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壁画,壁画的历史发展,及壁画有关人物
壁画,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早在汉朝就有在墙壁上作画的记载,多是在石窟、墓室或是寺观的墙壁,到了现在结合了现代工艺和文化气息,墙壁作画越来越多元、个性地发展,更多地被人们在装修时应用。圣绘壁画创始人李广会说过:墙壁作画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地方,可以是家里的卧室、客厅、走廊、厨房甚至是卫生间,作画内容也是随心所欲,可以是山水风景、植物花卉、卡通人物、抽象图案等等,还可以根据装修选择主题风格,中式的风情、欧美的华丽、韩式的唯美、地中海的清新……多种选择、应有尽有。
B. 名家人物画现代版图片
物画家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在人物活动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烘托人物情态,叙事性的作品在采取横幅或长卷构图中,尤善于以环境景物或室内陈设划分空间,采用主体人物重复出现的方法,把发生在时间过程中的事件一一铺叙,突破了统一时空的局限。人物画中使用的笔墨技巧与技法,在工笔设色、白描和小写意作品中,更重视笔法的基干作用,为此创造了十八描。笔法或描法一方面服从于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与神情,另方面也要传达作者的感情,同时还用以体现作者的个人风格。在写意人物画中,笔墨相互为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既要状物传神,又要抒情达意,还要显现个人风格,其难易程度远胜于山水花鸟画。被称为行乐图的人物肖像画,一律把人物置于最易展现其气质品格的特定景物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肖像画的特点。在色彩使用与诗书画印的结合上 ,人物画具有一般中国画的特色。
C. 古代谁的画最有名(我是指人物画
物画在中国画艺术中,是最早成熟的一个画科,两汉、晋唐、
五代期间,一直占着主导地位,宋、元以来才日渐为山水所替代,但人物画仍在若干方面变化发展,产生了很多成就卓着的大画家。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1·人物画的早期发展——战国
例图详解:《龙凤人物图》、《人物御龙图》
2·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特点
①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更加强对人物神情的刻画,即所谓“传神”也。
②运用均匀细腻的线条,有“春蚕吐丝”及“游丝”描之称,是其线条的集中表现。
例图详解:《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 顾恺之: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用笔如“春蚕吐丝”、“春云行空,流水行地”
人称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3·人物画的成熟期——唐代
①初唐:这一时期的人物画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的传统,而且还不断地吸收了边区各族和外来艺术的影响,不断向新的方向探求并发展。
※ 阎立本:初唐画家,出身贵族,官至宰相。他的画注重人物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其线条能根据不同物体质感,变化力度和速度,后人评价称:“阎立本则六法皆备,万象不失”。
例图详解:《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②盛唐:是人物画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期人物画的发展和宗教画有密切的联系,一般的人物画家在宗教画方面也常常有显着的成就。盛唐的画风一变初唐细润风格而为雄健宏伟的气魄,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广泛而长远的影响。
※ 吴道子:盛唐大画家,《唐朝名画录》称其“凡画人物、佛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于世”。创造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吴带当风”的艺术效果。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例图详解:《壁画》
③ 晚唐:这一时期仕女画极为流行,并大大推动了贵族美术的发展,其他以贵族宴饮游乐及文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较为普遍。沉郁、深刻、委婉抒情是晚唐人物画的美学特征。
※ 张萱:擅长画妇女和婴儿,他的人物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散娱乐生活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
例图详解:《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 周昉:初学张萱,后加以变化和发展,创造出“丰厚为体”、“衣纹劲简,彩色柔丽”的风格。
例图详解:《簪花仕女图》
4·人物画的承前启后——五代
※ 周文矩:擅长画人物、仕女,他的画师法周昉而略有变革,常用颤掣的笔调画衣纹,给人以简率自然之感。他作画在题材内容上着重表现现实人物,并着意思想情感的揭示。
※ 顾闳中:江南人,五代时期南唐宫廷画院的画家,擅长画人物。《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
例图详解:《韩熙载夜宴图》——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宴散。
三·小结
一·战国时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二·两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
《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三·唐朝是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簪花仕女图》等
四·五代是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
《琉璃堂人物图》、《韩熙载夜宴图》
D. 中国古代人物画有哪些分类各有哪些着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顾恺之《洛神赋图》李唐的《采薇图》梁楷《李白行吟图》王绎《杨竹西小像》仇英《列女图》曾鲸《侯峒嶒像》任伯年《高邕之像》徐悲鸿《泰戈尔像》
E. 中国壁画有多少种类,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壁画以形式分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一)中国古代墓室壁画。是画在墓室内的。
(二)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是画在石窟寺壁的。
(三)中国古代寺观壁画。是画在寺观壁的。
中国古代壁画以技法区分 ,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
绘画型
绘画型指以绘画手段尤其是手绘方法直接完成于壁面上。具体画法有:①干壁画,在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②湿壁画,基底半干时,以清石灰水调和颜料绘制,须一次完成,难度较大;③蛋彩画,以蛋黄或蛋清为主要调和剂的水溶颜料,在干壁上作画,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④蜡画,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上,再加热处理;⑤油画,画于亚麻布或木板上;⑥丙烯画,以丙烯酸为主要调和剂,快干,无光泽,现代壁画常用。以上画法有时混用,或与工艺制作、浮雕结合。
绘画工艺型
绘画工艺型是指以工艺制作手段来完成最后效果的壁画。由于手工工艺或现代工艺的制作,加上各种材料的质感、肌理性能,能达到其他绘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特殊艺术效果,故被现代壁画广泛采用,分:①壁雕,介于雕刻和壁画之间,倾向平面化构图,不以体积造型为主,故仍接近壁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及阴刻线等手法,材料有石质、水泥、陶瓷、木雕、青铜等;②壁刻,用水泥掺和白垩土、石灰、石英砂,再调进颜料,做出壁面,未干时,剥刻出不同色层,做成壁画;③镶嵌壁画,主要以水泥调入粘合剂,用色石子、陶瓷片、色玻璃、贝壳、珐琅、宝石等颗粒拼嵌而成;④ 陶瓷壁画,便于制作,坚固耐久,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为现代壁画广泛使用的手段。还可利用各种工艺制作壁画,如磨漆、漆画、织毯、印染、人造树脂、合成纤维等。现代壁画涉及门类较多,已成为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和现代工业技术等学科间的一种边缘艺术。
F. 我需要一些人物画画的图片
www.aayuan.com
唯美意境网
有啊
,
http://www.aayuan.com/content.asp?id=203
这个是法国的油墨
还有唯美的花朵图。
http://www.aayuan.com/content.asp?id=323
http://www.aayuan.com/content.asp?id=250
这个是动漫的
http://www.aayuan.com/content.asp?id=329
希望有你喜欢的。
G. 女图的壁画形式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壁画形式。壁画一方面可以起到装饰殿堂的作用,另一方面壁画中的人物形象还能起到鉴戒贤愚的作用。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曾观周明堂的壁画。《孔子家语》据考为伪作,但记载的思想倾向与孔子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孔子家语·观周》记述:
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yǐ@③,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
《孔子家语》借托孔子观察明堂中尧舜、桀纣、周公成王之像,说明周之兴盛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人物画具有明镜察形、往古知今的作用。
有关壁画中的人物形象的教化作用,在后来的宫殿中也有记载。汉朝王延寿作《鲁灵光殿赋》,作者“察其栋宇,观其结构”,对灵光殿建筑进行赞叹,同时他还“俯仰顾盼,东西周章”,观赏建筑内部的“彤彩之饰”和“龙桷雕镂”。当时的灵光殿不仅雄伟壮丽,而且敷彩纹饰、雕龙画凤,装饰艺术水平也很高。王延寿本人也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功绩存乎辞,德音昭乎声。物以赋显,事以颂宣”,作了赋也是为了“稽古帝汉,祖宗睿哲钦明”。他在描绘灵光殿壁画形象时有一段精彩之辞: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焕炳可观,黄帝唐虞。轩冕以庸,衣裳有殊。下及三后,@④妃乱主。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恶以诫世,善以出后。[4](P.171)
在宫殿建筑中作人物壁画以施教化作用,在秦汉魏晋时期较为普遍。何晏在《景福殿赋》中也有记载。魏明帝将东巡,恐夏热,故在许昌作景福殿,命人作赋,故有何晏此赋,赋中言:
图象古昔,以当箴规。椒房之列,是准是仪。观虞姬之容止,知治国之佞臣。见姜后之解pèi@⑤,悟前世之所遵。贤钟离之谠言,懿楚樊之退身。嘉班妾之辞辇,伟孟母之择邻。[5](P.175)
这说明壁画中的人物画已引起文学家们的重视,王延寿和何晏作赋颂殿时,都将人物画及其教化作用特别记颂,绘画的这种兴成教化的作用已经深入人心。
H. 关于画人物的着名美术作品(急)
《吹短笛的男孩》
创作时间:1866年
爱德华·马奈(巴黎,1832年-1883年)
布油彩;160x98cm
巴黎奥赛博物馆,伊萨克·德·卡蒙多伯爵遗赠。
自然主义作家左拉曾在这幅《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赞叹道:“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简单的手段获得比这更强烈的效果的了。”虽然现在看来,这幅画给人带来的震撼并未见得有多强烈。然而在马奈那个时代,这幅画的好处恰恰在于叛逆,不合当时的礼教。第一没什么内容,第二没有什么深意,就是个小男孩,什么都不代表,什么都不说明。而且马奈画的时候非常快,完全变革了以前的画法!当时官方沙龙展的评委们都不愿意收这幅作品,谁又想到100多年后,这幅画市值8亿人民币。
权威评价:19世纪60年代,刚刚摆脱第一任老师库图尔的权威的马奈,又遭到同时代人的不理解,他在沙龙中经历了好几次失败。他在室内作的与实体同样大小的人物绘画给人一种奇怪的印象,遭到许多批评,例如这幅《吹短笛的男孩》,被1866年的官方沙龙展的评判委员会拒绝。
这幅画表现一个皇家卫队的年轻轻骑兵正在吹短笛,这是一种声音尖锐的木制小笛子,它用于引导士兵投入战斗,笛子的名称成了画的题目。由一儿童在画家的画室里扮演的乐师占据了画的中心位置。他清楚地显现在色调细微变化的灰底色上,画底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空间,仅仅给人一种空气在他的周围流动的印象。画家在他的肖像画中常常使用的这种中性的不可触知的背景,是受黄金时代的西班牙画家,尤其是贝拉斯克斯和牟利罗的启迪,马奈不久前去马德里旅行期间,对他们大加赞扬。由于想让被画对象看起来是孤立的,避免造成这是在游行或军事训练现场创作的印象,马奈没有加进任何轶事性背景成分。孩子、服装及短笛构成画的惟一主题。画是在画室的冷光线中完成的,这一点从投到地上的短影可以得到证实。
马奈很早就参军了,是一名水兵,他以怜悯的目光看着这个孩子兵,为因画画需要而穿上的这身行头感到骄傲。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身由红、黑、白、金色装饰的完美军服和短笛的金色金属套上。用白色布带束住的乐管在男式紧身短上衣的深色呢绒上和裤子的茜红色呢上闪闪发亮,短上衣上饰有铜钮扣。紧束孩子的上半身的布带形成一道亮光,与白色的鞋罩相映衬。只有孩子的脸和手有生气,与有点僵硬、看不出细节的侧影形成明显的对照。马奈的同时代人指责这缺少厚度,处理过于简单,像是厄比纳尔城印出来的天真的民众像。背景与人物之间没有配景,也没有联系,这些也使人物显得不真实。人物用大色点处理,很像扑克牌上的人头像和日本的铜版画。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今天普遍受到好评,这幅画是马奈对很少被印象派画家画的军队主题的一个无视传统观念的挑战。
这幅画的朴实无华证实了艺术家的现代性,他是一切陈规之敌,他通过其作品表达一种新的世界观。“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简单的手段获得比这更强烈的效果的了。”自然主义作家左拉在《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赞叹道。
马奈简介:
马奈AdouardManet(1832-1883)是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的着名画家,是亨利·凡汀·拉图尔的《巴迪侬画室》画作中位于中间的那个人,他对欧洲绘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尽管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家的联合展览,仍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很早就被后来的印象派画家们视为大师。这些画家比马奈年轻10岁左右。尽管马奈得到了这个尊称,尽管他与这些年轻画家保持着友好关系并同他们一起外出写生,他却始终拒绝参加印象派组织的画展。由于希望得到官方的承认,他从1859年开始定期将画作送给沙龙评审委员会审查。他参加沙龙的运气时好时坏:有时他成功地被接受,如当他于1861年在沙龙上展出一幅名为《弹吉他的人》的画作时(现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时又被轻蔑地拒之门外,如当他于1866年向沙龙提交一幅名为《吹短笛的男孩》的画作时。
马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第一个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马奈早年受过学院派的六年教育,后又研究许多历代大师的作品,他的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印象主义画派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可以说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画)很自然地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吹笛少年》用几乎没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画法,表现人物的实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莫奈的才气和自负感。此画明显带有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