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框标准蜂箱的结构和尺寸是怎样的
十框标准蜂箱又称郎氏蜂箱,是由箱盖、副盖、巢箱和继箱、箱底、巢门档、巢框、隔板和闸板、隔王板等部分构成的(图 1)。
(1)箱盖。又称大盖,由15~20毫米厚的木板制成框架,框架上钉厚15毫米的顶板,框架高75毫米,箱盖内围长516毫米,宽430毫米。
(2)副盖。是用几块木板拼成,板厚10毫米,长、宽和箱身的外围尺寸相同,即487毫米×424毫米。副盖的四周也可做成木框,中间以铁纱网代替木板,制成铁纱副盖。
(3)巢箱。箱身四壁各厚22毫米,内围尺寸为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米。
(4)继箱。四壁各厚22毫米,内围尺寸为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3毫米。
(5)箱底。活动箱底用左、右、后三块底沿和若干箱底板制成;底沿高都是54毫米,箱底板厚22毫米。箱底两面深浅不同:一面底沿高22毫米,供夏季或炎热时用;一面底沿高10毫米,供冬季和天气不热时用。箱底长590毫米,宽424毫米。
㈡ 蜂箱尺寸有多大
西方蜜蜂标准巢框上梁宽度为27毫米、厚度20毫米;框耳的厚度一般为10毫米。巢框分方形框、高窄框和低宽框三种,最主要使用的是低宽框,一般宽、高比例为1:(0.5~0.6),这样能使箱内的蜜蜂结团保温,有利于蜂群的管理。
另外巢框的数量是蜂箱宽度设计的主要依据,巢框的数量必须满足蜂群栖息的需要。现代通用西方蜜蜂的标准蜂箱,蜂路由框间蜂路、前后蜂路、上蜂路和下蜂路组成。
框间蜂路是指两个巢脾之间的蜂路,一般为8毫米;前后蜂路是指巢框两侧条与前后内箱壁之间的蜂路,一般为8毫米;蜂箱的副盖与巢框的上梁面之间的距离称为上蜂路,宽度为6毫米;巢框下梁与箱底板之间的蜂路为下蜂路,此处为蜜蜂出入和空气交换的重要通道,通用的为25毫米。
由于中华蜜蜂的个体略小于西方蜜蜂,所以中华蜜蜂的蜂路稍低于西方蜜蜂。
标准蜂箱的结构
标准蜂箱也称为十框蜂箱、郎氏蜂箱,是养蜂者最为常用的一种叠加式活框蜂箱。标准蜂箱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档、副盖、箱盖及隔板组成的。需要时可以在箱身上叠加继箱,继箱没有箱底,可以与巢箱的箱身通用。蜂群发展到8~10框时,就需要向上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
蜂箱的表面可涂刷白漆或桐油,以使蜂箱经久耐用、保温避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蜂箱
㈢ 蜂箱尺寸与制作图片
中蜂的巢箱内围长44厘米左右,宽37厘米,高27厘米,木板板的厚度二厘米左右。温度低的地方木板加厚,气候温暖的地方木板可以薄一点。要严格按照错缝拼接的办法,做成蜂箱。
箱底的木板在长的一端靠巢门的一边要多2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当做休息台,便于蜜蜂归巢时落脚。在休息台上方开一个两厘米左右的巢门,然后再做一个与之相配的巢门塞,也就是与巢门一样大小的木条,两头在做一个活动的小木块,这个小木块可以用钉子与大木条连接,要能自由活动。
这样可以自由的调整蜂巢门的大小,在蜜源期或者需要安插防逃片的时候,可以把把巢门直接拿掉。如果蜂群比较弱小时,安上巢门,用小巢门进入,可以选择性的关闭一个。
然后就要注意蜂框是怎么做的。蜂框一定要根据蜂箱的大小。原则上一定要记住,蜂框是顺着巢门方向摆放的,而且要离开箱底箱壁。顺着蜂巢门摆放蜂框,这样才会通风透气,也便于蜜蜂顺利进出巢门。如果横着摆放会影响蜜蜂进出,气流也不能顺利的与纱盖相通。
蜂框的大梁与蜂箱内围长多两厘米左右,这样两端各多出一厘米才能放在蜂箱上。底梁要比内围长少三厘米左右,这样两端就会有1.5厘米左右的空隙。蜂框与蜂箱底也要有两三厘米的距离,所以蜂框宽比内围宽少两厘米左右。蜂框大梁要结实,用二厘米宽一厘米厚的木条做,下面的底梁和宽就可以用细小点的小木条来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蜂箱
㈣ 从化式中蜂蜂箱的结构和尺寸是怎样的
蜂箱内有三块闸板,将蜂箱分成四室,可饲养四个小群,箱身可容纳 12个巢框(图10、图1 1)。箱前壁开有左右两个巢门,后壁中央开一个同样大的巢门,箱左右侧壁下端中央,各开一孔,用于处女王飞出交配用。巢框外围高 238毫米,宽 370 毫米。
㈤ 标准蜂箱的巢箱尺寸是多少
标准蜂箱的巢箱是一个长方形,由两块22毫米厚的前后壁、两块18毫米厚的两侧壁木板和一块22毫米厚的箱底板合接而成内围长464毫米,宽369毫米,内高250毫米。外围尺寸,就等于内围尺寸加上各边板厚度。箱底板比侧壁板长40~50毫米,作为蜜蜂在出入和飞行时起落的地方。箱体前后壁上端的内部,分别开有宽10毫米、高16毫米、长369毫米的框槽,供搁置巢框的框耳。
㈥ 中蜂蜂箱的图片和尺寸,求高手指导…
中蜂蜂箱,即中华蜜蜂的养蜂专用蜂箱,规格尺寸如下:
1、框间蜂路:
两个巢脾之间的蜂路,一般为8毫米;前后蜂路是指巢框两侧条与前后内箱壁之间的蜂路,一般为8毫米;
蜂箱的副盖与巢框的上梁面之间的距离称为上蜂路,宽度为6毫米;巢框下梁与箱底板之间的蜂路为下蜂路,此处为蜜蜂出入和空气交换的重要通道,通用的为25毫米。
2、巢框:
蜜蜂标准巢框上梁宽度为27毫米、厚度20毫米;框耳的厚度一般为10毫米。
巢框分方形框、高窄框和低宽框三种,目前最主要使用的是低宽框,一般宽、高比例为1:0.5~0.6,这样能使箱内的蜜蜂结团保温,有利于蜂群的管理。
现在我国使用的蜂箱很多,比如十框蜂箱、达旦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等,其规格大小不尽相同,但结构原理基本一致。
(6)蜂箱尺寸多少图片扩展阅读:
蜂箱的制作要求:
1、制作蜂箱的木料,宜选用坚固耐用而又质轻,不易变形、裂缝的木材。北方以白松、红松、桐木、椴木等较好;南方可用杉木。在制作前,应将木料充分风干或烘干。
2、箱身的四壁,最好采用整块的木板。如用较小的木板拼接,最好在拼接处采用凸凹面或面的错口拼接粘牢。
采用前者时,有凸面的板放在下面,有凹面的板放在上面;采用后者时,上面的板应做成面,以免下雨日久,雨水渗漏箱身,影响使用寿命。
3、蜂箱的外壁应尽可能刨平。
4、制作蜂箱时,各零部件及尺寸,都要符合目前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力求规格、尺寸准确一致。
5、蜂箱的侧壁和前后壁的相接处(接卯),必须做得紧密,粘接牢固,以免使用时松动变形。
侧壁和前后壁相接时,要将相邻的两壁上的接缝上下错开,不可将两条缝连在同一水平上,以求蜂箱的牢固。
6、蜂箱的表面可涂刷白漆或桐油,以使蜂箱经久耐用、保温避湿。
活框蜂箱通常由巢框、箱体、箱底板、箱盖、副盖、隔板和巢门档等部件构成。采用木材制作,有的采用无毒塑料制作。
按活框蜂箱适用蜂种划分,有西方蜜蜂蜂箱(俗称意蜂箱,如郎氏十框蜂箱等)和中华蜜蜂蜂箱(简称中蜂箱,如中蜂十框蜂箱)两类;
按扩大蜂巢的方式划分,活框蜂箱又可分为向上叠加继箱扩巢的重叠式蜂箱(如朗氏十框蜂箱、中蜂十框蜂箱等)和横向增加巢脾扩巢的横卧式蜂箱(如十六框卧式蜂箱)两类。
中国采用的活框蜂箱主要有用于饲养西方蜜蜂的郎氏十框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十六框卧式蜂箱和用于饲养中华蜜蜂的中蜂十框蜂箱等箱型。
㈦ 高窄式中蜂蜂箱的结构和尺寸是怎样的
高窄式中蜂蜂箱是由巢框、箱身、箱腿、箱底、副盖、箱盖、隔板、闸板等部分组成的,箱底和箱身是可以分离的,可用于抽出来清扫,除去蜡屑和巢虫。箱身下有四根200毫米长的箱腿,箱身内可放置 14 个巢框。巢框外围宽 264 毫米,高 333毫米。其结构和尺寸见图8、图9。
㈧ 国宝蜂箱尺寸
1、箱盖。又称大盖,由15~20毫米厚的木板制成框架,框架上钉厚15毫米的顶板,框架高75毫米,箱盖内围长516毫米,宽430毫米。
2、副盖。是用几块木板拼成,板厚10毫米,长、宽和箱身的外围尺寸相同,即487毫米×424毫米。副盖的四周也可做成木框,中间以铁纱网代替木板,制成铁纱副盖。
3、巢箱。箱身四壁各厚22毫米,内围尺寸为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米。
4、继箱。四壁各厚22毫米,内围尺寸为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3毫米。
5、箱底。活动箱底用左、右、后三块底沿和若干箱底板制成;底沿高都是54毫米,箱底板厚22毫米。箱底两面深浅不同:一面底沿高22毫米,供夏季或炎热时用;一面底沿高10毫米,供冬季和天气不热时用。箱底长590毫米,宽424毫米。
6、巢门档。采用活动箱底时,巢门档是22毫米×22毫米的方条木。方条木的一面上开有高9毫米、宽165毫米的大巢门;另一面开有高8毫米、宽50毫米的小巢门。采用固定箱底时,巢门档为厚10毫米、高10毫米、长380毫米的木板条。
7、巢枢。是支撑、固定巢脾的长方形框架。巢框的外形尺寸为长448毫米,高232毫米。内围尺寸为长428毫米,高202毫米。巢框上梁长480毫米,宽27毫米,厚20毫米。装上两侧条后,两端留有长16毫米、宽20毫米、厚10毫米的框耳。
8、隔板。用一块或几块薄板制成,厚10毫米,长宽和巢框相同。十框标准蜂箱为意蜂标准蜂箱又称郎氏蜂箱、标准蜂箱,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为普遍的蜂箱,是由箱盖、副盖、巢箱和继箱、箱底、巢门档、巢枢、隔板和阐板、隔王板等部分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