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炸药包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蛋壳碎了搞笑图片 2025-09-01 15:51:10
菊花王唯美图片大全 2025-09-01 15:46:41

炸药包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5-09-01 13:19:25

A. 红色革命故事200字

1、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2、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3、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着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4、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5、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B. 求关于爱国的素材

关于爱国的素材,可以从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壮举中汲取灵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素材:

1. 文天祥的丹心照汗青

  • 概述:南宋末年,文天祥面对元兵的逼迫,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 事迹:他曾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命诗,表达了自己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坚守国家气节的决心。

2. 佟麟阁的壮烈殉国

  • 概述:在北平大战中,国民党第二十九军长官佟麟阁誓死坚守阵地,展现了无畏的爱国精神。
  • 事迹:战斗惨烈,佟麟阁在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日军包围,受重伤后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3. 董存瑞的舍生炸碉堡

  • 概述:在隆化战役中,董存瑞舍生忘死,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 事迹:年仅19岁的他,在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地托起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碉堡,为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4. 王海的抗美援朝战绩

  • 概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海带领战友们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展现了坚定的爱国精神。
  • 事迹:作为空三师九团一大队的大队长,他带领战友们击落击伤敌机29架,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素材都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爱国英雄和他们的事迹,可以作为弘扬爱国精神、激发爱国情感的宝贵资源。