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石花五品酒多少钱一瓶图片
扩展阅读
胖女人显瘦衣服搭配图片 2025-09-09 12:25:12
怎样使ps只有图片显示 2025-09-09 12:20:50

石花五品酒多少钱一瓶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29 15:19:18

❶ 石花酒的酒王王万才

石花酒在自生自灭状态下走过了长达千年的自然经济时期,随着它从县酒厂分离出来自立门户,也走进了她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带给石花酒全新命运的,是一个叫王万才的人。对于石花酒的历史,王万才也是座无法逾越的山,无论人们怎样评价,他为石花酒创造的高度无人超越。知道了我们意图,好心的知情者们对我们说采访王万才估计很难,以王万才的身份他是什么也不会说的。王万才的工资关系在县委办公室,他的身份是“谷城县委党风廉政监督员”。作为谷城唯一以企业厂长身份享受正县级行政干部待遇的王万才说什么都不合适。
但是追踪石花酒的踪迹、写石花酒的文章,老厂长王万才是绕不过的一道坎。笔者怀着忐忑的心情几经周折,辗转问询,终于在谷城县城一条小巷的居民区找到了王万才住的小楼。没想到的是王万才很乐意接受采访。这使我大喜过望。王万才年近六旬,却丝毫看不到衰老的痕迹。仍保持着当年电视广告上那种气宇轩昂。我谨慎的回避着诸如“石花酒为何落入低谷”这类敏感的话题。小心翼翼的寻找着我认为适合的话题。但没想到王万才猜透了我的心思,爽朗地笑着说:“写文章的人跟我打交道很多,我知道你们难处,没得第一手材料再大本事也写不出来。想问什么你们尽管说就是。”
笔者深知石花酒今天的现状原因复杂,便绕开主题同王万才谈起了人生这个话题。也许是离开主流社会太远,也许是我们的采访勾起了他对青年时代灿烂时光的向往。王万才忆起往事仍显得激情满怀。 “石花酒凝聚了我一生心血”(实地访问记之六——石花酒厂原厂长王万才家中)
在没出名之前,谁也想不到这个貌不惊人的小伙子会成为打造石花品牌的一代“酒王”。王万才1961年(17岁)参加工作,1962年转正,1963年抽出来参加历史上有名的“四清”运动。由于工作出色,组织上对他颇为赏识,1964年当工作队从襄阳县转到随县时,王万才被作为骨干调去集训,集训结束后准备让他独当一面当一个工作队的副队长。当时省长张体学坐镇随县抓试点,这也正是四清工作队培养出一大批领导干部的原因。对于王万才的人生来说这自然是个好机遇。当时的锦绣前程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正当他打好行装踌躇满志准备到随县大展宏图时,谷城县委却作了一个决定,留一部分优秀干部下来充实县直单位。当时的还没有企业这个概念。王万才就被领导用当时盛行的“乱点鸳鸯谱”办法分到了石花酒厂。准确的说当时还不叫石花酒厂,它只是以县酒厂分厂的方式存在着。这家厂子是以黄公顺酒业为主体、另外收购了4家较有规模的私人小酒厂改制而成。那个时期从共和国领袖到每个老百姓都急切希望国有资本迅速壮大,短短两年内将所有私营企业一律改造成为国营或地方国营。那种急迫和一致与今天的我们急切希望将所有国有资产一夜之间卖给私人几乎一模一样。
王万才来了,当时厂子人并不多,连职务任命也不规范,王万才负责生产、财务、后勤等工作,另一位年龄较大的胡开学负总责。这一年王万才刚满20岁。对于今天这个年龄只能是个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可是那个年代的人早熟,20岁的王万才就担起了一个工厂的重任。王万才是个有抱负的人,他悉心钻研业务,关注酿酒工业的新工艺,用当时社会最有效的手段将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酒厂逐步做大。王万才如数家珍的计算了他在石花酒厂工作的时间。从20岁毛头小伙时进厂,到最后55岁时心情郁闷的离开酒厂,由“指鼻子”协助负责人到副县级的酒厂厂长、法人代表,再到离开酒厂时的正县待遇。他经历了石花酒最初的发展和他创造的鼎盛期,也耗去了人生最宝贵的时期,整整35年!
“人一生中有用的时间就那二三十年,可以说石花酒耗去了我一生的心血。”这位曾被媒体炒为“酒王”的都老厂长,对过去的岁月充满眷念,而谈到今天的石花酒,王万才除了有些感伤,却没发表任何评价性的看法。 大军区司令“点津”石花酒(王万才讲述之一)
企业发展的历程形同人生,婴儿向青年过度期间的岁月是漫长而平淡的,故事往往发生在充满激情的青春时代。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第二条南北大动脉焦柳铁路开始兴建,指挥这个大工程的是当时的武汉大军区副司令孔庆德。这位开国后第一批授衔的中将副司令在谷城的“三线建设”指挥部喝到了石花酒。将军对石花美酒赞不绝口,尽兴一醉之后便记住了石花酒。在关键时刻孔司令又给石花酒点了个“津”。在湖北省委召开的经济工作上孔司令说:“都说湖北人是九头鸟,我看充其量是一只傻鸟,茅台、汾酒卖那么俏,湖北人就甘心掏钱去买人家的水,就不晓得发酒财。我喝过石花酒,味道并不比茅台酒差呀,我也看过石花街的石花酒厂,那双泉井水未必就赶不上赤水河里的水?听说石花酒有上千年历史了,地方政府为啥不好好研究一下,发展一下?”孔司令的话在当时的湖北省委有一言九鼎的份量,当年省财政就拨给谷城县专款26万元,专用于扩建石花酒厂。70年代的26万在人们心中的份量和市场上的价值超过如今260万,石花酒厂在政府扶持下进行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扩建改造。使石花酒厂告别了千百年的手工作坊传统生产方式,走上了现代工业化发展之路。
要论起来石花酒的历史确是极富传奇色彩的,无论是最早的楚霸王项羽、义军领袖李自成、到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买酒石花街,再到70年代的武汉大军区副司令孔庆德“点津”石花酒,竟都与指挥千军万马的威武将军紧紧关联。究竟是历史机缘的偶然巧合?还是石花酒内在英雄品质的必然?
石花酒在湖北白酒行业三分天下(王万才讲述之二)
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由全民关注政治开始向发展经济转型,王万才顺应了这个潮流。作为经济转型初期的企业家,王万才以他出色的才干印证了“时势造英雄”的经典格言。
这时候老厂长胡开学已经退休。石花酒厂也从县酒厂分离出来成为单独建制的酒厂,王万才言正名顺走上了前台,成为实行厂长负责制后第一代企业法人。在他的苦心经营下,石花酒厂经过几次投资扩建已具备相当规模。生产能力达到3000吨,成为谷城县财政强有力的支柱。当时全县财政收入600万元中,石花酒厂就贡献了270多万元!应该说在当时白酒市场尚未放开的情况下,王万才研究出了适应这个时期的经营谋略。他将竞争对手分为远近两个层面,这大概是受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哲言的启发。所谓“远虑”,是指多年来一直主导全国白酒市场的“茅台”、“汾酒”、“泸州老窖”等“十大名酒”,而近忧,则是在湖北本省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白云边”和“黄鹤楼”。与“十大名酒”抢占外省市场份额,王万才采取优质低价的策略。对于近敌,他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战略。事实证明这个战略是十分成功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家仍处于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低工资时期,收入决定消费,普遍低收入的社会对于名牌并不在意,尽管当时的茅台酒才30多元一瓶,而汾酒、泸州老窖也不过20元钱左右,这对于当时月薪普遍只有40元左右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这些绝对价值并不高的“名酒”仍成为高悬在空中的月亮。石花酒以她同汾酒不相上下的优良品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酒精度在53?以上的白酒尤其受到喜好烈性酒的东北汉子的钟爱。在整个八十年代,石花酒销往华北东北的白酒占整个石花酒厂年产量的40℅以上的份额。而对于省内,他紧紧咬住松滋的“白云边”和省城大武汉的“黄鹤楼”,比起李白“将船买酒白云边”的着名诗篇和 “白云黄鹤” 天下名楼的知名度,小小石花街的千年历史和众多传说便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
聪明的王万才明白,与这两家酒厂竞争,只能凭酒的质量真刀真枪的较量。那还是计划经济的时代,和许多行业一样,质量的认定并不完全在于消费者而在很大程度上由行业主管部门。具体到白酒行业,国家轻工业部和省轻工业局每年组织的评酒委员会便是对酒质量认证的唯一权威机构。王万才深谙个中厉害,对各种评比活动高度重视,每年头等重要的事就是准备各级评比。他亲自参与评酒会的样品酒生产、亲眼检查酿制样品酒的每一种谷物,亲自监督样品酒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在酒厂秀才涂明春积累的厚厚几大本报刊剪贴上,记载着各种媒体对石花酒厂在各种评奖中获得的各种荣誉的报道

❷ 15年石花酒多少钱一瓶

截止2020年,15年石花酒的价格在几百元不等。

作为湖北省八大名酒之一,并获得过中国大众名牌白酒称号的石花酒,市场步步萎缩,一度陷入低谷。面对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他们打出了文化牌,将李自成、张献忠双雄聚会、饮酒石花的历史故事引进商战中,把直接灌装的上好原酒取名石花霸王醉,并定位为襄樊极品酒、中国白酒度数王。

(2)石花五品酒多少钱一瓶图片扩展阅读:

对于石花酒厂和王万才本人,1987都是难忘的年份,这一年,在全省130多家白酒生产厂家中,石花酒厂生产的石花大曲、承恩大曲等三种产品夺得三个第一名,成为评酒会的明星。

不过这时候的新闻媒体还因其自身的公正性在受众中尚有较高的权威性。权威机构组织的质量评比加上新闻媒体的权威报道,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王万才的聪明得到验证,高度重视评酒评奖活动的思路得到回报。

1987年是石花酒开始步入快速上升时期的开端,这一年,石花系列酒不仅牢固的占据着已有的市场份额,并且不断开疆拓土,扩大销路。

不仅国内20多个省份都有了石花酒的订单,而且走出了国门,石花系列18个品种行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❸ 这酒多少钱一瓶

这酒在几百块钱左右。

茅坛酒由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执行生产 ,是一款瓶装500ml酱香型53%vol白酒。

以水、高粱、小麦为主要原料经大曲发酵而成。共四款包装,酱香型、采用浮雕工艺瓶身、螺旋纹瓶盖。 主流消费群是35-55岁。茅坛酒成为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大会唯一指定酱香型白酒。

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

酒精对人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它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过量的饮酒就是损害肝脏。慢性酒精中毒,则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过度饮酒伤身,但是最伤身的是空腹饮酒。空腹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空腹饮酒还会引发低血糖,会导致我们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会出现心悸、头晕等现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白酒

❹ 石花精酿2号多少钱一瓶

石花酒厂的前身是江西盐商黄兴德在满清同治9年开办的“黄公顺酒馆”。解放初公私合营清产核资时,包含十堰、随州在内的整个襄阳专区,襄阳卷烟厂资产排名第一,黄公顺酒馆资产紧随其后,排名第二。1980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邀请全国100多位着名工商界人士座谈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石花酒厂的老职工、黄公顺酒馆第四代传人、经营奇才黄善荣就名列其中.20世纪80年代末,石花酒厂年产白酒达到5000吨,成为全国第二大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形成“北有杏花,南有石花”的清香型白酒格局。2003年,石花酒厂利用镇厂的秘藏酒,生产出出厂价接近500元一瓶的石花霸王醉。中国白酒专业协会副会长、着名白酒专家高景炎教授评价说:霸王醉清香纯正、细腻,完全是自然发酵的香气,没有任何人为的添加因素,可与侠君酒颦眉;酒体醇厚、丰满,酒度虽高达70度,但度高而不腻,饮后口不干,头不疼,号称"襄樊极品酒"名副其实。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着名白酒专家陶家驰评价:“霸王醉”没有常见高度酒的那种火爆、辛辣,而是一种绵软、圆润、回味悠长,如同一首美妙的歌,听罢许久仍有余音绕梁之感,闻着如俄罗斯的“伏特加”一般醇香诱人,入口却像法兰西的百年窖藏“路易”系列那样醇厚绵长,饮后满口余香 品名】:6年浓香型石花42度500ml【配料】:水、高粱、小麦 【酒精度】:42%vol 【净含量】:500ml 【食用方法】:即饮 【贮存条件】:常温贮存、防晒、防潮不得与有毒有害和腐蚀性物品混贮 【注意事项】:过度饮酒有害健康,孕妇和儿童不宜饮酒  石花酒拥有悠久历史的酒品牌,湖北省八大名酒之一。石花酒,一个有着1000多年美丽传说,100多年几代人奋斗历史的老牌产品,也是谷城县把文化竞争长入到经济竞争战略后,取得骄人成果的个案之一。石花大曲酒曾以千年的品牌与茅台、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名酒一起享受着消费者对“老字号”的信赖,均匀地分割着中国白酒市场的蛋糕份额。并且以它特有的醇厚质地和大众消费型价格优势而独领风骚。由于石花酒风靡全国,使得石花镇同盛产茅台酒的茅台镇一样闻名天下。石花酒的传说石花酒厂的前身是江西盐商黄兴德在满清同治9年开办的“黄公顺酒馆”。解放初公私合营清产核资时,包含十堰、随州在内的整个襄阳专区,襄阳卷烟厂资产排名第一,黄公顺酒馆资产紧随其后,排名第二。

❺ 春节期间湖北襄阳(原来的襄樊)流行喝什么酒(包括各类群体档次,最好有具体价位)

你好,我是襄阳本地人,襄阳销量最好的酒绝对是石花酒!湖北八大名酒之一,历史悠久。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酒在襄阳地区,乃至湖北省都是很好的。石花酒厂最好的酒是霸王醉,全国第一高度,70度,口感很好,虽然度数很高,但却不冲,原来是500多元,现在涨价了,大概1000元左右。最近石花酒厂又推出了一款神谷酒,也是高档酒。总之,石花酒厂产的酒口感都挺不错的,看你需要什么价位的了,除了霸王醉外,价格从高到低还有二品、三品、五品、七品、九品的酒,二品的100多块钱,三品的88元,七品谷城卖12.5元,九品就是最低档了。一般本地人平时也就喝五品和七品的,如果自己到酒厂去买散酒的话还便宜些。现在霸王醉的专卖店都开到武汉去了,石花酒一般都是清香型的。如果不清楚的话你再问我,一定认真解答!
一般情况下自己喝五品或者七品都行,请客的一般就七品,太好的要多花很多钱的。政府之间的公务用酒一般都是石花三品酒。希望能帮到你!

❻ 石花三品酒多钱一瓶

在易趣上买是68元

❼ 石花酒的介绍

客观的说,无论石花街酿酒历史多么悠久,酒的品质多么优良,石花酒尚未形成真正的 “ 石花 ” 概念。在此前的各种文史记载中,对石花酒的称谓一直无定名。如史书记载楚庄王当政时,石花酒曾被选作贡酒,但当时的石花酒还是被称为 “ 石溪双泉 ” 。谷城县志和镇志均记载了楚庄王赞誉石花酒的诗文,诗曰:“ 双泉液兮琼浆,醇芳袭兮甘柔,玉斛倾兮寿康,祈国兴兮民强。 ” 西楚霸王项羽、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在石花街作英雄豪饮,亦未明确概定其酒名。真正让石花酒形成风格和品牌的还是清末一位黄姓江西商人,这位黄公富有传奇性的经历又为石花酿酒历史增添了色彩。
这位黄公从江西随父亲辗转到石花街主要以经营山货为生,经常从水路往返汉口和石花之间。一日,黄公又到汉口送货,一天劳累之后天色将黑,路过一家汤圆店门口时被香甜扑鼻的汤圆吸引,再也挪不动脚步,便歇了担子蹲在汤圆店门前喘气,汤圆店主便极力怂恿吃一碗汤圆。早已饥肠辘辘的黄公面对香味四溢的汤圆心里是七上八下,有心吃一碗,却舍不得腰里好不容易才攒起来的一锭银子,在又冷又饿的情势下,经店主的再三劝说,终抵不住满锅鲜美汤圆的诱惑,决定吃上一碗。付钱时拿出那唯一的一锭银子,小本生意的店家却找不起钱。这时,汉口街上已有卖彩票的,店老板就怂恿黄公也去买一张彩票,说是让他去碰碰运气,其实是要他把银子换开。老实巴脚的黄公就真的去买了一张他根本不知是何物的彩票,没想到就是这张彩票竟从此改变了货郎黄公的命运——他在不经意间买的那张彩票竟中了头奖!在兑奖时,卖彩票的老板不想付现银,就用一船积压的盐抵了货郎黄公的奖金,为人厚道的黄公经不住人家好言好语,心想也是意外之财,也就接下了这船盐。那知,船一出汉口只有一日,就爆发了军阀之间的战争,市面上盐就开始上涨,价钱一天一个样的往上窜,等黄公千辛万苦把盐运到石花街,一船盐竟变成了三船盐的价钱。
挑了多年货郎担未能发家的黄公由此感叹:刻意求财财不至,发家全在无意间。这种人生转折使黄公从中悟出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却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的一种经营之道:凡事不以赢利为目的反能赚钱,处心积虑求财者最终却为钱所伤。在这种经营理念的支配下,这个江西来的外乡人以诚信公正为本,用一种顺其自然的方式实实在在地做着生意,收山货、收毛皮,把毛皮、山货运到汉口,再把盐、布匹和日用杂品运回石花街,那时的石花街辐射房陵州、均州及陕西安康一带,货物吞吐量极大,没几年黄公就在石花街成为家产万贯的富商。
钱多了,黄公就想到扩大经营范围。当他看到石花满街的小酒坊和当时正在蓬勃兴起的酿酒业,便用经商积累的银子将建在“双泉井”上的大酒坊买了下来,然后遍访天下名酒槽坊,从山西杏花村请来清香型酿酒师傅大刘和二刘。将当地小酒坊简单酿造工艺加以改进,将原来的双泉井口扩大,用青石条砌成井台,建成了马拉式自动翻水井,并确定将高粱作为蒸馏主要糁料、将大麦豌豆作为制曲主料;摸索出了地缸深池发酵、地窖低温贮存等一系列规范的酿造技术,探索出贮藏期决定酒的质感口感和营养的原理,使白酒酿制技术日臻完善。 独特的工艺、稳定的质量很快使黄家的白酒声誉鹊起,赢得了稳定的市场消费群体。善于经营之道的黄公那时就有了品牌意识,为了让消费者记住自己的酒,便按照当时的时尚为酒坊起了字号“黄公顺酒馆”。几年下来,“黄公顺酒馆”字号在市场响了起来,像当时的“杨柳青年画”一样随同自己的产品驰名全国各大商端口,黄公也趁势扩大生产规模。由于资金雄厚,便将酒的贮存期无限延长,由三年到五年,由五年到十年、上好的极品酒贮存期达到二三十年。这些百陈年老酒除了少数达官贵人买了往京师进贡以外普通百姓少有人问津,但却给黄公顺酒馆创下了牌子,使其酒逐渐形成垄断之势。满街的小酒坊则渐渐失去了客户,一家家先后关门歇业。黄公顺虽未明确界定酒名为“石花”,却在包装简陋的酒缸酒桶上全部打上“产地石花街”印记,最终实现天下归一统,石花酒品牌尽归黄公顺所有。今日人们印象中的“石花”酒品牌实际上是黄公顺品牌的延续和变异,公正地说,今天石花酒品牌仍是当年黄公顺酒的余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位江西来的黄公带来了经商办工业的新观念。当时,江浙和广东人在商界远没有今天这样风光,而山西、陕西、江西等地商人则已在各地建立行帮性质的会馆。这位江西黄公不仅做大了石花街的酒业,而且带起了石花街的经商意识,这就是今天石花镇工业为何在襄樊几大名镇中出类拔萃的潜在原因。笔者作过一个调查,目前石花工业的几大巨头——全国着名的骆驼蓄电池集团总经理刘国本、全省纺织集团效益最好的石纺集团总经理安明等企业家都与黄氏家族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氏家族不仅是石花酒业的创立者,也是石花工业的奠基人。
随着岁月流逝,人世几经沧桑,创办黄公顺酒业的黄公早已作古,黄公顺酒馆旧址也在石花酒厂扩建时被毁,那眼马拉的泉水井也被填平。但在石花镇,黄公顺酒业的影响仍深深镌刻在古镇居民们心中。在石花街老居民们心目中,今天的石花酒就是黄公顺酒。这不仅是因为石花酒厂就建在黄公顺酒馆的旧址上,也不仅是因为黄家的后人一直在石花酒厂关键技术岗位上工作,今天的石花酒曲配方仍是当年的黄公顺酒馆的老秘方,更多的是古镇人对本镇工业创始人黄公的一种怀念和一种对历史品牌的珍视。

❽ 五品石花酒价格

35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