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陨石有什么特征,如何简单鉴别
陨石是什么?它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来轨道的宇宙流星或者是其它行星表面没有燃烧完的石质、铁质这一类的物质。全世界收集了许多的陨星样品,陨星有什么特征,可以简单鉴别呢?根据熔坑、熔壳、磁性、密度、条痕我们可以简单辨认,至于最终确认,我们还需要依靠一些精准的仪器。
首先是熔坑,陨石表面都有大小不同的小洞孔,这也就是溶蚀坑,也有的表面有者浅而长的气印,可能是低熔点矿物耐不住高温,脱落留下的。石头表面坑坑洼洼的,这是肉眼最好辨认的。陨石从地球外进入地球,经过大气层时,自身与速度产生的极高温度导致了陨石的表面熔融,产生了一层微米至毫米级别的玻璃质层,这就是熔壳。如果陨石在地表存在较长时间,这一层熔壳会被风化至消失。如果是刚落下的陨石这一点我们是较好辨认的。
2. 陨石是什么样的,形状、颜色
陨石(meteorite)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程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
陨石在大气层中燃烧磨蚀,形态多浑圆而无棱无角。熔坑:陨石表面都布有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凹坑,即熔蚀坑。不少陨石还具有浅而长条形气印,可能是低熔点矿物脱落留下的。比重:陨石因为含铁镍比重较大,铁陨石比重可达8,石陨石也因常含20铁镍,比一般岩石比重也大些。磁性:各种陨石因含有铁而具强度不等的磁性。经风化的陨石没有磁性,因而也就不算陨石了。条痕:陨石在无釉瓷板上摩擦一般没有条痕或仅有浅灰色条痕,而铁矿石的条痕则是黑色或棕红色,以此加以区别。
颜色;纯透明状,(含石墨引起),密度3.51g/cm3(计),硬度10.5.
N=2.41-2.42
产于陨石,
陨石(月岩)中独有主要矿物单质、类似矿物类。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六方金刚石Lonsdale,颜色灰(含石墨引起),密度3.51g/cm3(计),N=2.41-2.42
氮铬矿Carlsbergite化学分子式CrN等轴晶系,形态粒状,颜色紫,密度3.51g/cm3
产于铁陨石。
硅磷镍矿Perryite化学分子式(Ni,Fe)5(Si,P),密度g/cm3
产于陨石中与闪锌矿共生
巴磷铁矿Barringerite化学分子式(Fe,Ni)2P,六方晶系,形态粒状、带状,颜色白、浅蓝,密度6.92g/cm3(计)
产于石铁陨石(橄榄陨石)中与陨铁镍石、陨硫铁矿共生。
碳铁矿Haxonite化学分子式(Fe,Ni)23C6等轴晶系,形态细微粒,密度7.70g/cm3
产于陨石中碳化物
陨氮钛矿Osbornite化学分子式TiN等轴晶系,形态细小八面体,颜色金黄,密度5.4g/cm3(计)
产于陨石中与陨硫钙矿共生
3. 同样都是陨石,为什么有些陨石表面光滑没有留下一点气印
同样都是陨石,不一样的物质成份,表面经地球大气层高温燃烧,熔融后形成的外观形态是不一样的。
陨石(meteorite)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在坠落地球过程中,同大气层产生摩擦产生数千度的高温,在高温的作用下,陨石表层便会出现燃烧的痕迹,形成熔壳和形态是不一样的。
一,陨石的熔壳:
熔壳的有无,熔壳的厚度,熔流的方向,熔流线的有无在陨石判定起到重要的作用。高空爆炸陨石的熔壳厚度形态和低空爆炸陨石厚度形态是不一样的,外观形态也不一样。
二,陨石的色彩:
通常情况下的陨石多是黑色或褐色的,也有黄色和赤色。
三,陨石质地不相同,表面熔融后形成的色彩也不相同,陨石的形状是多变的,不同区域的陨石都有各自的不同的外观形状和特征。
请大家欣赏二尊,表面光滑没有气印的小星星 中铁陨石。
谢谢朋友邀请!陨石是外星体脱离运行轨道来到地球上的产物。陨石可分为未分异型和分异型两类,根据成份又可分为三大类,即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三类。陨石在高空高速的降落过程中,它与大气层产生摩擦而产生外表高温气化熔融,由于运行中高温气化熔融作用,体积逐渐变小,温度逐渐下降的原因,表面都有熔流痕迹出现,因此陨落下的陨石都有薄薄的一层陨熔壳。因下降的规迹与物质的熔点不同,外表的气印与流熔纹也各有不同。目击的新鲜陨石,同种类的外熔基本相似,而发现陨石,随着时间的流失外表风化而改变原有的外貌。无论陨石的外表熔壳怎么改变,都改变不了陨石的内质结构与成份!目测判断陨石真假,要用综合条件来判断,结果才会准确!下面附部分陨石图片供星友们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陨石的材质不同,落地的经历不同,石陨石的气印有的不太明显,有的熔壳脱落了,有的被河水冲刷干净了。这两个感觉有点疑似,黑色的里面是银白色的。
质地不同,来源不同 ,落地时气候不同等很多因素。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陨石的种类不同,其成分也不同,陨落时间的长短、地点的不同,这些因素也就决定了其外表特征保持的情况的不同。有的陨石熔壳、熔坑、熔流线比较明显,稍微有点陨石知识的人都能认出来。有的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造成表面特征脱落,但这也不能说它不是陨石,借助仪器检测就行了。但也有的陨石在降落的过程中没有燃烧,当然也就没有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了,这类陨石判断就得人工和科学相结合了。(也许有人不承认有的陨石不会燃烧,象陨冰、陨土也都是外太空的产物)
本人有幸得到了两块陨石,现分享给大家。一块必较新鲜,是2014年11月5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上空爆炸的火流星事件中坠落的陨石(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小行星坠落事件,有据可查)。另一块是很古老的,是从煤矿里挖出来的,虽历经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其外部特征仍保持如初――玉陨石!
在很多情况下、相当一部分陨石的气印非常微小、几乎是肉眼难以发现的!更有少数陨石根本就是圆光顺滑的、一点气印都没有、这至少说明:陨石中的化学成份不同、下落过程中的溶流并不发生溶流气动涡流效应、而是表面很平均的受到磨擦、因此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据我的经验、以上这种现象大多是发生在石陨石身上!
以我的两块石陨石为例:
啥形状的陨石都有可能。
如果不被发现,再冲一千年,它就光滑没气印了,这是我的见解,陨来地球,都要被大气层穿衣,然后撞地变想,风雷水火的改变,但有一点不变,无重力成相。
没错,同样都是天外来石,不同的陨石表面特征确实不一样,大部分陨石表面都坑坑洼洼,既有熔壳也有气印,因为陨石在高速落向地球时,与大气层产生摩擦,表面温度瞬间便可以达到几千度,这会促使陨石表面变软,呈现“半液态”状,而当陨石进一步下坠,达到大气浓度比较厚的区域时,摩擦力增大会促使陨石减速,且表面温度也会相应下降,之前呈“半液态”的表面冷却后的薄层就是熔壳。熔壳形成之初并不坚硬,很容易就被气流吹得坑坑洼洼,而这些坑坑洼洼的印记就叫做“ 气印 ”,就类似于古代打铁,趁铁块没冷却前,一锤就有一个印记。
理论上,所有陨石进入地球都要经过燃烧摩擦阶段,所以陨石都要具备气印特征,表面看起来坑坑洼洼,但有小部分陨石在发现之时表面却很光滑,完全没有大气层燃烧的痕迹,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陨石的成分不同。当前地球上陨石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铁陨石、石铁陨石、石陨石,前两者熔壳、气印基本都具备,而石陨石却不一定,因为前两种陨石都含有铁的成分,相对比较坚硬,降落地球历经几百年不变形,而石陨石的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矿物质,降落地球后历经几十年风化,就完全可以改变表面特征,故而看起来略显光滑。
当然了,这里也不是说铁陨石、石铁陨石没有表面光滑的,实际上若干年前降落地球的铁类陨石,如果刚好进入河流、湖边等,历经长时间冲刷、打磨,表面也可能变得很光滑,但这仅限于年代久远的陨石,当前地球上只要是新降落的新鲜陨石,无一例外都具备气印,区别只是明显与否而已。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4. 陨石掉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陨石在高空飞行时,表面温度达到几千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下,陨石表面熔化成了液体。后来由于低层比较浓密大气的阻拦,它的速度越来越慢,熔化的表面冷却下来,形成一层薄壳,叫\"熔壳\"。熔壳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颜色是黑色或棕黑色。在熔壳冷却的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也保留下来,叫\"气印\"。气印的样子很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 熔壳和气印,.是陨石表面的主要特征。如果你看到的\"石头\"或是铁块的表面有这样一层熔壳和气印,那你可以立刻断定,这是一块陨石。但是,落下来年代较长的一些陨石,由于根据物质成分的不同,陨石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石陨石、铁陨石(也叫陨铁)和石铁陨石。 陨石在高空飞行时,表面温度达到几千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下,陨石表面熔化成了液体。后来由于低层比较浓密大气的阻拦,它的速度越来越慢,熔化的表面冷却下来,形成一层薄壳,叫'熔壳'。熔壳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颜色是黑色或棕黑色。在熔壳冷却的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也保留下来,叫'气印'。气印的样子很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 熔壳和气印,.是陨石表面的主要特征。如果你看到的'石头'或是铁块的表面有这样一层熔壳和气印,那你可以立刻断定,这是一块陨石。但是,落下来年代较长的一些陨石,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和雨淋,熔壳脱落了,气印也就不易辨认出来了。但是,那也不要紧,还有别的办法来辨认。石陨石的样子很像地球上的岩石,用手掂量一下,会觉得它比同体积的岩石重些。石陨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几的铁,有磁性,用吸铁石试一试就会感到。另外,仔细看看石陨石的断面,会发现有不少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90%的石陨石都有这种球粒,它们是陨石生成的时候产生的,是辨认石陨石的一个重要标记。
5. 陨石的资料图片
因为陨石是外太空的来物,陨石确定真假是需要仪器鉴定的,肉眼只有辅助的作用。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陨石大体可分为石质陨石、铁质陨石,石铁混合陨石。
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3.5之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 7.5~8.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5~6.0间。
陨星的形状各异,最大的陨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号陨石,最大的陨铁是纳米比亚的戈巴陨铁,重约60吨。中国陨铁石之冠是新疆青河县发现的“银骆驼”,约重28吨。
(5)石陨石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陨石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铁陨石(铁镍合金)、和石铁陨石(铁和硅酸盐混合物),是坠落最多的一类陨石。
主要或全部由硅酸盐矿物,特别是铁镁硅酸盐组成的陨石的总称,其中金属铁-镍含量低于30%。根据岩石结构有无球粒存在而分为球粒陨石和非球粒陨石两大类;根据整体化学成分,球粒陨石被分为碳质球粒陨石、普通球粒陨石和顺火辉石球粒陨石类。
陨石特征:
1、熔坑:陨石表面都布有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凹坑,即熔蚀坑。不少陨石还具有浅而长条形气印,可能是低熔点矿物脱落留下的。
2、熔壳:陨石在经过大气层时,极高的温度导致陨石表面熔融,产生了一层微米至毫米级别玻璃质层,这就是熔壳。当陨石在地表存在较长时间后,其熔壳易被风化而消失掉。
3、比重:陨石因为含铁镍比重较大,铁陨石比重可达8,石陨石也因常含20铁镍,比一般岩石比重也大些。但是,存在极少量的石质陨石(如碳质球粒陨石等)因不含或金属含量极低,其密度与一般地球岩石相似。
6. 陨石长什么样
1、陨石大体可分为;石质陨石,铁质陨石,石铁混合陨石。每类陨石下面又有子项。月球陨石可分为火山岩和沉积岩两大类,月球玄武岩是构成月球的主要岩石之一,颜色为黑色,白色,暗紫色,紫红色,绿色,墨绿色,灰绿色,黄色,棕黄色,混合色等。
2、陨石(meteorite)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
7. 石陨石是什么样的呢
陨石是来自大气层外的神秘坠物,带着光芒划过天空,引人遐想。几乎所有古代文明都留有关于陨石的记载,一些民族和宗教还将陨石视为圣物,相比之下,我国古人对于陨石的看法则较为客观。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中就着有:“陨石,星也”。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日趋繁荣。目前全球有4亿收藏与投资艺术收藏品人群,中国近1亿。2010年中国已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在全球所占份额为23%;2011年,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由2010年的23%上升到30%,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年成交额增幅超过150%,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的增幅和涨势。继金融和房地产后,艺术品领域又将掀起新的经济狂潮。
8. 常见的陨石种类有哪些,你知道吗
陨石是非常稀有的外来太空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科研,收藏和经济价值。陨石种类诸多,分为三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橄榄陨石),它们携带了大量的宇宙信息,是人类研究宇宙、太阳系及地球生命形成和演化,以及宇宙灾害、特殊矿产生的宝贵实物资料,也对人们研究地球外生命提供了难得的载体,被视为具有重要科学与文化价值的文物标本。陨石的种类很多,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三、石陨石
石陨石分为无球粒陨石(7个子分类)和球粒陨石(4个子分类),其中K类球粒陨石是一组数量最少的球粒陨石,总共只有4块,1块(KAKANGARI)是目击陨石,3块(Lea County 002, Lewis Cliff87232和NWA10085),由于此类陨石数量极少,极易风化成碎渣(进一步导致发现数量稀少),故该陨石在市场上几乎没有流通。
石陨石的样子很像地球上的岩石,用手掂量一下,会觉得它比同体积的岩石重些。石陨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几到35%一下的铁,有磁性,用吸铁石试一试便会感到。另外,仔细看看石陨石的断面,会发现有不少的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90%以上的石陨石都有这样的球粒,它们是陨石生成的时候产生的。是辨认石陨石的一个重要标记。
石陨石上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辉石和少量斜长石组成,也含少量金属铁微粒,有时可达20以上。密度3至3.5。石陨石占陨石总量的95%。是陨石里面比较常见的。简单来说,由于里面的含铁量偏低,有一个比较容易和其他陨石区分的是,石陨石磁性很小。
9. 陨石都有哪些
最大的铁陨石:霍巴铁陨石,长2.75米,宽2.43米,重达60吨,发现于非洲纳米比亚南部格鲁特丰坦附近的西霍巴地区,至今仍“安息”原地,因为世上没有一个博物馆能装得下它。最大的石陨石:中国吉林1号陨石,重6.7吨,当然它是可以被博物馆珍藏的了。
含宝石的陨石:1971年降落在芬兰的陨石里藏有许多极微小的宇宙钻石。1887年9月落在代尔加河畔的陨石,有一颗巨大的钻石,后来成为皇室珍品。
充当杀手的陨石:1955年,美国阿拉巴马州希拉考加城的休莱特·胡杰斯太太正躺在沙发上打盹,突然一声巨响惊醒了她,一块3.9千克重的陨石落在她身旁。1847年,一块陨石击中一艘从日本开往意大利的船只,两个水手不幸丧命。1639年,在四川长寿县,陨石一次就砸死了几十人。1512年,山东丰城由于陨石引起火灾,烧毁房屋千余间,次年,丰城亦因陨石起火,使2万户人无家可归。
可见,从古到今,地球是在无数次的敲打中度过的,并且将来仍面临着天体的撞击,甚至不排除会遭受像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所曾面临的厄运,这么说并不是危言耸听。1976年3月8日下午,中国吉林市北郊降落了一次世界上罕见的陨石雨:陨落的巨石穿透冻土层,砸出一个深6.5米、直径2米多的坑。这块陨石重1770千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石陨石,连同收集到的其他陨石,总重量达2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