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湖南鸟类大全图片
扩展阅读
摇橹声图片高清壁纸 2025-05-24 03:13:08
女人奶屁屁图片 2025-05-24 03:06:02

湖南鸟类大全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6-20 19:50:56

❶ 常见的鸟有哪些

1、八哥(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外形大小和家八哥相似,体长23-28厘米。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簇,有如冠状,翅具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黄色,脚黄色。

❷ 求湖南常见的鸟的名字和图片集!我想真正意义认识他们。

建议在网上购买一本《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上面有详细的图鉴和分布图:
http://www.amazon.cn/%E4%B8%AD%E5%9B%BD%E9%B8%9F%E7%B1%BB%E9%87%8E%E5%A4%96%E6%89%8B%E5%86%8C-%E9%A9%AC%E6%95%AC%E8%83%BD/dp/B001149IUW

❸ 湖南常见鸟类

1、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产于浙江泰顺、文成、景宁、云和、丽水、遂昌、衢县、龙游;江西永新、三清山、井冈山、铅山、万年、上犹、崇义、大余;广东乳源、阳山、乐昌、曲江、连山、始兴、仁化、南雄、大埔、五华、潮州、怀集;福建武夷山;广西恭城、永福、灵川、兴安、富川、贺县、融安;湖南莽山。



2、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分布于中国青海东南部,甘肃文县、天水、武山, 陕西秦岭山脉,湖北西部郧县、襄阳、神农架、宜昌,云南东北部昭通、威信,贵州赤水、遵义、绥阳、江口、贵阳,湖南西部及广西东部贺县、恭城、三江、天峨、山西。

3、池鹭

池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山东、河南、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福建为夏候鸟;云南、广东、海南、广西为夏候鸟、留鸟;台湾为旅鸟。

(3)湖南鸟类大全图片扩展阅读

黄腹角雉生活习性:性好隐蔽,善于奔走,常在茂密的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非迫不得已,一般不起飞。常成5~9只的小群活动。活动范围在0.02~0.3平方公里范围活动。主要在地面活动和取食,白天常以松散形式在地面觅食,晚上则在树上栖息雨天或雪天亦栖于树上或在树上取食。

主要以蕨类及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如白蚁和毛虫等少量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繁殖季节。

❹ 湖南农村地区常见鸟类

1、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产于浙江泰顺、文成、景宁、云和、丽水、遂昌、衢县、龙游;江西永新、三清山、井冈山、铅山、万年、上犹、崇义、大余;广东乳源、阳山、乐昌、曲江、连山、始兴、仁化、南雄、大埔、五华、潮州、怀集;福建武夷山;广西恭城、永福、灵川、兴安、富川、贺县、融安;湖南莽山。


2、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分布于中国青海东南部,甘肃文县、天水、武山, 陕西秦岭山脉,湖北西部郧县、襄阳、神农架、宜昌,云南东北部昭通、威信,贵州赤水、遵义、绥阳、江口、贵阳,湖南西部及广西东部贺县、恭城、三江、天峨、山西。


3、池鹭


池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山东、河南、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福建为夏候鸟;云南、广东、海南、广西为夏候鸟、留鸟;台湾为旅鸟。

❺ 各种鸟的图片及名称

鸟的种类繁多,遍布全球,生态多样,可分为三个总目:

1.平胸总目,包括一类善走而不能飞的鸟,如鸵鸟。

鸵鸟属鸵形目鸵鸟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成鸟身高可达2 .5米,雄鸵鸟体重可达150千克。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一张短而扁平的、由数片角质鞘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嘴。

主要特点是龙骨突不发达,不能飞行,也是世界上现存鸟类中唯一的二趾鸟类,在它双脚的每个大脚趾上都长有长约7厘米的危险趾甲,后肢粗壮有力,适于奔走。

(5)湖南鸟类大全图片扩展阅读:

鸟类分布在七大洲,连南极洲距海440公里的内陆都可以找到雪海燕。鸟的多样性在热带地区最为显着。早期认为热带地区的高多样性是高度物种形成的结果,但被较热带地区要高的灭绝速率所抵消。许多科的鸟类可以在陆地及海洋中生活,有些海鸟上岸只是为了繁殖,有些企鹅可以潜到300米深的海中。

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或其他鸟。大多数鸟是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例如猫头鹰)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

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企鹅、鸵鸟、几维(一种新西兰产的无翼鸟)、以及绝种的渡渡鸟。

❻ 湖南常德常见的鸟

湖南常德常见的鸟有:灰雁、豆雁、斑嘴鸭、罗纹鸭、苍鹭、灰头麦鸡等。

2020年12月16日,桃源水电站大坝下方的浅滩水域,10多只中华秋沙鸭悠闲地穿梭在沙洲间,有的梳毛展翅,有的自由翱翔,还有的一头扎进水里捕捉食物,引来不少摄影爱好者的“围追堵截”。
“今年仅在这一片水域,我们就观测到31只秋沙鸭。其中雄性12只、雌性19只,这说明沅江的水质越来越好,环境也越来越好。”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鸟类367种,每年冬天,100余只中华秋沙鸭都会来这里越冬。今年入冬以来,保护区工作人员已在江坪河、南坪河、金家河、黄虎港河发现中华秋沙鸭51只,另在仙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现11只、蒙泉水库发现8只,石门境内目前已观测到中华秋沙鸭70只。
11月以来,道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也发现了16只尊贵的客人——小天鹅,这是临澧县首次发现数量如此众多的小天鹅。16只小天鹅在道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结队巡游、觅食嬉戏,工作人员同时还观测到灰雁、豆雁、斑嘴鸭、罗纹鸭、苍鹭、灰头麦鸡等候鸟20多种。
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观测到黑鹳11只,小天鹅2000多只,还有上万只野鸬鹚、雁鸭类万余只。“现在还不是候鸟最多的时候,明年3月,西洞庭湖将成为鸟儿的天堂,预计将达到4万余只。”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
据悉,常德拥有洞庭湖平原独特的河网水系,湿地分布广阔、特色鲜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湿地面积19.0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44%,有植物865种、鸟类285种、鱼类12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20余种,主要濒危保护物种有中华秋沙鸭、白鹤、黑鹳、东方白鹳、鸿雁、小天鹅等,西洞庭湖湿地是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越冬地、停歇地和繁殖地。目前,我市已建立津市毛里湖、桃源沅水、安乡书院洲、澧州涔槐、鼎城鸟儿洲、石门仙阳湖、汉寿息风湖、临澧道水河等8处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形成了覆盖各区县(市)的国家湿地公园体系。设立了壶瓶山、乌云界、西洞庭湖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岩溪、望阳山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市域纳入保护的湿地面积13.33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70.15%。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食物,吸引了众多鸟类前来“安营扎寨”、繁衍生息。

❼ 鸟类有哪些名字

常见的鸟类名字:画眉、八哥、虎皮鹦鹉、(大)小葵花鹦鹉、金刚鹦鹉、白鹭、苍鹭、林雕、游隼、麻雀、鸽子、文鸟、珍珠鸟、蜂鸟、火烈鸟、海鸥、猫头鹰、苍鹰、秃鹫、布咕鸟、乌鸦、灰鹦鹉,蜡嘴鸟,园丁鸟,企鹅,贼鸥,鹌鹑,鹭鸶,孔雀,火鸡鸳鸯,绿头鸭啄木鸟、喜鹊、麻雀、杜鹃、翠鸟。

不常见的鸟类名字:产潜鸟、松鸡、旋木雀、岩鹨、鹪鹩、太平鸟、山鹑、雉鸡、褐马鸡、长尾雉、石鸡、扁嘴海雀、岩鹨、旋木雀、鹪鹩、山鸦、交嘴雀、水雉、山椒鸟、卷尾、黄鹂。

绣眼鸟、大鸨、毛腿沙鸡、沙百灵、沙鹏、沙雀、丹顶鹤、雪鸡、雪鹑、高原山鹑、藏雀、高山地雀,兀鹫、西藏毛腿沙鸡、沙百灵、雪雀、、戴菊、旋木雀、岩鹨、长尾雀等。

鸟的种类有很多,大部分会根据季节迁徙。

(7)湖南鸟类大全图片扩展阅读:

图库依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光美最新出版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建设,图片超过8万张,涵盖中国全部1445种鸟类。

据中国鸟网创始人、总版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段文科介绍,图库是目前图片量最大的中国鸟类图库之一,做到了分类精准科学,检索方便易用。图库内所有的图片均为鸟网会员拍摄,鸟类介绍资料源于《中国鸟类图志》(上下卷),广大网友可随时从中国林业图片库进入中国鸟类图库浏览。

❽ 湖南有哪些鸟

截至2007年,湖南省境内有328种鸟类,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褐马鸡、金雕等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角辟鸟、斑嘴鹈鹕、白琵鹭、黄嘴白鹭、大天鹅、鸳鸯等42种,省重点保护的鸟类有苍鹭、池鹭、小杜鹃、红翅旋壁雀等22种。据了解,被列入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54种鸟类都是濒危种群。

湖南常见的一些鸟类:金雕、黄腹角雉、家鸽、红腹锦鸡、红嘴相思鸟、白鹭、喜鹊、戴胜、家燕、小白额雁等等。

❾ 湖南省的山有什么鸟飞过来

你晓得湖南的“省鸟”么 快来大围山看看吧

湘东,罗霄山脉支脉,大围山呈东西走向,山中溪流纵横、云雾缠绕,古老的浏阳河即发源于此。丰富的水资源与植被类型,让大围山成为鸟类的理想栖息地,目前已记录到147种鸟类,囊括了湖南大部分常见林鸟。

今年,大围山首次列入全国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这里将进行连续10年的监测,以了解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鸟类,究竟有着怎样的现状和趋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张志强老师在大围山上划出了10条监测样线,这些样线同时也是“省鸟”红嘴相思鸟的调查样线。张志强的研究小组已经连续6年在大围山开展红嘴相思鸟研究,是国内相关研究最为系统和坚持时间最长的。

5月18日至20日,记者跟随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团队走进大围山,踏访了其中3条样线。一个林鸟的世界訇然洞开,在此之前,所有的鸟都统称鸟,在此之后,每一只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和个性。

1.山高林密,处处可觅鸟类芳踪

5月尾的大围山,杜鹃花事已了,只有一树树白色桐花点缀在大块浓绿中,青山有洗尽铅华之感,薄薄的云烟在每一处山坳浮起,一个清新的初夏正在到来。

8号样线,位于海拔700米左右的安洲村。进入样线,首先迎接我们的是金腰燕、山麻雀和白头鹎,它们不甚怕人,在电线和枝头上轻巧地腾挪飞跃。红嘴蓝鹊拖着长长的尾巴翩翩而过,姿态里有一种身为美人的自信。两只灰喉山椒鸟突然飞出,停在高高的楠竹梢上,一雌一雄,一黄一红。

往里走,林子渐密,只闻鸟声不见鸟影。“啊啊啊”,是大嘴乌鸦粗粝的叫声;“咕咕咕”,中杜鹃在声声叫唤;强脚树莺在看不到的密林里发出有转折的鸣叫;有尖细的鸟声从溪沟边传来,那是白额燕尾;密林深处,还有一只栗背短脚鹎在如痴如醉地独自吟唱;而画眉是一个卖弄技巧的演唱高手,声音婉转多变、悠扬迷人……

雨水滴落下来,掩盖了悉悉索索的声响,偶尔一两声湿漉漉的鸟鸣穿过雨帘。几片白色的羽毛零落在泥地上,张志强捡起仔细辨认:“这是白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繁殖季节雄鸟喜爱打斗。”

一连串的“呵呵呵呵”,是黄嘴栗啄木鸟在发出一长串的笑声。“这是之前在大围山没有记录到的鸟类。”张志强说。在此次鸟类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张志强还记录到了小鳞胸鹪鹛、灰翅噪鹛、冠纹柳莺、黑眉柳莺等几种新的鸟类。

在长沙地区,大围山的鸟类无疑是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同岳麓山地区鸟类资源相比,大围山区珍稀鸟类种类、数量及保护价值均更高一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杨道德教授认为,这是因为大围山区是成片重点林区,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并且设有保护区,人为干扰较小,岛屿化程度低于岳麓山地区。

2. 繁殖季节,寻找“省鸟”的爱巢

今年是张志强第6年到大围山做红嘴相思鸟的监测。找巢是鸟类监测的第一步,每年,张志强可以在大围山监测到100多个巢。

5月,红嘴相思鸟进入繁殖旺季,位于安洲村的8号样线往年可以找到十多个红嘴相思鸟的鸟巢。红嘴相思鸟一般会在林地边缘的灌木丛里筑巢,用竹叶和草叶编成杯状的小巢,杯口微微向内收,看起来又安全又舒服。

大围山上喜欢在林缘灌丛筑巢的,还有栗耳凤鹛、棕头鸦雀、强脚树莺和画眉。区别在于,红嘴相思鸟的巢悬挂在树枝上,下面没有支撑的托;栗耳凤鹛喜欢在岩缝洞穴或突出的石头上筑巢;棕头鸦雀和强脚树莺的巢往往在巢底有枝杈支撑;画眉则一般在倒伏的树干上筑巢。

湖南师范大学研一学生田甜,是此次鸟类监测的志愿者,他几乎是一寸一寸地搜寻,用他5.3的视力和极强的专注力。“拐弯的地方、灌丛密集的地方,都是最可能发现鸟巢之处,”张志强提醒,有水坑的地方也要留意。雨季的山路上到处积着水,方便相思鸟洗澡、取水、取食。

这里有一个浅浅的碟状的巢,以松树叶编织而成,这是栗耳凤鹛的巢。探头看去,里面有两粒小小的卵,细看才发现,两枚蛋各有一个裂口,卵黄疑似已被昆虫或鼠吸食干净。这是一个看似完整其实已经破碎的家,那只伤心的栗耳凤鹛再也不会回来。

一路发现了3个栗耳凤鹛的巢,和2个红嘴相思鸟的巢,但都是老巢或空巢。快要收工时,忽然从灌丛里“扑啦啦”飞出一只红嘴相思鸟,迅速消失在林子里。扒开灌丛,4枚淡蓝色带红斑的卵躺在巢里。张志强极小心地将蛋取出,称重、测量,重新放回。这就是当天的唯一收获。

“8号样线由于修路,铲除了沿线的灌丛,今年的鸟巢明显少了,”张志强说,维持和增加灌丛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较高的植被覆盖率,将为红嘴相思鸟繁殖提供更多的巢址与食源地。

3. 营巢受阻,林鸟亟待更好保护

湖南的烟民应该还记得一种叫 “相思鸟”的湖南烟,红色的烟盒上有一对相依相偎的鸟儿,那就是红嘴相思鸟了。这种娇小的鸟总是成对出现,羽色艳丽、鸣声动听,一度被世人视为 “爱情鸟”。

红嘴相思鸟广布于湖南的中高海拔山区,是我省的本土鸟类。2007年,湖南启动省鸟评选,在多轮网络投票中,红嘴相思鸟均以高票稳居榜首。网友评价:“此鸟最相思”。

人们喜爱笼养这种小鸟。张志强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前,红嘴相思鸟甚至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土特产,每年的出口数量达30至40万只,其中湖南每年的出口数量均在1万只左右。长期的没有限制的捕捉,曾一度使红嘴相思鸟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大围山中高海拔灌丛,是红嘴相思鸟在省内的最佳繁殖栖息地,浏阳市正拟申报“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在大围山的旅游宣传画册中,红嘴相思鸟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页。然而,到大围山真正能看到红嘴相思鸟的人极少。

位于七星岭的2号样线原先是红嘴相思鸟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前两年因旅游开发的需要,景区道路拓宽,公路两侧茂密的灌丛植被景观发生了变化,原先在此营巢的相思鸟被迫向丛林深处迁移。

“如果能恢复这条样线上的箬竹和灌木,红嘴相思鸟以后还可能回到路边营巢,其实对旅游开发也是有益的,”张志强说,大围山的红嘴相思鸟是非常宝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

“千姿百态的鸟多美,不要进山看了花就走了,”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所长寻院称,当下,保护所一方面加大了打击非法盗猎行为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准备加强鸟类保护科普知识的宣传,让人们了解大围山的红嘴相思鸟与其他鸟类,“不了解就不会热爱,不热爱就谈不上自觉的保护”。

【生物名片】

红嘴相思鸟

别名:红嘴玉、相思鸟、红嘴鸟(通名),红嘴绿观音、红嘴燕。它是一种色艳可人的小型(体长15.5 cm)鹛类,在分类上隶属于鸟纲雀形目画眉科。

红嘴相思鸟具有显着的野外识别特征,头具显眼的红嘴,上体橄榄绿,眼周有黄色块斑,下体橙黄;尾近黑而略分叉;翼略黑,红色和黄色的羽缘在歇息时成明显的翼纹。

冬季的时候,红嘴相思鸟可能下到低海拔地区甚至城市公园中栖息,但到了繁殖季节,就会重新回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上,这就是红嘴相思鸟奇特的“垂直迁徙”。

我国南方是红嘴相思鸟的最主要原产地,随着该物种被引到世界各地,并在笼养地逃逸或被人为散放后,成功地建立了野外种群。在美国的夏威夷群岛、西欧以及日本的西南部地区,红嘴相思鸟种群不断增长,被认为是当地成功引入的物种。目前,红嘴相思鸟已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对其贸易行为进行了规范。(张志强 供稿)

大围山的鸟类生物多样性

上世纪90年代,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杨道德教授曾对大围山实验林场鸟类资源进行过为期6年的鸟类调查工作,共记录鸟类111种;进入21世纪以来,大围山的鸟类资源不断被挖掘,记录的鸟类物种逐渐增加。

目前,大围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记录至147种,其中以留鸟居多,共78种,占保护区鸟类物种数的53.1%;夏候鸟38种,占保护区鸟类物种数的25.8%;冬候鸟16种,占保护区鸟类物种数的10.9%;旅鸟15种,占保护区鸟类物种数的10.2%。

在大围山,杨道德教授的调查共发现11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颈长尾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白鹇、勺鸡、草鸮、领角鸮、红角鸮、斑头鸺鹠、鸢、赤腹鹰、凤头鹃隼和燕隼等10种。

由于水资源丰富,小气候特殊,大围山是鸟类夏季繁殖的理想场所,繁殖鸟类资源丰富。杨道德教授的调查中,大围山111种鸟类中有繁殖鸟类82种, 占总种类的73. 9%。

❿ 松雅湖有哪些动物

长沙星沙松雅湖吗?
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拥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种,分别为鸢、赤腹鹰、雀鹰、普通鵟、白尾鹞、燕隼、红隼、领角鸮、红角鸮、领鸺鹠和斑头鸺鹠;另外,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不少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保护的候鸟,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29种,如白鹡鸰、树鹨等;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9种,如家燕、白腰雨燕、背鹭等湿地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7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国家“三有”野生动物86种。

去年五月,又发现有五十多只湖南重点保护动物凤头䴙䴘(图片由摄影师滕建刚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