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最大的鱿鱼 大王酸浆鱿身长10米却不可食用
鱿鱼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道美味的菜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平时我们见到的鱿鱼不过几分米,而世界上有一种叫做大王酸浆鱿的鱿鱼身长10米,简直让人大开眼界。这种鱿鱼虽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鱿鱼,但却没有食用价值,倒是令很多吃货们失望了。
是世界上最大的鱿鱼
大王酸浆鱿又称巨枪乌贼,身长5至10米,重50至300公斤不等,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只大王酸浆鱿死时身长11米,活着时身体长度应该接近10米。大王酸浆鱿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鱿鱼品种,还是世界最大的无脊椎动物。
平均寿命很短
大王酸浆鱿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的海域,在300至4000米深的海洋中活动。它们的生长速度很快,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不过它们死得也很快,平均寿命不到一年半。
眼睛能产生光芒
大王酸浆鱿的眼睛很大,它们是拥有最大眼睛的动物,在它们巨大的眼睛上长有发光器,能产生光芒,方便它们在漆黑的深海里视物。当大王酸浆鱿遇到天敌抹香鲸时,它们通过观察抹香鲸身边的发光微生物的流动情况,来判断抹香鲸所在的位置,以此来躲避追捕。
不具有食用价值
大王酸浆鱿虽然也属于鱿鱼,但不同于寻常鱿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它们不具有可供食用的价值,对人类而言只有研究意义。
B. 鱿鱼的种类有哪些
是两种鱿鱼.鱿鱼
开放分类: 生物、饮食、水产、海鲜、软体动物
鱿鱼,虽然习惯上称它们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在分类学上,鱿鱼是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二鳃亚纲--十腕目的动物。鱿鱼体内具有二片鳃作为呼吸器官;身体分为头部、很短的颈部和躯干部。头部两侧具有一对发达的眼和围绕口周围的腕足。
目前市场看到的鱿鱼有两种:一种是躯干部较肥大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枪乌贼”;一种是躯干部细长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柔鱼”,小的柔鱼俗名叫“小管仔”。
枪乌贼科(Loliginidae;squid): 头足纲的1科,通称枪乌贼。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浅海,约有50种。
常活动于浅海中上层,垂直移动范围可达百余米。以磷虾、沙丁鱼、银汉鱼、小公鱼等为食,本身又为凶猛鱼类的猎食对象。 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卵包于胶质卵鞘中,每个卵鞘随种类不同包卵几个至几百个,不同种类的产卵量差别也很大,从几百个至几万个。
中国枪乌贼(俗称“鱿鱼”),肉质细嫩,干制品称“鱿鱼干”,肉质特佳,在国内外海味市场负有盛名,年产4~5万吨,主要渔场在中国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和广西近海,以及菲律宾、越南和泰国近海。
乌贼俗称墨斗鱼、乌鱼,因其没有脊椎骨,虽然被叫做鱼,其实它是生活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乌贼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全身皆可入药。乌贼的内壳,在中医学上称为海螵蛸、乌贼骨。海螵蛸在中医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草纲目》中记载海螵蛸"诸血病皆治之"。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的功效,海螵蛸是治疗胃部疾病的主药。用海螵蛸配置的治疗胃病的的中成药,在治疗胃部疾病时,都发挥了显着的疗效。海螵蛸是治疗各种出血的良药。我国有许多用海螵蛸治疗出血的良方。治疗胃出血,可以用海螵蛸加白芨共研细粉,内服治疗;治疗肺结核咳血,可以将海螵蛸、仙鹤草、茜草煎后服用。对于外伤引起的出血,可以将海螵蛸、骨粉、蒲黄碳各等分研磨后撒在伤口治疗。海螵蛸还可以用于拔牙和鼻部手术止血。乌贼直肠末端膨大的部分叫做墨囊,是乌贼在遇到危险时,向强敌施放墨汁的容器。乌贼墨的主要成份是乌贼墨黑色素,它是全身性止血药,可以用于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和肺咳血的治疗。此外,药理研究还发现,乌贼墨对急性放射病有预防作用。乌贼骨经过一定的制备,可以得到一种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除此之外,从乌贼体内还能提取出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物质。乌贼肉煮食,可以治疗妇女血虚经闭。乌鱼蛋可以开胃利水。乌贼确实全身都是药。
章鱼又名八爪鱼 (英文名octopus),同属海洋软体动物。
八腕目(Octopoda)头足类软体动物的通称。但严格意义上仅指章鱼属(Octopus)动物,广泛分布于浅水中。
章鱼的大小相差极大。最小的章鱼是乔木状章鱼(O. arborescens),长约5公分(2吋),而最大的种可长达5.4公尺(18呎),腕展几达9公尺(30呎)。典型的章鱼的身体呈囊状;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能有力地握持他物。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
章鱼将水吸入外套膜,呼吸后将水通过短漏斗状的体管排出体外。大部分章鱼用吸盘沿海底爬行,但受惊时会从体管喷出水流,从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动。遇到危险时会喷出墨汁似的物质,作为烟幕。有些种类产生的物质可麻痹进攻者的感觉器官。
最熟知的章鱼是普通章鱼(O. vulgaris),体型中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温带海域,栖于多岩石海底的洞穴或缝隙中,喜隐匿不出。主要以蟹类及其馀甲壳动物为食。该种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者,又具有高度发达的含色素的细胞,故能极迅速地改变体色,变化之快亦令人惊奇。
章鱼雌雄异体。雄体具一条特化的腕,称为化茎腕或交接腕,用以将精包直接放入雌体的外套腔内。普通章鱼于冬季交配。卵长约0.3公分(1/8吋),总数在10万以上,产于岩石下或洞中。幼体于4∼8周后孵出,孵化期间雌体守护在卵旁,用吸盘将卵弄干净,并用水将卵搅动。幼章鱼形状酷似成体而小,孵出后需随浮游生物漂流数周,然后沉入水底隐蔽。
章鱼主要以虾蟹为食,但有些种类食浮游生物。许多海鱼以章鱼为食。在地中海地区、东方国家及世界上一些其他地区,长期以来人们视章鱼为佳肴。
八腕目(Octopoda)头足类软体动物的通称。但严格意义上仅指章鱼属(Octopus)动物,广泛分布于浅水中。
章鱼的大小相差极大。最小的章鱼是乔木状章鱼(O. arborescens),长约5公分(2吋),而最大的种可长达5.4公尺(18呎),腕展几达9公尺(30呎)。典型的章鱼的身体呈囊状;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能有力地握持他物。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
章鱼将水吸入外套膜,呼吸后将水通过短漏斗状的体管排出体外。大部分章鱼用吸盘沿海底爬行,但受惊时会从体管喷出水流,从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动。遇到危险时会喷出墨汁似的物质,作为烟幕。有些种类产生的物质可麻痹进攻者的感觉器官。
最熟知的章鱼是普通章鱼(O. vulgaris),体型中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温带海域,栖于多岩石海底的洞穴或缝隙中,喜隐匿不出。主要以蟹类及其馀甲壳动物为食。该种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者,又具有高度发达的含色素的细胞,故能极迅速地改变体色,变化之快亦令人惊奇。
章鱼雌雄异体。雄体具一条特化的腕,称为化茎腕或交接腕,用以将精包直接放入雌体的外套腔内。普通章鱼于冬季交配。卵长约0.3公分(1/8吋),总数在10万以上,产于岩石下或洞中。幼体于4∼8周后孵出,孵化期间雌体守护在卵旁,用吸盘将卵弄干净,并用水将卵搅动。幼章鱼形状酷似成体而小,孵出后需随浮游生物漂流数周,然后沉入水底隐蔽。
章鱼主要以虾蟹为食,但有些种类食浮游生物。许多海鱼以章鱼为食。在地中海地区、东方国家及世界上一些其他地区,长期以来人们视章鱼为佳肴。
C. 可食用鱿鱼有哪几种怎么区分
章鱼就是八爪鱼,墨鱼、目鱼就是乌贼!
鱿鱼
鱿鱼,虽然习惯上称它们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在分类学上,鱿鱼是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二鳃亚纲--十腕目的动物。鱿鱼体内具有二片鳃作为呼吸器官;身体分为头部、很短的颈部和躯干部。头部两侧具有一对发达的眼和围绕口周围的腕足。
目前市场看到的鱿鱼有两种:一种是躯干部较肥大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枪乌贼”;一种是躯干部细长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柔鱼”,小的柔鱼俗名叫“小管仔”。
章鱼
章鱼跟乌贼一样,也是属于头足类的动物,因为它的脚也是生在头顶上的。不过它只有八只脚,而没有像乌贼那样专门用来捕捉食物的捉脚。它的八只脚很长,好像八条带子,所以渔民们都把它叫作“八带鱼”。
章鱼也是很凶猛的动物。在它的脚上长有吸着力很强的大吸盘。如果我们捉到一个小章鱼,把它拿在手里,它马上就会用吸盘吸住我们的手,要想把它取下来还很费力呢!
章鱼的身体里面也有墨囊,而且所含的墨汁也是含有毒素的,不但可以用来防御敌人,而且还可以用来进攻敌人。一件很有趣的事实是,章鱼在休息的时候,并不是全身一齐休息,而是留有一条或两条长脚值班,不停地转动。尽管它的身体和其他的脚感觉都比较迟钝了,但是,如果轻微地触动到它的值班脚,章鱼就会立刻跳起来,并释放出浓厚的墨汁,把自己隐藏起来。
因为章鱼具有强有力的脚和吸盘,又有很好的防御工具,所以在海洋里和它相同大小的动物都会受到它的侵害。就连最大的、装备最好的螯虾身体的大小虽然和章鱼差不多,但也难免要成为它的牺牲品。
章鱼的肉很肥厚,也是优良的海产食品。
【章鱼生物学】地方名长章、短脚章、坐蛸、石吸、望潮、章干、八爪鱼、八带鱼,学名Octopus vulgaris ,英文名Octopus ,日文名マダコ,属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蛸科(章鱼科),或称蛸(shāo)。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渔期分为春秋两季,春季3-5月份;秋季9-11月份 。
章鱼体呈短卵圆形,无鳍。头上生有8条腕,故又称“八带鱼”。腕间有膜相连,长短相等或不相等;腕上具有2行无柄的吸盘。多栖息于浅海砂砾或软泥底以及岩礁处,肉食性,以瓣鳃类和甲壳类为食。春末夏初,喜在螺壳中产卵,故可用绳穿红螺壳沉入海底,按时提取捕得。秋冬季常穴居较深海域泥沙中。我国常见的章鱼有:短蛸(Octopusochellatus)、长蛸(Octopusvariabilis)和真蛸(Octopusvulgaris)等。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的膜伸缩来游泳,或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
乌贼
乌贼属于无脊椎软体动物。在海洋生物中,乌贼的游泳速度最快,它的游泳速度非常快,与一般鱼靠鳍游泳不同,它是靠肚皮上的漏斗管喷水的反作用力飞速前进,其喷射能力就象火箭发射一样,它可以使乌贼从深海中跃起,跳出水面高达7米到10米。乌贼的身体就象炮弹一样,能够在空中飞行50米左右。乌贼在海水中游泳的速度通常可以达到每秒15米以上,最大时速可以达到150公里。号称鱼类中游泳速度冠军的旗鱼,时速只有110公里,只好甘拜下风了。世界上所有的乌贼中,最小的要算是雏乌贼了。它的身长不超过1.5厘米,和一颗花生的大小差不多,体重只有0.1克。这种超小型的乌贼生活在日本海浅海的水草里,其模样同一般的乌贼非常相似,只是背上多了一个吸盘,可以吸附在水草上,不致被海水冲走。平时它在水草上休息,一旦发现猎物便突然出击,吃饱后,又回到水草上安静地休息,等待下一个猎物。世界上最大的乌贼要算大王乌贼了。它们一般生活在大洋深处,白天在深海中休息,晚上游到浅海觅食。在乌贼的王国里,还有一种体形很小的萤乌贼。它是一种会发光的生物,其腹面有3个发光器,有的眼睛周围还有一个。它发出的光可以照亮30厘米远。当它遇到天敌时,便射出强烈的光,把天敌吓得仓皇而逃。
乌贼可以说全身是宝,食用味美,药用效佳。难能可贵的是它将食物的美食功能与医药保健功能结合在一起。按我国中医的传统观念,治病可以有药疗和食疗两种,而食疗即是把食品的美食功能与药用价值结合在一起,它既符合传统的医学观念,又接近现代保健食品的概念。
乌贼的吃法很多,如凉拌,爆炒乌鱼丝,爆乌鱼卷,烧乌鱼汤,溜乌鱼片等,尤其用鲜蒜苔红烧乌鱼肉,味道异常鲜美。它的卵烤成鱼胶,再经厨师之手,就成了驰名中外的上等佳肴了。另外,乌贼的内脏可榨制内脏油,是制革的好原料。它的眼珠可制成眼球胶,是上等胶和剂。
分辨三者干货
鱿鱼干
鱿鱼以干爽、肉质细致着称,体形完整、光亮洁净、具有干虾似的颜色、表皮有一层白色粉末、干爽、淡口者为上品。潮湿、粉膜脱去者为次品,有斑点、霉味为的为低劣品或者变质品。
墨鱼干
优质墨鱼干体形完整,色泽光亮,肉体洁净,平展宽厚,呈棕红色半透明状,有清香味。质量软次的局部有黑斑,表面带粉白色,背部呈暗红色。
章鱼干
章鱼干是用真蛸、短蛸、长蛸加工而成的干品。合格的章鱼干体形完整,肉体坚实而肥大,爪粗壮,体呈鲜艳的柿红、棕红色,表面浮有白霜,身干而有清香味,淡口。色泽呈暗紫红色的质量较差。
三者用作菜肴有不同的烹饪方法
鱿鱼鲜货和干货均可与蔬菜配炒,鱿鱼干剁肉饼是佐膳美味。
墨鱼干可与五花腩用微火炖。大只鲜墨鱼是酒楼席上的花枝片,可用作螺片。
章鱼干用之煲猪肉汤,也可切粒加进有味饭中。
D. 章鱼、乌贼、鱿鱼如何区分有什么区别
章鱼属于八腕总目(Octopoda),有八条相对较长的腕足,这也是我们经常把它们叫作八爪鱼(主要种类是真蛸Octopusvulgaris)的原因。
多数雄章鱼右侧的第三腕特化为交接腕,或称生殖腕。交接腕上具有特化的吸盘或沟槽,能将精荚送入雌性体内,是许多头足类判断雌雄的重要依据。
拓展资料
从纲这一层开始分的话,章鱼、乌贼和鱿鱼三种生物还是一家人,它们都隶属于头足纲蛸亚纲(也就是二鳃亚纲)。然后从目这一层就开始分化了,章鱼属于八腕目无须亚目,乌贼和鱿鱼则属于十腕目,其中乌贼又单属于乌贼目。到科这一层,三种生物就彻底区分开了,章鱼属于章鱼科,乌贼属于乌贼科,鱿鱼则属于枪乌贼科。
章鱼的习性是比较特殊的,它们喜欢用自己触手上的吸盘沿着海底慢慢爬行。鱿鱼章鱼喜欢黑暗的环境,所以往往处于更深的水域。
乌贼和鱿鱼的习性就比较相似了,它们俩都喜欢光亮,所以喜欢待在比较浅的水域。它俩的速度明显也比章鱼更快,十条触手同时发力,可以海中快速地前进。
E. 海鲜有哪些种类图片
常见的海鲜有:
1.鱼类:
沙鱼、大鸦片、大海鳝、大鲁子、三文鱼、小嘴鱼、棒鱼。 老板鱼、黄花鱼安康鱼、拔鱼、加吉鱼、海浮鱼、八角鱼。 沙丁鱼、红头鱼、大头鱼、昌鱼、大黄鱼、雅片鱼、小嘴鱼、多宝鱼、海黑鱼等。
2.虾类:
龙虾、龙虾仔、基围虾、皮虾、青虾、大海虾、卢姑虾、竹节虾等。
3.贝类:
小海波螺、香螺、香波螺、辣波螺、尖波螺、偏定螺、海兔、花螺、钢螺、赤子、蛏子等
1、蛏(青)子——蛏子
蛏(chēng)子 razor clam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
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最大体长可达19cm。近岸浅海虾类,它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和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而且能耐低氧,具有潜底习性。因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能活体销售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F. 鱿鱼、乌贼、墨斗鱼、章鱼,怎么分别啊
简单说,如果有人问你,那是什么?鱿鱼和乌贼,你都叫乌贼即可,都是一个种类。大致10条触手,章鱼只有8个,而且体型明显有个大脑的样子,很好区分。
详细分类如下:
乌贼:
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墨鱼。所以: 乌贼就是墨鱼
特征:有一厚的石灰质内壳(乌贼骨、墨鱼骨或海螵蛸)。乌贼约有350种,体长2.5~90公分(1~35吋),最大大王乌贼体长逾20米。乌贼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沿岸浅水中。
乌贼的身体像个橡皮袋子,内部器官包裹在袋内。在身体的两侧有肉鳍,用来游泳和保持身体平衡。头较短,两侧有发达的眼。头顶长口,口腔内有角质颚,能撕咬食物。乌贼的足生在头顶,所以又称头足类。头顶的10条足中有八条较短,内侧密生吸盘,称为腕;另有两条较长、活动自如的足,能缩回到两个囊内,称为触腕,只有前端内侧有吸盘。乌贼主要吃甲壳类、小鱼或其他软体动物
鱿鱼:
属软体动物类,是“乌贼”的一种,体圆锥形,体色苍白,有淡褐色斑,头大,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目前市场看到的鱿鱼有两种:一种是躯干部较肥大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枪乌贼”;一种是躯干部细长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柔鱼”,小的柔鱼俗名叫“小管仔”。
身体特征:鱿鱼体内具有二片鳃作为呼吸器官;身体分为头部、很短的颈部和躯干部。头部两侧具有一对发达的眼和围绕口周围腕足。
章鱼
特征:又称石居、八爪鱼、坐蛸、石吸、望潮、死牛,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Octopoda)。
体型:体呈短卵圆形,无鳍。头上生有8条腕,故又称“八带鱼”。腕间有膜相连,长短相等或不相等;腕上具有2行无柄的吸盘。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或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多栖息于浅海砂砾或软泥底以及岩礁处,肉食性,以瓣鳃类和甲壳类为食。许多海鱼以章鱼为食。春末夏初,喜在螺壳中产卵,故可用绳穿红螺壳沉入海底,按时提取捕得。秋冬季常穴居较深海域泥沙中。
G. 世界上最神奇的鱿鱼,太平洋褶鱿鱼能跃出水面在空中“飞行”
你见过会飞的鱿鱼吗?在太平洋海域就有这样一种神奇的鱿鱼,它们与世界上飞的最远的鱼飞鱼一样具有“飞行”能力,当它们跃出水面时,一对伸开的鱼鳍相当于翅膀,在空中保持着身体的平衡。
拍摄到奇特的鱿鱼物种
2010年,一位英国摄影师在日本海南部拍摄到了一种奇特的鱿鱼物种,它们能够跳离水面,在空中飞行。起初,摄影师认为这些从海面上跃起的生物是鱼类,但当他拍摄几张照片时才意识到这是鱿鱼。
能够从海面跃起21米
这种神奇的鱿鱼叫做太平洋褶鱿鱼,主要生活在西北太平洋日本周边及以西各内海域。它们能够像飞鱼一样从水面跃起,跃起高度可达21米。不过有趣的是,它们不是向前跃,而是身体向后跃起,眼睛和触须位于后方,一对伸开的鱼鳍相当于翅膀,使身体在空中保持平衡。
从海面跃起的原因
太平洋褶鱿鱼从海面跃起是为了避免掠食者的攻击,当海面上出现船只驶过留下的涡流时,这种鱿鱼会认为水下潜伏着某种掠食者,本能地跃出海面。然而,离开水面的它们可能会陷入另一种险境,因为空中有一种红脚鲣鸟一直盯着它们,只要太平洋褶鱿鱼跃出水面,这种鸟就会迅速冲过去将它们捕获。
H. 世界上最大的鱿鱼是什么
01 大王酸浆鱿
大王酸浆鱿,又称巨枪乌贼。典型的深海巨鱿,是同种动物里最大的一种,也是世界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大王酸浆鱿身长约12-20米以上,比大王乌贼还要巨大,同时也是更恐怖更活跃的掠食者。分布于围绕南极大陆的海域,偶尔向北方分布到南非外海,大多在南极海域周围2000米的深海栖息。
名字前面带大王二字的大王酸浆鱿,听起来就很霸气,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鱿鱼,而且还是世界最大的无脊椎动物。不仅体长,眼睛也大,是动物界中眼睛最大的生物,而且还会发光,主要是为了对付天敌抹香鲸。
大王酸浆鱿,又称巨枪乌贼,典型的深海巨鱿,是同种动物里最大的一种,也是世界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不仅比大王乌贼还要大,同时也是更恐怖更活跃的掠食者。大王酸浆鱿身长约12-20米以上,分布于围绕南极大陆的海域,偶尔向北方分布到南非外海,大多在南极海域周围2000米的深海栖息。
虽然大王酸浆鱿体型巨大,而且是海洋里非常凶猛的掠食者,但大王酸浆鱿有个不好的生命特征,那就是寿命问题,大王酸浆鱿往往长的快,死的也快,它们的寿命只有450天左右。不过450天就能长成这样的庞然大物,其他动物的确没法比。
大王酸浆鱿对人类而言只有研究的价值,而不具有可供食用的价值。微小幼体时的大王酸浆鱿天敌是以小型生物为食的深海鱼类,如𩽾𩾌。未成熟的幼体以及成体的大王酸浆鱿唯一的天敌是抹香鲸。他们的眼睛长有发光器,能产生自己的光芒,也能觉察其他生物发出的微光。在漆黑的深海中,他们通过分辨抹香鲸身边的发光微生物的流动情况,来判断抹香鲸的位置。纵然大王酸浆鱿的触手可以抓住抹香鲸之头部抵抗,然而最终的结果也是由抹香鲸获胜。但是也有乌贼缠住抹香鲸的呼吸孔使鲸窒息而亡的记录。
新西兰官员2007年月22日宣布,一艘新西兰藉渔船在南极捕获了一只大王酸浆鱿,为人类第一次捕捉到完整活体样本,这只巨乌贼全长4-5公尺(包括触手),重达两百四十五公斤,是一只母乌贼。2008年4月30日,一群科学家解冻这只已经冰冻一年多的巨乌贼并在不破坏形体的情形下以内视镜进行研究,这只巨乌贼随后被制成标本保存在惠灵顿的一个博物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