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恭王府的历史沿革
着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评价说:“一个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始建于1776年的恭王府因曾经换过三代主人而留下了多元的文化遗迹。现今位于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正是当年恭亲王的王府。
恭亲王府在干隆年间是和珅的宅第,建于干隆四十一年。在这之前,是几幢中小型宅第,没有大型的王府贝勒府。
恭王府现在的建构始于1776年,当时和在此建私宅,《仁宗实录》提到和住宅时曾记载道:“其园寓点缀,与蓬岛瑶台无异。”嘉庆四年(1799年)和获罪赐死后,嘉庆皇帝将此宅赐给弟弟、干隆皇帝最小的儿子庆郡王,大夫第首次变成了庆郡王府。奕的哥哥咸丰皇帝即位后,收回了当年庆亲王后代的庆王府,把它安排给奕作为恭王府。经修缮后,奕于咸丰二年1852年迁入恭王府。
http://news.sohu.com/20051222/n241082901.shtml
恭王府花园简介:
恭王府花园位于什刹海西侧的柳荫街,是北京城内数十座王府花园中规模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处以花园的名义公开开放的王府。
恭王府是晚清恭亲王奕诉的府邸。奕诉是道光皇帝之子,咸丰皇帝之六弟,在同治、光绪两朝综理国家大政及外交事物,是清代后期重要历史人物。恭王府花园又名萃锦园,占地2.8万平方米,古建筑31处,全园布局分中、东西三路,花园幽雅秀丽,极尽精妙。
中路建筑是花园的主体,景观有:独乐峰、海渡鹤桥、安善堂、滴翠岩、秘云洞、福字碑等。
东路主要建筑是大戏楼,为三券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清代称为大戏房,建筑华丽,布置奢侈,是当时王府中演戏的地方,也是筹办红白喜事的地方。
西路主要景观是“湖心亭”,以水面为主,有敞轩三间,是观赏、垂钓的好去处。
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剧<<梅花三弄>>,<<还珠格格>>等清代宫廷题材电视剧有许多外景都是在恭王府花园拍摄的。
㈡ 恭王府在哪里
恭王府位于什刹海(北京城西北隅)西北角,是一处典型的王府花园,既有中轴线,也有对称手法。 始建于十八世纪末,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堪称“什刹海的明珠”。曾属干隆后期大学士和珅的宅邸,后改赐为恭亲王奕忻的王府。府后有一独具特色的花园,名萃锦园,占地约三万平方米。花园东、南、西三面被马蹄形的土山环抱,园中景物别致精巧。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某些红学家认为此园可能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
恭王府分为平行的东、中、西三路,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中路的三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一百六十米,有四十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三个院落,和中路建筑遥相呼应。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园,十多个景区各不相同。
恭王府又名翠锦园,位于西城区柳荫街甲14号,建于1777年,曾为清干隆时大学士和珅私宅,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因罪赐死,一度改为庆王府。咸丰元年(1851年)改赐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弈欣始称恭王府。恭亲王调集百名能工巧匠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添置山石林木,彩画斑斓。
清代王府有严格的规制,规定亲王府有大门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形成多进四合院,不少府邸有后花园。但许多王府经历沧桑,早已面目全非,只有恭王府是北京现存最完整、布置最精的一座清代王府。着名学者侯仁之先生称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本世纪初,溥伟及溥儒先后将府邸及花园出售给辅仁大学作为校舍及宿舍。建国后作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校舍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办公和教学地点。1982年2月23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建立修复管理机构,1988年6月花园部分对外开放。
恭王府的建筑艺术价值较高,恭亲王府包括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总面积达5.7公顷,其中花园面积2.8万平方米。
府邸分为中、东、西三路,贯穿着四合院组成。中路的建筑是花园主体。花园的正门五开间,门前蹲着一对石狮,显得格外气派。进门后是一块高五米的太湖石,称做独乐峰,后面的大厅是恭亲王招待客人的地方,中轴线最后的建筑是倚松屏和蝠厅,是消夏纳凉的好地方。
东路主要建筑是大戏楼,建筑面积6895平方米,建筑形式是三券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厅内南边是高约一米的戏台、厅顶高挂宫灯,地面方砖铺就。当时除了演戏外,还是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
西路的主要景观是湖心亭,以水面为主,中间有敞轩三间,是观赏、垂钓的好地方。水塘西岸有“凌倒影”,南岸有“浣云居”,园中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轩院曲回,风景幽雅。有20余处景区,掩映在奇花异树、怪石修竹之间,极工尽巧,精美入画。还有榆关——既有城门,又有雉堞,相传它的主人站在城墙上,遥望东北的故乡,以排解思乡之情。
恭王府——世界最大的四合院
除皇帝和家眷外,任何人是不得住进紫禁城的。因此皇亲国戚们都要建造自己的宅弟,以为家居之所。于是,王府便产生了。今日的北京城里,还有60余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北京的清代王府都分布在内城区里,这和清代北京城的居住限制密切相关。城墙未拆除以前,北京城的格局是大“口”里面包小“口”,最中心的是故宫,外面的第二层是皇城,为政府衙门,第三层是内城,为清代八旗王公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最外面的第四层,才是汉人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居住地。今天在北京内城漫步,还能时时看见深宅大院。
位于什刹海北岸的恭王府分为平行的东、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160米,有40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3个院落,和中路建筑遥相呼应。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园,20多个景区各不相同。
大观园是中国古典文学名着《红楼梦》里描绘的一大园林。《红楼梦》成书于北京,有中国封建社会秘史之称。根据书中的描写,人们在北京西南角建起了一座园林。这处取名大观园的新园是今日北京的一大胜景,每天游人不断。
由于恭王府有着《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某些景物,因此 有人说恭王府花园是大观园的蓝本。但是,许多人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恭王府到底是不是大观园的蓝本呢?这可能也是一个永远的秘密了。
恭王府的主人,是一等贵族,所以他的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格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 亲王府有门脸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
如果你看到深宅大院的门口耸立着石狮,你马上就可以判定大院的主人是不低于五品的官员;如果你再仔细数一数石狮头上的卷毛疙瘩,你就会进一步认定品极;皇帝门口的石狮上有13排疙瘩,亲王12排,爵位越低,数量递减。
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替越的。恭王府以前的主人是大奸相和珅,他修建了庆颐堂,模仿了皇帝的宁寿宫。皇帝“加恩赐令自尽”时,这是其中的一条罪状。
电 话: 66168149
地 址: 西城区柳荫街甲14号
公 交 车: 乘13、107、111路到北海后门站下车
恭王府曾经的主人
和珅 1750至1799,字致斋,正红旗满洲人,幼年家境贫苦,后凭个人才华干隆宠爱而发迹,集清政府军政,外交,文化,教育,考试选拔大权于一身,因贪污腐败等罪名于嘉庆四年正月十八被勒令自缢。
丰绅殷德 和珅之子,取干隆小女儿故伦和孝格格为妻。和珅赐死后仍住恭王府,1810年去世。
永璘,庆郡王干隆第17子与丰绅殷德夫妇同期分住恭王府,嘉庆25年病逝
弈欣 恭亲王,生于1833年道光皇帝第6子,恭王府因此得名。
载滢 弈欣的次子,居住其中
相关图片及地图:
http://www.jsdj.com/luyou/lyzy/bgongwf.htm
㈢ 恭王府平面图
恭王府平面图如下:
(3)恭王府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恭王府历经几代主人的改造修建,人们至今津津乐道于这座建筑修建之初的豪华模样,因为设计这座府邸的主人十分有名,他就是大贪官和珅。
干隆四十一年(1776)是和珅官运亨通的鼎盛时期,皇帝还恩准他从正红旗抬入正黄旗,位于什刹海正黄旗领地的这所豪华府邸,也是这一年建成。
和珅府修建前,这块地段的院落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之前的很多研究都认为这里原来是民宅,但最新的史料证实,这个地段在雍正皇帝时曾被赐给一个叫蒋浦的官员建宅子。”孙其刚说。
建成后的和府已具备今天的基本规制,布局与郡王府基本相同,分东西中三路,中路用于仪式,东西路用于居住。
由大门正中跨步而入,穿过两道宫门,是中路最重要的建筑银安殿(正殿)和神殿。银安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才打开,是举行礼仪的地方,原本的建筑在民国初期的一场大火中被焚毁,只剩地基。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凭着照片、文字资料和考古成果,在原基座上复建而成。
㈣ 北京恭亲王府介绍
恭王府简介:恭王府——世界最大的四合院
除皇帝和家眷外,任何人是不得住进紫禁城的。因此皇亲国戚们都要建造自己的宅弟,以为家居之所。于是,王府便产生了。今日的北京城里,还有60余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北京的清代王府都分布在内城区里,这和清代北京城的居住限制密切相关。城墙未拆除以前,北京城的格局是大“口”里面包小“口”,最中心的是故宫,外面的第二层是皇城,为政府衙门,第三层是内城,为清代八旗王公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最外面的第四层,才是汉人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居住地。今天在北京内城漫步,还能时时看见深宅大院。
位于什刹海北岸的恭王府分为平行的东、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160米,有40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3个院落,和中路建筑遥相呼应。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园,20多个景区各不相同。
大观园是中国古典文学名着《红楼梦》里描绘的一大园林。《红楼梦》成书于北京,有中国封建社会秘史之称。根据书中的描写,人们在北京西南角建起了一座园林。这处取名大观园的新园是今日北京的一大胜景,每天游人不断。
由于恭王府有着《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某些景物,因此 有人说恭王府花园是大观园的蓝本。但是,许多人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恭王府到底是不是大观园的蓝本呢?这可能也是一个永远的秘密了。
恭王府的主人,是一等贵族,所以他的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格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 亲王府有门脸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
如果你看到深宅大院的门口耸立着石狮,你马上就可以判定大院的主人是不低于五品的官员;如果你再仔细数一数石狮头上的卷毛疙瘩,你就会进一步认定品极;皇帝门口的石狮上有13排疙瘩,亲王12排,爵位越低,数量递减。
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替越的。恭王府以前的主人是大奸相和坤,他修建了庆颐堂,模仿了皇帝的宁寿宫。皇帝“加恩赐令自尽”时,这是其中的一条罪状。
㈤ 恭王府里4只石狮子能合影,能对其拍照吗
不能拍照都是迷信说法,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什么传说,网上根本没有这几个石狮子拍照不好的传说。有倒是有不少石狮子的照片。
关于石狮子不能拍照的说法,这都是是老话啦,说是不能给神物拍照。包括佛像,观音之类的。
从佛教方面来讲,没有不让给佛像等神物拍照的道理。以恭敬之心拍摄,赞叹庄严的佛像等神物即可。
㈥ 恭王府府邸平面图
http://msn.ynet.com/view.jsp?oid=6272380&CHL=society
这里面有一张``你看看吧!
㈦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去恭王府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去恭王府
因为有很多名人居住在恭王府比如和珅,恭王府基本可以说见证了清朝的荣辱与衰败,里面承载了历史的痕迹,所以很多人打卡。
恭王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一八五一年恭亲王奕欣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和珅的官位品级远比恭王大的多,即使按清王朝册封王位等级,恭王也在亲王之后。显然,取名恭王府与和珅的地位不符。原来,和珅在此居住时叫和宅,贪婪的和珅被嘉庆皇帝扳倒查办后,这座豪宅就成了皇帝手中的赐物在家族中几经转手,到咸丰皇帝时,就赐给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奕。奕世袭王位恭亲王,宅邸最终落名恭王府。
王府的府门一般不临街。在府邸大门前,用围墙圈出一片宽敞的场地为前庭院,类似于现在的市政广场。正对府门的南墙没有门,进出的门都设在东西两侧。由于前庭府门两侧有一对石狮相对,故也把前庭称为狮子院。
清宫历史的一半是恭王府,是对恭王府深厚历史内涵的最详尽的总结。它见证了清朝从兴盛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以及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的朝代是繁荣衰落的缩影,the锁是清政府丧失权力并最大程度地羞辱国家的标志。和平与和谐的再利用直接促进了腐败的增长,并已成为清朝从繁荣到衰落的分界线。 “魔鬼六号”提供了出售该国荣耀的机会。
65岁以上老人半价票,如果有效证件的离休人员可以免票。
北京恭王府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恭王府大修发现神秘萨满殿
曾见证《北京条约》签订过程的多福轩因被音乐学院改成录音棚而保存下完整的金砖、彩绘
“在大修中,我们发现,恭王府嘉乐堂与故宫坤宁宫萨满教神堂的建制一模一样,这充分印证了王府中有座神殿的传说。另外,在多福轩内,由于偶然原因,还保存下了完整的金砖、彩绘,与宫中的规格相同,可谓是恭王府修复中的意外之喜。”昨日,恭王府管理中心古建修缮部李中国主任告诉记者。据悉,为在2008年前将恭王府建成国家级王府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
两口旧灶台
牵出祭祀神殿
恭王府是清代最大的一座王府,分为中、东、西三路。位于中路的后殿嘉乐堂是其中的重要建筑,面阔七间,颇具宫廷风格。在成为恭王府前,这里曾是干隆宠臣和王申的府邸。诗词造诣颇深的和王申的诗就收在《嘉乐堂诗集》中,嘉乐堂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嘉乐堂被腾退完毕后,只剩下一处空房子。由于历史变迁,屋内原有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只有两口挪不走的灶台孤零零地留在这里。在每口直径近1米的灶台上方,还有一处木质的半隔断结构。
这两口灶台引起了专家的注意,经过与故宫中的坤宁宫西厢房对比后发现,嘉乐堂的建筑结构与坤宁宫中的萨满教神堂结构完全一致,可以认定这是一座清代萨满教的祭祀场所。
在过去,恭王府的嘉乐堂一直被府里的人称为神殿,此次的发现印证了这个传说。
被毁银安殿
将在原址修复
“有一件事情特别遗憾,就是被烧毁的恭王府的正殿。”恭王府管理中心古建修缮部李中国主任告诉记者。
恭王府正殿是银安殿,也叫银銮殿,位于中路,是王府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1921年2月的元宵节,因为点灯失火,银安殿及东西配殿被全部烧毁,成为一片废墟。
目前,银安殿与东西两侧配殿遗址基本上还处于自然保存状态。李中国表示,经过对遗址的发掘、考察,结合历史文献记录,在专家对其进行论证后,有关部门将在原址对银安殿进行复建。
见证《北京条约》多福轩意外保存完好
被音乐学院改成了录音棚隔音材料竟成了“保护设备”
多福轩位于恭王府东路,院落宽阔,采用小五架梁式建筑,属明代建筑风格,曾是恭亲王奕??的会客厅。奕??经常在此处会见官员、外宾。当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咸丰皇帝逃往热河行宫,恭亲王奕??留守北京,被推上了与英法侵略者谈判的第一线,全权负责与英法联军的议和事宜,谈判地点就在多福轩内。
多福轩见证了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的全过程,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恭王府多福轩就被中央音乐学院改成了录音棚,天花板与地面上都铺装了隔音材料。
2003年,中央音乐学院将多福轩腾退。此次大修中,在拆除轩里的隔音材料时,专家们意外地发现,天花板上的苏州彩画——牡丹兰花图保存完好,地面上还留下了与故宫中一样的金砖。
由于多福轩内的金砖与故宫内铺设的金砖是同一种,因此非常珍贵。在恭王府的其他建筑中,由于没有这种偶然的“保护”措施,就没有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彩绘、金砖了。
先是“门改窗” 后又“窗改门” 老资料中查出建筑“真容”
恭王府将恢复同治年间旧貌
正在修复中的恭王府府邸修缮规模约为1万平方米,其中复建规模约4000平方米,新建规模约6000平方米,投资1.83亿元。按照计划,在2006年年底前,这里将恢复清代第一王府的威严与华丽。
目前,正在修复中的建筑是多福轩。在现场,记者看到廊柱刚刚被油漆过,屋内的灰土还没有清走。
施工前,专家们找到了1940年刊登于辅仁大学年刊上的多福轩照片,发现多福轩殿堂正中为屏门,屏门上方和两侧均有匾额、对联,墙上挂着十多块书有“福”、“寿”二字的大匾。
在清理多福轩内部装饰时,施工人员发现,中间开间大门旁的两个窗户所用木材与别处不一样,质地、做工都要差很多。在查找资料时,专家们在清华大学找到了梁思成先生于1937年所做的恭王府实测图,对照后发现,这里原来是门,不是窗户。将此图与同治年间王府建筑样式图对照后,专家们决定,按原有规制将多福轩改回原有的三扇门结构。
“本着修旧如故的原则,恭王府修复将恢复其原貌,我们只对糟朽和损坏严重的建筑材料进行了更换,原有的建筑材料占了一半以上。”李中国说。文并摄/记者 饶沛
相关链接
恭王府
据考证,恭王府始建于明代,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曾为清干隆帝宠臣、大学士和珅的宅第。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获罪,宅第入官后被赠给了庆王。咸丰年间,咸丰帝将其赐予其六弟恭亲王奕??,称为恭王府。
恭王府规模宏大,布局讲究,气派非凡。其花园又名锦翠园,模仿故宫中的宁寿宫,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由于恭王府设计富丽堂皇,斋室轩院曲折变幻,风景幽深秀丽,昔日有碧水潆洄并流经园内,一向被传为《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
萨满教
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起源于原始渔猎时代,直到各种外来宗教传入前,几乎独占了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
萨满教不是统一的宗教,信仰萨满教的民族、部落也没有共同的经典,很少有共同供奉的神灵,只是一种自发的民间信仰活动。萨满教信仰是一种原始多神信仰,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民族,其萨满教信仰几乎囊括了原始信仰中最古老的内容和形式。诸如天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动植物等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几乎都被纳入了萨满教崇拜与信仰的轨道。
满族及蒙古语和突厥语民族从大自然崇拜中突出了对天的崇拜,名为“腾格里”的天神被提高到至高无尚的地位。在萨满教的动、植物世界里,鸟禽往往成为灵魂的象征,其中鹰、天鹅作为萨满巫师特殊灵魂的显形尤其具有突出意义。
恭王府有那些人住过?
住过的名气最大的就是和珅,后来和珅获罪后,嘉庆皇帝将和珅宅第赐其弟(干隆第十七子)庆郡王永璘,是为庆王府.
咸丰元年(1850年),咸丰皇帝将庆王府赐给其六弟恭亲王奕欣。咸丰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恭亲王奕欣迁居此府,始称恭王府。光绪二十年(1894年)恭亲王卒,由其孙溥伟袭爵恭亲王。
和坤大局来说好人,如今恭王府年收入多少,现实百性苦房奴反应着到处高楼,你看看多牌匾就是功勋,欠多少
换个立场,受到和坤好处的人更觉得他是好人了,哈哈
电视剧中的和珅,都是经过编剧重新编纂过,为了符合当下观众的口味,电视剧中的人物刻画,有的时候是考虑到故事情节和舞台效果的~
历史中的和珅,没有太多的渲染,更加真实。据说,和珅年少时孤苦,很小时就失了双亲,后来京城读书,因成绩优异被老师赏识,还为他保媒说了一桩亲事,使得和珅有幸攀上了当时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关系,并因此走上了仕途!刚入仕途的和珅并没有后来那么贪婪,而是十分能干,勤勉,并依靠自己的那股“聪明劲”和良好的人脉关系,渐渐走进了干隆帝的视野,并因此取得干隆的赏识和栽培。
由此可见,他聪明,能力才干统统都有,人情世故也相当通透(这点真令人佩服啊),可惜当了贪官,但放在今天估计还是很好用的那种。
说贪吧,其实也就存着还给了皇帝家了,何苦~~树大招风啊~~~~钱多也用不了~~还不如把藏宝楼的地契啥的写个保管100年后归还皇家,反正你好不好,贪不贪,当时都是皇帝说了算。
北京恭王府60岁以上老人能享受优惠,买半价门票吗?
北京恭王府门票:40元
普通门票: 40元/人
优惠办法:1、1.2米以下儿童免票。
2、持本人有效证件的离休人员免票。
3、对持本人有效证件的大中小学生、现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实行半价门票。
系列游:70元/人
内容包括:门票;专业讲解员;参观开放的景点及展厅;观看王府大戏楼,并在戏楼内欣赏北京传统节目演出、品尝王府盖碗茶和小吃。
㈧ 那里可以搜到北京恭王府的全景图(速度~~~~)
http://www.pgm.org.cn/yl/YL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