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农村田地常见的野菜,吃哪些可以降暑
观音柴。 将观音柴的树叶加上草木灰和一些配料就可以做“观音水豆腐”,具备清热去火的作用,在市面上几乎看不见它存有。老鸦瓣。 老鸦瓣别名:山慈菇、光慈姑,是初春对外开放的一种野草。看见是否有一些像香水百合,实际上这是百合科郁金香花属的绿色植物。根茎供药用价值,有消热祛毒。猪腰子草。 猪腰子草是乡村药用功效极强的杂草,别名也叫“鸡骨草”,药用时,作用强劲,具备清热解毒清热去火、去湿退黄,清热去火、祛毒止疼等作用。
洛神葵都是我们生活中十分普遍的一种花草茶,能够清热解毒止渴、净心下火、还可以缓解疲劳及严重便秘,并具备加快新陈代谢的作用。富含维生素C,可改善体质。有活血化瘀补血补气、美容养颜的作用。对促进消化及其耐老化、抑止氧自由基主题活动有非常的效果,对女士亦有补血补气实际效果。还可以均衡身体的ph酸碱度,有利于身心健康。
⑵ 求问大神,这是什么花,山上长的,开白花,叶子有点像蒜叶
老鸦瓣,为百合科郁金香属,别名山慈菇、光慈姑,是早春开放的一种野花。多年生小草本,地下具有卵圆形鳞茎;线形叶子基生,一般有两枚;花茎顶生一花,下具有线形苞叶
中文学名
老鸦瓣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科
百合科
属
郁金香属
⑶ 这是什么植物,藤蔓,像农村的火苕
这是黄独,有药用价值,别名山慈菇
详见网络
⑷ 山慈菇别名
山慈菇,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别名还有金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等。夏、秋二季采挖。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
别 称
金灯花、鹿蹄草、山茨菇、慈姑、毛慈姑、人头七
⑸ 这是什么花,是兰花吗
看图片像是老鸦瓣
老鸦瓣为百合科郁金香属,别名山慈菇、光慈姑,是早春开放的一种野花。多年生小草本,地下具有卵圆形鳞茎;线形叶子基生,一般有两枚;花茎顶生一花,下具有线形苞叶。
栽培
1、严格调控温度。郁金香的生长期适温为5-20℃,最佳温度为15-18℃,植株的生育温度应保持在0-25℃。郁金香根系的生长温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为10℃左右最佳。花芽分化的适温为17-23℃,超过35℃时,花芽分化会受到抑制。另外,郁金香有极强的耐寒性,冬季可耐-35℃的低温,当温度保持在8℃以上时开始生长。
2、水分管理。栽培过程中切忌灌水过量,但定植后一周内需水量较多,应浇足,发芽后需水量减少,尤其是在开花时水分不能多,浇水应做到"少量多次"如果过于干燥,生育会显着延缓,郁金香生长期间,空气湿度以保持在80%左右为宜。
3、光照条件。种球发芽时,其花芽的伸长会受到阳光的抑制。因此必须深植,并进行适度遮光,以防止直射阳光对种球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4、土壤和施肥。以沙壤土为好,土壤酸碱度以中性偏碱为好。郁金香较喜肥,栽前要施足基肥。一般采用干鸡粪或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并充分灌水,定植前2-3天仔细耕耙确保土质疏松。种球生出两片叶后可追施1-2次液体肥,生长旺季每月施3-4次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花期要停止施肥,花后施1-2次碧卡粉剂磷酸二氢钾或复合肥的液肥。
⑹ 山茨菇的用法和功效
食用方法
别名:山茨菇、慈姑、山北姑、毛慈姑、泥冰子、算盘工、人头七、太白及、水球子、泥宾子使用提示:内服:煎汤,3至6克;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药理作用
1、杜鹃兰素Ⅱ(15ug/kg)iv可使大鼠血压从14.2kPa(10>mmHg)下降到9.07kPa(168mmHg),降压作用持续>30min。
2、光慈菇、丽江山慈菇所含秋水仙碱及其加入稀氨溶液后的合成物秋水仙碱,均有与长春碱相似的抗肿瘤作用。秋水仙碱还有镇静催眠袭协同作用。此外,本品尚有止咳、平喘及止痛作用。
临床应用
1、对痈肿疔毒、瘰疬结核,内服、外敷,均可应用。
2、用于食道癌,常与急性子、制半夏、地鳖虫、石见穿等配合应用;
3、用于淋巴肿zd瘤,常与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贝等配合应用。
(6)山慈菇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1、山茨菇的药材性状
全草略呈卷缩状。根茎短,下簇生数条至10余条细根,土黄色或灰黄色,质硬而脆。叶基生, 2-4片,具长柄;叶片卵形或阔卵状心形,厚纸质,叶边缘微内卷,顶端渐尖;叶面青褐色至棕褐色,常有灰白色斑块,叶背色较浅;叶脉网状较疏。气辛香,味辛辣麻舌,微苦。
2、山茨菇的生长环境和分布范围
山茨菇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夏、秋季采收。拔取全株,洗净,晒干。
分布广东南部和广西。我省产于乐昌、连县、连南、连山、阳山、博罗、五华、河源、恩平、开平、阳江、阳春、从化、龙门、新丰、肇庆、茂名等市县。
⑺ 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这看起来像黄独,别名山药、山慈菇、黄药子等。
黄独是多年生草本野生藤蔓植物,生长快、耐荫能力强,雌花紧贴中轴,茎中结有若干卵圆形小球,似山药豆。
黄独适种于黄独适应性较大,既喜阴湿,又需阳光充足之地,以海拔几十米至2000米的高山地区都能生长,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有时房前屋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
栽培简便。只要盆土湿润,每年施2~3次海餐沃氮肥,每次用30~40粒尿素颗粒,生长更为旺盛。块茎越大生长越旺。用于家庭内绿化装饰不占地方,小花盆放在柜子顶上自上而下茎叶下垂,着绿添彩,黄独的种植技术如下:
1、栽培
小苗爬满架之前要注意除草、松土和根部培土。满架之后适当剪除过密、细弱的侧枝,以保证良好的光合作用;保持土温使珠芽正常生长,提高珠芽的品质,获取质量上乘的种栽。合理的、必要的修剪也是获得高产的手段之一。
2、收集保管
种栽的主要来源是珠芽,其次是过小的块茎,在北方地区不容易得到种子,而且种子繁殖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9月中、下旬发育成熟的珠芽能自动脱落,将脱落的珠芽收集起来放在阳光下晾晒1周,再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存放。
冬季需要移动到5-10度的地方保存。
3、采收
植株经霜后逐渐萎蔫,此时将枯茎割下,除去支架,用锹将块茎挖出,除净泥土和须根,趁鲜切成0.5~1cm的厚片,晒干或烘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