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针菇 现在市场价是多少钱一斤
金针菇现在市场价7元左右一斤。金针菇性寒,味甘咸,具有抗疲劳、抗炎、防高血脂,降胆固醇、抗肿瘤、 促进新陈代谢。金针菇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生物活性,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有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贰’ 猴头菇的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新鲜的猴头菇价格不是很贵,很多地方的市场上都有出售,售价15-30元人民币不等,多集中在15-20元,出售新鲜猴头菇的地区一般靠近猴头菇产区。
干猴头菇则较贵一些,因为去除了水分,保存也方便,又分为人工养殖的和野生的,人工养殖的猴头菇干货一般价格要在150元人民币左右一斤,更好一些的两百左右,野生猴头菇要三四百一斤。
(2)一斤菇多少钱图片扩展阅读:
猴头菇的挑选技巧
1、一等食材猴头菇菇体完整,无伤痕残缺,菇体干燥,不烂、不霉、不蛀。优质的猴头菇的菇体长得像个猴头,鸡蛋状或是球圆状,大小都差不多,毛很多也很细长,茸毛齐全。其菇体呈金黄色或黄里带白。
2、品质低劣的猴头菇菇体残缺不全,或有伤痕,不干燥。质差的菇体大小不均,形状不规整,毛粗而长。质差者色泽黑而软,有的伪劣品为了增白,用硫碘或化学药剂处理成不正常的白色,这种菇食后对人体有害无益,不可选购。凡有烂、霉、蛀者,也不宜选购。
‘叁’ 长在板栗树下的稀有菌类 ,过去农民避而远之,为何如今卖到上百元一斤
雨季过后,新鲜的蘑菇如春笋般纷纷露头,不少人便前去树林里寻找新鲜的菌菇,这也是菌菇中毒的高发期。前几日就不少人因误食有毒君子出现抓小人的举动,让人哭笑不得。但是野生菌的鲜美还是很多人拒绝不了的美味,更何况现在不少野生菌成为了价格高到离谱的稀罕货,要是能够有幸采摘到,那真的吃到就是赚到。之前有给大家介绍过长在白蚁窝里的乌灵参,他已经成为群里中的大哥,一斤能卖到上万元。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种长在树下同样较为稀有的菌类,那就是栗蘑。虽说他现在的价格并没有跟乌灵参一样高到离谱,但是一斤也达到上百元一斤,且还经常漂洋过海出口到日本、韩国,深受他们的追捧。
在我国美食补品众多选择之下,也许栗蘑的知名度没那么高,但是在日本,栗蘑可是一种高端食材,以前曾是专供日本皇室享用的,直至今日日本人对栗蘑的痴迷程度仍不减,但是由于日本土地资源有限,不能进行大量种植,栗蘑只能依靠进口,我国正好填补了他们栗蘑需求的缺口。以前只能依靠在野外采摘,品质、数量都没有一定的保障,现在人工种植栗蘑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越来越多人加入了种植栗蘑的队伍中,曾经以种植板栗树为主的迁徙,现在很多都开始转变为将腐烂的板栗树作为种植栗蘑的培基,这也使得栗蘑的价格有所回落了,但是基本也稳定在上百元一斤,不过随着品质越来越好,可能价格也会有所上涨。而我国种植的栗蘑大部分都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栗蘑在这些地方供不应求,如今栗蘑市场广阔,种植范围也不断扩大,相信人工栽培栗蘑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你们那里有种植栗蘑的吗?
‘肆’ 野生猴头菇 多少钱一斤
野生猴头菇的价格一般在三四百左右一斤
‘伍’ 松茸蘑菇多少钱一斤
松茸蘑菇,学名松口蘑,又名大花菌、松菌、剥皮菌,纳西语称“裕茂萝。是丽江、香格里拉等地地产菌类中的山珍,产品主要由丽江空运出口,有鲜货和盐渍两种。生长在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在欧洲、日本自古就枧松茸为山珍,日本在古代还把松茸作为百姓向贵族和皇亲国戚进献的贡品之一。它是日本很重要的食材之一,很难收割,难以长时间保存·,所以价格昂贵。价格达到2000美元每千克。
‘陆’ 榛蘑多少钱一斤
大连大菜市早上有榛蘑批发,上等的20多元一斤,一斤能挣个3-4元钱。
含甘露醇、D-苏糖醇。又含卵磷脂、麦角甾醇和甲壳质,维生素B1_8.0微克%,B2_52.5微克%,C_11.23微克%,PP34.15毫克%(气干物质)。
所含氨基酸,以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为最高;其游离氨酸有胱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α-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但不含色氨酸,也不存在结合的赖氨酸、丝氨酸和γ-氨基丁酸。
生境分布:
生于针叶树或阔叶树的根基部。分布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浙江、云南、广西等地。
植被:榛蘑菌丝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强,不论是针叶树或阔叶树,还是枯木、倒木或活树根部都能生长良好,导致多种树木的根腐病。据报道榛蘑菌丝能广泛生长在云杉、冷杉、雪松等针叶树,也广泛生长在榛、栎、柳、桦、榆等阔叶树。
桑、茶、苹果、李、柑橘等经济植物,以及草毒、马铃薯、酸模等草本植物上,计200多种,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寄主多的兼性寄生真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榛蘑
‘柒’ 新疆伊犁这边杏鲍菇多少钱一公斤
伊犁杏鲍菇,网上报价一公斤9元。
杏鲍菇,是侧耳科属侧耳属食用菌。
杏鲍菇,是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直径2至12cm,幼时呈弓圆形,成熟时中央浅凹、圆形或扇形,后期呈漏斗状;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幼时淡灰墨色,成熟后浅棕色(或淡黄白色),中心周围常有放射状黑褐色细条纹;盖缘幼时内卷,成熟后逐渐平坦。菌肉白色,具杏仁味,无乳汁分泌;菌褶向下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滑,具小菌褶,孢子印白色;菌柄4至12cm×0.5至3cm,偏心生至侧生,也有中生,棍棒状至球茎状,光滑、无毛、近白色,中实、肉白色,肉质细纤维状。无菌环或菌幕。孢子近纺锤形,平滑。
杏鲍菇菇体中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活性多糖、抗菌多肽和甾醇类等。担子菌中的葡聚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
习性
春末至夏初腐生、兼性寄生于大型伞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等的根上和四周土中。有很多生态型,各生态型垂直分布完全不同。
培养特征
在PSA培养基上菌丝白色,平贴于斜面培养基上,基内菌丝无色,10至15天可布满试管斜面。菌丝生长速度快慢视不同菌株而异,生长速度快的杏鲍菇菌株10天左右可长满斜面,且菌丝强壮,生长旺盛,后期爬壁能力也较强;菌丝生长速度慢的杏鲍菇菌株需12至15天才能长满斜面,初期长势较稀疏,后期逐步旺盛,爬壁能力差。在试管培养基上很少见到纽结块,仅个别菌株在接种块周围有纽结出现。木屑原种需40至45天长满瓶,菌丝白色,生长致密;棉籽壳原种培养基35至40天即可长满瓶,菌丝浓白、粗壮,生长旺盛。棉籽壳、木屑栽培种长满瓶的时间分别为25至30天和30至35天。
生理特性
温度
温度是决定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最重要的因子,也是产量能否稳定的关键。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快慢有着明显的影响。杏鲍菇菌丝在6至32℃范围内均能在PSA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适温20至28℃,速度较快,粗细均匀,生长较为旺盛。最适温度为24℃左右,生长速度最快,浓白、旺盛。而温度6至16℃和32℃时,菌丝能够生长,但速度极缓慢,长势也较稀疏。4℃以下和36℃以上均停止生长。
湿度
在自然条件下,冬季剌芹、阿魏茎叶枯萎被雪覆盖,翌年春天雪化后(5月份),杏鲍菇就会随着温暖的气候和刚刚化雪后的水分条件,很快地长出子实体。水分和湿度是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不可缺少的因子,而基质的含水量是决定子实体发生的重要条件,只有含水量充足,子实体才能形成。菌丝在含水量45%至80%的木屑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含水量在60%至7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浓白、旺盛;45%至55%时,菌丝生长速度快、浓白,但菌丝未满管时,培养基表面已变干,上部菌丝开始萎缩,对子实体形成不利;75%至80%时菌丝生长速度减慢,稀疏呈花纹状。不同的含水量对菌丝的生长有着显着的影响,配制杏鲍菇培养基时,含水量以65%至70%为宜。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空间相对湿度在80%至95%之间,但不同阶段对相对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子实体形成的阶段,空间相对湿度要求在85%至95%较为适宜,出菇速度快,菇蕾数也多;子实体生长阶段,相对湿度要求在80%至90%;采收前,空气相对湿度可掌握在75%至80%左右,子实体含水量低,容易保存,货架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