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秦仲文的个人履历
秦仲文 (1896~1974),原名秦裕荣,号仲文,后又以秦裕为笔名,别署梁子河村人,画室名群峰扶翠之居。1896年1月26日生于河北省遵化县梁子河村,1974年6月23日卒于北京。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自幼喜欢绘画,初临摹《芥子园画传》、《纫斋画》、《古今名人画稿》。1915年入北京大学法政系。书画师从章浩如先生,并曾得贺履之、陈师曾、汤定之、金城诸前辈指点;1918年参加蔡元培校长主办的中国画法研究会,1920年参加金城等创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担任研究员,用力于临摹古代名作。其山水画初学晚清奚冈、黄谷原、戴醇士诸家。后深入研习清初龚贤、查士标等人作品。因此,先生在书画史论和书画艺术上都打下了极其深厚的传统笔墨基础。他的画作浓郁沉厚、简括宁静,从技法到意蕴均富文气。其成名早于齐白石、徐悲鸿等人,是坚持笔墨为宗的我国传统北派的重要代表画家之一;1921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即原北平艺专)、京华美术学院、国立北平艺专。解放后历任北京画院画师、院委、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等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性豪爽,能直言。1947年,在北平艺专任教(原国立北京艺专)时,与寿石工、李智超二教授一起,因对艺专中国画教学主张与徐悲鸿不同而发生激烈争论,反对徐悲鸿在中国画教学和创作中,生吞活剥照搬西画画法的“以素描为中国画造型基础”的教学法。当年暑期后三人被徐悲鸿解聘。这就是轰动其时的“三教授事件”,从此,在政治上遭受冷落; 50年代中期,又着文与王逊进行中国画问题的论争,极力维护传统画法与特点。文革期间受迫害,据早年曾受业于秦仲文先生的当代资深山水画家、国画理论家关瑞之先生回忆:1974年秦仲文先生的国画《群鸡》被文化部定为“黑画”,并定性为“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战略” ,最终秦先生积郁成疾于1974年秋去世。他是当年唯一受迫害致死的“黑画家” 。1978年秦仲文先生和其他“黑画家”在政治上得到彻底平反 。
Ⅱ 雪飞是什么时期画家
韦雪飞,临沂人,1969年生,毕业于临沂幼师。当今书圣故里实力派女画家。
雪飞内秀,谦虚低调,天资聪颖,自幼酷爱画画。毕业后,到沂蒙百货大楼、中国移动公司等大型企业从事美术宣传工作。期间潜心作画,常年笔耕不辍。曾师承孙其峰、赵启俊等名家,虚心好学,进步很快,画技日趋成熟。其创作涉猎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近几年专攻山水画。雪飞功底深厚,画风朴实,简洁明快,生动灵气,富有层次感和厚重感。
用力贯古今用功用心来形容雪飞绘画,并不为过。她不仅家中备有固定的画室,在门市的墙壁上也布有一矩形画板,心在山水,面壁思索,创作不止,可谓是用功之人。其画技循序渐进,作品日见成熟。2012年,雪飞参加了一次在北京举行的大型画展,所展作品引起了几位大家的注视,赞赏雪飞是一位有实力、有潜力的山水画家。其中的书画大师陈长智欣然接纳其为弟子,达成意向,定期在传统山水画技法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其绘画水准再上台阶,作品也有机会摆在了全国的层面上。
雪飞的山水画,一直是现代画法,崇山峻岭,飞流瀑布,大气磅礴,云行雾绕,柔静如水,动静结合,恰到好处。成为陈氏弟子后,主攻传统画法,重点演习陈少梅等名家风格,走古今结合的路子,已逐渐彰显出自己的作品特点,离名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雪飞的导师陈长智,是上世纪中叶闻名海内外与徐悲鸿、李苦禅、李可染等齐名的绘画大师、国画巨匠陈少梅之子。可惜陈少梅45岁,英年早逝,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览的清明上河图就出自他的笔下。陈长智1939年生,现居北京,自幼在母亲冯忠莲的指导下,学习陈少梅绘画技法,并从师孙之俊、李智超、谢时尼等名家。他的画以笔墨健俊清雅着称。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陈少梅艺术研究会主任等。(后附陈少梅、陈长智部分作品)。
雪飞作品多次参展参赛并获奖。广受欢迎,成为许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议室、办公室、公共服务场所及家庭等装点上品。(李庆博)
Ⅲ "皖南佳山水,历历蟠心胸"是一首什么诗
《游玉泉山呈袁伯长学士》是元代朱德润创作的一首诗。
作品名称 游玉泉山呈袁伯长学士
作者 朱德润
创作年代 元代
作品出处 《存复斋集》
作品体裁 古体诗
作品原文
宛平佳山水,历历蟠心胸。
忽登群峰顶,下瞰青莲宫。
长松腾翠蛟,古磴妥垂虹。
云开扶舆气,翕忽如仙翁。
我来方醉后,游览彻九重。
长啸出林杪,振袂扬天风。
愿同安期生,携手凌昊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