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埃及金字塔的由来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被看做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的金字塔是占有集中的一部分。
(1)埃及图片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胡夫的金字塔是用上百万块巨石垒起来的,每块石头平均有2000多公斤重,最大的有100多吨重。
在那时开采石头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炸药,也无钢钎。埃及人当时是用铜或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进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水泡胀时,岩石便被胀裂。
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来的。石头多半是本地开采的,修饰其表面的石灰石,是从河东的图拉开采运来。
⑵ 求木乃伊和金字塔等埃及相关的素材
[编辑本段]埃及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现高为133.5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着名的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
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被腐蚀。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倒塌。 三座金字塔石块,可在法国国境四周建造一道高三公尺,厚三十公分围墙。金字塔的斜度都是五十二度,每一石块密密相连,休想找到缝隙,连刀尖也都插不进,不得不佩服古埃及的度量及工程等一些技术。
胡夫金字塔南侧有着名的太阳船博物馆,胡夫的儿子当年用太阳船把胡夫的木乃伊运到金字塔安葬,然后将船拆开埋于地下。该馆是在出土太阳船的原址上修建的。船体为纯木结构,用绳索捆绑而成。
⑶ 有没有关于埃及文明成果的图片或者文字介绍
古老的埃及文明
1799年,拿破仑的法国远征军在埃及沙漠中发现神秘的斯芬克斯巨像。一个青年军官又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发现了一块刻有3种文字的黑色石碑,其中一种为希腊文,还有一种像小图画一样的古埃及圣书体象形文字。通过这些文字,人们翻开了古埃及这部尘封已久的史书,罗塞塔石碑是希腊人入主埃及与法老政权交替时期的产物,埃及历史借助希腊文整合并连贯起来。
埃及学逐渐成为世界性学科。美国人在开罗办起了美国学院,法国人在开罗办起了法国学院,意大利人在罗马办起了开罗学院,都从事埃及学的研究,科研证实了埃及文物的价值,客观带动了更大规模的开掘和非正当渠道的获取。
文物流失严重
在阿拉伯人入主埃及的十多个世纪中,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古埃及这份珍贵的文明遗产似乎不感兴趣,而且漠视这份遗产遭到破坏和大量流失。
从18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大量窃掠古埃及的珍贵文物,遍陈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之中,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极品。如今,几十万件文物闪亮在英、美、法、德、意的博物馆中,仅法国卢浮宫就有4.5万件,而意大利都灵博物馆的埃及文物典藏仅次于开罗博物馆的10万件。具有讽刺意义的还有,狮身人面像上的石刻胡须部分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欧洲最大的一座方尖碑,是从卢克索神庙塔门前搬到卢浮宫旁的协和广场中央的,碑座上还镌刻着将这250吨重的整块石碑搬迁过程的画面。
古埃及人是世界石造建筑的鼻祖,是欧洲人的先师,从许多艺术形式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古埃及人的文化成就通过希腊人、罗马人和西亚人传到欧洲,为欧洲人所继承,古埃及文明应该是欧洲文明的先导。在西方各历史艺术博物馆见到的陈列,开篇即是古埃及,这不难理解。而许多博物馆都专设埃及馆和埃及厅,则更是文物流失和掠夺的佐证。
无奈的文物保护
现代埃及人逐渐认识到文物遗产的价值。埃及政府自1859年就设置了“文物服务局”,即现在的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政府将文物保护的司法权赋予委员会下属的相关部门,还专设旅游警察驻守在各古迹景点,形成了文物保护的广泛阵线。最高文物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文物的回收和追讨工作,已经使不少文物回归故土。
然而,历史和人为因素给追讨工作设障重重。埃及博物馆100年大庆时,向大英博物馆借展罗塞塔石碑,却被婉言拒绝;埃及历史上最美的皇后雕像现仍在德国。
受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埃及考古科研存在自身能力有限、过分依赖外援的弱点。而外国科研机构垄断研究资料,让埃及自身考古科研能力的提高更加举步维艰。时至今日,埃及考古业依然维持着一种被迫的兼容并蓄。波兰在尼罗河上游的哈吉舍普苏特女王神庙进行石质建筑和壁画维护,时间长达25年之久;卡纳克神庙建筑群同时有德、意、法、英等十几支考古队长年留守;意大利人在哈夫拉金字塔神庙前、在卡纳克神庙内,以实景演绎威尔第的经典歌剧《阿依达》。古埃及的爱情故事虽然还原了地点场景,却改变不了用异国语言传唱的不争事实。
⑷ 古埃及的壁画
[编辑本段]概况
浮雕和壁画是埃及陵墓装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古王国时期已经奠定了基础。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着程式化的共性。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之间是没有严格区别的,不妨称浮雕壁画。有些艺术手法一直被延续下来,形成了埃及艺术独特奇异的风格,这种风格特征是:横带状的排列结构,用水平线来划分画面;画面构图在一条直是埃尔涅弗法老墓壁画线上安排人与物,人物依尊卑和远近不同来规定形象大小,井然有序,追求平面的排列效果;注重画面的叙述性,内容详尽,描绘精微;人物造型程式化,写实和变形装饰相结合;象形文字和图象并用。始终保持绘画的可读性和文字的绘画性这两大特点。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
阿蒙神的箴言云:“大水灌溉之处即为埃及,埃芳提守墓神阿努比在为法老安葬前做法事尼之居于此而饮其水,此乃埃及人是也。”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它东接阿拉伯沙漠,南傍荒瘠的高山,西靠撒哈拉,北临地中海,是块完整而封闭的绿洲。每年6月坐着的那位是爱神-哈托尔Hathor当红鹤飞临这块狭长的河谷时,尼罗河开始泛滥,到11月大水才消逝,留下一层沃土。七千年前就有人在这块土地上耕作。埃及由尼罗河造成两块地形,即以开罗为界分成南北两部:南部称上埃及,北部称下埃及。公元前3200年上下,埃及的统治权分属于两位君王。他们曾进行一次次权力竞争,结果是下埃及屈尊为臣,埃及统一为早期王朝,埃及文明由此逐步成。从第三王朝开始进入古王国,尔后是中王国,接着外族篡政,18王朝力逐群虏而建新王国,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终于征服埃及。埃及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国王(即法老王)就是奴隶主阶级至高无上的首领,同时也是太阳神和尼罗河神的化身。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人间的王,死了以后奴隶正忙着雕刻仍是阴间的统治者。埃及人的宗教观是相信人死后灵魂只是离开躯体飘泊于宇宙间,如果回归肉体人可以复活。因此埃及人就把尸体成“木乃伊”妥为保存,并十分重视棺材制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复活。所以埃及人十分重视保护法老王和大奴隶主的尸体,不惜代价地建造陵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来。由于担尸体腐烂就不能复活,他们就想到用石头雕刻国王、王妃的像保存下来。国王在阴间称王称霸,也要享受在人间时的一切欢乐,于是又想到把人间的事都画在墓壁上以供享受。这样就发生、发展了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
⑸ 这俩幅图片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第一图应该是埃及开罗博物馆的 纳尔迈调色板正面
第二图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
都是古埃及的
⑹ 埃及的金字塔实景与图片严重不符,哪个历史遗迹比它更吸引人
说到埃及,很多人都会想起来埃及的金字塔,它就宛如中国的长城一样,都是一张世界着名的建筑物,其文明程度由此可见,但是除了金字塔之外,埃及还有其他古迹也是非常值得去参观的。
来此的游人多是奔着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的传奇,虽再也感受不到那独属于埃及人的高度,但步入灯塔曾存在的大环境,近距离感受废墟周边弥漫的历史云烟、人文情感,也能够满足人们关于古老文明的各种畅想。
很多人来此的第一感觉是,灯塔留下的所有缺憾都被眼前一座亦很有岁月的古老城堡悄然弥补了。不知道此时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不是有失妥帖,但只一眼与蔚蓝深海、激情浪花相拥相惜的富有沧桑感的老城堡外观,便知,一颗旅者的心就是为奔这样的风景、风情而来。
⑺ 埃及国家的图标是什么
埃及国徽为一只金色的鹰,称萨拉丁雄鹰。金鹰昂首挺立、舒展双翼,象征胜利、勇敢和忠诚,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风暴、在高空自由飞翔的化身。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底部座基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⑻ 谁有关于埃及的图片,要清晰的,小于500K的,最好多点
埃及地图
http://aftour.bytravel.cn/images/?http://images.usatour.com.cn/tour/af/artimg/3/52948.gif
地图搜索
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q=%E5%9F%83%E5%8F%8A%E5%9C%B0%E5%9B%BE&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aq=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