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猪舍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霸气一点的图片有哪些 2025-08-25 03:05:36

猪舍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8-20 19:32:44

❶ 五十万办养猪厂,怎么用最划算(盖猪舍+买猪崽+饲料+保险)最多可以养多少头猪 猪舍怎么建合理

五十万实在是太少了点。

进入过只想养肉猪,建议你建150模式猪场。

每栋猪舍建筑成本大约在6万左右。可养150头猪。

做两栋,年出栏850-900头左右。

猪舍12万+小猪18万+饲料21万+药品,防疫1.5万=52.5万

次计算不含人工工资。

大体上110-120天左右出栏一批。

❷ 请问一下我现在想建猪舍,牛舍羊舍,建在一起,这样可以吗要怎么样建

只有GIF图片,需要的话可以发到你邮箱。 附《猪场建设管理手册》 (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培训教材) 前 言 目前,我国养猪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规模化养猪场的实际需求,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中国农产品加工网特约湖南广田生物科技集团根据国内外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管理特点和要求,在总结了近几年养猪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辑了《手册》,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第一章 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 第一节 猪场建设 1.猪场选址原则 猪场建设地应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3公里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100-150吨)、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2.猪场布局 猪场布局应设置四区,即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和种猪运动区;生产区应包含繁殖、保育、育肥区,每区应相距10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建设,应按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配种舍要设有运动场。 3.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 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猪场周围禁止放牧,协助当地周围村镇的免疫工作;最好设围墙、防疫沟及防疫林。 4.粪尿处理与环保 建场前要了解当地政府30年内的土地规划及环保规划、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工程,特别应注意沼气配套工程的建设。 5.猪场各类猪舍设计原则及参数 原则:产房、保育舍按生产节律分单元全进全出设计;猪栏规格与数量的计算,产房两栏对应保育一栏,保育与育肥栏一一对应;先设计好生产指标、生产流程,然后再设计猪舍、猪栏。 主要参数:以饲养5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约1万头商品猪的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2窝计算,则每年可繁殖1100窝,每周平均分娩20-21窝,即每周应配种24头(如果配种分娩率85%)。产房6个单元(如果哺乳期3周、仔猪断奶后原栏饲养1周、临产母猪1周、空栏1周),每个单元20个产床;保育5个单元(如果保育期4周、空栏1周), 每个单元10个保育床;生长育肥16个单元(如果生长育肥期15周、机动1周), 每个单元10个育肥栏;肉猪全期饲养23周。 第二节 猪舍常用设施及维修 一、猪场常用设施 为了提高专业户养猪场的生产效率和便于养猪生产操作,养猪户应按照猪的生理生长的规律,对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的基本要求、选材、规格、制造及安装要求有所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化养猪设备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气候等的不同,对设备的规格、型号、选材等也有应所不同,在使用过程中不必强求一致。猪场常用设施及设备见表1.2.1。在经济条件不富裕或养猪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不应强求安装先进的设备,其猪场建设与设备安装应以“土洋结合”为主。 表1.2.1 猪场建设常用设施与设备 名称 规格 备注 无动力屋面通风器 ∮500 不锈钢材质、彩钢板材质 排汽扇 36寸(200m3/分钟)、48寸(500m3/分钟) 复合材料漏粪地板 或塑料漏粪地板、铸铁漏粪地板 固液分离机 LE-120 滤水免动力,无机械故障,滤网免工具可反转拆洗 喷雾降温笼头 塑料材质,间隔3米安装1个,常压即可 配种母猪单体栏 2100×600 含饮水器 母猪小群栏 3000×2000×1000 含饮水器 公猪栏 3000×2400×1200 含饮水器 高床分娩栏 2100×1700或2100×1800 底部全部为复合材料地板(铸铁板、塑料板)、限位架、水泥保温箱、加热器、围栏、母猪食槽、仔猪食槽、饮水器、支脚 高床保育栏 2100×17002100×1800 底部全部为复合材料漏粪地板、铸铁地板或钢编网地板、双面料槽、围栏、饮水器、友脚 双电路玻璃钢电热板 双电路,可调温开关,250W 仔猪玻璃钢保温箱 带有机玻璃观察口 仔猪水泥保温箱 水泥箱内带木板 母猪铸铁食槽 430×360×360 含铸铁挡料板 仔猪钢板补料槽 330×130×90 长方形3孔食位 单面育肥猪落料槽 1000×440×810 水泥底钢板槽、铸铁底钢板槽,4孔 双面育肥猪落料槽 1000×670×810 水泥底钢板槽,共8孔 圆形食槽 35/50/100/150㎏ 圆形铸铁底、不锈钢圆形料箱、出料量可调节 双面保育猪落料槽 610×700×450 铸铁底钢板槽,共8孔 单面保育猪落料槽 610×700×300 钢板槽,共4孔 磁条板加热器 250W 使用寿命长,保温效果好 清冼消毒车 清冼,消毒,喷雾 仔猪转运车 转群专用 饲料车、粪车 上料专用、运粪专用 耳标钳、耳号牌 普通/进口 喷塑 温度计 干湿温度计和常规温度计 饮水器 鸭嘴式饮水器 铸铜制/铜棒制、不锈钢 碗式饮水器 铸铁(深式/浅式) 二、常用设备要求及维修 (一) 喂料设备 1、种猪限围栏 母猪料槽为内径30cm半圆形的水泥或pvc槽,料槽应能装不少于3kg的饲料。公猪料槽为宽30cm*长35cm的不锈钢半圆型槽,容量不下于3kg。 2、大栏 在怀孕舍和育肥舍一般采用水泥食槽喂料比较好(不主张撒在地面)。为了防止猪进入食槽,可采用弯成“┌”钢筋嵌入食槽上方,将食槽分割成宽度不低于30 cm的单个喂料槽。 (二) 给水设备 1、给水标准 每头猪每天应给水12-18L(平均15L),饮水器的流量应为1.5L,水中细菌数不大于30万/ml,酸碱度6-8为好。 2、饮水设备 鸭嘴式饮水器,10~15头猪一个(至少每栏2个),保育舍高度分别为30cm~35cm(杯式饮水器高度为15cm),育成舍高度分别为45cm和60cm,倾斜45℃。 (三) 设备保养与维修 1、排汽扇维修保养 每周除尘和蜘蛛网一次;每月注射黄油一次;每周检查皮带松紧及是否损坏一次。 2、水泵维修 每周清洁水池及周围一次;每周检查渗漏和破损一次。 3、电器维修 每月检查一次接触口松紧,看是否冒火或烧坏;发现异常声音,立即报电工维修;每个电器应有用途标识。 第三节 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与生产流程 一、猪场生产指标 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肉猪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1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各项生产指标见下表: 生产技术指标表 单位:%、头、公斤 项 目 指 标 项 目 指 标 配种分娩率 85% 24周龄个体重 93.0 胎均活产仔数 10 哺乳期成活率 95 出 生 重 1.2~1.4 保育期成活率 97 胎均断奶活仔数 9.5 育成期成活率 99 21日龄个体重 6.0 全期成活率 91 8周龄个体重 18.0公斤 全期全场料肉比 3.1 生产计划一览表 基础母猪数 473 周 月 年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24 104 1248 满负荷分娩胎数 20 87 1040 满负荷活产仔数 200 867 10400 满负荷断奶仔猪数 190 823 9880 满负荷保育成活数 184 797 9568 满负荷上市肉猪数 182 789 9464-10000 注:1-3万头场以周为节律;一年按52周计算;按基础母猪470-500头计划。 二、猪场生产流程 本方案以万头生产线为例,以“周”为生产节律,采用工厂化流水作业均衡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产房 保育舍 种猪 肉猪 配种舍 妊娠舍 4周 4周 9-10周 23周 1-2周 15周 1、待配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条万头生产线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4头,保证每周能有20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定位栏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2、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4周(临产一周,哺乳三周),仔猪平均21天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先在运动场饲养3天),仔猪原栏饲养7天后转入保育舍。如果有母猪产仔少、哺乳能力差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寄养过哺并窝,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可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3、仔猪保育阶段。断奶7天后强弱分群、仔猪平均两窝并一栏,转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8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饲养4周。 4、肥猪饲养阶段。8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肥猪舍饲养15周,预计饲养至23周龄左右,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

❸ 养什么品种猪好图片

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3 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4 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5 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6 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7 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 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休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0 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
①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l-7日龄为32℃-28℃, 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 50%-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④开食与补料。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至2O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5-6次。
⑤去势与断奶。仔猪生后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
⑥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2.断奶仔猪
①进猪前准备。仔猪培育舍在转入仔猪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仔猪入舍后,2周内仍喂给原仔猪料,l周内控制采食,日暖5-6次,自由饮水。2周之后逐渐过渡到肥有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4-5次,自由饮水。
③管理。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仔猪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
3.生长肥育猪
①进猪前准备。生长猪肥有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断奶幼猪入舍后,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肥有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
③管理。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按猪的品种、体重、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每群10-20头。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有舍后,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1℃-16℃,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肥猪体重达90-100公斤时出栏。

❹ 农村猪舍建造图片猪的销路

8、养蛇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9、养蛇“七要”;10、养蛇效益低的原因;20、蛇的加工利用; 21、蛇类药材的加工; 22、蛇的综合利用和加工方法;42、蛇的饲养和管理; 《农村养蛇实用新技术》蔚蓝网网上有售。 河北邯郸肿瘤研究院是河北南部唯一一家以蛇毒进行肿瘤治疗的专业医疗机构,由知名肿瘤专家、教授、药学专家组成。 下设机构有蛇业研究所、养蛇基地、生产公司。 养蛇失败原因浅析 发布时间: 2003-12-27 00:00:00.0 纵观国内养蛇业的现状,一哄而上养蛇的成功者只占少数,而失败者占多数,境况让人堪忧。笔者认为他们养蛇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初养者由于没有扎实的养蛇技术和经验,蛇场建得不合理,其中包括防巡、防盗、水源、食源、密度、采光、温度。湿度及越冬、越夏等方面的设计,不符合人工养蛇的标准和要求。 2、盲目选种。多数的养蛇户刚开始不知道该引进什么品种,也不懂得如何辨别蛇种的化与劣,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养蛇户应该选择对本地区能够适应的蛇种来养殖。所购蛇种以健壮凶猛、大小相宜且没有内伤的为佳。自捕本地的蛇种虽较为理想,缺点是从野外直接捕捉的蛇种,未经人工驯养,普遍存在着不合群、野性大、难饲养等现象,有时还会拒食,从而活活饿死(只是少数)。到市场上去收购或到外地购买他人的蛇种,在选种时一定要注意识别被拔牙、取胆、注水、灌沙的劣质蛇,因这些蛇虽能存活一段时间,但均不能养殖。 北方适养的毒蛇仅有蝮蛇、蝰蛇两种。其他种类的毒蛇必须在温室或良好的实验条件下少量养殖。 完全适合于人工养殖的无毒蛇品种还不太多,王锦蛇由于其耐寒、适应性强,很多蛇场或养蛇户,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养王锦蛇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 3、购买回来的蛇种未经消毒或药浴,便直接投入蛇场。特别是由猪舍、鸡舍及兔舍改建而成的蛇场更应在未投蛇种前多消毒几次,避免因细菌蔓延而造成蛇群的病害。 4、若养殖的是毒蛇,刚引进不足一个月就急于采毒,致使毒蛇拒食,造成非正常的死亡。毒蛇养殖多适合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养蛇户若养殖毒蛇,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盲目引进。养殖毒蛇所面临的第二大难题是蛇毒的销路。目前,我国制药行业能大量利用的蛇毒仅东北的白眉蝮蛇一种,多数蛇毒只能依赖出口,国内尚没有可靠的销路。 5、蛇卵人工孵化出以后,没有分开单独喂养,而是成蛇或半大成蛇一起饲养。因二者在体重、体长及年龄上相差太大,若放在一起混养;均会造成大蛇吃幼蛇的现象。如蛇类一旦养成嗜蛇习性,终生难改。再者,少数养蛇户减少场地资金的投入,所养毒蛇与无毒蛇未分开单独饲养,势必会造成蛇吃蛇的现象。据考证,绝大多数毒蛇均有嗜蛇习性。另外,不同种的毒蛇也要分开养,以防多种毒蛇混养,发生不同种、不合群的毒蛇相互撕咬,有可能改变蛇毒的成分,降低所采毒液的药效。收购部门也会因蛇毒的成分不纯而拒收。 人工养蛇安全越冬“五注意” 蛇类10月初逐渐冬眠,冬眠时间大约在150天~160天之间。在这段漫长的寒冷日子里,怎样才能确保人工养殖的蛇类们在蛇场内安全越冬呢? 注意优化环境 当初建造蛇场时就要考虑采光纳温问题,可建在山岭或村庄的南面向阳处。蛇类为了躲避低温会本能地寻找最佳栖息环境,一般情况下单条独居的蛇极少,雌雄穴的较少,七八条或数十条群蛰的最多,成群蛰居能使洞穴温度增高3℃~5℃。为了利于蛇类安全越冬,应考虑把蛇场做大一些,让蛇群居冬眠。 注意保温保湿 设计建造好越冬蛇场,必须满足温度、湿度、空气流通3个条件,即温度稳定在10℃~12℃,相对湿度控制在70%~90%,根据以上要求,越冬蛇室最好建成地下式,四周用砖砌好,设内外两条走道,蛇室与外界连接的门成“S”形开设,蛇室顶部设有活动通气的盖板,蛇室四周及顶部覆盖1.0米~1.5米厚的土层。蛇可装在木箱或缸内置越冬房过冬,亦可在地面铺一层细沙(绝不能铺稻草),将冬眠的蛇直接放在沙地上越冬。 注意供食充足 适当增加饵料投放量,使蛇类们吃饱吃足,有足够充沛的体力抵御严寒。饵料以新鲜的鱼、蛙、蜥蜴、鸟、老鼠及其它小型哺乳动物为宜。 注意暂停取毒 毒液是蛇的重要消化液。它在体内不断地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在蛇冬眠时,千万不要捕捉蛇,硬性地吸取其毒液。否则会使蛇体受损,影响功能恢复,以致引起死亡。 注意温度管控 将越冬蛇室的室温严格控制在10℃~12℃之间,低时用蒸气管或电热丝升温,高时可打开顶端通气筒由“S”门导入新鲜的冷空气,同时将有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室温不能骤高骤低,应该保持恒温,否则蛇会因不能适应气温剧烈变化而大量死亡。可在蛇窝的盖板上面覆盖20厘米厚的稻草,蛇窝的通道门要紧闭,以免冷空气吹进去。当外界气温下降到零摄氏度时,应采取防寒措施,即在每一格蛇室中垫上干草、纸屑、旧麻袋或破棉絮等,进行保温。还可加挂适量的25瓦蓝色灯泡来增温。 目前,完全适合于人工养殖的无毒蛇品种还不太多,王锦蛇由于其具有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很多蛇场或养蛇户,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养王锦蛇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 王锦蛇,又称为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以捕食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为食。王锦蛇的饲养密度宜在每平方米7~10条500克左右,形体较大者,每平方米可以减少2~4条,在立体养殖条件下每平方米可养15~25条。刚放入蛇场的王锦蛇,因对新环境不熟悉,只有晚上才会出来觅食,但绝大多数王锦蛇胆大不怕人。王锦蛇的食量较大,一条500~700克左右的,一次能吞1~2只蛙类或连吞2~3只幼鸡雏,饱食一次后约需7~15天消化。王锦蛇有食蛇习性,即便饵料充足多样,也要不定期地投放少许水蛇,以免相互吞食。王锦蛇在适宜的人工养殖条件下长势很快,我蛇园在1994年春的一批条重700克左右的王锦蛇,其中有一条长势特别快,当年就长至1500克,当年增重800克,四年平均增重达1100克。

❺ 我是东北的,想要建一个小型猪舍,养猪母猪和肥猪都在一起混养,面积长有30左右米宽有20左右米,初步

小型是多大?你最好能具体点,不然会走很多弯路。我家的猪舍就是没规划好,反修了好多次。
母猪是不可能长期和肥猪一起混养的。
1。母猪喂食的料不一样,混养喂食会是个问题。
2。母猪怀孕时容易造成伤害。
3。最重要的,刚出生的猪宰必须有专门的猪舍才行。我家有专门的暖床给小猪,可以电加热的。而且不同年龄的猪宰也不能混养,不然小煮抢不到食。
对于猪舍:
1。一定要找好水源,夏天用水量超大
2。粪便一定要处理好,不然谁都受不了,最好找有活水的地方,当然粪便也不能全部往里排,必须先把多的清理出来,我家是放到果园去。
3。我们南方需要防暑,你们北放就需要防冻,所以必须保证猪舍暖和。
综上所述,需要如下类型猪舍:
1。母猪单独每头一个圈。
2。母猪要产仔的时候得要专门的产床,此产床还得提供小猪的暖床,市面上有买的,我家的买成五六千一套。从母猪怀孕到小猪断奶,母猪和小猪都的在这上面生活。
3。肥猪猪舍,基本上有多少母猪就得多少肥猪猪舍。因为不同年龄不同妈不同批次的猪崽是不能混养的。不然小的会被欺负抢不到食,有时候还打架。
就你的面积来看,一排全是肥猪猪舍,五到六个吧。另外一边一到两个肥猪舍。五到六个母猪舍,两到三个产房,基本够用。你这种规模都可以养一头种猪。另外就是放粮食饲料的地方,打粉的地方,如果喂熟食还得打灶,放柴火的地方。如果要住人还得考虑。然后最好能有个农用车或货三轮摩托,当然也要地方停。
不知道你家粮食多不多。如果全靠买的话,其实不怎么挣钱。

❻ 猪舍的间距、长度多少米合适

猪舍间距10米差不多了,如果能够更大当然更好,不超过15米行了。长度看你是什么猪舍,一般不超过90米。至于育肥 和母猪舍的间距可以一样的。

❼ 猪舍地面的发酵床模式和漏粪板模式,哪个更实用

案例:

这是昨天一个朋友发过来的照片!



大家再看下上篇文章发的这张照片,是不是实心部分有点少?饲喂的地点应该放在漏粪地板附近更好一些?这个隔栏是不是改成实心的更好?中间是否隔一圈放一圈更好一些

总之,关于新建猪舍的选择和改造,并不是一味地照搬,而是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实际的猪舍情况,然后在细致的梳理和制定方案,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最终达成实用、契合的目标。

❽ 农村小型养猪舍图片

图片如下


(8)猪舍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猪户在设计猪舍时,虽然本着以简单最省钱的理念设计小型猪舍建造图片,但在设计猪舍的选址是要充分考虑猪舍的排污与环保,猪舍朝向以坐北朝南偏东15-30度角最理想。

一定要预先设计好肉肥猪的各种特发处理空间,做好消毒的隔离带。如果是南方猪舍,还必须考虑南方在夏天太阳光的紫外线直照下,猪舍内的温度与春季多雨的闷热闹气温。如果是北方猪舍,就必须北方极冷气温,设计好猪舍防冻系统,以保证猪舍生长环境!


❾ 现代实用养猪技术大全的目录

绪论
第一章现代养猪业概况1
第一节世界养猪业概况1
一、丹麦2
二、加拿大3
三、美国4
四、英国5
五、法国5
第二节我国养猪业现况6
一、生产力现状分析7
二、资源现状分析8
第二章养猪业发展趋势11
一、未来猪肉生产消费变化趋势11
二、生猪产业组织模式11
三、养猪生产工艺与流程14
四、品种15
五、饲料资源与饲料营养16
六、环境保护与生态养猪18
七、WTO与我国养猪业19
上篇 养猪基本知识
第三章猪的生物学特性21
第一节生物学特性21
一、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21
二、生长周期短、发育迅速、沉积脂肪能力强22
三、食性广、饲料转化率高22
四、不耐热22
五、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23
六、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爱好清洁24
第二节行为特性24
一、采食行为24
二、排泄行为25
三、群居行为25
四、争斗行为26
五、性行为27
六、母性行为27
七、活动与睡眠28
八、探究行为28
九、异常行为28
十、后效行为29
第四章猪的品种与评价30
第一节猪的品种30
一、地方猪种30
二、培育猪种32
三、引进猪种34
第二节猪生产性能的评定35
一、不同经济类型猪的生产性能与用途35
二、生产性能评定方法36
第五章猪的杂种优势及其利用41
第一节杂种优势的获得41
一、纯繁与杂交41
二、杂种优势41
三、影响杂种优势的因素42
第二节猪的杂交模式43
一、二元杂交43
二、三元杂交43
三、四元杂交44
四、轮回杂交45
五、专门化品系杂交45
第三节猪的杂交繁育体系46
一、杂交繁育体系的建立46
二、杂交繁育体系中猪群的结构47
第六章猪的繁殖49
第一节公猪的繁殖生理49
一、生殖器官及其功能49
二、公猪的性成熟51
第二节母猪的繁殖生理52
一、生殖器官及其功能52
二、初情期与适配年龄55
三、母猪的发情和排卵55
四、受精与妊娠57
第七章猪的营养60
第一节饲料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60
一、水与猪的营养60
二、碳水化合物与猪的营养61
三、蛋白质、氨基酸与猪的营养63
四、脂肪与猪的营养66
五、能量与猪的营养67
六、矿物质与猪的营养70
七、维生素与猪的营养78
第二节不同生理阶段猪的营养特点82
一、种公猪的营养特点82
二、后备母猪的营养特点82
三、妊娠母猪的营养特点83
四、哺乳母猪的营养特点84
五、乳仔猪的营养特点84
六、断奶仔猪的营养特点85
七、生长肥育猪的营养特点86
第三节猪的饲养标准87
一、饲养标准的含义和作用87
二、美国NRC猪饲养标准88
三、中国猪饲养标准88
中篇 猪场生产经营管理
第八章市场定位与投资决策89
第一节市场定位89
一、猪场产品的确定89
二、饲养规模的确定91
第二节饲养工艺流程的确定94
一、工艺流程概述94
二、猪场工艺流程的确定96
第三节猪场投资概算97
一、直接费97
二、间接费102
三、利润105
四、税金105
第四节猪场投资回报分析105
一、产品率分析105
二、产品成本核算105
三、盈亏分析105
第五节投资决策106
一、确定决策目标106
二、基础条件与投资目的106
三、市场调查分析106
四、投资期限及工程进展决策107
五、预期效益107
六、建设内容和投资经费概算及经费来源108
七、评估108
八、备选方案的拟定与选择108
第九章猪场建设与设备109
第一节猪场建设基本参数109
一、猪场占地与建筑面积109
二、每头猪占栏时间及面积110
三、耗水量110
四、耗电量111
五、饲料消耗量112
六、粪、尿、污水排放量112
七、猪舍建筑设计参数113
八、猪场设备118
第二节猪场选址与规划设计120
一、场址选择原则121
二、猪场规划设计123
第三节猪舍建筑设计126
一、猪舍类型127
二、猪舍主要结构127
三、猪舍保温防寒及隔热防暑129
四、猪舍采光129
五、猪舍通风换气130
六、猪舍给排水131
七、猪舍内部132
八、不同种猪舍设计133
第四节猪场设备138
一、养殖设备138
二、饲喂设备144
三、环保设备144
四、其他常用设备144
第十章种猪引进147
第一节引种前的准备147
一、制定引种计划147
二、了解引种地区及猪场疫病情况147
三、调查引种猪场的种猪选育及质量情况148
四、客户查访148
五、引种申请148
六、签订合同148
七、隔离舍准备149
第二节引种时的注意事项149
一、选好选准种猪149
二、做好运猪前准备工作149
三、装车时注意事项149
四、运输中注意要点150
五、接车准备150
第三节引种后管理要点150
一、卸车150
二、分群饲养150
三、饲料、喂量等饲养方法的逐步过渡150
四、隔离舍饲养期间的观察与检疫150
五、适应151
第十一章饲料配制技术153
第一节饲料原料153
一、饲料的分类153
二、主要饲料原料的选择及质量鉴定154
三、猪常用饲料原料建议使用范围161
四、饲料原料的保管162
第二节饲料配制技术163
一、配合饲料配制技术163
二、浓缩饲料配制技术169
三、添加剂预混料配制技术170
第三节配合饲料的加工及储存170
一、配合饲料的加工170
二、配合饲料的储存173
第十二章猪的繁殖技术175
第一节繁殖力与养猪生产175
一、繁殖力175
二、评定母猪繁殖力的主要指标175
第二节猪的配种技术176
一、母猪发情鉴定方法176
二、适时配种时间的确定177
三、母猪的诱导发情方法177
四、配种方式和技术179
第三节人工授精技术180
一、采精181
二、精液品质检查182
三、精液的稀释185
四、精液的保存187
五、精液的运输187
六、输精技术187
第四节妊娠诊断技术189
一、母猪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189
二、预产期的推算190
第五节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191
一、影响母猪繁殖力的主要因素192
二、提高猪场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194
第六节母猪繁殖常见问题的原因与对策200
一、后备母猪初情期延迟200
二、母猪断奶后不发情202
三、母猪屡配不孕205
四、卵巢囊肿207
第十三章猪群饲养管理技术208
第一节猪群结构及猪流调整208
一、猪群类别划分208
二、猪群结构209
三、猪群流转图210
四、全场饲养管理日程表210
第二节温度对各类猪群的影响211
一、猪对温度的需求211
二、温度对猪生长的影响212
三、对猪温度的影响因素214
第三节后备猪的饲养管理技术216
一、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程序216
二、后备公猪饲养管理219
第四节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221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221
二、种公猪的淘汰223
三、饲养公猪常见问题及对策223
第五节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225
一、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225
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227
三、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229
四、饲养母猪常见问题及对策233
第六节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234
一、生理特点234
二、饲养管理234
第七节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237
一、进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37
二、分群与调教238
三、饲养管理238
四、注意事项240
第八节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242
一、生长育肥猪饲养242
二、生长育肥猪的管理242
三、注意事项243
第十四章猪场粪污及废弃物处理245
第一节猪场污染源245
一、猪场环境污染的后果245
二、环境污染产生原因246
三、污染物质247
第二节猪场污染物治理的基本技术模式247
一、猪场污染防治基本思路247
二、猪场废弃物处理的基本技术模式248
三、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处理的基本技术模式的工艺流程249
第三节猪场固体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251
一、肥料化利用技术251
二、饲料化利用技术252
三、能源化利用技术252
第四节猪场其他废弃物处理252
一、猪场其他废弃物的种类252
二、猪场其他废弃物处理要求252
第十五章猪场经营管理255
第一节猪场物资与报表管理255
一、物资管理255
二、猪场报表255
第二节猪场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255
一、猪场组织架构255
二、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256
第三节猪场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258
一、主持258
二、时间安排258
三、内容安排258
四、程序安排259
五、会前准备259
六、会议要求259
第四节猪场各项规章制度259
一、员工休请假考勤制度259
二、会计、出纳、电脑员岗位责任制度260
三、水电维修工岗位责任制度260
四、机动车司机岗位责任制度261
五、保安、门卫岗位责任制度261
六、仓库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261
七、食堂管理制度262
八、消毒更衣房管理制度263
第五节每周工作流程263
第六节猪场存栏猪结构264
一、年产总窝数264
二、每周转群头数264
三、猪群结构264
第七节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265
一、种猪淘汰原则265
二、种猪淘汰计划265
三、后备猪引入计划266
第八节猪场销售策略266
一、猪场产品266
二、种猪销售策略267
第九节猪场成本核算271
一、种猪场成本核算的意义和要求271
二、种猪场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274
三、种猪场成本核算凭证274
四、种猪场费用的分类274
五、种猪场生产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277
六、种猪场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277
七、费用分配原则和方法278
八、种猪场成本指标的计算方法280
第十节猪场管理282
一、正规化管理282
二、制度化管理283
三、流程化管理283
四、规程化管理284
五、数字化管理284
六、信息化管理285
第十一节减少猪场浪费,提高养猪效益286
一、圈舍修建上的浪费286
二、引种上的浪费286
三、饲料浪费286
四、疫苗浪费287
五、药品浪费287
六、水电浪费287
七、猪的浪费287
八、人力资源的浪费288
九、计划不周的浪费288
十、信息不灵的浪费288
第十二节猪场经营管理风险及对策288
一、猪场遇到的主要风险288
二、猪场风险防控对策291
下篇 猪病防治
第十六章猪病防治的基本知识294
第一节疾病294
一、疾病的概念294
二、疾病的基本特征294
三、引起疾病的因素295
第二节免疫296
一、免疫的概念和特征296
二、猪场的免疫技术297
三、免疫监测303
第三节消毒304
一、消毒概述304
二、消毒的方法及应用305
三、消毒的注意事项及误区308
第四节猪场驱虫技术310
一、体内、体外寄生虫310
二、媒介昆虫311
三、灭鼠313
四、防鸟315
第五节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315
一、提高认识315
二、树立理念315
三、强化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316
四、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提升抵抗力316
五、自繁自养316
六、坚持药物预防与保健316
七、科学、合理使用疫苗317
八、科学、合理使用治疗药物317
九、疫病监测317
十、发现疑似传染病时,必须及时隔离,尽快确诊, 按要求迅速上报317
十一、控制传染源317
十二、被传染源污染的场地、用具、工作服等必须彻底消毒317
十三、死猪一律烧毁或深埋318
十四、紧急免疫318
十五、药物预防318
十六、饲养管理318
第十七章猪病诊疗技术319
第一节猪的保定法和给药法319
一、猪的接近与保定319
二、猪的给药方法319
第二节猪病基本诊断方法320
一、基本诊断方法320
二、诊断的内容321
三、病料的采集与送检324
四、诊断的注意事项326
第十八章猪常用药物328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知识328
一、药物与毒物的概念328
二、药物作用机理328
三、药物的作用329
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330
五、药物使用原则331
第二节药物332
一、抗生素332
二、抗寄生虫药物340
三、维生素和矿物类药物和体液补充剂341
四、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346
五、其他各种药物347
六、消毒药350
第十九章猪常见病诊断要点和防治356
第一节猪常见疾病各论356
一、猪的病毒性疾病356
二、猪的细菌性病383
三、猪的寄生虫病413
四、猪的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428
五、猪的普通病435
六、产科病442
七、猪的外科病453
第二节临床常见综合征的诊断458
一、呼吸系统综合征的诊断458
二、繁殖障碍综合征的诊断461
三、具有腹泻症状的猪病及其病因464
四、伴有神经症状的猪病及其病因467
五、断奶仔猪综合征468
参考文献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