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宗的中国茶道、是坐着进行吧
在南北朝以前,正统的汉人是跪坐于榻上的,“箕坐”被视为是无礼和粗俗的,只有北方的胡人才这样。
因此,正宗的茶道应该是跪坐的!
2. 在哪里可以学到真正的茶艺呢
去专业茶艺培训机构好。培训茶艺讲师的培训机构,拥有专业的师资力量,优美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对增长技艺很有用。
一般专业茶艺培训机构,根据国家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精神,向社会培养合格的学员。依照学员不同基础,设有茶艺兴趣班、专业高级班、茶艺讲师班,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培训。学员经考核后,颁发国家高级茶艺师资格证。学员毕业后可长期安置、推荐工作。
3. 功夫茶中各种茶具的名称及介绍
1、茶壶: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
2、茶杯: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
3、茶洗: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4、茶盘: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
5、茶垫: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
6、红泥火炉:红泥火炉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
(3)茶道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功夫茶主要流行于闽广地区。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饮茶时先将泉水贮于茶铛之中,放在烘炉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茶投入宜兴壶之中,用水冲之,盖好盖子,再用热水浇壶身,然后倒出来品饮。
这种饮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壶身,目的在于发茶性,到了后来更使用温润泡,内外双重引发。
4. 茶道六君子图片及名称
5.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区别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有以下区别:
首先是“茶”不同。日本茶道用的是绿茶粉(日语叫做“抹茶”);中国茶道用的茶的种类很多(红茶,绿茶,普洱茶,花茶......等)。
然后是中日的茶道的“场地”不同。日本茶道的地点是在日式建筑和房间内(日语叫做“和室”),房间内是草甸(日语叫做“榻榻米”)人们席地而坐;而中国茶道则在中式家具的茶室内,有桌子又椅子,又茶几,人们是坐在椅子上泡茶品茶的。
接下来是中日的茶道的“茶具”不同。具体可参考图片。
中日的茶道的“仪式”不同。这个解释起来篇幅过长,网上有映像资料可查。
最后是“品茶氛围”不同。日本的茶道更“郑重”,更有“禅意”;中国的茶道更能体现出“中国博大而悠久的历史和儒雅的文人气息”,比日本茶道更“悠然”“高雅”。
6. 如何摆放茶具的图片
茶具的摆放:
茶具的摆放方法通常于茶具的摆放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有线条的变化。 摆放茶具的过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尽量不要有遮挡。
茶具摆放如果有遮挡,则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摆放,将低矮的茶具放在客人视线的最前方。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茶具上的图案要正向客人,摆放整齐,如图所示。
拓展资料:
茶具的保养:
1、彻底将内外洗净
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净。
2、切忌沾到油污
紫砂壶最忌油污,沾一后必须马上清洗,否则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3、泡茶
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会透到壶表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
4、擦与刷要适度
壶表淋到茶汁后,用软毛小刷子,将壶中积茶销销刷洗,用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切忌不断地推搓。
5、使用后清理晾干
泡茶完毕,要将茶渣清除干净,以免产生异味,又需重新整理。
7. 求日本茶道具体的全流程介绍及视频下载,图片也行。
日本茶道
[马来西亚] 戴小华
日本着名的三十三间堂附近,有一家出名的茶室,可以观赏到品
位极高的茶道示范。
在日本受教育的廖老太说,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这奇特的茶的仪
式,恐怕很难探索到日本文化的内涵。因为日本的茶道不同于我们茶
余饭后的茶,而是训练自己达到一种“和敬清寂”境界的不二法门。
如达到至高段时,甚至可以领略到各种超俗与精神的境界,同时它对
日本的美学与礼仪有着广泛的影响。
12世纪末,日本临济宗的始祖荣西才把抹茶的特殊树种和制作这
种细末绿茶的技术引进日本,并把第一颗茶苗种在京都附近的宇治山
上,至今,该区仍出产傲称日本最优秀的抹茶。后来,荣西鼓励他的
弟子饮用这种起泡、苦涩的茶,作为健康饮料、宿醉解药以及提神剂
。
16世纪时,千利休大师将禅学融入其中,为今天的日本茶道之始
。
泡茶并不难,真正难的是以精确的精神来泡。就像参禅,如没有
一些悟性,恐怕穷毕生也无法达成。
茶室的布置,崇尚简朴淡雅,在9平方米的塌塌米上,出席茶会的
人,无分贵贱地坐在一起,静心烹茶品茗,在寂静中忘却尘俗千虑,
让心神与自然相和。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不讲究奢华的质朴精神,到现在
反而演变成极端富裕这才能把玩的享受。所以,犬儒讥之为“贫穷美
学”。日本的工匠也趁机收取更高的费用,来做出更佳的缺陷美效果
的茶具。于是,这些像是未经雕琢的茶具再度成为一种炫耀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的风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涵。日本茶道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日本的茶道哟烦琐的规程,从茶叶研磨的粗细到主持人动作是否规范,以此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和、敬”的精神。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日本茶室有大小两种,而小茶室比大茶室更能体现简单、朴素、静寂的风格,所以成为茶室的正宗。茶室的修建力求给人一种亲切、谦和、平淡的感觉,充分体现了主人和客人的道德风范。(图一)
日本茶食又称“怀石”,据说禅僧深夜坐禅时,为抗住腹中的饥饿感,将小石头烧热,包上毛巾揣在怀里。茶道中的茶食是为不使浓茶刺激客人的胃粘膜,在喝茶之前端出来的少量食物。日本人的细致与认真由此可见一斑。 (图二)
(图三、图四)这两款茶点一般在7、8月的茶会上,因为天气炎热,所以点心的命名及形状、功能均以凉爽为主旨。当然,其中一绝要数“岩间滴水”了。这是一道用葛汁固定成型的点心,透明的食具带来丝丝凉意,点心中的绿色的部分表示岩石,白色部分表示滴水,而它的名字更具有神秘的色彩。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称“本席”、“茶席”,为举行茶道的场所。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芦草编成。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为度,约9-10平方米。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于宾主倾心交谈。茶室分为床间、客、点前、炉踏达等专门区域。室内设置壁龛、地炉和各式木窗,一侧布“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床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种视四季而有不同。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于中国功夫茶具。其基本茶具与潮州功夫茶具一样也分四大件:凉炉,煮水用的风炉;茶釜,煮水用的铁制的有盖大钵;汤瓶,泡茶用的带柄有嘴罐,称“急须”;茶碗,盛茶汤用的瓷碗。
另外,还有研磨茶叶的“茶磨”、夹白炭用的“火箸”;盛冷水的“水注”;盛白炭的“炭篮”;清洁茶具用的“水翻”;装香用的“香盒”;沏茶时用于搅拌的“茶筅”;取茶粉用的竹制“茶勺”;擦拭茶碗的“茶巾”;盛茶叶末的“茶罐”;用三根大鸟羽毛制成、用于拂尘的“羽帚”;盛炭的“炭斗”;盛炉灰的“灰器”;取水用的“水勺”等。
日本茶道的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还有“和物”(日本)与唐物(中国)、高丽物(朝鲜)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