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红嘴黑身尾巴很长是什么鸟
1、红嘴黑身,尾巴很长的鸟是绶带鸟。
2、寿带鸟共有14个亚种,又名绶带鸟,练鹊,长尾鹟,一枝花等异名。雄鸟有两种色形,体长连尾羽约30厘米,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辉光,身体其馀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五倍,形似绶带,故名。雌鸟较雄鸟短小。它的体态美丽,体型似麻雀大小,最主要特征是雄性有着非常长的两条中央尾羽,像绶带一样。
3、体色带有金属闪光的蓝黑色,头顶伸出一簇冠羽,鸣叫时可耸起,体羽为背栗腹白,翅亦为栗色。到了老年,鸟的全身羽毛成为白色,拖着白色的长尾,飞翔于林间,因而又称之为一枝花。
❷ 寿带鸟肉的雄鸟
雄鸟易辨,一对中央尾羽在尾后特形延长,可达25厘米。雄鸟具两种色型,不同于紫寿带:上体赤褐,下体近灰。亚种雄鸟赤褐,仅头顶为闪辉黑色;赤褐色较多;具橄榄色羽冠;白色型上体多黑色纵纹;大多数雄鸟为白色型;incei的白色型不到一半而另一些几乎无白色型。两种色型的雄鸟,其中央尾羽两枚甚为延长,雌鸟尾羽长度约为雄鸟的一半。雄鸟体长约300毫米,雌鸟体长约180毫米。其嘴壳均为蓝黑色,足趾铅灰色。
雄鸟体长30厘米,成年雄鸟的头、颈和羽冠具有深蓝辉光,身体其余部分为白色,具黑色羽干纹。中央两根羽尾长达身躯的四五倍,形似绶带。成年雌鸟羽冠比雄鸟短,尾羽也短,头、颈和羽冠黑色具有蓝色辉光,其余羽色为赭色。
虹膜褐色;眼周裸露皮肤蓝色;嘴蓝色,嘴端黑色;脚蓝色。雄鸟具两种色型,均不同于紫寿带:栗色型寿带鸟,是青年期的羽色,其背部栗红色,胸部及腹部灰白色,尾羽栗红色。白色型寿带鸟,是老年鸟的羽色,其胸、背及尾均呈白色,并杂以黑色羽干纹。
❸ 极为罕见的寿带鸟现身温州苍南,它为何成为了濒危物种
随着现在国家发展速度的越来越快,工业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城市化的进展也越来越快,那么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动物们的生存环境也就越来越少。并且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动物被归类为濒危物种,那么这样的出现让很多的人感觉到非常伤心。因为地球上的物种越来越少,他们就无法见到很多的动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其大的损失。
之所以将它列为濒危物种,是因为它的繁殖能力非常低,而且对于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它属于夏候鸟,与其他部分野生动物一样,它在繁殖季的时候都需要回到出生地去进行繁殖。而他对出生地要求非常高,那么在工业化不断进步的这个时代,出生地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定的污染。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繁殖率就会越来越低,由此导致它们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❹ 温州苍南首现寿带鸟,这种鸟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在2021年7月2日,浙江温州市苍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博称,温州苍南生态公园内的鸟类监测人员在苍南县城新区塘河生态公园内发现了寿带鸟。这是在温州苍南地区首次发现了寿带鸟,这种鸟类在温州地区出现的记录都非常的少。
寿带鸟繁殖于日本,朝鲜及台湾,越冬的时候会飞往东南亚,有记录,迁徙时在我国东部有出现。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中国,印度,东南亚及其它群岛。我国有的寿带鸟,羽毛颜色为白色和栗色。
白色型和栗色型寿带鸟,头部和颈部的羽毛都是蓝黑色,有金属闪光质感头,顶上有着蓝黑色枕冠,眼睛周围裸露区域比较宽阔,呈现亮蓝色,嘴巴周围也比较宽,非常适合捕捉飞虫。
寿带鸟属于我国省级保护动物,因为在自然界当中,绶带鸟的数量比较少,加上其繁殖能力较低,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都比较高。作为夏候鸟,寿带鸟和一些野生动物一样,每到繁殖季节都要回到出生地进行繁殖。
这次温州发现了寿带鸟的痕迹,也说明了我国的环境有所改善。正是因为国家和人民共同对环境的爱护,所以让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环境做出一些贡献,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❺ 网上看到的图,问一下是什么鸟
寿带鸟
东方寿带鸟
❻ 有一只鸟尾巴上有两根很长的羽毛是橘红色的那是一只什么鸟(图片)
寿带
寿带(英文名:Amur Paradise Flycatcher,学名:Terpsiphone incei),是雀形目王鹟科寿带属的鸟类。中文名寿带鸟,俗名别名有绶带、白带子、长尾巴练、长尾翁、练鹊、三光鸟、一枝花、赭练鹊、紫长尾、紫带子。寿带在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 野生鸟几乎完全以昆虫为食。它们喜欢在森林的下层捕食昆虫,是着名的农林益鸟。雄性寿带鸟有一条近乎自己身体3倍长的大尾巴,像一根长长的绶带。寿带有白色型和紫色型,这两种色型并非不同亚种。寿带是最难饲养的笼鸟之一,多在捕获后1-3日内死亡,请不要捕捉伤害寿带。 寿带曾经的滇南亚种indochinensis现已单独立种中南寿带。
寿带鸟身型优美,羽色漂亮,中等体型(22厘米,雄鸟计尾长再加20厘米),头闪辉黑色,冠羽显着。
雄鸟:体长约30厘米,成年雄鸟的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色辉光,身体其余部分为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尾羽长达体躯的数倍,形似绶带。雄鸟易辨,一对中央尾羽在尾后特形延长,可达25厘米。雄鸟具两种色型,均不同于紫寿带。
雌鸟:体长约18厘米。成年雌鸟羽冠较成年雄鸟短,尾羽也短,头、颈、羽冠黑色具蓝色辉光,其余羽色近似雄鸟,为赭色。雌鸟尾羽长度约为雄鸟的一半。
虹膜褐色;眼周裸露皮肤蓝色;嘴蓝色,嘴端黑色;脚蓝色。
寿带雄鸟和紫寿带雄鸟的区别:紫寿带雄鸟翼及尾黑色,背近紫色。
寿带雌鸟与紫寿带雌鸟的区别:紫寿带雌鸟头顶色彩较暗且无金属光泽。
相比寿带,紫寿带极为少见,且今年数量呈下降趋势。
寿带鸟常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在山区较平原地带更为常见。喜匿栖树丛中,在东部沿海喜栖于水杉、槐树林,有时也高踞树顶上,平时飞行缓慢,而且往往仅飞短距离即停止,但捕捉昆虫时十分迅速。惯于灌木枝头穿行或跳跃,很少在地面活动。
飞时张翼展尾,长尾摇曳,绚丽多姿,极为醒目。觅食在空中捕捉各类昆虫,而不在地面上。白色的雄鸟飞行时显而易见。通常从森林较低层的栖处捕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
寿带鸟发出笛声及甚响亮的chee-tew联络叫声,鸣唱时枕冠耸立振展,鸣声激昂洪亮。其食物绝大部分是昆虫,植物性食物仅占全部食量的不足1%,主食蛾类、蝗虫、蝇类、金龟、松毛虫、金花虫、粉蝶等。
繁殖期5-7月,繁殖初期,雄鸟站在树枝上,清晨就唱出占区求偶的歌。一周后开始营巢。巢多筑在小乔木主杈上,位置不高,不甚隐蔽,常遭天敌和人为破坏。巢口圆,底部尖,呈一倒圆锥体,外壁系由植物花序、苔藓、羽毛、棉花、蜘蛛网纺织而成,内壁是由细草根、草茎、草叶、树皮纤维和苔藓构成。
一般外径7.6-9.0厘米;内径6.4-6.8厘米;深3.2-3.5厘米;巢距地面2-3米。一窝产卵2-4枚。卵的短径为15.5毫米,长径21.6毫米,重量为2.1-2.5克。卵呈椭圆形,色驼灰,其上布有栗色斑点。也有异色卵,呈黄白色或灰黄白色,被有浅褐色点状斑。雌雄鸟均孵化育雏,孵化期12-14天,留巢期10天。
寿带鸟在人为干扰下极易弃巢,特别是在产卵初期,弃巢之后在原巢附近重新筑巢。寿带鸟领域性极强,其他鸟进入其巢区,它们立即追赶,直到驱走为止。
繁殖区: 远东:中国中部至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和北韩
非繁殖区: 至东南亚
寿带鸟是最难饲养的笼鸟之一。由于它取食活的昆虫,以及捕食飞行中的蛾类和蝇类,这在笼养情况下很难满足,因此多在捕获后1-3日内死亡。由于其体态美丽,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初已多方设法饲养,到目前为止,饲养供观赏时间均不足一年。
因此,请人类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去伤害这些美丽生灵,爱它们,就离它们远点,而不是把它们关进笼子受死。
雀形目
王鹟科
寿带属
PASSERIFORMES
Monarchidae
Terpsiphone incei
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Gould, 1852
OR : c China to ne China, se Russia and North Korea
to Southeast Asia
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is split from Indian [Asian] Paradise Flycatcher Fabre et al. 2012, Andersen et al. 2015, H&M4, Clements et al. 2015
❼ 寿带鸟的形态特征
寿带鸟(详情介绍)
寿带鸟(详情介绍)主要有栗色型与白色型两种,分辨起来也非常容易,白色的雄鸟在高空飞行时显而易见,寿带鸟通常喜欢飞翔于林间,因而又有”一枝花“之称。寿带鸟的基本特征详见以下内容。
理想的寿带鸟一种应在14-33g,雌鸟略轻一点。理想的寿带鸟体长应在168mm-490mm,雌鸟较雄鸟的体长相对短一点。
栗色型
寿带鸟(雄鸟)自前额、头顶、枕、羽冠一直到后颈、颈侧、头侧等整个头部以及额、喉和上胸概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眼圈辉钴蓝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为带紫的深栗红色;尾栗色或栗红色,两枚中央尾羽特别延长,羽干暗褐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以及内侧覆羽与背同色为深栗红色,小翼羽外侧初级覆羽黑褐色,其余覆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栗红色,外侧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栗红色,最外侧初级飞羽无栗红色羽缘,胸和两胁灰色,往后逐渐变淡,到腹和尾下覆羽全为白色。
白色型
寿带鸟(雄鸟)整个头、颈以及颏、喉和栗色型相似,概为亮蓝黑色;但背至尾等上体为白色,各羽具细窄的黑色羽干纹;中央一对尾羽亦特别延长,尾羽亦为白色和具窄的黑色羽干纹;翅上覆羽白色具细窄的羽干纹;黑色小翼羽和外侧初级覆羽黑褐色,羽缘白色,最内侧次级飞羽白色具粗的黑色羽干纹;内翈具楔状黑斑或具黑色羽缘,其余飞羽黑褐色,除最外侧一二枚外,均具白色羽缘,胸至尾下覆羽纯白色;眼圈辉钴蓝色。
雌鸟整个头、颈、颏、喉均与雄鸟相似,但辉亮差些,羽冠亦稍短,后颈暗紫灰色,眼圈淡蓝色,上体余部包括两翅和尾表面栗色,中央尾羽不延长。内侧覆羽和飞羽颜色同背,外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栗色。下体和栗色型雄鸟相似,但尾下覆羽微沾淡栗色
虹膜暗褐色,嘴钴蓝色或蓝色,脚钴蓝色或铅蓝色。口裂大,喙宽阔而扁平,一般较短,成三角形,张开以后,面积很大,上喙正中有棱嵴,先端微有缺刻;鼻孔覆羽;翅一般短圆,飞行灵便;腿较短,脚弱
❽ 图片中是什么鸟
寿带鸟(学名:Terpsiphone paradisi)共有14个亚种,又名绶带鸟、练鹊﹑长尾鹟﹑一枝花等异名。雄鸟有两种色形,体长连尾羽约30厘米,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辉光,身体其馀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五倍,形似绶带,故名。雌鸟较雄鸟短小。它的体态美丽,体型似麻雀大小,最主要特征是雄性有着非常长的两条中央尾羽,像绶带一样。它体色带有金属闪光的蓝黑色,头顶伸出一簇冠羽;鸣叫时可耸起,体羽为背栗腹白,翅亦为栗色。到了老年,鸟的全身羽毛成为白色,拖着白色的长尾,飞翔于林间,因而又称之为一枝花。
巢筑于树杈间,以树皮和禾本科草叶为巢材,巢形为杯状。食物中几乎全为昆虫,而且以鳞翅目为最多,例如天蛾、松毛虫及其幼虫和卵等,是森林中非常好的消灭害虫的能手。
❾ 尾巴很长的鸟
尾巴较长的鸟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红嘴蓝鹊:是大型鸦类,体长54至65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白色。
2、褐翅鸦鹃:是鸦鹃科、鸦鹃属的中型鸟类,体长40至52cm,嘴粗厚、黑色,尾长而宽,凸尾,通体除两翅、肩和肩内侧为栗色外全为黑色。
3、寿带鸟:又名绶带鸟、练鹊﹑长尾鹟﹑一枝花等异名。雄鸟有两种色形,体长连尾羽约30厘米,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五倍,形似绶带,故名。雌鸟较雄鸟短小。
4、雀鹰:属小型猛禽,体长30至41厘米。雌较雄略大,翅阔而圆,尾较长。雄鸟上体暗灰色,雌鸟灰褐色,头后杂有少许白色。
5、黄嘴蓝鹊:为鸦科蓝鹊属的鸟类。主要生活于阔叶林区以及在林缘或林间空地的灌丛间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