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爱家乡宝坻 绘画或图片
我觉得这张还可以啦,我也是前两天刚画的,就画的这张
我之前从来没怎么画过画,突然觉得画画也蛮有趣的
2. 帮我画一张爱祖国爱家乡的手抄报
(要加分哦)
红领巾的起源
大家都应该都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其中一角吧。其实红领巾的历史悠久,源自俄罗斯的东正教。
当年,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领导人民在俄罗斯夺得革命胜利,时为1917年。那时候东正教会在俄罗斯势力很大,小孩子每个星期日上“主日课”时都会带着红领巾当作一个识别标志。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俄共(布)为加强孩子的共产主义教育,设立了教导共产主义思想的少先队,由于那时候俄罗斯社会以红领巾当作一种光荣,俄共(布)就全盘接收,以红领巾作为少先队的一种标志,并赋予新的含义——红旗的一角。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20世纪20年代省港大罢工和五卅惨案时期,一群流浪街头的苦孩子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成长为光荣的劳动童子团团员,在革命斗争中艰苦奋斗成长起来。红领巾不仅仅代表红旗一角、烈士的鲜血,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象征着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劳动童子团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腔热情投入革命事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就是红领巾的由来。欲知更多详情,建议观看少先队队史影片《飘扬的红领巾》。
[编辑本段]红领巾在中国
[1]新中国刚诞生不久,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少先队继承了革命战争年代儿童团的优良传统,与过去的儿童团一样,用红领巾作为自己的标志。意义是:红领巾是用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的,它代表着无数英雄的心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少先队队礼是:右手五指并拢,高举过头,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少先队呼号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前一句指的是理想和目标,后一句指的是决心和行动。它体现了少先队组织的政治方向和党对少先队的要求。呼号由少先队辅导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组织的代表,或者由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领呼,全体队员齐声回答。呼号时,右手握拳举起。
星星和火炬燃烧在队旗上,引导着少先队员在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和未来前进。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每个少先队员不仅要佩带红领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
[编辑本段]红领巾的结法
[2]1.将红领巾被在肩上,钝角对脊椎骨,右角放在左角下面,两角交叉。
2.将右角经过左角前面拉到右边,左角不动。
3.右角经左右两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右角恰绕过左角一圈。
4.将右角从此圈中拉出,抽紧。
[编辑本段]相关电影介绍
[3]电影名:飘扬的红领巾
导 演:于立涓、潘辰
编 剧:柴红兵
主 演:胡安、李达、楚翘
上 映:2003年
地 区:中国大陆
时 长:100分钟
类 型:剧情片
飘扬的红领巾 (2003)故事梗概
二十世纪20年代,香港一富家子弟英家林来到广州,他结识了阿秀、阿华等小伙伴。 阿华等流浪儿在共产党员阿凯、欧阳芳的关怀和帮助下,成为省港大罢工罢工委员会的香港童子团团员。 当时,在发生沙面惨案后的白色恐怖下,阿凯和一些共产党员英勇牺牲了。阿芳虽然被孩子们误会,却仍然带领童子团的团员们继续与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血与火的斗争考验中,孩子们茁壮成长起来,童子团也接受了一次次革命的考验。
[编辑本段]相关童谣介绍
1.
红领巾娃娃
我是妈妈的娃娃,
红领巾是国旗妈妈的娃娃,
我系上红领巾是祖国妈妈的娃娃。
花朵
云彩是天空的花朵。
浪花是大海的花朵。
我们是中国的花朵。
红领巾是我们心中最美的花朵。
2.
鲜艳的红领巾
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
红领巾是少先队的标志,
红领巾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
红领巾是我们心里的一个梦.....
3.
小小的红领巾,
它让我从羡慕
到争取、拥有直至珍爱!
我爱红领巾!
我爱少先队!
我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红领巾飘扬在我们胸前----------
我爱红领巾
4.
我爱红领巾
少先队员真光荣,
庄严宣誓记心中。
爱国爱校爱班级,
认真学习要用功。
文明礼貌品德高,
勤俭节约讲传统。
红领巾呀红领巾,
天天向上好儿童。
5.
红领巾,
红领巾,
我们大家都爱你。
因为你表示中华人民,
国旗是你的大哥呀!
你的颜色是鲜血染成的,
你带领我们向前进!
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词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顽强学习,坚决斗争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
爱祖国,爱人民
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
时刻准备,建立功勋;
要把敌人,消灭干净。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图片都在这里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A%D6%B3%AD%B1%A8%B0%AE%D7%E6%B9%FA%B0%AE%BA%EC%C1%EC%BD%ED&t=3
3. 画我爱我的家乡怎么画
那就画一幅故乡的山水画,有山有水有村庄,还有村落房屋,有耕田的画面
4. 《爱祖国爱家乡》的绘画
画画思路:
爱祖国爱家乡的绘画作品,首先要考虑祖国、家乡有什么值得让人骄傲的事物,或者有代表性的特色鲜明的事物。
如爱祖国,有长城、园林,有和谐,现阶段有高铁,有鸟巢,有地大物博等。
(4)我爱家乡绘画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爱国主义应当是自发的,源于基本的利益观和良知,它仿佛溶化在人们的血液中,无法根本清除。由于几乎每个人都具有这种潜能,统治者很敏感地察觉到这是一股强劲的力量,不能降服之就可能被之降服,所以长期以来,民族主义都被统治者所小心驾驭,统治者千方百计地将自己演绎成民族主义的核心价值符号。
民族主义洪流就象漩涡,而统治者则总是企图扮演漩涡的中心。在后极权时代,由于信息的垄断,民族主义情绪比以往更易于控制,统治者通过垄断的传媒、教育,对民众的情绪进行操控。在这个“计划思维”的时代,人们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怒都被人算计、被人设计,表面上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实质上早落在那些人预先设定的模范当中了。
5. 我爱我的家乡主题的画怎么画
画乡的房子,家想的路,家乡的田野,家乡的明月,顺便画上几个人,老人小孩嘻嘻的场面
6. 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画图二年级
2 选材. 爱祖国 在家乡 爱学校 可以选爱国的名人轶事 家的风土人情 学校...画图先用铅笔 再用黑水的笔 勾边,最后涂上 漂亮的色彩.注意,别用水彩笔...
7. 关于“爱家乡”主题的(中学生)绘画作品
爱家乡’主题是为了想让你画出家乡的美。最好画出:家乡最美的地方,给你最美好印象的地方,家乡给你的回忆,家乡在你心里是怎样的。还有很多,,,,,,希望你画得成功!
8. 我爱中国我爱家乡怎么画
那你就把祖国的名川大川名山大川画上吧,就是长城啊,然后爱祖国的大山大河开开心心的画出来。
9. 爱祖国,爱家乡的画怎么画
画家乡
一、教材简说
读着《画家乡》,好像置身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顷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到处是美丽的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伟大,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歌唱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多么好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五彩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画祖国,画家乡。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认字放在学文中。前六个字在老师精讲第二自然段时掌握;后六个生字可在学生合作学、自学的过程中掌握。
2.写字指导。
(1)针对写字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指导。
占格不当:“顶天立地”、“缩在格中像蚂蚁”。指导写好“男、贝”。
比例失调:偏旁占的位置太大,影响字体美观。指导写好“爱、虾”。
笔画错误:增减笔画,改变笔画。指导写好“原”(不要多加一点)、“跑”(最后三笔是横折、横、竖弯钩,不是横折钩、竖弯钩)。
(2)明确要求,描红、临写。
端正姿势,执笔正确;横平竖直,结构匀称;有一定速度。
(二)朗读感悟
1.读前指导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出示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图片,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
2.看图朗读欣赏,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3.整体入手,读正确、读流利。
4.教朗读技巧,指导一段,其余的段落学生自己感悟。
5.重点句子反复读,边读边想。
6.学生精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实践活动
1.当解说员,以解说员的身份解说课文图片。
2.画自己的家乡,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
四、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思路: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精读一段,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一)揭题导入新课
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抓住美的景色,指导观赏。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吗?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老师示范朗读,学生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学生自由朗读,识生字。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宽、虾、脚、捡、贝、壳”。
数数有几句话,每句写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
“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
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4.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三)小组合作学第三段
看图:这是谁的家乡?他的家乡在哪儿?有什么景物,他喜欢做什么?
读文:自由拼读──听同学朗读──找好词好句反复读──小组齐声表演读。
解说: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图画。
(四)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学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自学。
2.自学汇报。
(1)抢认生字:原、奔、密、匹、市、楼。
(2)解说员解说图画。
(3)表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自学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整段。
3.出示“读读说说”,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五)看图,指导背诵
1.看图提示背诵。
2.看文听老师朗诵。
3.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实践活动
画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