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紫薇的叶斑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盆栽紫薇,入夏由下部老叶开始,叶片上表皮水渍状腐烂,由边缘向内发展,喷百菌清无效,应为锈病及叶斑病初期的合并病。
防治方法:①加强通风光照,控制盆土湿度,按时追有机肥,清除病叶并烧毁,可减少发病机会。②发病初期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加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800~2000倍液,混合后喷洒;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后喷洒。两者均需7天一次,连续3~4次,可抑制病情发展。
B. 紫薇花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紫薇花白粉病
症状
紫薇花白粉病一般发生在嫩稍和花蕾上。春夏季节,叶片染病后会生长扭曲,并且覆盖一层白粉。叶片上会出现圆形病斑,严重时连成一片。受害的叶片会因为病斑的原因,提前脱落。
加强通风,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不要没事就浇水,保持盆土相对干燥。
做好防虫准备,5月之后气温逐渐上升,每个月喷洒一次护花神,避免出现蚜虫或蚧壳虫。
修剪病叶,并喷洒杀菌药剂。对于出现发黑的叶片,用清水冲洗后,若呈现发蔫、发黄的状态,需要立即剪除,然后喷洒杀菌药剂,避免病害蔓延。
C. 我家紫薇的叶子变成这样了,怎么回事啊
紫薇白粉病
紫薇白粉病为紫薇上常见病害,局部地区受害较重。
症状
紫薇白粉病在叶嫩梢和花蕾上发生。春夏季嫩梢、叶感病后扭曲变形,上覆一层白粉。叶开展后即可感病,叶上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时也可连成一片。病叶提前脱落,影响生长。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
病原
为南方钩丝壳菌(Uncinula austroliana Mcalp.),属核菌纲、白粉菌目。在叶两面着生。
传染途径
紫薇白粉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病害一般在5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天气炎热时停止或较轻,9-10月份又可再度病重。下部萌生的枝叶感病要重,场地湿冷、闷热、通风透光不良时病重。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紫薇萌生力强,重病的成树可于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的枝条,清除病落叶,病梢,可以减轻侵染。家庭盆栽紫薇应及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
2、药剂防治 可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4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于5月中旬起,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4次。
当然,也有可能是紫薇绒蚧在危害紫薇,是紫薇重要的害虫之一,此虫蛰伏于枝干上不移动,吮吸汁液危害,繁殖速度特别快,危害性大,需要及时防治。
D. 如何防治紫薇树常见病虫害
1、紫薇褐斑病:对紫薇园或行道紫薇进行秋耕,将表层落叶翻入深层土中,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适时修剪,使其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紫薇长斑蚜:可以喷洒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掖,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以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同时可以起到兼治紫薇绒蚧等害虫的效。
3、紫薇绒蚧:冬季喷施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1-3次,消灭越冬代雌虫;发芽前,喷施3-5度石硫合剂或3-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代若虫。
(4)紫薇叶子病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管理
紫薇喜欢在阳光的照射下来成长的,环境也需要干燥,而且紫薇它是很耐旱跟耐寒的,适应成长环境的能力也是很好的,它对种植的土壤也没有什么要求;
最后选择肥力足够的土质,要松软厚实,排水很好以及含有酸性的土质,要是土壤给它选择对的话,那么就会延长紫薇的花期,还能提高它的本身的观赏价值;
栽培把地给深翻一下到二十六厘米,这样还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然后把肥料给它施足,给它使用农家肥就好,还可以给它适量的施一点过磷酸钙。
E. 紫薇树叶上长这个白色的东西(图一),可以用图二的药喷吗
你好朋友,
根据图片显示,这是紫薇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会变为灰色。
白粉病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图中的是杀虫剂,对白粉病无效,需要用杀菌剂才行。一般在发病时可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即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
希望能帮到您。有用请采纳哦。
F. 这个紫薇花是什么病害,怎么治是腻虫+白粉病吗
照片看不太清楚,看上去极像是蚧壳虫和白粉虱。
蚧壳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防治:针对蚧壳虫的形态特点, 对该类害虫的防治首选具有超强的内吸和渗透作用的药剂, 如“蚧必治”750~1000倍液喷施, 药液经树体吸收后, 蚧壳虫吮吸到有毒的树体汁液中毒死亡,杀虫效果好。用药建议在温度较高(要求在28℃~32℃, 因此温度药液传导快, 蚧壳虫易中毒,且该温度下蜡质层变软, 利于药液渗透虫体)的下午使用, 连喷两次, 间隔期为5~7d。对高大、药液很难喷到的树木, 可采用在树干中上部打孔注射“树体杀虫剂”, 药液通过木质部导管输送传导到顶部, 对虫龄大、蜡质层厚及难防治的蚧壳虫效果明显, 操作简单, 防治彻底。
G. 紫薇树的常见病.
白粉病
一、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寄主十分广泛,紫薇是它的1个重要侵害对象。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栽有紫薇的省、市普遍发生,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
园艺防治紫薇萌枝力强,所以对发病重的植株,可以在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枝条并集中烧毁,从而彻底清除病源。家庭盆栽的紫薇如果发现感染了白粉病,要及时摘
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田间栽培要控制好栽培密度,并加强日常管理,注意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同时也要注意
选用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发病严重时,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施波美3-4°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发病时可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二、褐斑病
褐斑病也是园林植物上广泛发生的一种病害,在紫薇生长季节常常发生。褐斑病发生严重时常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大量枯黄、脱落。影响观赏和开花。
防治方法:
园艺防治及早发现,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菌来源。加强栽培管理、整形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家庭盆栽的最好每年更换新土。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三、煤污病
煤污病又名煤烟病,在我国各地园林植物上普遍发生。侵害紫薇主要是在其遭受紫薇绒蚧和紫薇长斑蚜危害以后,即以它们排泄出的粘液为营养,诱发煤污病菌的大
量繁殖。发病后病株叶面布满黑色霉层,不仅影响紫薇的观赏价值,而且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提早落叶。
防治方法:
园艺防治
①通过间苗、修枝等措施,使树木通风、透光;
②及时防治蚜虫、蚧壳虫、粉虱等,因为这些昆虫的分泌物正是煤污病病原存在的基础。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为石硫合剂,冬季用波美3°石硫合剂,夏、秋季用0.3°石硫合剂。也可用三硫磷、山苍子叶汁进行防治。
H. 紫薇树叶子长白霜是怎么回事
紫薇树叶子长白霜通常大部分时候是因为植物长时间处在潮湿的地方,且不通风,导致滋生细菌感染引起了植物生病,如常见的白粉病、叶斑病。一般得了这种病的植物的叶子上都会留下白粉、白斑;严重的话还会阻碍植物生长,如果碰到植物长白霜需要赶紧修剪,医治。阻碍细菌传染给健康的植株。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紫薇白粉病为紫薇上常见病害,局部地区受害较重。症状表现为紫薇白粉病在叶嫩梢和花蕾上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春夏季嫩梢、叶感病后扭曲变形,上覆一层白粉。叶开展后即可感病,叶上病斑圆形,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会变为灰色。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严重时也可连成一片。病叶提前脱落,影响生长。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受白粉病侵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都会死亡。
紫薇白粉病病原为南方钩丝壳菌,属核菌纲、白粉菌目。在叶两面着生。传染途径紫薇白粉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病害一般在5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天气炎热时停止或较轻,9-10月份又可再度病重。
需要尽快把感染的白粉病的植物的枝叶剪掉,减少病源,避免病害加重,传染给健康的枝叶。修剪后的枝叶,还要喷洒粉锈宁药物来治疗白粉病,避免病害蔓延,影响植物生长。没有得白粉病的植株可以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进行预防。
或者也还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整株喷药治病。7天一次,连续2-3次。还可以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于5月中旬起,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