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朝(包括南明)所有皇帝
一、明朝君主列表
1、
2、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3、朱由崧
朱由崧(1607年—1646年),明朝第十七位皇帝,南明首位君主。明末清初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
朱由崧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福忠王朱常洵庶长子,生母姚氏。1644年到1645年在位,年号弘光,后世称为弘光帝。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七月朱由崧生于福王京邸,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其父朱常洵封德昌王,朱由崧受封为福王世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福王朱常洵被杀两年后,崇祯帝下诏令朱由崧袭封福王爵位。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崇祯帝殉国后,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镇拥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弘光政权,在位仅八个月。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南京城门大开,朱由崧逃亡芜湖,后押往北京,翌年被清军处死。时年四十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朝君主
B. 明朝的所有皇帝
正统是16个皇帝,其中明英宗即位了两次。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
明惠帝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长子。
明成祖朱棣
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 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
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时期,朱高 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 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 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宣宗朱瞻基
宣宗朱瞻基,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 ,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
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宣宗皇帝的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的 正宫胡皇后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是一位不可多得好皇后,宣宗还有一位贵妃,姓孙, 这位孙贵妃深的宣宗皇帝的喜爱,唯一遗憾是没有得到皇后的宝座,于是孙贵妃绞尽脑汁总想挤掉胡皇后而自立。机会终于来了,宣宗皇帝的子嗣一直不旺胡皇后没能为宣 宗生下一个皇子,孙贵妃虽然也没能生子,但他想出了一条偷梁换栋的计策,他派人在 宫中四处打探看哪位宫女被皇帝临幸后怀有了身孕,于是将找到的宫女藏在秘室之中, 与外界隔绝,派专人送饭、照看。然后买通御医,对外号称怀孕,并伪装了许多怀孕的迹象。
明代宗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宣宗皇帝的次子。谈起景泰帝,大家不免想起任用于谦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英宗复辟等一些传奇经历
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原名朱见浚,英宗土木堡之变后,两岁的朱见浚就被孙太后立为太子, 谁知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叔叔景泰帝即位后,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就开始考虑如何废掉他,而用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
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宪宗皇帝之子,生母纪氏。
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生母张皇后。
明世宗朱厚骢
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明代第11位皇帝。
明穆宗朱载后
明穆宗朱载后,年号,隆庆,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岁登基,
C. 中国明朝历代皇帝列表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 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 ,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 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朝历代皇帝:如图
D. 明朝有多少位皇帝
明朝(1368~1644年),共有16位皇帝。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
具体如下:
1、朱元璋 太祖 高皇帝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葬于孝陵
2、朱允炆惠宗 让皇帝(又谥惠帝)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证
3、朱棣 成祖(原为太宗) 文皇帝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永乐(1403年——1424年) 葬于长陵
4、朱高炽仁宗 昭皇帝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葬于献陵
5、朱瞻基宣宗 章皇帝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葬于景陵
6、朱祁镇英宗 睿皇帝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 葬于裕陵
7、朱祁钰代宗 景皇帝 恭仁康定景皇帝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葬于景泰陵(唯一一个在北京继位却没有葬入13陵的明代帝王)
8、朱见深宪宗 纯皇帝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葬于茂陵
9、朱祐樘 孝宗 敬皇帝 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葬于泰陵
10、朱厚照武宗 毅皇帝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葬于康陵
11、朱厚熜世宗 肃皇帝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葬于永陵
12、朱载垕穆宗 庄皇帝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隆庆(1567年——1572年) 葬于昭陵
13、朱翊钧神宗 显皇帝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 葬于定陵
14、朱常洛光宗 贞皇帝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葬于庆陵
15、朱由校熹宗 悊皇帝 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天启(1621年——1627年) 葬于德陵
16、朱由检毅宗(原为思宗) 烈皇帝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崇祯(1628年——1644年) 葬于思陵。
E. 大明皇帝列表
1、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皇帝表朱元璋(1328年-1398年),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
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1402年),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惠帝为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
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一说剃发出家。
3、明成祖朱棣。
朱棣(1360年-1424年),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成祖为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02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1378年-1425年),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为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0个月,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1398年-1435年),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1427年-1464年),年号“正统”“天顺”(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剌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7、明景帝朱祁钰。
朱祁钰(1428年-1457年),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
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剌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一个月后,景帝去世。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8、明宪宗朱见深。
朱见深(1447年-1487年),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不勤政,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去世,时年41岁。
9、明孝宗朱佑樘。
朱佑樘(1470年-1505年),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而在他统治的18年也被誉为”弘治中兴“。他于1505年去世,时年36岁。
明朝国号的由来: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后来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1644年北京陷落后,南方各地先后拥立明朝宗室建立朝廷。
沿用大明国号,别称南明或后明,清人称之为伪明,奉大明正朔的郑芝龙在东南沿海建立了明郑势力,后其子郑成功及其孙郑经在台湾建立的政权又称为明郑时期。
F. 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列表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如下所示:
1、朱元璋。庙号:太祖,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
2、朱允炆。庙号:惠宗,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
3、朱棣。庙号:成祖,年号:永乐(1403年-1424年)
4、朱高炽。庙号:仁宗,年号:洪熙(1424年-1425年)
5、朱瞻基。庙号:宣宗,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
6、朱祁镇。庙号:英宗,年号: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
7、朱祁钰。庙号:代宗,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8、朱见深。庙号:宪宗,年号:成化(1465年-1487年)
9、朱祐樘。庙号:孝宗,年号:弘治(1488年-1505年)
10、朱厚燳。庙号:武宗,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
11、朱厚熜。庙号:世宗,年号:嘉靖(1522年-1566年)
12、朱载垕。庙号:穆宗,年号:隆庆(1567年-1572年)
13、朱翊钧。庙号:神宗,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
14、朱常洛。庙号:光宗,年号: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15、朱由校。庙号:熹宗,年号:天启(1621年-1627年)
16、朱由检。庙号:思宗崇祯(1628年-1644年)
(6)明朝皇帝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1、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驾崩。八月初一,皇太子朱常洛即位,宣布次年改元泰昌,然朱常洛在同月就驾崩了,皇太子朱由校即位,“泰昌”年号并未启用。遂决定以当年正月至七月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至十二月为泰昌元年,次年为天启元年。
2、朱由检自缢殉国后,安宗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朱聿键为隆武帝后,上庙号威宗。清朝上谥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庙号怀宗(后除)。后世史学家一般以南明谥号、庙号为主,称崇祯帝为明思宗。(其他庙号也有使用)
3、永历年号在明昭宗在位时共使用十六年,不包括郑成功在台湾沿用的时间。
G. 大明王朝帝王属相图片,仔细看明朝16位君王的画像,背后隐了什么有趣的
提起大明王朝帝王属相图片,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列表,另外,还有人想问明朝十六个皇帝的画像还有他们的资料,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明朝朱元璋属相,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仔细看明朝16位君王的画像,背后隐了什么有趣的秘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明王朝帝王属相图片
那个秘密就是大部分明朝帝王都像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有一张国字脸,个别几个不是瓜子脸就是既不像瓜子脸也不像国字脸的脸型。
朱元璋的画像是有争议的,因为朱元璋在有很多画像,各种各样的都有。但是看了明朝其他帝王的画像,人们就一致认为国字脸的朱元璋画像是真的,因为在明朝十帝王的画像大部分都是国字脸,所以大家都认为老朱家的遗传基因就是国字脸。
那位既不瓜子脸也不国字脸的帝王叫朱佑樘,他有一个悲惨的童年,他的朱见深那些妃子为他生下了很多女儿,就是没有一个儿子,这可把他给急坏了。这时候伺候他的公公告诉他其实他已经有一个儿子,并且已经六岁了。
原来是朱见深曾经见到一个宫女很漂亮便让她留宿了一晚,也就是那一晚怀上了龙种,但是那时候万贵妃的权力非常大,她对于这个宫女非常的嫉妒,便骗别人她没有怀孕只是肚子上长了瘤并且将她打入冷宫。
然后这个宫女将孩子给生了出来并且取名为朱佑樘,万贵妃知道后便叫太监张敏过去将朱佑樘给,但是因为这个宫女人缘非常的好,张敏不忍心将朱佑樘便将它了起来。在朱佑樘六岁的那一天张敏将他的存在告诉给了朱见深,朱见深便将他封为太子,但是那个宫女没过多久就死了并且张敏也了,所以朱佑樘的童年是非常黑暗的。
而那位长着瓜子脸的帝王便是朱佑樘的儿子朱厚照,这两代的脸型没有继承老朱家的国字脸,所以他们两个的身世受到了许多人的怀疑,但是因为历史太过久远,所以也没有得出一个结论出来。
大明王朝帝王属相图片: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的属象是什么?
求明朝历代皇帝图表。
谁有明朝所有皇帝图片?
这里就有啊
历史上的皇帝都是什么属相
明朝朱元璋属相
明朝皇帝年轻画像图片
皇帝年轻时的照片比较难找,武宗很年轻就挂了,所以他年轻时候的照片我是有!
我可以马上打包发给你!你自己去看看。希望你喜欢!
顺便说下:我也很喜欢明朝,要是有机会可以随时讨论!呵呵…
大明王朝帝王属相图片:明朝十六个皇帝的画像还有他们的资料
明太祖朱元璋[转自铁血社区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以求温饱。谁知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身体,同时也使他初步接触了一些反元的思想。到家乡后不久,由小时的玩伴汤和介绍,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他的睿智与勇敢,很快成为了郭子兴的心腹,并取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在郭子兴部下期间,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并掌握了一只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这使得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很轻易地就打败了郭子兴的儿子,取得了对这只队伍的控制权。朱元璋并不满足以得的地盘,他要大占宏图就要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样(集庆)就走入了他的视线。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并改名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良、缓称王”大力发展生产,为今后的更大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他在大败陈友亮,鄱阳湖血战彻底击溃比自己强大的陈友亮,消灭浙江的张士诚,沈杀韩林儿,派徐达、常遇春北伐。逐个消灭了各个,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将元顺帝赶出。建国后,他采取与民的,减免赋税,颁布《大明律》稳定秩序。同时他废除丞相,实行六部制,改御史台为院,实行卫所制,使武将与兵权分离,设立锦衣卫,对朝臣和百姓进行,这一系列的措施都使皇权得到大大的加强。朱元璋的屡兴大狱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洪武时期的功臣除了耿并文等少数几个外,其余全部被杀。胡惟庸一案,牵连被杀者达三万人,朱元璋晚年的蓝玉案又牵连了一万五千人。以至于到了靖难之役朝廷竟无将可派,可以说朱元璋的分封外藩和大杀功臣直接导致了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失败。年5月,明太祖朱元璋病死于,在位31年,终年71岁。[转自铁血社区
以上就是与仔细看明朝16位君王的画像,背后隐了什么有趣的秘密?相关内容,是关于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列表的分享。看完大明王朝帝王属相图片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