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中国古塔一共有多少个图片
扩展阅读
图片上传手机拍照 2025-08-03 06:42:12
搜索老汝窑真品图片 2025-08-03 06:40:53

中国古塔一共有多少个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6-08 03:39:30

Ⅰ 中国有哪几个着名塔

六大着名塔:西安大雁塔,苏州虎丘塔,大理三塔,应县木塔,吉林长白灵光塔和杭州雷峰塔。

1、西安大雁塔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法海老和尚把美丽的白娘子关在雷峰塔下,成为千古遗憾。是国内知名度最广的一座塔。

Ⅱ 中国四大名塔分别是哪几座 最好简介一下

中国四大名塔分别是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飞虹塔。

1、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历史。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

2、千寻塔

中国的古塔到处都有,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在一起的却为数极少。大理三塔就是以此而闻名中外。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滨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现寺已无存,塔却依然屹立如故。一九二五年大理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内外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但距大理城只有1 华里的三塔,却安然无恙。

3、释迦塔

中国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 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

佛宫寺建于辽代,历代重修,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

4、飞虹塔

飞虹塔位于山西洪洞县城北17公里的广胜上寺,塔身琉璃镶嵌,俗称琉璃塔。琉璃,是一种矿物质材料。半透明体,把它涂在陶质(坩子土)制成的筒瓦、板瓦、脊鲁等构件表面,然后放至陶窑内用火烧成一层细密的彩色釉,使之成为一体的彩陶器物。釉在陶表面,有耐磨、结实、坚硬、美观的优点,是中国富有民族色彩的建筑构件材料。

(2)中国古塔一共有多少个图片扩展阅读

“嵩岳寺塔也是唯一平面为十二边形的古塔,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无上崇高的地位。”

上世纪30年代,着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来考察后,在其《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笔记》中说:“后来的唐代方塔,如小雁塔、香积寺塔等均脱胎于此……”

新中国成立后,着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向中央政府开列了一份必须重点保护的文物清单,根据重要程度,梁思成在其前面分别标上五个圈、四个圈、三个圈……而在嵩岳寺塔前赫然标上了五个圈。

Ⅲ 中国有名的塔

中国名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中国西南地区着名佛塔。位于云南大理县西北原崇圣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大塔为千寻塔,建筑年代有唐贞观六年(632)、开元元年(713)与开成元年(836)诸说。但原崇圣寺铜钟有“建级十二年建铸”的纪年,可能建于南诏晚期。为密檐式空心砖塔,方形16层,高69.13米。塔身每层正面开券龛,内置石雕佛像,塔顶有铜制覆钵、相轮,塔刹在1925年地震时震落。南北两座小塔建于五代。为10层八角实心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表面涂有一层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纹,各层分别有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雕刻作装饰,两塔顶各有三个铜制葫芦。1978年和1980年重修时,在塔中发现南诏、大理时期文物600余件。
陕西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创于唐永徽三年(652),为保存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初为仿西域建筑形式的砖表土心5层方塔。武周长安(701~704)年间,由武则天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10层,后经兵火仅剩7层。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间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饰,留传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后揣《大唐西域记》所记印度佛教传说故事而名雁塔。至于称大雁塔则是为与后建的荐福寺小雁塔相区别。塔高64米,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塔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均有拱门,可凭栏远眺。塔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的说法图,刻有当时的殿堂建筑,是研究唐代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塔南门两侧,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均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宁夏青铜峡108塔古塔群
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为实心喇嘛砖塔。
最高一座3.5米,其余均高2.5米。随着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12行,整体成三角形状。关于一百零八塔的身世,明代李贤的《一统志》已有"古塔一百零八座"的明确记载,究其来龙去脉,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在塔群附近的黄河库区,有被誉为"候鸟天堂"的青铜峡鸟岛。每年春季,数以万计的候鸟从南方迁徙而来,在这里产卵孵育。其中既有司空见惯的麻鸭、大雁,也有珍稀的黑天鹅。蓝天碧水,绿草青山,飞鸟成群,鸣声上下,给古老寂寞的塔群增添了无限生机。
山西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层直径30米,高67.13米,五层六檐,平面为八边形。整个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成为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楼阁式佛塔。由于它牢固的结构,历经900多年,经历多次地震袭击,至今巍然挺立。楼阁式佛塔的特点,一是塔身高大,二是每层之间距离较大,塔身每层有木构的门、窗、枋和斗拱等。塔檐上有檩枋、椽子和飞头等仿木构造。塔内有楼梯可供人们登临楼层远眺。
浙江杭州六和塔
中国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某地旧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 为镇江潮而建。共九级,高五十余丈,北宋宣和三年(1121)焚毁。后经多次改建和整修,现存的砖构塔身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重建,隆兴元年(1163)建成。塔刹系明代重修,外部十三层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观十三层,内为七层,塔内有阶梯可达顶层。塔内须弥座上砖雕的飞仙、乐伎、海石榴、荷叶花、宝相花、凤凰、狮子、麒麟、仙鹿以及回纹、云纹、如意等图像,是研究南宋装饰图样的可贵资料。塔内还存有南宋尚书省牒碑和四十二家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等。1953年和1970年两次整修后,显得更加壮观。
山东历城四门塔
四门塔建于隋朝大业七年,即公元611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也是最早的的亭阁式佛塔,在山东历城神通寺内。四门塔呈平面四方形,全部是石结构,是一单层、亭阁式舍利宝塔,它是我国早期佛塔的范例,造型庄严大方,结构简洁合理。它是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宝顶组成。四门塔通体高15.04米,四面塔身边长7.4米,塔身厚0.8米,在四面塔身中央各开一高2.10米、宽1.40米的半圆形拱门,总共有四个门,所以此塔称之为四门塔。塔檐挑出五层又迭涩收回23层,形成芭蕉承托相轮宝顶。进到塔内,我们可以看到塔内有一四方平台,平台之上有一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是十六块三角梁和塔身相连挚住塔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四百年以前就已知道了它的特性,从这一点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和智慧。塔内造像雕刻细腻传神、刀法流畅、纹饰清晰,是研究佛教史、佛教造像雕刻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
北京妙应寺白塔
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藏式喇嘛塔。现存元代藏传佛教大塔。又称白塔。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因塔身通体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当时入仕中国的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曾参与设计与修筑工程。塔高50.9米,下部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半圆突起莲瓣组成的覆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方形折角塔基自此过渡到圆形塔身,自然而富装饰性。塔身似硕大的覆钵,上有7条铁箍环绕,顶端承托直径9.9米、上覆40块放射形铜板瓦的华盖,其周边悬挂36个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每个高1.8米,有镂空花纹,风来铃响,清脆悦耳。华盖上为铜质小塔形宝顶,高约5米,重4吨。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塔前增建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规模宏大,为元世祖营建大都城的重要工程之一。明元顺元年(1457)改为今名。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北京西直门外的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是典型的金刚宝座塔。真觉寺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干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因慈禧太后庆寿而重修,并改名为大正觉寺。因此正觉寺金刚宝座塔,又称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该塔建于明代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全部石头砌成。塔的基台下面是雕刻精美的须弥座,使体积庞大的基台产生了内收的曲线,具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最富特色的是基台四周雕刻了造型统一的381尊小佛像,给人以绚丽斑谰的感觉。
北京昌平县居庸关过街塔
北京昌平县居庸关过街塔,是着名的过街塔。该塔现存一基座,台上原有三座喇嘛塔,元末明初被毁。现存云台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高9.5米,下基东西长26.84米,南北长17.57米,台顶四周设有石护栏及排水龙头,券洞为五国折角式拱券,可通车马。云台从立面上看,外轮廓做成半圆形,券面和券顶都有精美的石头浮雕。南北两边券面各雕六个护卫神,专门擒拿各种魑魅魍魉。券顶刻生身舍利,正顶是五曼荼罗,斜顶为十方佛,在这中间布满了千佛。券壁刻法身舍利,两壁的四个角刻护法四天王。这些高浮雕,形态雄劲生动,是元代雕刻的优秀作品。
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
河南登封县的嵩岳寺塔,是现存最早的一座密檐式佛塔。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高40余米,12边形,15层。此塔的平面为12边形,是国内的一个孤例。塔身下层的倚柱和券面细部造型颇带印度风情,二层以上,各层面依次递减,密檐层层外挑,檐层逐渐向上减小与密集,使高大的形象变得空灵、秀丽,给人以高耸而稳固的审美感受。此塔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
小雁塔
中国唐代长安城内着名佛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友谊 西路南侧。此塔体量比大雁塔小,故称小雁塔。因寺名 又称荐福寺塔。
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6~709),位于唐长安城 安仁坊西北隅。 据现存碑文记载, 荐福寺曾屡遭战火。 现存殿宇为明正统十四年 (1449) 重建。成化二十三年 (1487)地震使塔顶坠毁,塔身中裂,后经维修,仍基本 上保留唐代的原状,是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196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雁塔用青砖砌成,塔身略呈梭形,整个轮廓作自 然缓和的卷杀曲线,为密檐式建筑,挺拔秀丽。共15层, 因塔顶残缺,现残高 43.94 米。1980 年寺内出土明正 统十四年寺塔全图刻石。根据刻石可知,塔顶原由圆形 刹座、两层相轮和宝珠形刹顶组成。塔的平面为正方形, 底层边长 11.38米。坐落在底边长23.8米、高 3.2米的 方形砖台之上。塔的底层较高, 2层以上高度逐层递减, 每层迭涩出檐,檐下各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塔底层南北 有券门,其上各层南北均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以青石 做成门楣、门框,其上布满唐代蔓草图案线刻,刻工精 细,线条流畅。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更是弥足珍贵。 塔内为空筒,设有木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塔上有自 唐以后历代题刻多处。在北门楣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 王鹤题记,载明成化丁未(1487)地震时,小雁塔“自顶 至足,中裂尺许”,明正德十六年 (1521) 又遭地震时, “塔一夕如故”。此条题记订正了辗转相传谓小雁塔是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腊月大地震时被震裂的讹误。 荐福寺自山门内中轴线上有钟、鼓楼、慈氏阁、大 雄宝殿、藏经楼、白衣阁等建筑,大致仍保持了明正统 十四年重建后的布局。钟楼内悬金明昌三年(1192)铸铁 钟一口,高 3.5米,口径2.5米,重1万千克。脍炙人口 的“雁塔晨钟”即指此而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几年的准备,1964年 4月开始整修小雁塔,1965年9月竣工。整修中,采取弥 合裂缝、加固塔身等措施,并在塔的2、5、7、9、11各 层檐下加钢板腰箍,保持其残缺的原貌。此外还整修了 塔的基座、塔顶的排水设施,并安装了避雷设施。荐福 寺殿宇建筑也已修葺。

--------------望采纳,来自网络-----------------
希望我的回答给你带来帮助!

Ⅳ 中国有哪些塔 要有图片的

楼主你好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陕西西安大雁塔 宁夏青铜峡108塔古塔群山西应县木塔
浙江杭州六和塔
山东历城四门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北京昌平县居庸关过街塔
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
陕西西安小雁塔

望采纳,谢谢

Ⅳ 中国的塔是怎样分类的,有多少类型

1、以样式来区别,有覆钵式塔、龛塔、柱塔、雁塔、露塔、屋塔、无壁塔、喇嘛塔、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大塔、多宝塔、瑜只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无缝塔、楼阁式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墓塔、板塔、角塔等。

2、按结构和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

3、以所纳藏的物品来区别,有舍利塔、发塔、爪塔、牙塔、衣塔、钵塔、真身塔、灰身塔、碎塔、瓶塔、海会塔、三界万灵塔、一字一石塔。

4、以建筑材料来区别,则有砖塔、木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土塔、粪塔、铁塔、铜塔、金塔、银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宝塔、香塔。

5、就塔排列位置的样态来区别,有孤立式塔、对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等。

结构:

古印度的窣堵波是由台基、覆钵、宝匣、相轮四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中国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地宫藏舍利,位于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塔刹在塔顶之上,通常由须弥座、仰莲、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也有在相轮之上加宝盖、圆光、仰月和宝珠的塔刹。这些形制是由窣堵波演化而来的。

后来塔身逐渐变为多层造型,于公元三至四世纪,即有三层塔身出现,其后更有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乃至三十七层等重层结构。覆钵是向下的半球体,状如倒覆之钵。我国与其他东方诸国的坟墓,自古即呈小丘之状。

后来,覆钵的半球形渐次增高,如鹿野苑的达密克塔,它的覆钵明显高耸起来。泰国、缅甸等地的覆钵形状却逐渐变高如炮弹的形状。而西藏等地的佛塔则与之相反,上方开扩,下端缩小,犹如球形。

Ⅵ 中国古塔已有3000多座了,为何古人爱建高塔,作用是什么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一种高耸入云的古建筑--宝塔,它们色彩斑斓,点缀在江河山水之间,有的已成为一个地方的象征。陕北延安宝塔山上的明代宝塔已成为延安革命圣地的象征。该塔是一座宗教建筑。中国的佛塔建设始于佛教的传入。

清朝时,云南东部有一个小镇叫南宁。城里没有佛塔,但在南部的顺城有三座佛塔。街上的一座相当高,底座上有满文字样,田间的一座白塔有点低。这是元兵占领这里的见证和象征,因为有三座塔,所以被称为三宝。塔的意义不外乎辟邪、? 祈求风调雨顺,永保一方平安。现在南宁的曲靖,也建有现代塔。曲靖市麒麟区有民间谚语。三峰不出,潇湘水回。说的是胜利峰(元兵胜利山的主峰廖峰改名为胜利峰)、青峰、翠峰,虽是高山,但邑不为首,南盘江在汛期,江水会流入支流潇湘河,因为潇湘河的地势比南盘江高得多。

Ⅶ 国内都有哪些有特色的古塔

中国有很多古塔,在世界都是闻名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雷峰塔,曾经传说镇压过白蛇的地方,还有大雁塔,传闻玄奘经由丝绸之路带回的经文就藏于此塔中,是玄奘主张修建了大雁塔;还有虎丘塔,据说这是中国现存最为悠远古老的砖塔,它位于苏州,现在每天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的,中国的古塔往往都和佛教寺庙有关,而且一座塔都潜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其实古代的古塔,就是现代高楼的一个前身,古时的人们就知道运用空间的高度去建立古塔,说明古代人的智慧是非凡的,这几处古塔,直到现今,每天的游客还是非常多的,因为它们的宏伟壮丽,让他们成为了历史遗迹。

Ⅷ 中国古塔的着名古塔

古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矗立着古朴雄伟的大雁塔。它是西安现存最着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楼阁式砖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唐代许多着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碱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自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呼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腾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小雁塔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约1公里的荐福寺内。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的标志,因为规模小于大雁塔,并且修建时间偏晚一些,故而称作小雁塔。

荐福寺原来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中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族戚为高宗荐福而建造寺院,初名献福寺,天授元年(690年)改名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着名的寺院。 唐代名僧义净于高宗咸亨二年(671年)由洛阳出发,经广州取海道到达印度,经历三十余个国 家,历时25年回国,带回梵文经书400多部。神龙二年(706年)义净在荐福寺翻译佛经56部,撰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 有很高的价值。现在荐福寺内仅存有建于唐景龙元年(707年)的小雁塔。 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 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 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现在仅存十三层。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 丽美观,各地的砖石结构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密檐塔虽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与小雁塔的继承关系。
今天寺内还保存有一口重达一万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巨大铁钟,钟声宏亮,“雁塔晨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灵光寺1988年0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塔位于长白镇西北郊塔山西南端一平坦的台地上,海拔869米,北约200米有一山峰,称一览峰,高耸的一览峰成为灵光塔的自然屏障。塔山南约2华里,鸭绿江由东向西流,塔高出鸭绿江水面约百余米。鸭绿江和塔山之间为东西长约4华里,南北宽约2华里的盆地,原名塔甸,现变为街区和农田。长白至临江公路在塔山山麓下经西延伸。登上塔山远眺,长白镇市街和对岸朝鲜惠山市容尽收眼底。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塔为唐代渤海时期(698年~926年)所筑。是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古塔,也是唐渤海国遗存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坐落在海拔869米的山顶上。为一座平面呈方形的楼阁式砖塔。底层檐下四面皆有纹饰花砖。第二层至第五层四面正中均有方形直棂窗。其形制与西安兴教寺唐代玄冀塔相似,具有唐代风格。
灵光塔塔身高约13米,塔基为等边四边形,塔高五层,青砖结构。塔峰光平素朴。虽历经沧桑变迁,万物倾覆,唯此塔依然如故,巍然不动。宝塔居高临下,鸭绿江在其脚下日夜不息的流过,凡是到过长白县的中外游人,游塔山、观古塔、俯瞰一江两国风光,在塔前留影纪念,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该塔对研究渤海时期的文化和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寺院群,大白塔建于元德五年(1301年),是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修建。
据《山西省佛教名胜》记载,五台山佛教中心区台怀镇,有一座高耸入云洁白浑圆的巨大佛塔——大白塔,它是五台山的象征,被誉为“清凉第一胜境”。大白塔所处的寺院叫塔院寺,寺以塔名,颇为得体。
大白塔位于殿阇之间,雄伟挺拔,直指蓝天,有气盖山河,一览五台之慨。古人称誉此塔,“厥高入云;神灯夜烛,清凉第一胜境也”。塔基为正方形,环周83.3:米,通高75.3米。宝塔通体洁白,塔身状如藻瓶,从底到顶,由粗而细,又由细而粗,再由粗而细,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之上,盖铜板八块,形成圆形,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地位安置,圆盘上面是风磨铜宝瓶。圆盘周长23米多,铜顶高5米多,从铜顶到铜盘边缘由铜链来固定,望去似北方的草帽,南方的斗签。圆盘边缘,还吊装36块铜质垂檐,每块长2米余,宽近1米。各垂檐下端,又挂风铃3个,连同塔腰风铃在内,共有252个。每逢风和日丽,云过塔移,鸟雀围翔,风吹铃响,悠然成韵,别有一番幽雅情趣。明代镇澄法师曾有诗赞曰:“浮图何缥渺,卓出梵王宫。远带青山色,孤标紫界雄。金瓶涵海月,宝择振天风。自是藏灵久,神邦万古崇”。大白塔的下层,建有塔殿三间,塔周身筑有木栅栏,栏内有可容两人对行的转道。附塔转绕,人越显其小。大白塔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项传大成就,是中国塔式建筑中少见的珍品或孤例,是研究高层建筑如何经历地震和风雨雷电侵袭而不衰的实物资料。 雷锋塔,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其山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雷锋塔为西湖十景中唯一有待修复重建的景点。地处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脉的夕照山上,旧有一座八面五层的砖塔,系公元975年吴越王钱弘叔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而建,俗称黄妃塔. 因塔在西关外,也叫西关砖塔. ,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后人又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夕阳西照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2002年,重修雷峰塔,恢复了雷峰夕照之圣景。 中国古代佛塔建筑。在云南省大理市西北1.5公里的崇圣寺遗址前。寺院毁于清末民初,唯三塔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排列成品字形。三塔分别建于南诏(649~902)和大理(937~1253)时期。文献记载,自宋以来,大理地区地震频繁,直接影响到三塔的达30次以上,塔身塔刹遭到破坏,明清两代曾多次加以修葺,但基本形状仍保持原来的面貌,是云南省最早建筑物之一。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塔居中,又名千寻塔,为密檐式砖塔,平面正方形,面宽9.85米,十六层密檐,通高69.13米。下有台基两层,上层砖砌须弥座高2.07米,东面正中有一石照壁,镌刻“久镇山川”4字,下层台基高1.2~1.5米,四周围以青石栏板和望柱。塔身为环筑厚壁式结构,内壁垂直,上下贯通,内部设有木质楼板、楼梯,叠涩式塔檐。第1层高13.45米,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西面开有券门,第2层高3米以上,各层高度逐渐递减。均东西两面开券龛,内置石雕佛像1尊,南北两面开小窗。各层每面的两边各砌单层小方塔,外观呈弧线轮廓,与西安小雁塔十分相似,为中国典型的唐代砖塔。塔刹由刹座、相轮、宝盖、宝珠等组成。
南北两座塔均为10层,8层以下塔身中空。各高42.19米,塔身均涂白灰皮。底层高度相对减低,2层以上塔层高度大体相近,外轮廓线近似锥形。第4、6、8层还有模仿楼阁式建筑的倚柱,破子楞窗,塔身八面砌出形状各异的塔形龛,塔檐上施以仰莲和团莲。造型玲珑娟秀,与千寻塔比,显然具有不同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三塔得到了较好的保护。1984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78~1981年对三塔进行维修加固,复原塔刹,安装避雷设施,修复塔内简易木质楼梯,开清理了清代封闭的东侧塔门。出土塔藏文物68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有各种佛教造像154尊,造像以青铜铸造的为主,也有金、银、水晶、玉石、木雕等其他种类。其中一尊金质观音像,高24厘米,重1135克,造型与着名的南诏《中兴国史图卷》所绘“圣像”相同,相传为最早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造像之一。还发现布地墨书写经以及不同形式的塔模和从中原传入的瓷器、铜镜、印章等文物。

Ⅸ 我国现存的古塔中,哪一座比较高高达多少

我国古代建筑总会让人眼前一亮,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那么我国现存的古塔中,哪一座最高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因建于开元寺中而得名,位于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定州市内,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开元寺塔于1055年建成。

2006年5月25日,文峰塔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是古代人民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的,具有观赏性和标帜性双重意义的建筑,遍布全国各地州县,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同时也是儒、释、道三种思想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你还知道哪些古塔。

Ⅹ 中国的古塔有哪些

第1名:应县木塔全名为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的佛宫寺院内,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在建筑技艺上它与法国的艾非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齐名,被世人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第2名: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大慈恩寺内,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全塔通高64.7米,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着名古迹,也是目前可以供登临的少数古塔之一。

第3名:雷峰塔建于公元975年,历时6年完成。 “雷峰”之名则取自所处的杭州南岸夕照山之最高峰——雷峰顶上。1924年倒塌,2002年重建。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担纲铜总工艺师,使这座塔成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第4名:开封铁塔,位于开封市东北角,原是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开封铁塔铁色琉璃瓦遍饰全身,色调具有铁打铜铸的深厚气质,而且整座塔身上下收分比例协调自然,视觉差比例匀称美观,气势惊人。而走近细看,遍身装饰都是琉璃浮雕艺术品,各种花纹砖有50余种。建成九百多年来,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令建筑专家和游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