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东汉银缕玉衣共有多少图片
扩展阅读
劈图片软件哪个好 2025-08-02 19:05:41
图片一共有多少人 2025-08-02 18:16:38

东汉银缕玉衣共有多少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6-09 04:57:02

㈠ 目前中国出土了几件金缕玉衣啊

截止到2010年,暂时统计全国共出土并修复了十件汉代的金缕玉衣,每一件距今约2000年,都是国之瑰宝。

1、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金缕玉衣

刘胜夫妇墓是中国现代最早发现的汉代金缕玉衣实物,印证了古籍中关于汉代“玉匣”一说的真实性,这两套玉衣,也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两套玉衣。

2、西汉南越文王赵昧丝缕玉衣

1983年出土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越文王墓,现藏于南越王墓博物馆。这套玉衣属于完全当时不属于汉朝节制的岭南南越王国第二代国王,由此可见,当时岭南既有不同于中原的独特文化,又有和中原王朝相似的习俗和礼制。南越王金缕玉衣是仅次于中山王金缕玉衣外第二知名的玉衣。

3、西汉中山怀王刘修金缕玉衣

1973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州市东郊中山怀王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很多人都知道出土第一套金缕玉衣的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墓,却不知道中山靖王墓只是众多两汉中山王陵中的一座,其他中山王陵不在满城,而在当时中山国首府所在地,现在的河北省定州。

与上面提到的两套金缕玉衣所不同,中山怀王墓金缕玉衣出土于一个被盗的王陵,出土时已遭破坏,金丝早已被人抽走,所幸玉片尚存。为了重制玉衣,不得不用两斤黄金重新打造了金丝。中山怀王金缕玉衣知名度不高,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经常巡回展出。

4、西汉楚王(第二代楚王刘郢客或第三代楚王刘戊)金缕玉衣

1995年出土于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墓,现藏于徐州博物馆。通常西汉玉衣所用的材质是产自辽宁的岫山玉,而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这套玉衣却完全由上等的和田玉制成,玉色十分纯正,楚王陵金缕玉衣玉片总数为4248片,是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

狮子山汉墓可能在两汉之交就被盗掘过,但所幸的是,当时玉器是只有贵族才能享有的专利,而普通百姓掌握则属于犯忌,如果盗墓贼盗走玉片,一旦出手,就会引起怀疑,因此玉衣上的金丝虽被抽走,但玉片完整保存下来,一片都不少。

5、西汉梁共王刘买金缕玉衣

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柿园汉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梁共王刘买是西汉第二代梁王,初代梁孝王刘武的嫡子,与梁孝王陵1800年前被曹操带人盗掘不同,梁共王的墓室直到1986年当地农民开山采石时才被偶然发现。说实话,见过各地众多的金缕玉衣后,梁共王的这件玉衣让人看了,感觉质量很低劣,况且河南博物院中陈列的还是这件低质品的复制品。

与玉衣相比,梁共王墓中出土的“四神云气图”才是名副其实的国宝,当初国家文物局破天荒的拨出专款40万来修复这幅壁画。

6、西汉梁夷王刘遂金缕玉衣

1986年出土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僖山汉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其实,河南地区发现的第一件金缕玉衣是来自僖山汉墓群中一座被盗的梁王陵,与狮子山汉墓一样,玉片散落一地,但盗墓贼没带走任何一件玉片,因此玉衣成功修复。据现代学者考证,葬在这座不知名的梁王墓中的,应是西汉梁国第十代国王梁夷王刘遂。

7、西汉广陵厉王刘胥金缕玉衣

1979年出土于江苏省高邮市天山乡神居山汉墓,现藏于扬州市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天山汉墓应该是中国第一座被整体搬迁复原的汉代诸侯王陵,当时令我震撼的不是金缕玉衣,而是第一次真真切切看到了“黄肠题凑”。

8、西汉江都易王刘非夫妇金缕玉衣

2009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汉墓,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大云山汉墓的主人江都王刘非与满城汉墓的主人中山靖王刘胜一样,都是是汉武帝异母兄长,七国之乱后吴国被废除,吴国故地划归江都王刘非管辖。江都王刘非史书名气不大,但是他的女儿刘细君却是鼎鼎大名的史书所载汉朝第一位和亲的宗室公主。刘非去世后六年,其子刘健因谋逆畏罪自杀,江都国被废除,这片土地上的新主人变成了汉武帝的第五个儿子,广陵王刘胥。

9、西汉中山孝王刘兴金缕玉衣

1995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州市北庄子汉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西汉第二中山国的初代开国中山孝王刘兴的陵墓,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坟墓,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历代地方政府还专门立碑刻字凭吊,直到1968年真正的中山靖王陵在满城被发现后,人们才开始用新的眼光来审视这座神秘的大墓,与中山靖王墓一样,这座被考证为中山孝王刘兴之墓的墓室中,也出土了金缕玉衣。

10、东汉太尉、费亭侯曹嵩金缕玉衣

1973年出土于安徽省亳州市董园汉墓,现藏于亳州市博物馆。安徽亳州,曹操的出生地,曾经是豫州首府,这里分布着众多的曹氏家族陵墓。而董园汉墓一号墓中出土的这件银缕玉衣,属于第二代费亭侯,曾经位列三公之一的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生父。

㈡ 想知道有关金缕玉衣有关的知识,共出土了多少件现存与哪里

金缕玉衣 jīnlǚ-yùyī [jade burial suit] 中国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按死者等级分为金缕、银镂、铜缕。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形状如人体,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可见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 玉衣的一种。用金缕编成, 汉 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用为殓服。由于等级不同,玉衣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这三种玉衣在考古工作中都有发现。 河北 满城 汉 中山靖王 刘胜 夫妇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玉衣”(又称“玉匣”)入葬。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材质:翡翠产地:辽宁规格:全长188厘米类别:汉代的玉器 简介:再生宝衣

㈢ 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是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

整幅砖画长约4.8米,高约0.8米,出土于南京西善桥某南朝大墓中,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且品相最为完好的大型人物画像砖实物,南朝帝王陵墓装饰壁画,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砖画由200 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占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松槐、垂柳相隔。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砖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㈣ 银缕玉衣的现存量

银缕玉衣在我国仅发现一件,1970年出土于徐州市东汉彭城王刘恭后裔的墓中。玉衣全长1.70米,玉片2600余块,银丝约800克,形状与金缕玉衣相似,现藏南京博物院。

㈤ 馆藏的金缕玉衣不只一套,较为完整的有十几套,“金缕玉衣”是做什么用的

金缕玉衣,又称“玉衣”、“玉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其实,即使那些盗墓贼没有光临,当考古工作者打开那神秘的洞室时,企求“金身不败”的墓主人已化作一捧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具精美绝伦的玉衣了。这些仿佛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千百年来破灭的神话。

总之,现在的科学事实告诉我们,金缕玉衣非但不能保存人的尸身不化,反而让人逝后不能长眠,给盗墓者送去财富!

㈥ 汉代的金缕玉衣与铜缕玉衣是什么样子的

汉朝统一以后,原楚文化中的鬼神迷信曾充斥于汉代的文艺创作之中。汉代文艺创作又借助于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的强大动力,推动着好巫信鬼习俗的广泛蔓延。这突出反映在各种随葬用玉和金缕玉衣上。

刘汉天下的鼎盛造就了我国玉器史上继红山、良渚、殷商盛世和春秋时代四大高峰之后又一个黄金时代,根据《汉书》《后汉书》记载,当时朝廷规定皇帝用金缕玉衣,诸侯、贵人、公主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玉衣。

汉代诸王侯墓发现的玉器集中反映了类别齐全、技艺精湛、分布面广且属国家礼制这些特点,应是汉玉风貌的总的代表。

这些王侯大墓没有一个不是极尽奢侈之能,其基本结构或是高台深坑,或是崖洞横穴,前厅后室,左右府库,犹如人间宅邸。

在汉代所有随葬玉器当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莫过于玉衣,充分反映出汉代宫廷和一般社会观念中,玉器仍然有着极其崇高的位置,这种玉器对汉代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可以作出很好的映照。

玉衣初兴于东周,盛行于两汉,终结于魏初。最着名、影响最大的金缕玉衣是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窦绾夫妇墓中发现的两套。它的用材选料、造型技巧、琢磨工艺及总体规格属我国历代帝玉丧葬礼仪之中空前绝后之作。

刘胜的玉衣形体肥大,全长1.88米,用1100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玉片有绿色、灰白色、淡黄褐色等。用金丝将玉片编缀成人形,头部由头罩、脸盖组成,上身由前后衣片、左右袖筒及左右手套组成,下身由左右裤筒及左右足套组成,皆能分开。玉衣内头部有玉眼盖、鼻塞、耳瑱、口琀,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门塞。周缘以红色织物锁边,裤筒处裹以铁条锁边,使其加固成型,脸盖上刻画眼、鼻、嘴形,胸背部宽阔,似人之体型。

玉衣是汉代只有皇帝和高级贵族的殓服,而且按等级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等,规定只有皇帝的玉衣才用金缕,而中山靖王刘胜是诸侯王,竟然也使用了金缕玉衣。

窦绾的玉衣全长1.72米,由2160片玉片和700克金丝组成。这件玉衣的头部内也有用玉制成的眼盖、耳瑱、鼻塞和口琀。

玉衣之作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浩大的工艺价值和所谓的防腐不朽。汉代的用玉理论在玉璧的使用方式之中得到了更充足的证明。

在汉代所有的随葬玉器当中,玉璧的作用显得非常突出,它的用量最多,含义也最复杂,在古代礼仪之中的悠久历史和包含的宗教内涵都是玉衣所难以企及的。而且,金缕玉衣也并没有能使它们包裹之中的尸体避免腐朽。

㈦ “金缕玉衣”是什么现存哪个博物馆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

馆藏地点:河南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商丘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临沂市博物馆 。

出土地点:河南、江苏、河北、安徽、山东。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7)东汉银缕玉衣共有多少图片扩展阅读:

金缕玉衣之最:

曾经有媒体报道过“埃及惊现1000具穿金缕玉衣黄金木乃伊”,但那些黄金木乃伊也就是在身上镀了一层金而已,并没有玉的成分,称不上真正的“金缕玉衣”。

玉雕技艺是我国独有,汉朝也是玉雕装饰盛行的时期,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熊传薪介绍说,从长沙出土的金缕玉衣残片来看,它不仅只是简单磨成玉片而已,上面还雕有花纹。

金缕玉衣具体由何人所设计并无史料记载。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察,这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出土中,时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两套。

我国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世界。

㈧ 玉衣的银缕玉衣

1970年出土于徐州市东汉彭城王刘恭后裔的墓中。玉衣全长1.70米,玉片2600余块,银丝约800克,形状与金缕玉衣相似,现藏南京博物院。

㈨ 谁知道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在中国各发现过几件

据《后汉书.服志》记载,皇帝使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所以统计数据很难啊,最着名的是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掘的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套。丝缕玉衣目前只有一件,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㈩ 刘胜的金缕玉衣2498片,他老婆的2160片,他什么部位多了300片

腿部多了300片,不过目前都收藏在了国家博物馆,这也算是对以往文化的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