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甲鱼与乌龟是不是一样的
不一样。主要区别有,科目分类不同、形态特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具体如下:
一、科目分类不同
1、甲鱼
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属龟鳖目、水鳖科、鳖属、龟种。
2、乌龟
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属龟鳖目、水鳖科、乌龟属、乌龟种。
二、形态特征不同
1、甲鱼
其头像龟,但背甲没有乌龟般的条纹,边缘有软状裙边,壳要比乌龟的软。颜色墨绿。外形呈椭圆形,比龟更扁平,它的背腹甲上着生柔软的外膜,周围是细腻的裙边,头颈和四肢可以伸缩,肢各生五爪,爬行敏捷,从外形颜色观察,甲鱼通常背脊和四肢呈暗绿色,有的背面浅褐色,腹面白里透红。
三、生活习性不同
1、甲鱼
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在自然环境中,甲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洁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对周围环境中的声响和物体的移动很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潜入水底。当水温低于15℃时,甲鱼就潜入池底淤泥开始冬眠,靠喉咙部的鳃状组织等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甲鱼生性凶猛好斗,群体间恃强凌弱现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时会残食同类。
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成鳖摄食田螺类,蛤蜊等软体动物、鱼、虾以及动物尸体(因追不到鱼),也食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
2、乌龟
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它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 ,夏日炎热时,便成群地寻找荫凉处。性情温和。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是杂食性动物,玉米、小鱼、虾、蜗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小鱼、小虾。耐饥饿能力强,一个月不食也不致饿死。
㈡ 这是什么品种甲鱼
这个品种的甲鱼是中华鳖。
又名水鱼、甲鱼、团鱼,是常见的养殖龟种。野生中华鳖在中国、日本、越南北部、韩国、俄罗斯东部都可见。水栖性,常栖息于沙泥底质的淡水水域。有上岸进行日光浴的习性。肉食性,以鱼、虾、软体动物等为主食,多夜间觅食。野生中华鳖寿命在60岁以上。
㈢ 怎样判断甲鱼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人仍然对甲鱼很不熟悉。许多人都喜欢乌龟,但它们又分为野生甲鱼和养殖甲鱼。
第四,由于野生海龟的高价值,市场需求很大,而且捕获的海龟往往少于成年。因此,很难在市场上看到超过一公斤的海龟。如果超过此重量,则消费者应格外小心。
不知道如何做的人不容易分辨出野生海龟和养殖海龟,但是上述知识可以提供帮助。
㈣ 怎么看是不是野生甲鱼图片对比
野生甲鱼辨识从爪子、底板颜色、背部、脂肪、裙边、习性下手,图片如下:
1、爪子
野生甲鱼好斗,野性十足,很灵活,如果在空间很小的情况下易为地盘打架。而养殖甲鱼没有野性,不凶,不够灵活,不好动。
㈤ 乌龟,王八,甲鱼,憋,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㈥ 甲鱼长什么样呀
甲鱼的头部很像鬼,并且壳也会更软一些,呈墨绿色,背甲的边缘有着很软的裙边。它是很扁平的,外形则是椭圆形,相对于鬼来说很更加的扁平。甲鱼的四肢、头颈都是可以来回伸缩的,四肢和它的背脊多呈暗绿色。
㈦ 野生甲鱼怎么辨别
辨别方法:
1、通过观察甲鱼的背壳或者观察甲鱼的肚子等方法来进行辨别。野生的甲鱼的背壳是比较有光泽的,而且也比较黑的,同时也比较薄,野生甲鱼的肚子是比较软的,不像饲养的甲鱼的肚子厚。
2、通过味道、口感辨别。野生甲鱼的食料种类丰富,长期食摄多种饵食,积累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活力强,营养丰富,滋味鲜美口感好。而人工养殖甲鱼其活力、营养价值和口感远不及野生状态中的甲鱼。
3、从甲背外表看。野生甲鱼甲背光洁平整,皮薄均匀,有蜡质光感,可隐现甲壳轮廊。而养殖甲鱼甲背皮略厚,疣粒粗糙且无光质感,像蛤蟆皮不易看出甲壳轮廊。
4、抵压腹甲。野生甲鱼腹软骨弹性强度较大,用手指抵压反弹力大。而养殖甲鱼腹部软骨弹性弱,用手指抵压,感觉软塌,反弹无力。
5、从体状外形看。野生甲鱼由于长期自然状态辛劳觅食,形体骄健,略显扁平,肌肉紧实。而养殖甲鱼就显体态雍肿,肥厚笨拙,肌肉松软。
㈧ 甲鱼怎么分辨野生和饲养
1、从甲背外表看。野生甲鱼甲背光洁平整,皮薄均匀,有蜡质光感,可隐现甲壳轮廊。而家养甲鱼甲背皮略厚,疣粒粗糙且无光质感,象蛤蟆皮不易看出甲壳轮廊。
2、从甲背颜色看。野生甲鱼有灰黑色、土黄色、褐底黑斑色等,而家养甲鱼则多呈黑中透绿色、黄中带绿色、绿青苔色等。(这个如果对比看还是挺明显的,野生的颜色深)
3、从体状外形看。野生甲鱼由于长期自然状态辛劳觅食,形体骄健,略显扁平,肌肉紧实。而家养甲鱼就显体态雍肿,肥厚笨拙,肌肉松软。
4、抵压腹甲。野生甲鱼腹软骨弹性强度较大,用手指抵压反弹力大。而家养甲鱼腹部软骨弹性弱,用手指抵压,感觉软塌,反弹无力。
(8)甲鱼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甲鱼人工饲养:
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的角,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10%~40%。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
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
3、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
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