很浓,使人强烈地感受到维吾尔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趣,也反映了他们不厌世避俗、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
上面概括地介绍了中国清真寺建筑的两大体系。如前所说,无论是中国传统风格为主的清真寺,还是以阿拉伯风格为主的清真寺,都是中国与阿拉伯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它们与佛寺、道观、文庙、基督教堂等建筑有显着差异,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教风格;它们也与外国伊斯兰教建筑不同,表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些遍布全国的清真寺,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和世界建筑文化的花坛。它们是历代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长期友好往来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理应得到人们的保护和认真的研究。
(图片:洛阳五坊公寺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❺ 各个国家的着名建筑物(最好有图片。)

我就讲几个国家的供您参考。

❻ 清真寺有怎样的建筑风格

风格简单朴素,从主要建筑设置上看,中国清真寺一般都有礼拜大殿、邦克楼或望月楼、沐浴室,大殿的内部有圣龛。

以下是清真寺的相关介绍:

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并且往往是一连串四合院制度。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进院落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要求和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着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作。该寺总平面为一东西狭长的长方形,东西长245·68米,南北宽47·56米,总面积11684·54平方米。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清真寺

❼ 清真寺影壁墙:叹今生,谁舍谁收

我不知道。 人们都说我很古老了,我也的确古老得颓废、破败。听说,就在我天天伫立的地方,唐朝就建有清真寺,历宋、元、明,明初将领汤和曾做过宅院,女僧人悟善曾供养过文殊菩萨;这样算来,我所栖身的地方,至少有千 百年的历史了。我是诞生在明朝的万历年间呢,还是诞生在清朝的顺治年间呢?这不是我能考证的问题,也不是我所关心的问题,我只在孤独遥望、默默等待。 我确切地记得,在1993年至1994年间,人们念我风韵犹存,才不忍心将我毁灭,我在寒风中伫立的时间又增加了十多年。暗想当年,我身姿风流,人情和美;仆今追念,香残红褪,已成怅恨。环顾寰宇,俯视脚下,我在找寻,何时能与你在人群中相见,你能不能与我共同上岸? 我究竟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呢?我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支撑多久呢? 我还是不知道。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的目的,怕是用来给人们挡风、挡鬼的吧?中国人是很讲究风水的呀,风水又讲究导气,既不能让气横冲直闯,又要让气通畅,于是我被赋予了本身功能以外的作用;人们还希望我能够阻挡小鬼儿小判儿的造访,所以我学彭大将军横刀立马,阻断小鬼儿小判儿的去路;人们还希望以我装点门面,显示自己的富有,于是我被穿上精美的服饰、化上精致的妆容,白天守候着太阳温暖,夜晚沐浴着月亮的清辉。 多少人爱我青春的容颜啊!然,青春易老,容颜即逝,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这么多年,每一次的狂风都可以吹散我的身体,每一次暴雨都可能使我陡然匍匐。我垂垂老矣,我疲惫不堪,我不知道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支撑多久,我多想学学那些烂漫的诗人抒发一回我的感情:渴望有一副宽阔的肩膀,靠一靠我疲倦的头;渴望有一双温暖的手,理一理我鬓边的忧…… 我已经伤痕累累。从内心到外表。 这个我可以清楚地知道。 我内心的悲伤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把所遇到的悲伤扔到内心的那口枯井里,幸好枯井无波,也就免得有人如刘禹锡般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事实上,我天天在悲伤,春夏秋冬,穿行、交错在拥挤的人群中,孤独的灵魂找不到回家的道路,引领我来到红尘中的人们早已经远在天堂,他们看到了我的伤痕,也一定如我一样悲伤。 我外表的伤口无处躲藏。我甚至记不清这些伤痕发生在什么时间,岁月真如一把尖刀,剔去我的骨肉;我别无选择,只能承受。每天我都迎接着远远近近探寻的目光,目光中充盈着怜爱、惋惜,他们是不是想带我走,好给我一个光鲜的余生;我也多想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和他们一起走啊,至少可以修补我残损的身体,不再怅然回首往日的明艳。可是,我只属于这片神奇的土地,只能在这里消耗着生命最后的烛光,让自己的身体风化、脱落。但是,更多人们每天从我身边经过,为一日三餐忙碌,为儿女情长所困,无暇停下脚步听一听我的叹息,看一看我的伤口。 生命于我,也只有一次,我是属于不可再生的,我在慢慢地、一点一滴地走向消亡,如果你还没打算来看看我,怕是今生再无相见的机缘了! 我,孑然独立在文殊寺街清真寺大门前的一座砖雕影壁墙,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心底,深深地、深深地发出呼唤:叹今生,谁舍谁收? 图片1: 右上角精美的砖雕 背景诗词: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贾宝玉 《咏怡红快绿》 图片2 : 左上角砖雕缺失 背景诗词: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逐天涯。 ——张泌《浣溪沙》 图片3 : 南端部分砖雕饰件 背景诗词: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林黛玉 《菊梦》 图片4 : 砖雕牡丹 背景诗词: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白居易 《惜牡丹花》 图片5 : 砖雕石榴 背景诗词: 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 ——徐渭 《石榴》 图片6: 滚滚红尘留残梦 背景诗词: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十一首》 背景资料: 20世纪90年代,重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的文殊寺,因年代过久、破旧不堪,经社首郑大明等集全社之力拆除重建。原建筑唯一没有拆掉儿保留下来的是寺大门前的一座砖雕影壁,属市级文物,是开封有名的砖雕精品。可惜它今天虽伫立原处,但影壁正面的砖雕几乎全部脱落,四周的砖也风化严重,只剩下影壁顶檐和两端部分砖雕饰件尚好。紧靠影壁墙东侧的是一座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女学,地址已归洪河沿街界内。

❽ 这个图片是世界那个国家

  1. 这两幅图应该是摩洛哥,图一为摩洛哥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摩洛哥王国的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清真寺的建造与已故国王哈桑二世有着直接关系。1987年8月动工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占地面积9公顷。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

  2. 图二为摩洛哥圣心主教座堂,始建于1930 年,位于卡萨布兰卡市,是由法国建筑设计师Paul Tournon 设计,建筑风格为后哥特式。随着1956 年摩洛哥宣告独立,教堂停止其宗教服务,如今这里为社区艺术中心,旁边为花园。

❾ 图片中的建筑是什么

艾哈迈德·伊本·图隆清真寺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三座清真寺。位于开罗旧城南部,它由图隆王朝奠基者艾哈迈德·本·图隆于公元879年建成。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这座清真寺曾经塌毁,后又多次修复。清真寺有一露天内院,内院长92米,宽91米,大致呈方形。庭院四周是四个列柱廊,四周围廊有128个带有几何图形的窗户,其中只有四个是最初兴建时制作的。庭院东侧的柱廊最雄伟,建有壁龛,它包括五排拱门,由巨大的方柱支撑,每个方柱四角还有四根小支柱;其他三面列柱廊,每面有两排拱门,拱门上雕刻着美丽的图案。与先前大多数清真寺不同的是,这些拱门用砖建造,外面敷以熟石膏。在庭院中央有大理石喷泉,上建八面形镀金圆顶。在庭院外面的北、西、南三侧有与内院院墙平行的三面墙,南、北面长162米,西面长161米。两墙间有一段空地。有迹象表明,清真寺原有19座门,南、北面各7座,西墙5座。现在,南、北各剩五座,西面只遗两座。清真寺的尖塔造形非常别致,独具一格,是仿照伊拉克萨马拉清真寺的螺旋尖塔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