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合肥城隍庙的市场现况
如今的城隍庙市场位于庐阳区安庆路街道辖区,临近长江中路,经营面积10万平方米,占地约150亩,云集个体商户近4000余家,日均客流量5万人次,年交易额30多亿元。主要经营业态有服装纺织、日用百货、玩具纸张、古玩字画等。东南西北面分别与六安路、安庆路、蒙城路、淮河西路相临,地理位置优越。1986年1月在安徽省人民政府规划下建立开业,成为合肥市个私经济的发源地,小商品集散中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城隍庙市场主要由庙前、庐阳宫、庙东、小商品世界、古玩城、城隍庙商城和城隍庙大世界组成。
B. 合肥城隍庙总面积多大
100000平方米。
合肥城隍庙,又名庐州府城隍庙。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99号,北宋皇佑三年(1051),为纪念首任庐州府知府孙觉,始建城隍庙。
寺庙风格
合肥城隍庙,属皖江古典园林、徽州古建筑风格。整个庙宇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大庙前有旗杆矗立,前方左右两侧有钟楼、鼓楼、牌坊与之对应,山门口有石狮相对。
山门3间,左右耳房共10间;戏楼5间,两旁耳房共8间;大殿3间,两侧耳房共6间;大殿和戏台之间东西厢房共24间,代表古代宣扬孝道的“二十四孝”;大殿前有香炉1座。
一楼分别设城隍殿、十王殿、三皇殿、元辰殿、龙王殿、祖师殿、福德殿、文昌殿、财神殿、灵官殿等道教核心殿堂。
供奉北宋城隍孙觉及夫人、西王母、送子娘娘、慈航大士、十殿阎君、三皇、斗姆元君、龙王、张天师、福德神、文昌神、财神、王灵官、哼哈二将、牛头马面等道教众神像,并设立城隍、城隍夫人寝宫和阴司刑狱设施。二楼设有藏经阁、接待室、会议室、办公室以及道人们修行的丹房和起居卧室。
C. 合肥着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作为一个合肥本地人,在合肥已经生活了20多年,对合肥的旅游景点也是非常熟悉,像我们知道的李鸿章故居,包公祠等等,都属于合肥市比较着名的景点。下面我们给大家一一介绍下:
李鸿章故居
大蜀山森林公园位于合肥市西部,距离合肥市中心大概半个小时路程;作为一座天然氧吧,大蜀山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都会吸引很多合肥市民前往游玩;园内有森林,湖泊以及湿地,为净化合肥市的空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蜀山周边有合肥野生动物园,安徽名人馆和开福寺等等诸多景点。
D. 合肥城隍庙
合肥城隍庙——道教庙宇。在安徽省合肥市市内。昔为合肥着名道教庙宇之一。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 ),重修于清同治十年(1871),传为遵照李鸿章意旨仿北京颐和园内戏楼式样建造。古时是演戏娱神之处;整个庙宇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大庙前有旗杆矗立,山门口有石狮相对,山门3间,左右耳房各5间;戏楼5间,两旁耳房各4间;大殿3间,两侧耳房各3间;大殿和戏台之间东西厢房各12间。大殿前有香炉1座。设城隍殿、娘娘殿、元辰殿、三皇殿等等众多殿堂。供奉城隍、城隍夫人、西王母、送子娘娘、慈航大士、十殿阎王、三皇、斗母星君、龙王、财神等道教众神像并设有城隍、城隍夫人寝宫和阴司刑狱设施。古时候,每年春节和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城隍寿诞期间,合肥大小官员、道教信徒都前来拈香、礼拜,戏楼上上演酬神戏,游人如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城隍庙遭到了严重破坏,仅存山门、戏楼、大殿、娘娘殿等建筑。1980-1982年由市文物管理处主持修复。根据记载合肥城隍爷是北宋时期首任庐州知府孙觉,在任期间为百姓尽职尽责,被百姓尊奉为庐州府第一城隍。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望采纳祝你好运
E. 合肥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合肥,简称庐,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
F. 合肥城隍庙如何改造
观点1 一度沉寂的合肥城隍庙即将迎来新发展机遇。十一前“合肥城隍庙新商业时代论坛”召开,来自我省各界的专家讨论城了隍庙在新商业时代格局下的发展前景。 合肥城隍庙建设于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合肥其他商业圈的繁荣发展,城隍庙与四牌楼商业圈逐渐分割,发展境况越发“尴尬”:一方面是地段位置等价值连城;另一方面又因为经营规划等让人“扼腕”。 随着国际性风格卖场进驻,合肥市政府决定对城隍庙经营规划调整。据该市商务局有关专家介绍,未来的城隍庙将与上海的豫园(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功能一样,发挥出城市主导性旅游商业功能,向精品商业店面、古玩、女性休闲商业等方面发展,从而将四牌楼——城隍庙——三孝口等三大商业圈联为一体,发挥出“黄金经营价值”。
观点2
合肥城隍庙有望变身为具备浓郁地方特色的商业文化园,虽然城隍庙改造的困难很大,但是合肥市有关部门还是对城隍庙的未来进行规划与设想。目前,城隍庙更加注重规范管理与环境完善,为将来的改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隍庙商业文化园改造区域比现有的城隍庙面积要大,其东临六安路,西至蒙城路,北接淮河路,南抵安庆路,包含市场附近的中学、居民区、办公楼等等,占地面积达到306亩。安庆路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以城隍庙改造为契机,带动整个区域面貌发生彻底的变化。 ”
整个项目计划投资达到2.89亿,建设内容包括“一庙”、“三街”、“五城”以及配套设施。庙指现有的城隍庙,将修缮花戏楼、娘娘殿;举办民俗、非遗等展馆及室内外演艺培训场所;举办“新春文化庙会”和“周末西区演唱会”等等。三街指文化用品、文化娱乐和老字号精品一条街。五城则是古玩城、动漫城、饮食文化城、娱乐电玩城、工艺礼品城等。
在建设项目的选址上,记者看见,现在的民政厅危旧居住宿舍小区将“变身”为工艺礼品城,黄山巷危旧小区则改造为动漫城,合肥四中地块将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和商业回迁安置区。
体验庐州文化打造旅游景点
合肥城隍庙商业文化园通过整合安徽优质资源体现“徽文化”和“庐州文化”,以文化相关商业业态为载体,拓展发展空间,形成知名的历史文化商业园区。这与上海豫园、南京夫子庙都有很大不同,后两者分别注重国际化和六朝古都的品牌开发。
其实,在未来的城隍庙商业文化园中,文化业态确实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有项目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则是文化业态,文化用品特色街和文化娱乐一条街,分别占地64亩和65亩,其中文化娱乐街将聚集小剧场、文化茶社、电影院等等文化业态。古玩城也将得到扩建,将现有的思惠楼广场及城隍庙小商品城均纳入古玩区域,建立起玉器、铜器、字画等等交易中心,增加典当、拍卖、古玩鉴定等服务。
按照这种思路改造,城隍庙商业文化园将发展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有地域文化个性的大众体验、地方风情观光和多业态商业积聚的旅游景点。
成立管理机构为改造“铺路”
目前,这一项目主体是合肥市庐阳商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庐阳区政府背景的投资公司,在区政府授权范围内对国有资产的投资、经营与管理。招商对象为具有文化产业背景的投资者和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
据了解,城隍庙商业文化园已经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但是城隍庙市场内的产权问题、周边危旧小区拆迁以及学校的搬迁等等,给城隍庙能否顺利“变身”,增加很多困难,这是城隍庙改造呼声很大,一直难有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为城隍庙的改造“铺路”,成立专门的城隍庙管理机构,理顺市场内的各种关系;同时,鼓励产业业态的转移,减少服装店,吸引文化产业的入驻,比如在霍邱路上,已新开多家字画、十字绣的店面,文化产业氛围正在形成。负责招商的联系人称:“现在着力提升城隍庙的文化品位,在软件建设上先行突破,争取早日有实质进展”。(盛木生)
快讯:滨湖区连体地块取消供应 20上午土拍无交易
合肥房价三月环比持平 90平米以下户型最抗跌
转让限制多担保费用高 房贷“商转公”合肥遇冷
个人房贷停发实为缓发 专家称只是暂时现象
合肥首场置业大讲堂走进看房团 限购令下如何买好房
G. 合肥城隍庙的前世今生
合肥城隍庙昔为合肥着名道教庙宇之一。建于北宋皇佑三年(1051),重修于清同治十年(1871),传为遵照李鸿章意旨仿北京颐和园内戏楼式样建造。古时是演戏娱神之处;整个庙宇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大庙前有旗杆矗立,前方左右两侧有钟楼、鼓楼、牌坊与之对应,山门口有石狮相对。山门3间,左右耳房共10间;戏楼5间,两旁耳房共8间;大殿3间,两侧耳房共6间;大殿和戏台之间东西厢房共24间,代表古代宣扬孝道的“二十四孝”;大殿前有香炉1座。一楼分别设城隍殿、十王殿、三皇殿、元辰殿、龙王殿、祖师殿、福德殿、文昌殿、财神殿、灵官殿等道教核心殿堂。供奉北宋城隍孙觉及夫人、西王母、送子娘娘、慈航大士、十殿阎君、三皇、斗姆元君、龙王、张天师、福德神、文昌神、财神、王灵官、哼哈二将、牛头马面等道教众神像,并设立城隍、城隍夫人寝宫和阴司刑狱设施。二楼设有藏经阁、接待室、会议室、办公室以及道人们修行的丹房和起居卧室。古时候,每逢春节及道教重大节日,合肥一些官员、道教信众都前来拈香、礼拜,戏楼上上演酬神戏,游人如织。
解放前合肥城隍庙主持 张高瓴(高字辈)传度张汝溪(宏字辈)主持城隍庙,文化大革命前张汝溪代主持,龙虎山“宏”字辈道士。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城隍庙遭到了严重破坏,仅存山门、戏楼、大殿、娘娘殿、钟鼓楼等建筑。1980-1982年由市文物管理处主持修复。1985年7月12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4月,在省道教协会、庐阳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由安徽省道教协会委派正一道士张振阳(罗阳)道长到城隍庙主持宗教工作,并于2013年3月正式成立合肥市庐阳区道教协会,道教活动场所位于城隍庙后街的娘娘殿,建筑面积76.33平方米。合肥现有道士百余人,信众上万人,目前正在筹建合肥市道教协会。由于场地有限,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道教信教群众的正常活动需要,更谈不上打造城市旅游景点。作为土生土长的合肥人,许有为、牛耘二位老先生对于合肥城隍庙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们一直认为合肥城隍庙应该恢复原有面貌,并将其作为交流、传道、培训的活动场所,对于促进我市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清代《嘉庆合肥县志》、《庐州府志》等资料记载,合肥城隍爷是北宋时期政治家、首任庐州知府孙觉。因为他在任期间为百姓尽职尽责,深受百姓爱戴,被百姓尊奉为庐州府第一城隍。过去,城隍殿内除供奉北宋城隍孙觉及手执大笔的文判官和手执狼牙棒的武判官以外,还有协助城隍爷惩奸除恶的六部司:延寿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增禄司,又称“六官”。城隍爷及判官、司神各穿戴朝服,手执各自特有的法器。一座完整的城隍庙,除了供城隍爷惩奸除恶的城隍殿以外,还应有供城隍爷及城隍夫人生活休息的城隍寝宫。城隍寝宫内供奉的城隍爷及城隍夫人坐像均以上等樟木雕刻而成,大小均以出巡使用的官轿大小为准。寝宫内好似有钱人家的起居卧室,里面有雕花架子床、绣花缎被面、枕头、小脚鞋、梳妆盒以及两顶以备城隍爷及城隍夫人出巡时用的官轿等等。每年道教居士、信士都要为城隍爷及城隍夫人制作朝服衣帽,并且按照不同季节进行更换。十王殿内供奉道教中掌管人的生死和轮回的十殿阎王和牛头马面二神。十殿阎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古时候,如果信众自知犯下错误,都会叩跪在十位阎王的面前进行忏悔,改过。三皇殿内供奉的“三皇”是指距盘古开天辟地五十五万年来,陆续出现的三位伟大的神祇,称为天皇、地皇、人皇。分别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黄帝。“三皇”神像端坐在大殿之内,供游客参拜和祭祀。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奉祀六十甲子神和斗姆元君。斗姆元君具有三头六臂,分别拿着各种法器,为道教女神,又称为“斗母”、“斗姆”,尊称为“圆明道母天尊”。六十甲子即是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而得。六十甲子神为六十位星宿神,每个星宿各有一神,共有六十位神,轮流值年。值年神,又称太刚神,也称“太岁大将军”。他们率领各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每逢岁初春节期间,大批信众都到元辰殿为自己的本命神烧香、叩拜。祈求健康平安,逢凶化吉。龙王殿供奉的是掌管兴云降雨,统领水族的龙王。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龙王能生风雨,兴雷电,职司一方水旱丰歉。因此,大江南北如遇久旱不雨,一方乡民必先祭祀龙王祈求降雨。祖师殿是供奉道教的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及弟子王长和赵升。张陵,道教称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创立道教后尊奉黄帝和老子为基本信仰,把信行真道作为修行的主要目标。规定道众的基本义务是奉守道戒,处世原则是清静无为。这些特点,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道教的庙宇都会供奉张天师及左右护法。文昌殿中供奉着文昌帝君坐像和魁星站鳌像,文昌神又名“文曲星”,相传是中国古代主宰功名禄位的神;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因此所有想要考取功名,谋得事业的的信众都来拜求文昌帝君和魁星神,期盼能金榜题名,独占鳌头。财神殿内通常供奉五路财神之首的玄坛元帅赵公明以及文财神范蠡和武财神关羽。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文财神范蠡 ,自号陶朱公,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关羽称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本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因为其不仅可以“治病除灾,驱邪辟恶”,还有“招财进宝”的职责,又因其忠义,故被奉之为武财神。民间认为土地公与土地婆除了保护地方安宁平静以外,同时隶属于城隍之下,掌管地方死者的户籍。所以城隍殿周围皆有供奉土地公和土地婆的福德殿。王灵官及哼哈二将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每座合理的道教庙宇皆有王灵官及哼哈二将等护法神将。根据城隍庙山门大小,在山门内设立铜铸王灵官神像及泥塑哼哈二将神像最为合理。古有“左钟右鼓”之称,道教十方宫观里讲究的“钟鼓齐鸣”,是讲道教宫观以钟鼓为号令,召集道众以及报时、按排日常生活事务。清晨称“开静”,即打开一夜之沉静,晚上称“止静”,即停止一天之活动复归于宁静。清晨先击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击钟,故又称之“晨钟暮鼓”。娘娘殿中供奉道教中的三位着名女神:西王母、慈航大士、送子娘娘。娘娘殿是合肥城隍庙仅存的道教殿堂,三位娘娘各管一方,每逢初一、十五,方圆百里的老百姓都会涌向娘娘殿,祭祖敬贤,许下心愿。
H. 合肥市合肥庐州府城隍庙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庐州府城隍庙。
在中国,可以看到许多城隍庙,里面供着城隍老爷。每年,人们还会在特定的几个时间内去祭拜城隍爷,赶庙会。城隍爷究竟是什么人呢?它是怎样逐渐发展而来的呢?
在古代传说中,守护城池的神称为城隍,它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道教把城隍当做“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睛,保障着这一城的谷丰民足。
庐州府城隍庙始建于北宋皇佑三年,也就是公元1051。在清朝咸丰四年也就是公元1854年时,太平军攻打合肥,这座城隍庙也就毁于战火了。后来当时的政府一度想要重建城隍庙,但都由于经费问题而中途停工了,到了光绪五年,还是由李鸿章的弟李鹤章出面募捐续建的。从前,大庙前矗立着旗杆,山门口有石狮相对,大殿和戏楼之间还有东西厢房各12间。大殿前还有一座铁香炉。殿中供奉着城隍像,厢房中有城隍夫人像。东西供奉着十殿阎王,并有阴司刑狱设施。在以前,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城隍寿诞期间,庐州府和合肥县的大小官员、善男信女都要前来拈香、礼拜,戏楼上有连台的《目连救母》酬神戏演出,小商小贩和游人也蜂拥而至,庙街也在这时候变成了闹市,十分热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山门口的石狮被砸,庙里的塑像被一扫而光,古建筑也遭到了破坏,现在只剩下山门、戏楼、大殿、娘娘殿等建筑了。
好了,城隍庙就为您介绍到这里了。感谢您的收听,再见!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合肥庐州府城隍庙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I. 合肥在建一座新的地标建筑,占地多大呢何时建成呢
大家都知道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各大城市都在努力的建设发展之中,城市的综合实力都有着显着的提升了,国内很多的城市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之后,对于其形象的建设也非常的重视,一座城市的形象对于其发展还是很重要的,形象是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在国内很多的城市如今都在打造地标建筑,这些标志性的建筑有的已经发展成为知名的旅游景点,比如说上海的明珠塔,北京的鸟巢等。
合肥是科教名城,这座图书馆的建设就很符合其定位,将会成为很多好学者交流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成为合肥的一座新地标,有助于其形象的提升,大家对于该图书馆的建设是不是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